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张二奎(1814——1864),原名士元,字子英。著名京剧老生演员,为京剧早期老生三杰之一。其一时盛名在程长庚、余三胜之上,被誉称“状元”。老生又称须生,正生,或胡子生。老生主要是在京剧中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按照京剧原来的传统,只有戴黑三的,才能算是真正的老生。200多年来大栅栏居住着数以百计的梨园世家有的已经延续到第六代或第七代随着城市的改建其中大多数人告别了所居住的老宅但这里却流传下来许许多多动人有趣的故事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著名的老生三杰多半爱听老生戏听得多了,也会有喜欢的老生演员可是您知道真正的京剧三杰(老生三杰)都是谁吗

如今听戏的人不多

懂戏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可但凡懂戏的

多半爱听老生戏

听得多了,也会有喜欢的老生演员

可是您知道真正的京剧三杰(老生三杰)都是谁吗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1)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2)

老生又称须生,正生,或胡子生。老生主要是在京剧中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按照京剧原来的传统,只有戴黑三的,才能算是真正的老生。200多年来大栅栏居住着数以百计的梨园世家有的已经延续到第六代或第七代随着城市的改建其中大多数人告别了所居住的老宅但这里却流传下来许许多多动人有趣的故事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著名的老生三杰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3)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4)

张二奎(1814——1864),原名士元,字子英。著名京剧老生演员,为京剧早期老生三杰之一。其一时盛名在程长庚、余三胜之上,被誉称“状元”。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5)

张二奎因晚年家业衰败,其房产仅存石头胡同39号(原15号)一处小院落。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6)

出生书香门第却偏要自学(戏曲)成才张二奎生在书香门第,随先辈经商到北京,他的哥哥大奎经过科举,在清朝某部当个小官。幼年二奎被家中送入私塾,但他的兴趣并不在读书,而是最喜欢看戏听曲。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7)

随着年龄渐大,二奎背着家里经常到位于大栅栏的广和大戏楼去看戏。20多岁时,他在工部都水司做过小吏,平时较清闲,有一次他去看戏,勾起幼时嗜好,不觉心痒,便往后台走动,偷偷去学习演唱。不久,张二奎便成了票友,经常在戏班里客串角色,以过戏瘾。他体貌轩昂,仪表英伟,面美如冠玉,更兼有一副天赋奇高的好嗓,能高入云,“字字坚实,颠扑不破”。这些优势在演出中充分呈露出来,受到观众热烈地欢迎。初战告捷,名气不胫而走却被革了官职张二奎应和春班班主的要请,以票友的身份登台之初便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盛誉,这进一步刺激了他的艺术热情,他有些一发而不可收。不到十天的工夫,二奎之名不胫而走,传遍京城。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8)

然而舞台上的成就,反给张二奎招致了一场大的风波。其演戏之事不仅被家里知道了,而且有好事者密报给上司,大奎、二奎均被革了官职。道光末年,张二奎首次正式演出,领衔主演《取成都》(饰刘备),由于他身材魁梧,面相雍容,加上天性聪颖,对身段、做工都认真地下功夫琢磨,一登场便气势不凡,大有帝王之风,极受观众注目。那次在广和大戏楼演出时,观众出人意料地全场爆满,终场后,张二奎多次谢幕,痴迷的观众仍不肯散去。张二奎极为感动,几欲泪下。有人评论他这次演出“演剧者神动天随,观剧者心倾满意”。巅峰时刻,三杰同台却郁愤难舒当时京城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反映了他受戏迷欢迎的程度,“四喜来个张二奎,三庆长庚皱皱眉,和春段二不上座,急得三胜唱两回。”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9)

一天,咸丰皇帝把在京城最负盛名的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召来,让他们同台演出,三人演出的剧目是《取成都》。咸丰皇帝对三人精彩的表演对他们大加赏赐,并御封他们为“老生三杰”。这次演出,咸丰帝对演刘备的张二奎印象极深,得知他是精忠庙会首,就赏赐他四品顶戴,此时二奎达到了他人生的巅峰时刻。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10)

咸丰十年的秋天,正当张二奎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的母亲病故了。其母生前一直为儿子丢官下海唱戏一事抑郁不展,二奎亦常为此负疚伤怀,所以他把自己的寓所叫做“忠恕堂”。母亲病故后,他拿出积蓄,为老人办了个热闹排场的葬礼。不料此事又被小人告发,说其“以优伶潜用官宦排场举动”获罪,被判发配边庭。途中路经通州,又被当地官员逼迫唱戏,郁愤难舒,戏演完后即一病不起,同治三年在通州故去,享年50岁。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11)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12)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13)

程长庚(1811——1880),乳名长庚,堂号“四箴”。是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之一,同事三绝之一。剧界均称其为“大老板”。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14)

程长庚故居,位于百顺胡同34号(原32号)。该巷为东西走向街道,寓所坐南朝北。斜对面路北为“老夫子”陈德霖故居。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15)

成家中顶梁柱,艰苦从艺又成三庆班班主程长庚自幼酷爱戏曲,后因其父病倒,又有一妹,一家四口生活艰难,经其舅父张坦介绍,隧入怀宁县石牌镇一弹腔(徽调)小科班习艺,工老生兼学净。长庚聪明悟性好,不久便出台首演《文昭关》,深得班主喜爱。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16)

后三庆班班主陈金彩掌班,视长庚为奇才,邀其搭入三庆班。程长庚为人正直,戏德高尚,技艺精湛,文武昆乱不挡,不久便执掌三庆班,成为该班艺德服众的班主,威望甚高。戏包袱,缺什么演什么又培养出大批京剧人才程长庚不仅是前无古人的角儿,而且是个戏包袱。三庆班应堂会,配演人员不够时,程长庚每每缺什么补什么,扮个“英雄”,来个“院子”,甚至旗、锣、伞、报,什么小角儿都演,有时一场堂会,总要先后扮四五个角色。后来,有人劝之曰:“大老板,您这么干,不怕对您的盛名有累吗?”程长庚笑答曰:“众人搭三庆班都是捧我来的,派什么,唱什么,我为什么不能来个零碎儿呢?正角儿是唱戏,配角儿同样是唱戏,同是唱戏,又有何高低之分、贵贱之别呢!”一席话说的听者为之叹服。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17)

此外,程长庚还注重人才的培养,陈德霖、钱金福、张淇林等人,都是三庆科班培育出来的京剧人才。杨月楼、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也是程门弟子。梨园界尊称程长庚为“大老板”,一些贵胄和朝野文人甚至赞扬他为“伶圣”。治班极严,“公”字当先又因国蒙羞而悲痛欲绝程长庚治班极严,凡是皆以“公”字当先,为维护三庆班利益,从来不应个人“外串”(临时参加外面演出)。光绪初年,因不愿图私利而愧对三庆班兄弟而拒绝庄亲王载勋的邀请。道光年间,程长庚即被清廷内务府委任精忠庙庙首,整肃风纪。早年开演之前,凡旦角演员均须到台上站立,供看客欣赏,若遇权势之人,还要陪笑甚至玩乐。程班主认为这是对艺人的人格侮辱,遂果断地将其废除。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18)

道光二十年,清政府丧权辱国,与洋人签订了臭名昭著的“南京条约”,程长庚悲痛欲绝,从此谢却歌台,终日闭户不出,郁郁于心。不唱戏无生活来源,他经常寅吃卯粮,食无隔宿,友人劝他“出山权宜,以解燃眉”,他泫然涕泪曰:“国蒙奇耻,民遭大辱,吾宁清贫亦不浊富。何忍作乐歌场!”说完潸然泪下。光绪五年,程长庚抱病演出谢台戏《华容道》,熟料“关云长”出场不久,竟口吐鲜血倒在红氍毹上,一代京剧鼻祖驾鹤西去,享年69岁。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19)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20)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21)

余三胜(1802——1866),祖籍湖北省罗田县,幼学汉戏,工老生,后改唱京剧。道光初年入北京,隶“春台班”,至道光中期,蜚声梨园,是国粹“京剧”创始人之一。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22)

余三胜故居,位于石头胡同61号(原26号),堂号“胜春”。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23)

远离家乡,辗转求艺后享誉京师余三胜出生于一个戏曲历史悠久的艺术之乡,因其家境贫寒,幼年便随父母乞讨。他天资聪颖,相貌清秀,有一副天赋的洪亮佳嗓,曾被乡间东腔戏班收为演员。一次,戏班应当地杨姓富户点戏双出,余三胜前场扮演公主,演毕忘摘手镯,赶演后面戏里讨饭的黄梅姑娘,引得台下一片笑声,杨富户持鞭上台怒打于他,并将戏班哄散,迫使余氏离家出走,游艺江湖至武汉演出,改攻汉调末角。后至汴京(今开封)未能展其才,遂北上至津门,曾于天津侯家后的“群雅集”票房参加活动。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24)

清嘉庆末年至道光初年,余三胜入京都,广交汉调艺人和梨园朋友,博采众长化为己用,他嗓音醇厚,且善创新腔,很快成为春台班主演,是继米应先(喜子)之后春台班的当家老生,曾有“亚赛当年米应先”之誉。成名早于程长庚、张二奎。享誉京师后,便回家乡将其父母接到京都。善临场发挥,富于创新后成京剧“祖师爷”清道光、咸丰年间,余三胜与程长庚、张二奎并称“老生三杰”或“梨园三鼎甲”。传说三人曾联袂演出《取成都》,程饰刘璋,张演刘备,余扮马超。剧中马超仅为次要角色且戏不多,好心人劝余不能甘居配角,但三杰难得聚于一戏,善于编演的余三胜,为所扮马超设计了大段的念白,先斥责刘璋昏聩无能,后赞扬刘备大仁大义,临场发挥淋漓尽致,效果颇佳,足见其艺术功力之深厚。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25)

余三胜精文墨,善口才,文武兼长,富于创新。在徽调汉剧合流形成京剧的过程中,他是第一个在汉调皮黄和徽戏二黄腔调的基础上,吸收昆曲、秦腔等艺术特点,创造出抑扬婉转、流畅动听的京剧唱腔。在舞台语言的字音、声调上,他将汉戏的语言特色与北京的语言特点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既能使北京观众听懂,又不失京剧风格特点的字音、声调。他的表演也很细腻,注意刻画人物的感情、神态。三代梨园世家又代代出京剧圈名人余三胜之子余紫云,是“同光名伶十三绝”之一,曾居住李铁拐斜街。他幼年即师事梅巧玲,习青衣兼花旦、昆旦,并私塾胡喜禄。余紫云擅长琵琶,演《昭君出塞》自弹自唱享誉一时,与时小福称一时瑜亮。《京剧二百年之历史》载:“时小福之青衣以典雅胜,田桐秋之花旦以流利著,然紫云兼此二人之长,实为今王瑶卿、梅兰芳之先驱者。”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26)

余紫云余紫云之子余叔岩,为京剧“余派”老生创始人,曾住延寿寺街内炭儿胡同。余叔岩精于音律,讲究字音声韵,唱来韵味醇厚,规矩谨严,较之谭鑫培,另有一番境界。余叔岩弟子有杨宝忠、谭富英、王少楼、吴彦衡。晚年又收孟小冬、李少春、陈大濩等。“余派”对京剧老生行当的表演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27)

余叔岩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28)

新三鼎甲或称后三鼎甲或老生后三杰、小三杰指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三位他们都曾立雪程长庚之门……当然这都是后话

京剧上的角色(且看京剧圈里的名角儿怎么演绎)(29)

戏曲文化博大精深

台上唱戏的人演绎的是一段故事

谁又知道他们自己的人生也是一出好戏……

魅力大栅栏原创(meilidashilar)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