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姚俊卿书法价值(俊骨一枝秀 卿云五色开)

姚俊卿书法价值(俊骨一枝秀 卿云五色开)姚俊卿的书法以其气韵和张力取胜,有着卓尔不群的气派,让人叹服。这当然得益于其早年对历代碑帖下的苦功。他能以传统为支点,向历史延伸和拓展,不拘于某家某派,融合百家、食古而化,把传统、时代和自我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面貌。当然这还得益于他的字外功夫,宋黄庭坚在讲到苏东坡的书法时说:“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说的就是字外功夫。姚兄爱好广泛,尤喜音乐和京剧。我们一起外出时,只要闲暇,他就会抽空吼上几嗓子,《铡美案》、《三国演义·开篇词》都是他的拿手好戏,那唱腔、板眼和嗓门总能把在坐的年轻人都给震了。在家时,他也时常弹上一曲钢琴,拉上一段京胡,虽不及名票来的地道,但也足以悦人耳目。偶尔抹上几笔墨竹,也来的自在潇洒,毫不拘泥,使人不禁想起赵孟頫的题画诗:“石如飞白树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应该说姚兄的字外功夫是铸就他书法家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这

姚俊卿,1934年生于辽宁省黑山县,中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教育家、电影艺术家。曾经为《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五朵金花》、《青松岭》、《金光大道》、《沙家浜》、《直奉大战》等三百余部电影设计和书写字幕。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首批会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总校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书法研究生导师、中共中央国家工作委员会紫光阁画院院士、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理事、中华老人文化交流促进会理事、新加坡共和国神州艺术学院名誉顾问。中原书画研究院首席名誉院长。出版《姚俊卿书法》、《中华翰墨名家——姚俊卿专辑》、《美术家——姚俊卿专辑》等多部专著。

1958年-1991年就职于长春电影制片厂,任高级字幕美术师。1989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当任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民进中央副主席赵朴初先生曾为此展提写展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到此展览并为其剪裁。1991年调入长春大学,任教授。1998年和1999年连续两年被被功过文联评为百杰书法家。2001年应中央电视台的邀请,为“夕阳红”栏目开办老年书画课堂,并主讲行书讲座。2005年中国电影100周年暨长春电影制片厂60周年时,荣获“功臣荣誉奖”。2006年长春大学设立姚俊卿书法艺术馆,陈列其主要代表作品。2008年被国家产权局聘为“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

自清代黄易对龙门造像记的研究拓印之后,随着阮元、曾烦章等人的收集与收藏,尤其是近代罗振王、康有为等人的提倡,龙门石窟造像记就有《四品》、《十品》、《二十品》、《百品》、《千五百品》等流传。而至今就只有《四品》和《二十品》传世。今年又有天津古籍出版社的《新编龙门五十品》。《二十品》所取还只限于正书体、结体方劲、意象相近一类。《新编五十品》所选则不只有方笔正书且方圆用笔结合的多种书风,还有不少正、行书体结合的造像记,像《刘洛真兄弟造像记》则已是行书字体,还有《法门造像记》那样结体和刀法都极为随意的作品。这些字数较少的拓片,使我们一下子就感觉到多种风格的书法面貌,给人以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艺术享受。现如今姚俊卿先生集多年来书写的电影、电视片头字幕于一书出版,数量何止五十品,每一幅作品都能在内蓄的独特风格中表现出不同的体象,虽只是寥寥几字却能各有风貌,显现出不同的趣味和神韵,而且又能与影片的内容相融合,表现出丰富而又各异的文化内涵。

姚俊卿书法价值(俊骨一枝秀 卿云五色开)(1)

我与姚兄相交近30年,最初是一同赴澳门参加一次文化交流活动,从相识,我们俩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他喜欢我的画,我也喜欢他的书法,更何况我俩都是那种很重感情的人。凡是感情型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情绪反差较大,有时理智超然,有时又慷慨激昂。我俩在一起时,常是在他激动时,我却能理智而冷静;在我拗上劲时,他又象老大哥一样的开导我。久之我们自然来往多了起来,成了莫逆之交,常一起参加全国各地的各种活动,也一同去过香港、澳门以及日本。在北京他也常到我的画室写字、喝茶,他爱看我作画,我更爱看他写字。尤其是每当他写丈二的巨幅作品时,只听他呼一声:拿酒来!无论什么酒,他并不怎么讲究。面对着铺开的巨幅宣纸,沉思片刻,端起酒盅一饮而尽,然后提起笔来,或奋笔疾书,或奥折而洞达,或顿挫而飞扬一气呵成。全然是一种大将风度。不讲作品字势飞动而洒脱、通篇气贯而洞达,光是他写字的这一过程,似诗、似歌、似舞,就足以让观者享受到中国书法的魅力和美感——一种书法美的享受。《尚书·舜典》有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毛诗·大序》又云:“诗者,志之所言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应该是古人对诗的理解,总之诗必须先有真思想,真感情蕴藏在心中,要抒发而无法表达时,也就情动于中,用言语不足以表达时就要用音乐的语言,甚至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这也就产生了诗。诗的声、律也就是音乐的语言。观姚兄写字、赏析姚兄的书法,何不是读诗,如诗之韵美耐人吟唱,余味绵长;如歌之感人,或嘹亮铿锵,或甜美悠扬,让人动情;如舞之煽情,或含蓄饱满,或跌宕开张,让你也情不自禁的融于其中手舞足蹈。如诗、如歌、如舞,这就是姚兄的书法,姚兄的道。

姚俊卿书法价值(俊骨一枝秀 卿云五色开)(2)

姚俊卿先生曾长期供职于长春电影制片厂,任高级字幕美术设计师,曾书写了300多部电影、电视的片头字幕。2005年在“中国电影100周年,长春电影制片厂60周年”的庆祝活动中,荣获“长春电影制片厂功臣荣誉奖”。他应该是在我国书法家中,题写影视片头最多的人。在国际上,是否也是数一数二,我实在无法也没有条件做统计,但是国外也似乎很少有以书法形式写影视片头的习惯,如果真如此,我就要建议:我们应该为姚先生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了。

姚俊卿书法价值(俊骨一枝秀 卿云五色开)(3)

翻开姚先生的这本独特的书法集,一些为人熟知的字幕自然会勾起我们不少的回忆,把我们又带回那遥远而又熟悉的年代。影片《青松岭》的片头,虽只有寥寥的三个字,却没有一点散漫气懈的感觉,在旷荡疏朗间,笔意连贯,疏而不远,敦实饱满的字形,笔画间的连带,既有力感又婉转流畅。尤其是“松”字边旁“木”字的一竖扬的较高,又有意强调了起笔处与一横的连带,这些除了使我们感觉到气势雄逸、虎卧凤阙的书法美感外,每个字都足以让你联想到影片中,万山大叔站在车辕上,手里挥舞着长鞭的高大形象,耳边也仿佛听到那啪啪作响的长鞭声。以行书书写的影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把八个字排成两行,用笔隽秀莹丽,外柔内刚,其中“我”字写的较其他字大了许多,而“里”和“的”字又较其它字小了许多,在章法上显示出能收能放、意态悠然的整体气势。用笔虽竞显隽秀却没有丝毫媚态,一点一画都含筋蓄骨,圆转与方折兼用,顿挫与流畅并施,笔力萦绕周转相融。浑然一体而生动活泼,表现出一种刚柔相济风姿飘逸的笔意美,与影视片内容紧密相连,显示出了年轻人的奔放和活力。《五朵金花》更是一部讨人喜欢的影片。姚兄别具匠心的把魏碑字体做了相应的变形,用笔工妙劲健,方整坦荡,左顾右盼,浑然天成,整篇横画左低右高略显倾斜,造成一种跃跃向上的气势。“五”字下面一笔有意拉长,用笔显刀凿之势,形成一种开张的姿态。最后一个“花”字,草字头的用笔轻出重收,使整篇字多了几分清丽幽雅。与“五”字下面一笔相对应,“花”字最后一勾的收笔重落挑起,把整篇字的气拢到了一起,达到了神完而气足的效果。姚先生对传统书法在现代应用上的探索和开拓性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而且具有启发性的意义。在他以魏碑体书写的《羌笛颂》、《达吉和她的父亲》以及以隶书写的戏剧片《血书情》、行楷书写的《花为媒》中都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他的这种努力。

姚俊卿书法价值(俊骨一枝秀 卿云五色开)(4)

多年前,在他书写的《金光大道》这部电影的片头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唐人颜真卿的书法风格对姚先生的影响,而在他书写《关东女侠》时则使我们很容易感觉到他的书法风格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个人风格愈显突出了。短短的四个字却使整个屏幕都弥漫出豪放雄浑之气,用笔粗犷豪放,凝重而又充满张力,老辣而又姿态刚毅,既有铜锤花脸唱腔里的高亢,又似短打武生动作中的英姿,每个字都内含着一身侠胆豪情,产生了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姚俊卿书法价值(俊骨一枝秀 卿云五色开)(5)

近年来,姚俊卿先生在古稀之年,又为中央电视台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年播出的毛主席诗词书写了二十首片名;为获奖电影作品《任长霞》以及电视剧《范府大院》、《汉刘邦》等几十部影视作品书写了片头,老骥伏枥不知疲倦的在书坛艺苑耕耘着。尤其是在《凤舞天下》这部作品中,根据剧情需要,先以小篆,再以行书分先后推出片名的崭新形式,把人们的思绪带到了两千年前的编钟时代。只简单的一个片头,在瞬间就使观众领略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丰富内函。这新颖的构思,既来源于作者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深厚的书法根底,更来源于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丰厚积累。

姚俊卿书法价值(俊骨一枝秀 卿云五色开)(6)

姚俊卿的书法以其气韵和张力取胜,有着卓尔不群的气派,让人叹服。这当然得益于其早年对历代碑帖下的苦功。他能以传统为支点,向历史延伸和拓展,不拘于某家某派,融合百家、食古而化,把传统、时代和自我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面貌。当然这还得益于他的字外功夫,宋黄庭坚在讲到苏东坡的书法时说:“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说的就是字外功夫。姚兄爱好广泛,尤喜音乐和京剧。我们一起外出时,只要闲暇,他就会抽空吼上几嗓子,《铡美案》、《三国演义·开篇词》都是他的拿手好戏,那唱腔、板眼和嗓门总能把在坐的年轻人都给震了。在家时,他也时常弹上一曲钢琴,拉上一段京胡,虽不及名票来的地道,但也足以悦人耳目。偶尔抹上几笔墨竹,也来的自在潇洒,毫不拘泥,使人不禁想起赵孟頫的题画诗:“石如飞白树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应该说姚兄的字外功夫是铸就他书法家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这些字外功夫,使他较一般人更能理解郑板桥“画法通书法”的真谛,也更容易体会到先贤沈尹默先生所讲的“无声有声的和谐”。姚俊卿片头书法集的问世,必将成为书法艺苑的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现在就让我们先睹为快,去聆听张怀瓘在《书断》中所称道的这“无声之音”吧。(张守涛: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 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

姚俊卿书法价值(俊骨一枝秀 卿云五色开)(7)

姚俊卿书法价值(俊骨一枝秀 卿云五色开)(8)

姚俊卿书法价值(俊骨一枝秀 卿云五色开)(9)

姚俊卿书法价值(俊骨一枝秀 卿云五色开)(10)

姚俊卿书法价值(俊骨一枝秀 卿云五色开)(11)

姚俊卿书法价值(俊骨一枝秀 卿云五色开)(12)

姚俊卿书法价值(俊骨一枝秀 卿云五色开)(13)

姚俊卿书法价值(俊骨一枝秀 卿云五色开)(14)

姚俊卿书法价值(俊骨一枝秀 卿云五色开)(15)

姚俊卿书法价值(俊骨一枝秀 卿云五色开)(16)

姚俊卿书法价值(俊骨一枝秀 卿云五色开)(17)

姚俊卿书法价值(俊骨一枝秀 卿云五色开)(18)

姚俊卿书法价值(俊骨一枝秀 卿云五色开)(19)

姚俊卿书法价值(俊骨一枝秀 卿云五色开)(20)

姚俊卿书法价值(俊骨一枝秀 卿云五色开)(21)

姚俊卿书法价值(俊骨一枝秀 卿云五色开)(22)

*******

万壑千岩归健笔

龙威虎震入灵心

*******

shiqing1011

公众号:shiqing-slsh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