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非遗的价值(保护非遗在行动)
保护非遗的价值(保护非遗在行动)摊贩聚集,酒肆兴起天桥作为北京外城的商业中心有一个娱乐项目叫摔跤不过在胡同里大家是为了强身健体而天桥摔跤则是一种职业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已有摔跤运动,至清代这一运动得到极大发展,清朝被推翻后,威震善扑营的“官腿”头扑户瑞五爷和宛八爷在天桥红庙开设跤馆,收弟子。从此,“官跤”融入民间,统称为“掼跤”
文|运河文化在线
编辑|非遗脸哥
过去在老北京的胡同里
有一个娱乐项目叫摔跤
不过在胡同里大家是为了强身健体
而天桥摔跤则是一种职业
天桥作为北京外城的商业中心
摊贩聚集,酒肆兴起
天桥也逐渐的成为了京城曲艺的文化圈
天桥摔跤,就是这些表演中的一种
付文刚
天桥摔跤第四代传人
01
学中幡就是为了练好摔跤的基本功 中幡与摔跤的动作有很多相同之处,民国时期,宝善林宝三发现了这其中的奥妙,将中幡和摔跤融合在一起,成为了一代宗师。付文刚的父亲付顺禄师从宝三,仅他一人得到天桥中幡与天桥摔跤的真传。
强烈的好奇心促使幼年时期的付文刚跟随父亲学习 16岁时,由于青春期的逆反心理,付文刚不愿练功,“逃跑”去当了兵。但真正当了兵,付文刚反而越发怀念过去天天练功的时光。3年军旅岁月,他利用站岗的时间偷偷练习基本功,技艺都没放下。
02
多年表演经历,给付文刚留下最深印象的还要数第一次登台。1985年,北京地坛庙会恢复,老天桥的艺人们都被请回地坛庙会表演,付文刚也应邀表演,天桥摔跤要求光膀子,为的是让观众看清楚咱们身上没戴任何护具,表演的是真功夫。一上台看到台下大片大片的观众就害臊。
上台表演害臊怎么办?表演结束后,父亲告诉他一个窍门,“在台上,不要跟观众对视,不要抬头也不要低头,得平视观众,似看非看,这样心里就不会有害臊、紧张的感觉。”13天的庙会结束后,付文刚成功打破了自己的心理障碍。
03
付文刚在地坛庙会上崭露头角,“火”了起来,随后受邀表演不断,连国外也发来邀请。1993年,一位北影导演打算拍一部百集电视剧《瓤子》,呈现天桥各门艺术,可因导演突然去世,拍摄计划流产了。由此,有着浓厚“天桥”情结的付文刚受到启发,萌生了自己组建艺术团的想法。
经过多年奔走,到2002年,“北京付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团”终于成立了。这个艺术团不仅有中幡、中国式摔跤的表演,也有五彩戏法、拉洋片、双簧等老天桥绝活儿。在付文刚的带领下,艺术团受邀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60周年大庆等多场重大活动的表演,在印度、埃及、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也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04
“学艺先学德”,他从80年代开始教授摔跤和中幡两门技艺,慕名前来学艺的学生近50人,其中只有10个被他收做徒弟。付文刚选徒弟有严格的要求,除了看个人自身身体条件,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德行,不能学了拿去打架和扰乱行业市场。
目前,10个徒弟各有千秋,付文刚把他们都当做自己的儿子看待,传授同样的技艺。
目前,老一辈的摔跤名家相继作古,整个圈子呈现青黄不接的势头。加之没有固定的操练和表扬场地,市场化商业化举步维艰。这一古老技艺已面临失传的危险,对它的加强保护可是说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