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庸人自扰的真相是什么(庸人自扰的真相)

庸人自扰的真相是什么(庸人自扰的真相)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家实力的变迁,楚国慢慢取代庸国,成为“南蛮”中的扛把子,庸国也不得已沦为楚国的附庸国,最后甚至“庸人自扰”,借机挑衅,最后被楚国借机灭掉。所以周王朝成立以来,庸国的政治地位明显超出同侪,与之同步的,它的政治威望、军事实力乃至文明水平,应该也都不弱,不然民间不会给它按个“东方斯巴达”的头衔和美誉。而所谓的“附庸”,最初的意思应是指周边国家都依附于庸国,尤其是“楚之附庸”,应是指连楚国早期都曾依附过庸国,所以才会产生这个词。庸国是中国上古至春秋中期的一个源远流长的国家,它的起源,据说甚至可以追溯到容成氏或祝融等上古帝王身上。庸国最高光的历史时刻,是在周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前夕,据《尚书》记载,周武王发表了名为“牧誓”的战争动员,其中提到了八个和周国联合作战的盟国(即“牧誓八国”),庸国不仅名列其中,而且占据第一位。既然做过这样的投资,那周王朝建立后庸国得到的回报也就不会少

原标题——

灭庸之战:分进合击



早已告别历史舞台,但历史仍留有相关的传说,这类现象中,庸国应该算是相当隐蔽的。因为提起“庸人自扰”、“庸庸碌碌”、“平庸至极”等和“庸”字有关的成语以及典故,可能多数人都早已忘记或者很难想到,这个“庸”最初不是常说的平庸、昏庸之意,而是源自庸国和庸人。

庸人自扰的真相是什么(庸人自扰的真相)(1)


庸国是中国上古至春秋中期的一个源远流长的国家,它的起源,据说甚至可以追溯到容成氏或祝融等上古帝王身上。庸国最高光的历史时刻,是在周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前夕,据《尚书》记载,周武王发表了名为“牧誓”的战争动员,其中提到了八个和周国联合作战的盟国(即“牧誓八国”),庸国不仅名列其中,而且占据第一位。

既然做过这样的投资,那周王朝建立后庸国得到的回报也就不会少,仅从被封的爵位上就可见一斑。“公侯伯子男”中,庸国的爵位应该至少是“伯”,而当时的少数民族包括所有南蛮北狄东夷西戎在内,普遍是虽大曰“子”,比如楚国、巴国、吴国等,都不过是“子”。更关键的是,“子”和“伯”之间存在巨大的分水岭,因为只有“伯”以上才能被称为诸侯,这也是楚国早期老想着威逼周天子给它加尊号的原因,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嘛,连诸侯都不是,好意思参与中原角逐么?

所以周王朝成立以来,庸国的政治地位明显超出同侪,与之同步的,它的政治威望、军事实力乃至文明水平,应该也都不弱,不然民间不会给它按个“东方斯巴达”的头衔和美誉。而所谓的“附庸”,最初的意思应是指周边国家都依附于庸国,尤其是“楚之附庸”,应是指连楚国早期都曾依附过庸国,所以才会产生这个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家实力的变迁,楚国慢慢取代庸国,成为“南蛮”中的扛把子,庸国也不得已沦为楚国的附庸国,最后甚至“庸人自扰”,借机挑衅,最后被楚国借机灭掉。

庸人自扰的真相是什么(庸人自扰的真相)(2)

说起庸国被灭,就要说到名列“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公元前613年,楚庄王继位楚国国君,然而在继位的头三年里,这位后来饮马黄河、叱咤中原的一代霸主的若干行径,却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当时的楚国内忧外患。内部群臣争权相斗,打的如火如荼,连楚庄王本人都曾被谋反者挟持掳走,几乎丧命;而外部,晋国都已经打到了楚国的家门口蔡国的头上,蔡国接连向楚国求援,但楚庄王都视而不见。蔡庄侯无奈之下,只能和晋国签订“城下之盟”,不久便郁郁而终。

按说此时的楚庄王应该振作精神,发愤图强才是。然而楚庄王却意志消沉,纵情玩乐。他要么外出打猎游玩,要么就是躲在深宫载歌载舞,政务不仅一概不管,就连别人劝谏都不愿搭理。据说被惹烦了,他曾极为难得地发布了一项终于和政务有关的命令,让人写好后挂在宫城的大门上:“进谏者杀无赦!”

庸人自扰的真相是什么(庸人自扰的真相)(3)

在后世,楚庄王这三年的无耻行径被有些人理解成“韬光养晦”的高明之策,就算属实吧,但当时的人可看不穿啊。国君如此不着调,不仅让楚国国人泄气,也让周边国家蠢蠢欲动,冒出了趁火打劫的心思。公元前611年,楚国又出现了大饥荒的灾难。这下天灾人祸聚齐了,楚国周边的几乎所有蛮夷都动了起来,趁机向楚国发起全面进攻,想联合吃掉这块大肥肉。

当时的局势大有《三国演义》中五路伐蜀的架势。其中戎人攻打楚国西南的阜山、訾(zi)、枝等地(即大概今天的湖北房山、枝江等地),糜国联合“百濮”(蛮夷名称)从西北方向进攻楚国,而正西边便是庸国,它也联合群蛮攻打楚国。因为历史记载的简陋,我们只能大致估计,这次联合行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应该是庸国,因为从之后的进程看,其它蛮夷都是来凑热闹,只有庸国是真打楚国甚至有消灭楚国的畅想。

庸人自扰的真相是什么(庸人自扰的真相)(4)

当时楚国还不仅仅是三面受敌,更大的威胁是来自北方以晋国为首的中原诸侯,因为一旦楚国和庸国等蛮族打的不可开交,晋国显然不会放过这种天赐良机,必然趁机出兵。也就是说,此时的楚国已然面临几乎要灭国的严重危机。

楚庄王也不禁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戏”演的太过了,居然真的“忽悠”了全世界,所有人都认定他是真的无能了。一开始他酝酿迁都避祸,还是自己先跑路要紧。然而蒍贾,也就是那个二十年前曾经预言子玉“将兵不过三百乘”的少年天才,站出来阻止了他:“迁都不是办法,我们能跑到当阳,那些蛮仔也就能跟着打到当阳(就是长坂坡那个地方)。”经过对当前形势的深入分析,蒍贾指出,一众蛮夷应该都是庸国拉来助阵的,他们不过是墙头草,一旦楚国出兵示强,他们就会害怕;而一旦楚国示弱,他们就会趁火打劫,因此绝对不能迁都。

楚庄王觉得有道理,他大概不想再演戏,估计也演不下去了(再演可就真成亡国之君了),采纳蒍贾的建议,开始“一飞冲天”兼“一鸣惊人”。经过商讨,楚国定下了迎战的决策,首先申息两县的楚国军队看紧北方边境大门,谨防中原诸侯来袭。从这点看,楚国高层的战略视野很开阔,他们已然注意到了最最重大的威胁,虽然在这一战前后,中原诸侯尤其是晋国并无实质动作,但没动作不等于没威胁,是楚国的先行防备让晋国断了也趁火打劫的心思。

庸人自扰的真相是什么(庸人自扰的真相)(5)

其次,联合更远方的秦国和巴国,来个“远交近攻”,造成一众蛮夷的后顾之忧。因为秦国在糜国的西北,巴国在庸国的西南,“后院起火”,两国自然会有后顾之忧,不敢倾全力进攻,如此其前进势头就会有所减缓。

再次,楚国迅速出兵,显示强大武力,让墙头草们知难而退,并对他们展开分化争取,最后再集中精力对付最主要的敌人庸国。

不出所料,楚国出兵后不过半个月,糜国和“百濮”就闪电退兵了,原来糜国之前已经被楚国教训过,这时见楚国居然不是病猫,很快就陷入畏惧的惯性心理。其后楚国又和秦国、巴国的军队取得了会师,戎人和庸国联合的群蛮见楚国联盟势大,或许也有楚国外交上的游说、离间和贿赂,他们很快抛弃庸国,选择了和楚国结盟。至此,楚国军事和外交两大层面都取得重大成功,并陷庸国于严重的战略孤立态势。

然而庸国却没有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不利局面,仍然执意进攻楚国,这一军事行动后来被提炼为成语“庸人自扰”,在当时不啻于是玩火自焚的愚蠢挑衅举动。毕竟庸国是楚国此次战争中的头号敌人,楚国可以放过糜国和百濮,也可以和群蛮结盟,但绝不会轻易放过庸国,必然要给予它严厉的惩罚。

当时庸国方面没有知难而退,还有一个实际原因。那就是庸楚两国军队一旦交兵,楚军立刻大败,这样的情形据说连续发生了七次。庸国就此认定楚军不堪一击,估计还认真分析出了原因,那就是楚庄王的腐朽行径让楚军都兵无战心,战斗力也彻底削弱。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然而显然,这是楚军的骄兵之计,是要庸国军队彻底骄傲自大,从而失去防备之心。当时楚军的指挥者是一个叫“师叔”的楚国大夫,这个名字大家无疑很熟悉,但它显然和师父的师兄弟没啥关系,就是个名字而已。而仅就这两个字分析,它的意思应该是军队的叔叔,“师叔”似乎在告诉庸国,真打起仗来,你不仅算不上弟弟,恐怕就是个老师侄而已!

见庸国军队彻底坠入彀中,楚国开始发动突然袭击,并采取了军事史上罕有的一个举动——两路出兵,分进合击!

庸人自扰的真相是什么(庸人自扰的真相)(6)

这是我写到“灭庸之战”的真正原因,也是这一战在军事上最大的亮点。因为不能确定是不是真的前所未有,所以用了“罕有”这个词。但不管怎么说,这确实是个新鲜的战法,楚军的一小步,可能就是军史上的一大步。

这就要分析楚军为什么会想出这个新战法了。只能大致推测,在当时的形势下,首要的原因应该是“出其不意”,追求突然发起进攻的优势,由此楚军两路出兵,尽量减少因军队庞大而可能造成的军机泄露情况,至少只要其中一路实现了保密,便可达成预期;其次,楚军当时还有秦军和巴军的协助,整体实力和数量应该远在庸军之上,所以可能有了将庸军包围全歼的计划,所以要分兵,从至少两个方向上包围庸军,甚至其中一支部队是要先行堵住庸军西撤的通道;当然,实情也可能只是地理原因,因为当地是山陵地形,不利于大军行军,如此数量的军队如果要抢时间到达庸军的位置,分兵从两条路上并进显然是个更高效的做法。

不管怎么样,楚军两路大军最终都顺利地逼近并实现了向庸军的突然袭击和围歼。庸军被突袭之下,又发现楚军居然不再“不堪一击”,很快陷入慌乱并被歼灭。其后楚军等三国联军又前往攻下庸国都城“方城”,让庸国彻底告别了历史舞台。

在后世,“分进合击”是一个常见的战法,屡屡出现在军事战争的舞台上,然而我不得不遗憾地指出,“分进合击”不出名也罢了,一旦出名,却多数是和败仗联系在一起的,因为这时候的“分进合击”,常常是以被“各个击破”而耻辱结局。

最著名的战例,无疑是明末的萨尔浒之战,明军分兵四路,打算合击努尔哈赤的后金军,然而努尔哈赤“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利用骑兵的机动优势和明军情报联络的劣势,连连以多打少,先后吃掉数路明军。在解放战争初期,国军也曾多次分兵并进,但也被共军趁机分割围歼,各个击破。苏中战役、莱芜战役更是个中的典范。

庸人自扰的真相是什么(庸人自扰的真相)(7)

这就要问个为什么了。首先从实力上来说,“分兵”无疑是对整体力量至少“一分为二”(当然未必是等分)的分割和削弱,容易造成不能集中兵力打击敌军,尤其是在分兵没有发挥合击作用前,这种分割和削弱的实际劣势更为明显。当然,这并不是说“分兵”就必然是错,毕竟“分兵”只是手段,而手段的效果只能通过作战目的来评估。这就要考量作战双方具体的实力对比和作战目的了,一般来说,实力超出一大截的一方才会主动选择分兵,而即使是分兵,其各路兵力也应不弱于敌军的总体实力,否则不是自废武功、给人机会么?比如灭庸之战,楚国等三国联军的数量应该远多于庸军,这才具备分兵条件。而萨尔浒之战明军只有11万人,却兵分四路,每路只有2-4万人左右,这就等于送给了6万后金军难得的战机。

就作战目的来讲,分进要么是多路并进发动突袭,要么是争取包围敌军甚至阻其退路,也可能还有各种情况,毕竟兵无常势,总之必须要实现如期会合或者各部按期到达指定地点,但这里面可能就会产生变数了。比如西汉漠北之战,卫青和李广相约攻击匈奴,结果李广所部居然在沙漠中迷了路,迟迟没有赶到,丧失了战机,李广最后都被郁闷得抹了脖子。赤壁之战中,周瑜曾建议乃至命令刘备军在乌林后方截击曹军,实现赤壁之战的根本胜利,虽然《三国演义》写的异常精彩,赵张关三员大将先后堵了曹操三次并几乎将之俘虏,但史实却是刘备军扑了个空,等他军队到达时,曹军已经逃过去了。这样令人惋惜的战例还有很多,一旦出现如此局面,“分进合击”也就自然失去了意义,没达成预期目标不说,实质也是本方兵力的浪费。

同时,这里面也有各分兵部队之间的沟通联络及战役协同问题,在冷兵器时代,这可不是一个简单容易的事情,而且这个“时间差”极容易被敌军利用,比如萨尔浒之战,明明已有部队已经被歼,但明军其他部队要么没有得到切实情报,要么是被诱导,反而继续前进,彻底葬送部队。

而对于敌军来说,对付“分进合击”,最有效的方法除了集中优势兵力、加强情报保密,有一个客观条件也极为重要,那就是军队的机动力强度。如何在对方多路并进的条件下,迅速包围其中一部,歼灭后又能迅速转移兵力,实现各个击破,无疑是对军队机动力的一大考验。

庸人自扰的真相是什么(庸人自扰的真相)(8)

(没有马,自行车也是可以考虑的嘛!)

所以“分进合击”的重点要素,应该是在实力、目的、情报(保密和联络)以及机动力上,是否采用“分进合击”,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全面评估。灭庸之战,庸军是败在骄傲自大,他们因为中计看不起楚军,所以忽视了楚军的真正实力,因此更加不会注意到楚军的动向,从而对楚军的“分进合击”没有任何准备,而楚军方面,分兵就算只为增加机动力,也已经是了不起的军事创新。至于萨尔浒之战,明军则是全面的失败,实力盲目划分,作战目的不切实际,相互联络和协同更是一塌糊涂,而后金军在机动力上的强大优势更是让明军的“分进合击”注定陷入惨败。又比如苏中战役,“七战七捷”的背后是华中野战军多次远距离、高强度的兵力转移,几乎达到了神出鬼没的程度,不得不说,在热兵器战争和当时的通讯条件下中,国军居然无从察觉,反而屡屡陷入包围,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说回灭庸之战,庸国被灭亡后,楚庄王固然“一鸣惊人”,楚国也一振颓气,更重要的是,楚国从此排除了侧翼的隐忧,可以放心地北上中原,逐鹿天下。同时,“庸”字的含义也因为庸国最后的“笑柄”而开始发生变化,原本不过是个中性的字,却渐渐变成了贬义。但庸国的文化并没有完全消失,楚国是攻灭了庸国,但也吸纳传承了不少庸国的优秀文明和文化。其它的不说,大名鼎鼎的屈原,祖先便是庸人,楚文化的丰厚详博,自然也有庸国文化的历史遗留。


更多军事文章,请关注公众号【微存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