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杀手未解之谜(科学家能分辨出连环杀手)
隐形杀手未解之谜(科学家能分辨出连环杀手)暴力文化对连环杀手的影响在美国尤为严重,枪击案频发就是一个侧影。医学网站The Doctor Weighs In就指责,“暴力已经成了美国一种难以被控制的传染病”,并称美国政府的“不作为”令这一情况难以被解决——比如美国国会不允许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进行有关枪支暴力的研究。4、悲惨遭遇一项针对50名连环杀手的调查显示,大多数“杀人魔”都遭遇过不同情况的虐待,其中50%的情况是遭遇过精神折磨,36%受到身体虐待,26%经历过性虐待,还有18%是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环境下。5、暴力文化
白银连环杀手的落网再掀起了一股怀疑浪潮:“一个好丈夫、好邻居怎么就成为了杀人狂魔?”“我身边还潜藏着这样的罪犯吗?”事实上,根据心理学家、脑科医生、FBI等多年的研究表明,连环杀手的出现有着一定的必然性,他们有着雷同的特质、思考方式等。那么,一个普通人是如何变成一名连环杀手的?
是哪些因素促成了连环杀手的产生?
“连环杀手的产生”一直是医学家、心理学家们的重点研究对象,他们从遗传学、生理学等多角度发现,连环杀手的产生的确有一些“固定套路”。
4、悲惨遭遇
一项针对50名连环杀手的调查显示,大多数“杀人魔”都遭遇过不同情况的虐待,其中50%的情况是遭遇过精神折磨,36%受到身体虐待,26%经历过性虐待,还有18%是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环境下。
5、暴力文化
暴力文化对连环杀手的影响在美国尤为严重,枪击案频发就是一个侧影。医学网站The Doctor Weighs In就指责,“暴力已经成了美国一种难以被控制的传染病”,并称美国政府的“不作为”令这一情况难以被解决——比如美国国会不允许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进行有关枪支暴力的研究。
这些是连环杀手的“标配”?
连环杀手是指在不同的时间段、谋杀了3人或以上的杀手,他们一般有固定的杀人模式,每次犯罪都会有一定的“冷却期”间隔。除此之外,FBI还总结了连环杀手的性格、习惯等特质。
1、性格
根据FBI的研究发现,连环杀手一般具有如下特质,比如表面上看起来颇具魅力,但是说谎成性;或是容易冲动、发怒,有不切实际的目标;他们大多缺乏愧疚感,对犯罪无动于衷,可能会觉得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
2、男女比例
在连环杀手中,90%为男性,女性仅占10%。当然,这也是MAO-A基因基因遗传在作祟。
3、作案习惯
FBI对480个连环杀手案例调查后发现,杀手们大多使用欺诈的方式诱骗受害者,65.4%的杀手会使用骗术,另有16.9%的杀手则选择尾随的方式。在谋杀动机中,性是最大的因素,占所有案例的81.5%,这也导致了75.4%的受害者都为女性,且有一半以上都是14到29岁之间的青年女性。此外,连环杀手更倾向于在所在地作案,研究发现72.3%的杀手都选择在同一州作案,或是选择在州边界处行凶,杀手们的目标大多是陌生人,且更偏向于勒死受害者。
4、杀人前,他们在想什么?
常人很难理解连环杀手的作案动机,因为他们的目标、作案手法都各不相同,但其中的确有共同点:力量、破坏、满足感。比如通过杀死对方来感受支配别人权力,或者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驱除他们所认为的糟糕的存在,体验“上帝视角”等。
如何分辨出人群中的杀手?
对于许多人来说,连环杀手的形象应该是阴沉的、可怕的,但事实上,诸多连环杀手都是以“好人”的形象出现,比如“笑面杀手”Keith Jesperson,BTK杀手Dennis Rader等,都是家人眼中的好爸爸、好丈夫,甚至颇有社会地位。这种杀手一般被称为“有序杀手”,在连环杀手中,还有其他3类不同的杀手群体,为无序型、使命型和享乐型。
1、有序杀手
有序杀手一般有着高于常人的智商,对于犯罪十分谨慎。他们看起来善于交际,有许多朋友,有稳定的工作,甚至有家庭。他们不容易成为人们怀疑的对象。
2、无序杀手
与有序杀手相比,无序杀手更为冲动,他们在犯罪时使用的工具经常是随手拿的。他们的犯罪现场比较混乱,他们对于如何处置尸体也不甚在意。他们中的一些有恋尸癖,并且有精神病史。对于无序杀手来说,他们的动机常常是试行极度的身体刑罚与(或)性暴力,以及满足某种幻想。
3、使命杀手
使命杀手认为为世界清除某一类人是他们的责任,例如妓女或者非洲裔美国人。
4、享乐型杀手
连环杀手多数是享乐型杀手。他们还可以被分为三类:慰藉型、性暴力型和兴奋型。慰藉型杀手并不一定享受作案的过程,他们杀人是因为他们需要获得一些其他的东西,例如钱或者升职;性杀手中的一些不实施暴力就没法获得性满足,另一些通过暴力来增强感觉;兴奋型杀手杀人只是出于他们对此事的热爱,他们也许会花费几周时间来寻找合适的目标以及制定计划。
事实上,连环杀手们大多擅长隐匿身份,那我们又该如何分辨出这些潜藏的危险分子呢?既然连环杀手们的基因、大脑有一定的共同特质,又能否通过脑部扫描等来分辨出连环杀手?
答案是,很难。因为人类并不会完全受制于基因,而是可以自主掌控大脑的。以神经科专家Jim Fallon为例,他的家族曾诞生过8名冷血杀手,而他本人也符合“连环杀手大脑”的构造特质,但他并没有成为一名杀手,而是杀手的研究者。当然,扫描大脑仍能够成为一种排查方法。更好的判断依据仍是行为,比如一个人是否会有虐杀动物的行为,根据调查显示,99%的连环杀手在对人类作案前,都曾对动物们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