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连载小说温暖的时光:如歌的岁月 原创连载

连载小说温暖的时光:如歌的岁月 原创连载两所小学合并后,一个年级的学生自然就增加到了四、五个班,每个班的平均学生也在40人左右。由于当时受大环境的影响,学校和家长还不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这对一个“顽皮加捣蛋”的我来讲,伙伴和同学自然就多了起来。“半仙、东风、矩桥、卫民、嘎嘎、四崽、陀陀、秋崽、金鱼眼睛、驼子、龙王和倒清”等都成了我最要好的同学。那时候,学校的每一届不叫年级和班,而是叫连或叫排,全称为×连×排。每个学校的一个年级组2—3个班,每个班的学生充其量不会超过三十名。上世纪70年代初期,县里为了节约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将县城内的两所小学合并为一所学校,我所就读的二小归并到一小,全称为东安县第一小学。最初学区划分为,白牙市镇大众路以西、龙溪河以南的适龄儿童就读于白牙市镇第二小学;大众路以北、前进街以东和火车站的铁路子弟就读于白牙市镇第一小学。那时候,县城不大、企业厂矿少,常住人口不过几万人,全县二十几万的人口

那些年我们一起长大(1)

连载小说温暖的时光:如歌的岁月 原创连载(1)

插图

好想回到从前,因为那是一个纯真的年代和有梦的年龄,梦想着在蓝天上云游四海、自由翱翔;好想回到从前,因为那是一张洁白无暇的童年白纸,可以自由发挥,描绘出自己最新最美的画卷;好想回到从前,因为那是一段少男钟情、少女怀春诗一般的朦胧岁月,可以寄托着美好的憧憬和祝福……

童年无忌,少年无知。远去的老师,学生们曾欠你一个道歉。

上世纪70年代初期,县里为了节约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将县城内的两所小学合并为一所学校,我所就读的二小归并到一小,全称为东安县第一小学。

最初学区划分为,白牙市镇大众路以西、龙溪河以南的适龄儿童就读于白牙市镇第二小学;大众路以北、前进街以东和火车站的铁路子弟就读于白牙市镇第一小学。

那时候,县城不大、企业厂矿少,常住人口不过几万人,全县二十几万的人口几乎全部分布在广袤的农村和县城郊区,适龄儿童绝大多数就读于农村和郊区的学校。所以,县城内的学生并不多,除了政府各部门的干部子弟外,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镇政府管辖权内的小厂子、小作坊、小商人和居民的子弟。

那时候,学校的每一届不叫年级和班,而是叫连或叫排,全称为×连×排。每个学校的一个年级组2—3个班,每个班的学生充其量不会超过三十名。

两所小学合并后,一个年级的学生自然就增加到了四、五个班,每个班的平均学生也在40人左右。由于当时受大环境的影响,学校和家长还不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这对一个“顽皮加捣蛋”的我来讲,伙伴和同学自然就多了起来。“半仙、东风、矩桥、卫民、嘎嘎、四崽、陀陀、秋崽、金鱼眼睛、驼子、龙王和倒清”等都成了我最要好的同学。

连载小说温暖的时光:如歌的岁月 原创连载(2)

插图

在那个纯清无邪的年龄段,我们这些小伙伴不自觉的、不可避免地、自然而然地会干出一些与当时年龄相符、环境相适、顽皮生孽的“奇闻趣事”来。

趣事一:

周老师,不“慎”掉进了水沟里。

连载小说温暖的时光:如歌的岁月 原创连载(3)

插图

合并后的一小,原来的操场明显小了,课间操期间学生们根本无法“施展拳脚”活动开来。为此,学校决定把操场的围墙推倒向后扩宽重建。

围墙推倒后,整个操场向前后左右拓宽了近10米,是原来操场的两倍还大。操场没修改好之前,泥工师傅们在学校后门与操场之间挖了一条宽1.3米、深1.6米的护坡沟,准备用片石和水泥沙子垒墙,防止水土流失和操场塌方。由于时处春季雨水较多,师傅们还未得及砌墙,沟里就积满泥水。

每天,一些同学经过学校的后门进出才能来学校或回家。于是,学校用几根直径为8至10公分的木头,用马钉固定搭在沟的上面,临时作桥使用,方便大家出行。而以“嘎嘎、驼子、龙王”等为代表的几个“小捣蛋鬼”,于是生起“孽”来了。

那天雨过天晴。上午第四节正是我班上体育课的时间,离下课放学还有十多分钟。于是,我们跑到沟的旁边,用小手轻轻地挪动着木头小桥,将木头的一端移开,仅剩下几厘米紧挨着沟的一头。如果不注意用眼看是很难发现的,一旦踩上去就会“人仰马翻”掉进水沟的。

“桥”架好了,我们几个躲在不远处傻傻地偷着乐,等待着放学铃响后,一些放学后从后门走的同学们(尤其是女同学),一个个掉水沟的笑话场景。

可没想到的是放学的铃声还没响,同学们还未出教室,从校后门进来一名教我们政治课的周老师。

那年,周老师年龄45岁左右,戴着一付400度的近视眼,一脸络腮胡子。据说周老师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政教系,因五七年前“反右”讲错了话,结果从地区的专科类学校下放到我们小学担任政治老师。他有知识,课上得好,而且对每一位教职员工和学生都很好,是挺受人尊重的好老师。

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周老师提着一篮子菜直接向操场方向走来,只有几米远就要上木头小桥了。喊一声就可以避免他掉入水沟,但我们吓得不敢作声,要是周老师知道是我们捣的鬼,岂不是找死挨批。

结果可想而知,周老师的脚刚接触到小木桥,由于重力的作用,他整个人连菜篮子、眼镜一起掉进了水沟。全身上下都是泥和水,青菜和豆腐全撒在了他的脸上,400多度的近视眼镜不知掉到了何处。当时的场景令他颜面扫地、狼狈不堪,“是谁做的这怪事”他自语道。

此情此景,我们几个捣蛋鬼早已吓得魂不守舍、抱头鼠窜,各自东奔西跑地消失得无影无踪。

多年以后,每每想起此事。我就心感内疚,羞愧难当。后来据说,上级给周老师平了反,摘掉了“反右”的帽子,并要调他回市里的原单位工作,但他婉然拒绝了。在小学的三尺讲台上,他专心教学、辛勤劳作,培养了许多学生。直至退休才回到农村老家,与老伴相依相伴,过着悠闲田园般的生活,直到90多岁的高龄才驾鹤西去,长眠在家乡的青山绿水之间。

趣事二:

唐老师,“丰盛”的家宴上突降“陨石”。

连载小说温暖的时光:如歌的岁月 原创连载(4)

小学二三年级时,半仙、嘎嘎、四崽、驼子和我等对乒乓球特别喜爱、情有独钟,课间休息、放学之后和周末都要去练乒乓球。

半仙右手握横拍,擅长于削球和弧旋球,而我左手直拍喜欢近台快攻。平时两人较量中难分胜负,不是他赢就是我输、不是他输就是我赢,难以平分秋色。

那时候,学校的设施和老师们的居住条件还比较差,学校里还没有专门像样的体育训练场所,老师们也没有单独的住宅区。校内教学楼后面的东南方向,有一座解放前遗留下来的私塾学堂。

破旧简陋的原学堂内,仅有三、四间上下透气、四面通风,冬天寒风穿墙而过,夏季热浪袭扑面而来的小教室。当中两间稍大的教室作为学校的乒乓球训练室,旁边这两间较小的为老师居住的家。其中一间就是女老师唐满英一家老小七口人的窝。其实所谓的家不过20多平米,放上三张床就已经很拥挤了,房间的四壁是用缝隙不一的旧木板隔着,离地面3米多高的隔层仅用几根小杉木当梁,上面盖着几片竹搭,然后用旧报纸糊上,起着挡风防灰的作用。

唐老师是半仙、嘎嘎、秋崽和龙王的班主任和语文任课老师。当年四十岁上下,是3个小孩的母亲,父母由她赡养并住在一起。她为人谦和,乐于助人,对学生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厚爱有加。

连载小说温暖的时光:如歌的岁月 原创连载(5)

插图

一个周末的中午,放学后我们几个没有回家,直接来到了训练室打球。当时正值午饭时间,唐老师家里来了许多宾客,夫妇俩忙着杀鸡杀鸭、剁肉宰鱼,小小的房间好不热闹。原来当天是唐老师的四十岁生日,公公婆婆、农村的一些亲戚来给她庆生。

不一会儿,美味佳肴和米酒、酒杯筷子摆满了餐桌,宾客入座,一场丰盛的生日宴即将开始。而隔壁的我们随着佳肴的香味飘过,肚子开始饥饿起来了。

当时,我与半仙正在球台上,你攻我守、你削我拉、你抽我推,双方难见高低。突然,我的一个猛力抽球打在了半仙拍子的边上,球一下子飞落到唐老师房间的隔层上了。

球下不来怎么办?我提议每人凑一、二分钱,到校门口的小卖部买个球接着打,但半仙坚决反对,他说“这个球是他哥从省里带回来的红双喜牌的,一个球就是伍角多钱。”那时候的伍毛钱对我们小孩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不亚于今天的伍拾元。

此时,秋崽自告奋勇地说“我爬上去把球弄小来”。秋崽是留级插到半仙、嘎嘎班的同学。他虽生性“顽皮生孽”,但他重义气、敢担当,吵事打架时,他总是冲在最前面,而且勇于担责。

他叫驼子蹲下当人梯,自己踩在驼子的肩背上顺着墙壁往上爬。当他爬到隔层边缘时,看到了球却够不着,因为球正好落在了房屋隔层的中央,手根本就拿不到。于是,他爬上了隔层,慢慢地往中间移动。

可他没想到的是,隔层是竹撘子和纸糊做成的根本受不起力。当他拿到球正准备返回时,“轰隆”一声巨响,唐老师家围满宾客的餐桌上,突然从天而降掉下来一个活“陨石”。顿时,满桌佳肴、酒水等四处“飞扬”,桌上、地上和墙上到处都是残羹剩菜。

坐餐桌中央的秋崽,浑身上下都是鸡鸭鱼肉和汤汤水水。他脸色苍白、全身发抖,心处惊恐之中。好在隔层离餐桌不高,身体并无大碍,等他回过神来,见餐桌上撒满“硬菜”时,他想都没想抓起鸡腿鸭霸就往嘴里噻,根本没观察到在场的老师和客人。那吃相就好像牢里放出来的犯人,狼狈不堪,丑态百出。

就这样唐老师好好的一桌生日“盛宴”,在我们一个球和“陨石”的作用下,顿时“‘云消雾散”、“草草收场”了。

多年以后,我们几个当年的学生去看望唐老师说起这段往事时,年逾古稀的她深情地说,“那个年代损失了一桌好菜确实可惜,但人没摔坏我就放心了……”

趣事三:

陈老师,我不该跟你“闹掰”了。

连载小说温暖的时光:如歌的岁月 原创连载(6)

插图

新学期开始,我们班接替上一任班主任的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女教师。她姓陈、名月英,是一位师范类专科学校毕业生,经过农村学校几年的锻炼后,作为全县骨干老师调入我们学校的。

刚来学校时,正值韶华年龄的她,青春阳光、魅力四射,是许多未婚男青年的“梦中情人”,特别是学校青年男教师们的“青春偶像”和“伴侣最佳候选人”。一些男老师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积极主动地接近她,献殷勤和帮她干活,最大限度地获得她的好感。其实陈老师是有对象的。她的男朋友是广州军区某部队的军医,彼此属于“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恋人。

她知识渊博、功底扎实,教学方法既灵活又得当。每堂数学课她都会由浅入深,逐渐跟进,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寓教于乐中带孩子们进入数学的王国,让学生们在遨游知识的海洋中寻找快乐。

她既有美丽的容颜,又有一颗纯朴善良的心。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无论是优秀者,还是顽皮者。她都一视同行,用耐心和爱心去启发教育学生。在学生眼里,她就像大姐姐、小阿姨似的受人尊重和喜爱。

我与陈老师投缘。她虽“讨厌”我的顽皮淘气和没大没小,但她却更喜欢我活泼可爱的童心和灵气。她的每一堂课,我都会打起十二份精神听课做作业。课间休息和周末时,我常去她那里玩耍、帮她整理作业本和打扫卫生。为逗她开心,偶尔,我也会叫她一声:大姐姐或小阿姨之内的称呼。她也会时常“奖励”我几颗“小白兔”和巧克力之类的糖果……,我想,将来我长大成年后,一定要找一位像她一样漂亮娴淑、知识丰富的女人共渡人生。

然而,一件小事使我对她产生了误解。那年的暑假,她去部队结婚探亲。两个月后,新学期开学,陈老师继续担任我们班主任,但大家发现陈老师的精神状态明显不如从前,时有萎靡不振,脾气好坏无常,对我也是时不时批评和生气。

一次午休时间,我看她脸色不好,呕吐不止,无精打采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认为她可能是感冒生病了,就主动敲门想关心安慰一下老师。结果她不但没开门,还脾气火爆般把我骂了一顿。顿时,我像“二和尚摸不着头”辨别不清方向了……老师,你这是怎么了?

仅一个暑假的时间,老师变了。不再喜欢和关爱他的学生们了,也不再厚爱和关注我这个“淘气宝”了。从此,她上的课我不爱听,布置的作业也不做,叫我时装聋作哑,遇见她时绕道而走。她也弄不明白,一个自己特别“宠爱”的学生,什么时候起跟老师“闹掰”了……

不久因工需要,她调离了我们学校。从此,师生两人再无联系,此生也再没见她,此事成了我人生中一大憾事。

多年以后,自己结婚生子,做了父亲才明白,当时陈老师是结婚怀孕后的正常生理反映(每个孕妇都有),只是她的孕期反映程度比她人更剧烈些而已。

后来听同学说,陈老师婚后生了一个女儿,但不幸的是其爱人在部队一次抢救伤员的途中,因车祸而殉职了。从那以后,陈老师身体一直不好,一个人带着孩子,含辛茹苦,教书育人,过着平凡简单的生活。只可惜她英年早逝,60岁不到的年龄,就倒在了自己热爱的“三尺讲台”上,她践行了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和崇高职责。

似水流年,沧海桑田。她的女儿我未曾相识,也无法联系,更无法到她的墓碑前献祭一朵洁白的鲜花,倾诉我心中的思念……

连载小说温暖的时光:如歌的岁月 原创连载(7)

插图

今天,我仰望蓝天高喊、面对着大海呼唤:“老师,你是我一生中最钦佩、最敬重、最喜爱和最思念的老师之一”。

时光已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忆。如今,三位老师已离我们远去,而当年你们教过的学生,却走过了春夏秋冬,也经历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不惑之年……绝大多数人还当上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有的在社会上还有所建树,但对当年无知做过的一些错(怪)事,至今心存羞愧和内疚。

为此,我代表曾经的的学生(也包括我自己),向老师郑重道一个迟来的道歉,亲切地说一声:“老师,对不起……”

注:(本文中的同学均为化名,不对号入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