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盈莹后攻扣球集锦(勿妖魔化李盈莹爆发)
李盈莹后攻扣球集锦(勿妖魔化李盈莹爆发)本文系擅先生团队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请注明出处以李盈莹现在的实际情况,她更适合做个替补奇兵,贸然让她打首发只会让她自己的短板被无限放大。她在国际大赛经验方面的欠缺以及技术上的偏科,让她短时间内难以成为像朱婷那样正面和对手硬扛的战略大杀器,她更像那种短时间内让对手防不胜防的战术暗器,不能频繁使用,只能在一些关键节点打出来。希望我们有些媒体人和球迷不要因为自己的“功利执念”,总是给李盈莹等新人创造各种假想敌,挑拨她和队友以及教练之间的关系。李盈莹在场上的爆发对我们女排本来是一件很积极的事情,但场下又有一些“过激”的言论在妖魔化小姑娘的发挥,把李盈莹的这种表现说成是打脸教练组,认为教练组给李盈莹的上场时间太少,总是等到要输的时候安排她上场;还有的则说李盈莹待在场上两节不到就拿了14分,朱婷打了全场也才拿18分,前者的扣球成功率比后者高,凭什么要让李盈莹打替补?我们经常说看问题要
在中国女排和美国女排的半决赛对战中,李盈莹第三节替补登场,在不到两节的时间内拿了14分,队内得分仅次于朱婷,扣球成功率更是全队最高,达到50%。美国队千算万算却漏掉了这个暴力小扣将,所以他们对李盈莹的出现并没有什么针对性措施。
在擅先生印象中,这应该是李盈莹进国家队之后打得最好的一场比赛,面对美国队这样的对手打出这样的表现,对于像她这样的新人(特别是之前她经历了一个巨大落差)着实不易。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她数据上的惊喜,而是她在场上那种自信和沉稳。小姑娘之前由于受到自己表现不佳影响,内心肯定是压力山大,在场上打得也比较拘束,放不开,有比较重的思想负担,总觉得是自己在拖队友的后腿。过多的想法影响了她在场上的发挥,不但她原本的优势没发挥出来,技术上的劣势反而被更加放大。
与此同时外面各种不负责任的谣言四起,说她因为树大招风被孤立,甚至遭到其他队友的排挤;还有的传言干脆就说郎平在打压她,不愿给她多少机会……好在郎平和朱婷等人并没有受外界舆论的误导,她们在各方面给予李盈莹帮扶,教练组甚至单独给她制定特训计划,通过训练一点点纠正她在赛场上的一些不规范动作以及提升体能储备。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憋着一口气的李盈莹终于在美国人身上发泄了一把,虽然最后我们还是输球了,但从李盈莹这个角度来看,她的成长还是有目共睹的,首先不再像之前毛手毛脚或者畏手畏脚,替补上场打得很自如,无论是扣球还是发球都让对手一时间没办法应付。进攻的线路也不再像之前那么简单,增加了不少套路,让对手防不防胜。
李盈莹在场上的爆发对我们女排本来是一件很积极的事情,但场下又有一些“过激”的言论在妖魔化小姑娘的发挥,把李盈莹的这种表现说成是打脸教练组,认为教练组给李盈莹的上场时间太少,总是等到要输的时候安排她上场;还有的则说李盈莹待在场上两节不到就拿了14分,朱婷打了全场也才拿18分,前者的扣球成功率比后者高,凭什么要让李盈莹打替补?
我们经常说看问题要看全面,不要只看某个单面。李盈莹这场比赛发挥可圈可点,这一方面与她自己的能力以及努力紧密相连,另外一方面也是美国人对她的突然出现明显准备不足,之前十有八九没有下功夫去研究,所以他们在后面阶段拿李盈莹没什么办法。另外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李盈莹这次上场以后并不需要承担多少一传,她把主要精力放在进攻上,这跟她在天津队有点类似,所以效果出来了。
试想一下如果让李盈莹打首发,即使美国人之前没有研究她,但利用两节的时间对手肯定会拿出针对性措施,到了那时候李盈莹还能像这次在老美头上予取予求吗?另外如果她打首发,让其他人补位她的一传,我们目前的阵容根本支持不了多久就会被人家打得千疮百孔,目前整个队伍在一传上也就朱婷和林莉好点,其他人能自保就不错了。再让他们比赛一开始就要帮李盈莹补一传,这肯定是崩盘的节奏。
以李盈莹现在的实际情况,她更适合做个替补奇兵,贸然让她打首发只会让她自己的短板被无限放大。她在国际大赛经验方面的欠缺以及技术上的偏科,让她短时间内难以成为像朱婷那样正面和对手硬扛的战略大杀器,她更像那种短时间内让对手防不胜防的战术暗器,不能频繁使用,只能在一些关键节点打出来。希望我们有些媒体人和球迷不要因为自己的“功利执念”,总是给李盈莹等新人创造各种假想敌,挑拨她和队友以及教练之间的关系。
本文系擅先生团队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