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太行山虹梯关古道全景(百年古道显沧桑)

太行山虹梯关古道全景(百年古道显沧桑)没有人能说清古道的开通年代,只知自明嘉靖年间正式在此凭险设关,至今也有近500年历史。据乾隆五十五年重修晋豫古道碑记载:“自古上党居天之脊,如黑云之在半天,而虹梯关又如虹霓之在半天,更居上党之脊……关在万山之巅,鸟道羊肠绵亘十数里,一夫当路万夫莫开,险莫其焉。”据了解,此处有很多溶洞,较大的有梯后溶洞,上面是瀑布,下面有深潭,洞口常年不见日光,周围都是参天古树。虹梯关大峡谷有一处苤兰岩大葫芦沟,是一块滩面。隆冬时节,这里涌上的泉水热气腾腾;而到了夏天,泉水却冻成了冰,实属奇景。素有“太行屏障,上党门户”之称的虹梯关,位于平顺县虹梯关乡臭水峧村东,地处太行山脉与华北平原衔接处,平顺县联通河南林州的悬崖峭壁上,扼守着晋豫古道,是中国十大古关之一。想要一探虹梯关大峡谷的美景,只有进入历史雄关虹梯关,才能进入关谷。虹梯关是山西八大古关之一,位居虹梯古道54盘之顶端,扼于虹梯古道咽喉所在,有一夫当关

虹梯关大峡谷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东部,峡谷两岸悬崖壁立,谷底清泉迸流,四季风景变化分明,气候温和宜人,景物奇妙繁多。这里有悬崖上的古村落霓虹村,有太行屏障虹梯关,还有太行第一大瀑布虹霓瀑布。加之历史文物点缀其中,形成了风景优美、气象独特、自然绝妙的胜景。

巍巍太行,绵延千里。太行山的千峰竞秀在山西省平顺、壶关东部的晋豫两省交界区却显得尤为明显,独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太行山大峡谷最为奇异的自然风光。这里既有雄壮苍茫的断崖绝壁,又有妙曼秀雅的山乡风韵,是当今人们寻古探幽的好去处。

虹梯关大峡谷,从虹梯关村至张家岩(包括一些支峡),全长22公里,面积170平方公里,高差约500米。两岸绝壁对峙,谷底清泉迸流。

太行山虹梯关古道全景(百年古道显沧桑)(1)

来过虹梯关大峡谷的游客总会这样评价,这里的山峰最高、峡谷最深、水急清澈、洞穴很多、植被茂盛。尤其是在悬崖峭壁上的观景台欣赏虹梯关大峡谷,景色极其壮美。

太行山虹梯关古道全景(百年古道显沧桑)(2)

想要一探虹梯关大峡谷的美景,只有进入历史雄关虹梯关,才能进入关谷。虹梯关是山西八大古关之一,位居虹梯古道54盘之顶端,扼于虹梯古道咽喉所在,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虹梯关地势险峻、风光优美,“虹梯接汉”自古为上党(长治的旧称)八景之一。

仰视一线天,俯瞰万丈渊,入关必登梯,切莫回头看,关谷雄险而壮观。关梯位于峡缝中,台阶共143级,每级高25厘米,宽1—2米不等,其余都是盘旋小道,俗称“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还有九拐十八盘,直到关口”。关口为青石拱门,是1808年重修的,门额嵌有楷书“虹梯关”。

出了虹梯关,滩面宽阔,河水长流,庄田依势筑造,错落有致。两岸奇松、异柏倒挂崖壁,北国风光,尽收眼底。

太行山虹梯关古道全景(百年古道显沧桑)(3)

据了解,此处有很多溶洞,较大的有梯后溶洞,上面是瀑布,下面有深潭,洞口常年不见日光,周围都是参天古树。虹梯关大峡谷有一处苤兰岩大葫芦沟,是一块滩面。隆冬时节,这里涌上的泉水热气腾腾;而到了夏天,泉水却冻成了冰,实属奇景。
素有“太行屏障,上党门户”之称的虹梯关,位于平顺县虹梯关乡臭水峧村东,地处太行山脉与华北平原衔接处,平顺县联通河南林州的悬崖峭壁上,扼守着晋豫古道,是中国十大古关之一。

没有人能说清古道的开通年代,只知自明嘉靖年间正式在此凭险设关,至今也有近500年历史。据乾隆五十五年重修晋豫古道碑记载:“自古上党居天之脊,如黑云之在半天,而虹梯关又如虹霓之在半天,更居上党之脊……关在万山之巅,鸟道羊肠绵亘十数里,一夫当路万夫莫开,险莫其焉。”

晋豫古道开创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古道遗迹八里梯级盘旋山道至今尚存,是当年晋豫之客商行旅往来的一条主要通道。从清乾隆五十五年重修的晋豫古道碑中可以看到,涉及彰德府(今安阳市)、潞安府(今长治市)、水治镇(安阳县属)、辛村镇(壶关县属)、黄辗镇(长治市郊区)、平顺县沿途村镇等商号,捐资最多者四千文,少者几百文。至少可以看出在清乾隆时期,这条古道是彰德府与潞安府之间主要的交通要道。

1968年,当地群众新修了一条长12公里绕过虹梯的“挂壁公路”。如今的虹梯关晋豫古道只有在臭水峧村东的小梯岭至虹梯关一带可寻。由于长期废弃不用,两米余宽的古道长满了荒草,只有当年过往商旅捐资修的山神庙、观音堂、石板上的防滑遗迹依稀可见。
  
虹梯古道的终点为风光旖旎的虹霓河畔,不远处有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虹梯关铭碑”、国家级保护单位唐明慧大师塔,还有人称太行第一大瀑布的虹霓大瀑布。


虹霓村位于平顺县虹梯关乡,是虹梯关大峡谷景区的一个重要景点。虹霓瀑飞流直下、气势滂沱,其声撼天地,其情动晋秦,瀑下是虹霓峡,沟壑突兀,似万丈不赦之深渊。


虹霓村原名叫洪底村,即洪梯的底部。因虹霓村东虹霓河上有一天然形成的悬崖,称虹霓断。夏季,虹霓河水暴涨,流下虹霓断后,溅起的水雾折射太阳光后,形成了弧形彩带——虹,在虹的上下有时出现似虹非虹的七彩光带称为霓。因此,明嘉靖八年夏言撰虹梯关铭时,洪底村也因此更名虹霓。


在莽莽太行山深处,除了有这条清澈的虹霓河以外,还有虹霓村独特的建筑风格。这里土薄石厚,房屋建筑全部就地取材,用石板做屋顶,取石头垒墙壁,是太行山中的特色,也是人类房屋修建史上的一个奇观,彰显了中华民族顺应自然、改善自然的智慧。


虹霓村作为我国第一批传统古村落,这里的山很高,这里的崖幽深。这座古老的村落靠山面河,河水从上游峡谷流出,倾泻于另一个峡谷,峡谷齐崖断壁、刀削斧劈,河水流至此仿佛被折断,水帘直下,虹霓辉映,滔滔倾泻的河水打破了这个崖上村落的寂静。


走进这里,犹如进入了古寨古老的历史文化长廊中。
  
虹梯关铭碑坐落在虹梯关乡碑滩村,碑铭刻于明嘉靖八年。石碑正面刻有楷书铭文,此铭文由明嘉靖礼部尚书兵科给事中夏言撰书,笔法流畅,刚劲有力,刻工精湛。铭文仅199字,将立碑事由及本地环境、风貌描绘得淋漓尽致。

明惠大师塔位于虹梯关乡虹霓村,建于公元932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塔是晚唐高僧明惠禅师的墓塔。明惠禅师死后皇帝赐封“大师”,塔随封号而名之。塔高七米,呈方形,单檐五迭四柱式,覆钵尖锥顶。塔身是金刚像,四边镌刻缠枝花边。

据《平顺县志》记载,这里原本有寺院,名叫 “海会寺”,寺不知毁于何年,仅存石塔一座。该塔造形优美,做法古朴精巧,细部装饰典雅,造作技巧纯熟。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佛教发展的黄金时代——唐代时的佛教石雕艺术已达到了高峰。

太行第一大瀑布虹霓村瀑布在虹霓村东,落差有100多米。从西向东看,一马平川,但从东向西看,就是崖上人家加百米大瀑布,场面十分壮观。

总之,山水相间,风土人情,历史故事,峭壁绝崖,探访虹梯关大峡谷,绝对是一次文化艺术与自然环境撞击的震撼享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