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立秋的具体时间是多少(今天迎来立秋节气)
今天立秋的具体时间是多少(今天迎来立秋节气)天气一天比一天凉爽从此以后立秋这天不论白天多么酷热夜晚的风已不同于暑天那般
今日21时31分,迎来立秋节气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暑去凉来
标志着孟秋时节正式开始
立秋这天
不论白天多么酷热
夜晚的风已不同于暑天那般
从此以后
天气一天比一天凉爽
送夏迎秋
你准备好了吗
在古人看来
立秋的标志性物候有三
一候凉风至
凉风是西风肃清之风
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那般盛气逼人
热气蛰伏,凉意日增
二候白露降
由于午热夜凉
形成了一定的昼夜温差
清晨的大地和植物上
常常会有晶莹的露珠产生
三候寒蝉鸣
随着天气进一步转凉
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仿佛在传达着
夏天即将过去的消息
初秋的景致别有一番滋味
此时的北方虽还满是夏意
但茂密的枫树绿荫里
忽然就有了淡淡的红色
有的是一个边角
有的是半片叶子
而在南方
秋色则以林木景观的变化显现
“江枫秋老,晓来红叶如扫”
好像随着温度的下降
视野和胸怀都变得烟波浩淼起来
这个时节的温和最值得赏乐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暄气将消未消
如香炉中的红灰
既无盛夏烈日的灼热
也未陷入凛冽萧瑟的气态
只留温香袅袅
“立秋”还是收获的标志
所谓“立秋十天遍地黄”
一个金色的秋天就要到来了
秋天虽是温寒转换的过渡
但也不乏惬意平和的景象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
就描绘了秋雨初晴后
傍晚时分的山村
风光旖旎,生活怡然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我们曾经播种的希望
都将一点一点看到回报
养生
润燥、养阴、润肺
立秋是由热转凉的节气,自然界中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万物要开始收藏。天人相应,人体也出现阳消阴长的过程,因此养生以“养收”为原则。
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产生疾病,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
北京世纪坛医院 中医科医生周铭给您支招,介绍了饮食调养、精神调养、起居调养以及运动调养的方案。
饮食调养:立秋时节,虽然昼夜温差加大,但暑热未消,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再增加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
由于天气依旧炎热,可通过进食蔬菜、水果,补充体内维生素,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起到清火祛暑的作用。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要尽量少吃或不吃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天气渐凉,立秋之后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因此,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过多瓜果。
精神调养:在秋季心神会受到天气的杀伐影响,容易出现悲愁的心情。此时宜调整自己的精神志向收敛回归,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起居调养:立秋以后,白昼逐渐变短,夜晚逐渐变长。起居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
立秋后,白天炙热的气温到了晚上就会开始变得清凉起来,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发感冒等疾病。所以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当然,着衣也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
运动调养:进入秋季,气温下降会使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均受到影响,积极参加运动可以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
立秋后的早晨是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此时不冷不热,气温宜人,天高气爽,使人精神爽快。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老人、小儿和体质虚弱者健身锻炼应该避免运动量过大、活动过于剧烈的项目。
民俗
贴秋膘 啃秋
立秋这天,民间流行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两三个月下来,通常体重要减少一些,正所谓“一夏无病三分虚”。秋风起,人们开始进补,北方人特别讲究“贴秋膘”,你打算贴吗?
北京、河北一带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还有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京城一些老字号肉食柜台前,选购肉食制品的顾客也会排起长队。
立秋这天,也有“啃秋”之说,就是要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或“啃秋”,将秋天咬住,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除暑气、避免痢疾、不生秋痱子。不管这些习俗现在看起来是有科学道理,还是仅仅是“有趣”,都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不管这一天你是贴秋膘,还是啃秋或者是忙忘了,开心就好。
立秋未入秋 雷雨频光顾
北京城在阴雨中的确有了一丝要入秋的意味,不过离真正的秋天还早着呢。
记者早晨从气象部门了解到,今明两天本市多雷雨天气,其中今天白天阴有雷阵雨,夜间阴有中到大雨,伴有雷电,还请大家注意防雷防雨和交通安全。
愿你在舒朗清新的秋意中
品尝禾黍盈满的喜悦
收获继续前行的力量
文字丨贾晓宏 张航 人民日报
图片丨北晚新视觉 新华社等
编辑丨刘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