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4冲出集中营(击穿护甲正中目标)
t-34冲出集中营(击穿护甲正中目标)受制于主炮生产难度以及原材料紧张等因素,T-34/57的产量一直提不上来,大部分T-34/57被分配到坦克旅,作为打击敌方重型装甲单位的骨干力量。根据反馈,许多部队的指挥官对T-34/57持好评态度,因为它几乎能消灭任何遇到的德军坦克装甲车辆。不过,这些部队也有怨言,那就是BR-271系列高速穿甲弹太少了,极大限制了T-34/57的发挥,要不然还能取得更多战果。可惜这是个无法改变的事实,毕竟整个二战期间,57毫米高速穿甲弹的产量都不高,而且还要供装备ZIS-2反坦克炮的部队使用,T-34/57能够分到的数量就可想而知了。红框处的炮弹就是57毫米反坦克炮使用的高速穿甲弹吸取了ZIS-1KV的失败经验后,ZIS-2缩短了身管长度,但即便是这样,身管长度也有73倍径。所以,T-34/57上使用的ZIS-4/4M也是一门73倍径的“怪物”。由于身管超长,57炮的穿甲数值极为惊人。在使用BR-271
说起二战当中的著名坦克,苏联的T-34系列中型坦克与德国的“虎式”重型坦克肯定会榜上有名。前者的性能均衡、产量巨大,而后者则拥有厚重装甲和超强的火力。大部分资料显示,苏军为了摧毁一辆“虎式”坦克,往往要付出数倍的T-34才能达成目标。然而,有一种T-34坦克却能在极远距离就摧毁“虎式”坦克,它就是二战中产量很小但性能却很逆天的T-34/57中型坦克。
苏联在二战时装备的ZIS-2型57毫米反坦克炮
俗话说的好:一炮遮百丑!T-34/57之所以有“屠虎之能”,全都依赖那门“57神针”。与大多数苏联坦克炮一样,T-34/57上使用的ZIS-4/4M型57毫米坦克炮是在ZIS-2型反坦克炮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早在1940年,苏军高层就预见到,部队普遍装备的45毫米反坦克炮无法应对德军的新型坦克,所以命令相关机构研制新型长身管反坦克炮。在ZIS-2之前,苏联曾研制过一款名为ZIS-1KV型的超长57炮,它的身管长度高达86倍径!妥妥一根“钓鱼竿”。这门样炮虽然穿深可观,但膛线寿命太短,最终没有投入量产。
T-34/57中型坦克和它使用的那门ZIS-4/4M型坦克炮
吸取了ZIS-1KV的失败经验后,ZIS-2缩短了身管长度,但即便是这样,身管长度也有73倍径。所以,T-34/57上使用的ZIS-4/4M也是一门73倍径的“怪物”。由于身管超长,57炮的穿甲数值极为惊人。在使用BR-271N高速穿甲弹时,该炮能在500米距离上击穿155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即便交战距离为1500米,ZIS-4/4M仍然具有125毫米的穿深。抛开观瞄设备的差距不谈,单从穿甲角度讲,T-34/57拥有了在远距离击穿“虎式”正面装甲的能力,具备了同德国先进重型坦克一较高下的资本。
扬起炮管的T-34/57中型坦克,57毫米主炮显得又细又长
然而,高穿深并不是没有代价的,供步兵使用的ZIS-2型反坦克炮的价格,至少是ZIS-3型76毫米炮的10倍!安装在T-34/57上的ZIS-4/4M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正是因为这样,ZIS-4/4M曾一度停产,让位给更便宜且更易生产的L-11与F-32型76毫米坦克炮。但到了1943年,德国的“虎式”坦克出现在战场上,苏军惊恐地发现,T-34/76根本无法应对这种重型坦克。于是,T-34/57被当作应急产品,再次投入生产。
红框处的炮弹就是57毫米反坦克炮使用的高速穿甲弹
受制于主炮生产难度以及原材料紧张等因素,T-34/57的产量一直提不上来,大部分T-34/57被分配到坦克旅,作为打击敌方重型装甲单位的骨干力量。根据反馈,许多部队的指挥官对T-34/57持好评态度,因为它几乎能消灭任何遇到的德军坦克装甲车辆。不过,这些部队也有怨言,那就是BR-271系列高速穿甲弹太少了,极大限制了T-34/57的发挥,要不然还能取得更多战果。可惜这是个无法改变的事实,毕竟整个二战期间,57毫米高速穿甲弹的产量都不高,而且还要供装备ZIS-2反坦克炮的部队使用,T-34/57能够分到的数量就可想而知了。
随着T-34/85的大量投入使用,T-34/57慢慢被部队淘汰
随着T-34/85的投入使用,苏联装甲部队终于迎来了一种火力、价格都能接受的中型坦克。即便85毫米坦克炮在穿深上逊于前文所述的57炮,但产能及价格上的巨大优势,让苏军立刻抛弃了后者。最终,T-34/85成为了一代经典战车,而出现时间更早、性能更优秀的T-34/57则慢慢被人们所遗忘。
点击关注坦克世界头条号,了解更多好玩有趣的军事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