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辛亥革命旧址修复(莆田涵江黄氏民居辛亥革命遗址破损)
福建省莆田市辛亥革命旧址修复(莆田涵江黄氏民居辛亥革命遗址破损)87岁的黄寿凤是黄纪星的孙女,她从出生至今都生活在黄氏民居里。她摸着身边的大木柱说,儿时的黄氏民居豪华气派,每一处都十分精美,就连墙角院落的壁画都是精美绝伦。可因历史原因,黄氏民居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柱子上的油漆掉落,粗大的门槛也腐烂,看到这些着实让人心疼。油漆落、门槛破老宅盼修葺昨日上午,在涵东街道老居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黄氏民居。黄氏民居分前后两座。前座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抬梁穿斗结构,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厅、前厅、中厅、上厅、福堂、悬山顶,多名工人正以“修旧如旧”的方式对前座进行修缮;后座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照屋、前厅、上厅、福堂、硬山顶。据了解,该民居始建于明代,清代修葺。柱础、斗拱、横梁、大门前抱鼓等构件还保存着明代风格。黄氏古民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莆田市重要的涉台文物。黄纪星后裔黄女士介绍说,这座大宅原来是清乾隆年间候补州同游东升购置的宅子,莆田西天尾
黄氏民居外墙结构保存完好
老宅内部分构件保存明代的风格
东南网4月21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李伟强 文/图 通讯员 贾国民)位于莆田涵江涵东街道霞徐社区的黄氏民居,既是莆籍辛亥革命先驱黄纪星的故居,也是莆田仅存的辛亥革命遗址、莆田第一所中学所在地,还是重要的涉台文物。因历史原因,黄氏民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记者昨获悉,涵江区文管部门已向上级申请维修基金,目前已下拨部分,正着手维修。
抬梁穿斗存明清建筑风格
昨日上午,在涵东街道老居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黄氏民居。黄氏民居分前后两座。前座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抬梁穿斗结构,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厅、前厅、中厅、上厅、福堂、悬山顶,多名工人正以“修旧如旧”的方式对前座进行修缮;后座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照屋、前厅、上厅、福堂、硬山顶。
据了解,该民居始建于明代,清代修葺。柱础、斗拱、横梁、大门前抱鼓等构件还保存着明代风格。黄氏古民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莆田市重要的涉台文物。
黄纪星后裔黄女士介绍说,这座大宅原来是清乾隆年间候补州同游东升购置的宅子,莆田西天尾渭阳黄氏家族在清后期购买居住,黄纪星便也随家人迁居到霞徐,当时还考取了秀才。
油漆落、门槛破老宅盼修葺
87岁的黄寿凤是黄纪星的孙女,她从出生至今都生活在黄氏民居里。她摸着身边的大木柱说,儿时的黄氏民居豪华气派,每一处都十分精美,就连墙角院落的壁画都是精美绝伦。可因历史原因,黄氏民居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柱子上的油漆掉落,粗大的门槛也腐烂,看到这些着实让人心疼。
黄寿凤说,辛亥革命期间,爷爷黄纪星在此组建同盟会莆田分会,以黄氏民居为据点,秘密集会,藏匿被清朝廷通缉的革命党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黄纪星与侄子黄绶、黄缃等人还在黄氏民居内创办了莆田第一所中学,培养人才。当时的学校就设在前座,有很多学生在前座上学听课,“黄氏后人经常回来看看,这些都是我们的骄傲”。
“必须原貌恢复,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这座老宅的历史文化。”黄寿凤说,革命优良传统和历史文化需要被重视,黄氏后裔都希望政府能够“修旧如旧”,尽量恢复黄氏民居的原貌。
将分批下拨400万专用于民居保护
涵江区文管办主任贾国民介绍,近些年来,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涵江文管部门也很重视黄氏民居的保护传承工作。前阶段已向上级申请到部分维修基金,并整改了黄氏古民居内的电路电线问题。
记者了解到,上级部门已同意分批下拨四百多万专项维修经费,用于维修保护黄氏民居,目前已下拨80万元。根据有关部门商定,黄氏民居维修工作将从前座开始,一直往后推移。“尽量恢复原有的面貌,让古民居重新焕发光彩,重拾乡愁。”贾国民说,涵江文管办已加快申请维修经费下拨,争取早日完成对全部黄氏民居的修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