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88年前开膛手杰克的故事简短(世纪悬案开膛手杰克)
关于188年前开膛手杰克的故事简短(世纪悬案开膛手杰克)即使破获了“开膛手杰克”的真实身份不过!“开膛手杰克”的身份之谜被破解然而!也有很多研究者并不认同这种说法
近日
有研究者声称
通过DNA鉴定
131年前的世纪悬案
“开膛手杰克”的身份之谜被破解
然而!
也有很多研究者并不认同这种说法
不过!
即使破获了“开膛手杰克”的真实身份
这起曾轰动英国的连环杀人案
还有很多未解之谜
其实
回顾历史
很多名人的死亡之谜至今依然未解
131年前的“开膛手杰克”原来是他
1888年8月的一天深夜,一起凶杀案打破了雾都伦敦的宁静。
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英国首都伦敦东区接连发生5起妓女遭杀害案件,多数受害人被开膛,因此凶手被称作“开膛手杰克”。期间,他还多次寄信给伦敦警察媒体及官员,百般挑衅。
当年,就在警方认为凶手将实施更残暴、规模更大的凶杀计划时,他的行动竟戛然而止,销声匿迹,从此一切成为不解之谜,但世人的猜测却不曾停息。
100多年来,对于凶手的身份虽有诸多猜测,但其真实身份始终是一个谜题。
如今,这起悬案有了新的进展。2019年3月12日,《法医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凶手是当时23岁的波兰理发师科斯敏斯基。
2007年,英国商人爱德华兹在一次拍卖会上买下一条留在案发现场的披肩。随后,爱德华兹和法医学专家将DNA线粒体片段与来自科斯敏斯基亲属的样本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相匹配。
据报道,科斯明斯基是犹太人,与家人一起从波兰逃到英国。他被警方列为3名重点嫌疑人之一,一名目击者也指认他为凶手,但是,警方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他。科斯明斯基因为严重精神问题被送入精神病院,53岁时死在精神病院。
不过有专家指出,披肩经手多人,他们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以避免污染证据,这些人可能包括科斯敏斯基的后代,所以才能在披肩上验出他的DNA。
即使科斯敏斯基真的是“开膛手杰克”,这起曾轰动英国的连环杀人案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谜。凶手到底是由于精神失常,还是有其他的杀人动机,或许世人永远不会知道了。
凡·高死因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
2019年是荷兰画家凡·高逝世129周年
在多数人眼中
凡·高之死仍是个未知的谜
关于凡·高之死
一般说法是
凡·高在奥威尔镇的一片麦田里
掏出自带手枪开枪自杀
然而也有研究者称,种种迹象表明
凡·高死于他杀
△凡·高自画像
到底因何自杀
凡·高是荷兰后期印象派大家,具有“现代艺术之父”的称号。然而,就是这位现在被公认为是“欧洲最杰出的艺术家”的凡·高,生前却一直默默无闻,一生坎坷。1890年,正当37岁的他在艺术达到顶峰之时,他用手枪结束了自己“一条具有无法预测深远意义的生命”。
目前,关于凡·高为何自杀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看法认为,凡·高死于“精神病”。这种说法也是当前绝大多数凡·高研究人士所持的看法。这一说法的有力证据,就是凡·高的弟媳约翰娜于1914年公开出版的凡·高写给其弟的部分信件。这些直接的证据告诉我们,凡·高是一个病魔缠身的艺术殉道者。
凡·高生前贫困,生活条件恶劣,然而这并没有遏制他对艺术近乎狂热的追求。长此以往,凡·高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他还时常受到各种幻觉和噩梦的困扰,再加上萦绕心头的忧愁与郁闷,最终他患上了精神病。
但这一说法并非无懈可击。首先,这些公开的部分信件本身并不能全面地说明问题,如德国新闻周刊《明镜》就提出了异议:凡·高自杀数月前所作的一幅《自画像》,逼真地勾勒出一个目光呆滞、恐怖的疯人形象。该画运用节奏颤动的线条,层次分明地表现了所画主题。文章认为,这幅画绝非出自一个精神病人之手。由此可见,凡·高因精神病发作而自杀的说法,没有压倒性优势的说服力。
第二种观点认为,凡·高死于难以忍受的孤独。凡·高自11岁便被送到外地的寄宿学校学习,也许从那时起,他就有了一种被遗弃的感觉。在学校里因为他的独来独往,同学们对他避而远之,这导致日后凡·高不能友好地与他人相处,包括其家人在内。最后,他在孤独中决定结束自己的宝贵生命。
第三种观点认为,凡·高死亡的根本缘由在于经济和社会原因。凡·高出身于穷苦的牧人家庭,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尤其在最后10年中,他只能依靠他的弟弟泰奥的接济度日。更让他辛酸的是,虽然他具有绘画艺术的天赋,而且创作极多,但在生前只有《红色的葡萄园》一幅被卖掉。这就意味着他的作品并没有为世人理解和接受,对于一个画家来讲,这是最痛苦不过的事情。冷酷无情的现实,使这个异常敏感的画家内心时时充满了矛盾和压抑。正因为如此,凡·高才毅然决定离开这个让他极度失意的世界。
另外还有其他种种说法。如有人认为凡·高自杀是因嗜饮艾酒成癖所致。这种观点认为,在巴黎与弟弟住在一起时,凡·高经常到咖啡馆或俱乐部中饮用这种含有岩柏酮有害物质的饮料。在最后18个月中,凡·高出现了胃痛、便秘、精神恍惚、幻觉等病症,皆为长期饮用艾酒所致。
△凡·高代表作《割耳后的自画像》
不是自杀而是他杀?
普利策奖得主史蒂文·奈菲和格雷戈里·怀特·史密斯10年著成《凡·高传》,对这位伟大艺术家做出再认识,尤其对他“自杀之谜”作出新的索解。史蒂文·奈菲称,种种迹象表明,凡·高死于他杀。
凡·高临终前可考的轨迹是:1890年7月27日,在巴黎以北的奥威尔镇,凡·高在所居住的旅店吃完午饭后,带着绘画工具外出去画画,在其间上腹部中弹。在晚饭刚过的时候,他回到了拉乌旅店,请了医生来治疗,但由于伤口致命,大约在30个小时之后,他离开了人世。
史蒂文·奈菲说,从这些情况中看不出凡·高的死因究竟是什么。
1956年,一位名叫雷内·萨克里顿的82岁的法国人站了出来,讲述了他与凡·高交往的故事。雷内是一位富有的药剂师的儿子,每年夏天,他和哥哥加斯顿会到奥威尔的瓦兹河畔垂钓打猎,因热爱艺术的加斯顿·雷内认识了凡·高。
雷内自称是一个不爱好艺术的俗人,对于艺术家奇怪的行为很鄙视,总用异样的眼光看凡·高,并总是和伙伴们一起捉弄他。然而,凡·高面对这些捉弄起初并不生气。然而,雷内却变本加厉地继续,令凡·高大怒。雷内回忆道,逐渐地“他难以忍受这一切”,“有一天他气得满脸通红甚至想杀了所有人”。
为了撰写《凡·高传》,史蒂文·奈菲仔细分析了几位“当事人”事后的追忆,比对了所有与当天事件有关的证词,认为雷内的嫌疑很大。
奈菲称,只有认为凡·高死于他杀,才能解开许多矛盾和疑问:比如,凡·高为什么自杀?他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动机。凡·高弟弟提奥就曾说,对于自杀,凡·高从来都是强烈反对的,将其称为“可怕的”或“邪恶的”行为。
还有,枪击伤口为何在腹部而不是在头部?子弹为何以倾斜角度射出?奈菲认为,子弹显然是从距离凡·高“很远的”地方射出的,远到他根本不可能扣动扳机。再者,凡·高怎能在负伤的情况下从枪击现场回到旅店?从夏彭瓦尔村回到旅店路程倒是相对较短,而按传统说法,从麦田回到旅店,在他中枪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人做得到。
刺杀马丁·路德·金的元凶到底是谁
马丁·路德·金
是20世纪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
在美国黑人中
他的声望远远超过美国总统
1968年
马丁·路德·金被暗杀于美国孟菲斯市
他的遇害
与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害
英国王储妃黛安娜遭遇车祸死亡一样
成为20世纪最大的几个死亡谜团之一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
1968年4月4日,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但是,这天黄昏发生的一件事,却如同一颗重磅炸弹把美国搅乱了。黄昏,突如其来的一颗子弹穿过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颈部,当时,他正站在孟菲斯市洛兰旅馆的阳台上。就这样,这位为争取黑人权利而不懈奋斗的勇士的生命结束了。
马丁·路德·金的遇害震惊了美国,数十万上百万黑人拥上街头,向政府发泄着愤怒情绪,美国政府连忙表态要全力缉拿凶手。
后来,警方查出凶手的真实姓名是詹姆斯·厄尔·雷,他是个抢劫惯犯,曾被判入狱20年,1967年4月成功越狱。他于1968年4月4日早晨住进贝西太太的出租公寓,傍晚开枪把马丁·路德·金打死了。对自己的犯罪事实,厄尔·雷供认不讳,他被判入狱99年,可是他在审判后不久就反悔了,坚持说自己是冤枉的,并要求对此案进行重新审理。
使人不解的是厄尔·雷在1967年成功越狱。厄尔·雷是一个令人觉得好笑的三流窃贼,他在打劫杂货店后驾车逃跑被甩出车外,偷打字机时将存折丢下,两次越狱都没有成功。这样一个傻瓜,1967年为何能成功越狱,并一下子过上富有而体面的生活,甚至四处旅游,挥金如土?
因而,人们怀疑联邦调查局参与了此案。联邦调查局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对马丁·路德·金的行动有所注意,1964年还制定了“消灭金小组”计划。在记者招待会上,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甚至指责马丁·路德·金是全国最大的骗子,胡佛还在马丁·路德·金荣获诺贝尔和平奖之后,派人给他送恐吓信,要他“小心谨慎以谢国人”。
1978年,美国国会对马丁·路德·金被刺一案进行了专门调查,这次调查规模很大,仅收集的材料就多达数十万页,总结报告达800页。调查终于作出了“马丁·路德·金死于密谋”的新结论。但是,至于密谋的具体情况和都有哪些参与者,国会却表示无法查明。
2001年1月,一名美国佛罗里达的牧师向《纽约时报》记者透露,杀害马丁·路德·金的直接罪魁就是自己的父亲。这位牧师61岁,名叫威尔逊。他对记者说:“我父亲亨利是一个三人小组的头,而1968年枪杀马丁·路德·金的正是这个小组。”威尔逊指出,虽然亨利并非种族主义者,但他觉得共产主义与马丁·路德·金有联系,因此必须杀掉马丁·路德·金。威尔逊说他父亲已经去世10多年了,但他父亲在世时曾反复强调,把马丁·路德·金杀掉是“为了整个国家的前途”。然而直到现在,马丁·路德·金之死还是一个谜。
(来源:读者报 作者|述弢 李响 宋磊 李文 俞小婷 烧伤超人阿宝(宁方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