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资治通鉴系列讲堂第24讲:品读资治通鉴034如何封赏下属

资治通鉴系列讲堂第24讲:品读资治通鉴034如何封赏下属【翻译】列侯全都已受封,高帝就命令议定获第一级功的十八个人的位次。群臣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处创伤,攻城掠地,立功最多,应当排在第一位。”谒者、关内侯鄂千秋进言说:“群臣们的议论都错了。曹参虽然有野战夺地的功劳,却不过只是战场上一时间的事情罢了。陛下与楚军相持五年,军队丧失,部众逃亡,自己只身轻装逃脱就有好几次。当时萧何经常从关中派遣兵员补充汉军的缺额,这些都不是陛下发命令叫他干的,而关中好几万士兵开赴前线时恰好遇到陛下将少兵尽的危急时刻,这也有过好多次了。再说到军中无现成粮食,萧何从关中水陆运送,军粮供给从不缺乏。陛下尽管多次丢掉崤山以东的地盘,萧何却总能保全关中地区等待陛下随时归来。这些都是万世不朽的功勋啊。如今即便没有成百个曹参这样的人,对汉室又有什么损缺呢;汉室得到他们,未必就能靠着他们得以保全。怎么能将一时的功劳盖过万世的功勋呀!萧何应居第一位,曹参第二。”高帝说:“对啊!

【原文】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洛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故人所亲爱,所诛皆生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柰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有故怨,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则群臣人人自坚矣。”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趋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翻译】高帝已经封赏了大功臣二十多人,其余的人日夜争功,一时决定不下来,便没能给予封赏。高帝在洛阳南宫,从天桥上望见将领们往往三人一群两人一伙地同坐在沙地中谈论着什么。高帝说:“这是在说些什么呀?”留侯张良道:“陛下不知道吗?这是在图谋造反啊!”高帝说:“天下新近刚刚安定下来,为了什么缘故又要谋反呢?”留侯说:“陛下由平民百姓起家,依靠这班人夺取了天下。如今陛下做了天子,所封赏的都是自己亲近喜爱的老友,所诛杀的都是自己生平仇视怨恨的人。现在军吏们计算功劳,认为即使把天下的土地都划作封国也不够全部封赏的了,于是这帮人就害怕陛下对他们不能全部封赏,又恐怕因往常的过失而被猜疑以至于遭到诛杀,所以就相互聚集到一起图谋造反了。”高帝于是担忧地说:“这该怎么办呀?”留侯道:“皇上平素最憎恶、且群臣又都知道的人,是谁啊?”高帝说:“雍齿与我有旧怨,他曾经多次困辱我。我想杀掉他,但由于他功劳很多,所以不忍心下手。”留侯说:“那么现在就赶快先封赏雍齿,这样一来,群臣也就人人都对自己的能受封赏坚信不疑了。”高帝这时便置备酒宴,封雍齿为什方侯,并急速催促丞相、御史论定功劳进行封赏。群臣结束饮宴后,都欢喜异常,说道:“雍齿尚且封为侯,我们这些人也就没有什么可担优的啦!”

【原文】臣光曰:张良为高帝谋臣,委以心腹,宜其知无不言;安有闻诸将谋反,必待高帝目见偶语,然后乃言之邪!盖以高帝初得天下,数用爱憎行诛赏,或时害至公,群臣往往有觖望自危之心;故良因事纳忠以变移帝意,使上无阿私之失,下无猜惧之谋,国家无虞,利及后世。若良者,可谓善谏矣。

【翻译】臣司马光曰:张良作为高帝的谋臣,被当做为心腹亲信,应该是知无不言,哪有已听说诸侯将要谋反,却一定要等到高帝眼见有人成双成对地议论,然后才述说这件事的道理啊!这是由于高帝刚刚得到天下,屡次依据自己的爱憎来诛杀封赏,有时候就会有损于公平,群臣因此往往怀有抱怨和感到自己有危险的心理。所以张良借着这件事进送忠言,以改变转移高帝的心思,使在上者无偏袒私情的过失,在下者无猜疑恐惧的念头,国家无忧患,利益延及后世。像张良这样,可以说是善于劝谏的了。

【解析】这个故事讲述了两个道理,一是如何劝谏,二是如何让部署相信奖励分配是公平的。

要如何劝领导不以个人好恶行事呢?直接说肯定不行,那是好为人师。对于身居高位的人来说,习惯了自己决断,拿不定主意时会请人提供参考建议,但也仅仅是参考,绝对不会允许其他人教自己怎么做,让自己成为傀儡。只能是先引起对方注意到问题的重要性,让对方来征询意见。张良就是借着刘邦关注将领们聚集讨论这件事,用图谋谋反诱导刘邦咨询。真的谋反肯定是秘密进行,哪可能大庭广众下进行。因而,刘邦顺势问为什么要谋反,其实是问张良为什么说他们谋反,而不是真的相信了他们要谋反。于是,张良首先指出刘邦是依靠他们打下天下的。但是,称帝后,刘邦封赏的都是亲信人员,又杀了和自己有仇怨的人,将领们一方面担心自己得不到封赏,一方面又害怕自己因为以往的过失受到诛杀,没有安全感。所以就聚在一起交换信息,讨论刘邦赏罚的事。张良既然指出了问题,自然也就有对策,刘邦就请教对策。张良就提出,刘邦先封赏自己最不满憎恶的人,其他人也就安心了。

但是,张良的建议放还是有问题的。从公平的角度来看,雍齿封侯了,其他人也应该合理封赏。倘若能拿来封赏的土地不够了,那问题依然无法解决。这个时候,还需要有功劳较大的重臣主动请求降低封赏,让领导更容易处理此事。

【原文】列侯毕已受封,诏定元功十八人位次。皆曰:“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谒者、关内侯鄂千秋进曰:“群臣议皆误,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耳。上与楚相距五岁,失军亡众,跳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又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今虽无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柰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萧何第一,曹参次之。”上曰:“善!”于是乃赐萧何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上曰:“吾闻‘进贤受上赏’。萧何功虽高,得鄂君乃益明。”于是因鄂千秋所食邑,封为安平侯。是日,悉封何父子兄弟十余人,皆有食邑;益封何二千户。

【翻译】列侯全都已受封,高帝就命令议定获第一级功的十八个人的位次。群臣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处创伤,攻城掠地,立功最多,应当排在第一位。”谒者、关内侯鄂千秋进言说:“群臣们的议论都错了。曹参虽然有野战夺地的功劳,却不过只是战场上一时间的事情罢了。陛下与楚军相持五年,军队丧失,部众逃亡,自己只身轻装逃脱就有好几次。当时萧何经常从关中派遣兵员补充汉军的缺额,这些都不是陛下发命令叫他干的,而关中好几万士兵开赴前线时恰好遇到陛下将少兵尽的危急时刻,这也有过好多次了。再说到军中无现成粮食,萧何从关中水陆运送,军粮供给从不缺乏。陛下尽管多次丢掉崤山以东的地盘,萧何却总能保全关中地区等待陛下随时归来。这些都是万世不朽的功勋啊。如今即便没有成百个曹参这样的人,对汉室又有什么损缺呢;汉室得到他们,未必就能靠着他们得以保全。怎么能将一时的功劳盖过万世的功勋呀!萧何应居第一位,曹参第二。”高帝说:“对啊!”随即便特许萧何可以带剑、穿鞋上殿,朝见皇帝时不必行小步快走表示恭敬的常礼。高帝说:“我听说‘举荐贤能的人要受到上等的封赏’。萧何的功劳虽然卓著,是得到鄂君的申辩才更加明确的。”因此就根据鄂千秋原来所受的封地,加封他为安平侯。这一天,全部封赏萧何父子兄弟十多人,都得到了食邑。又加封给萧何两千户。

【解析】18功臣是次于诸侯王的名位。根据《胡三省注资治通鉴》,颜师古认为这18人为:萧何、曹参、张敖、周勃、樊哙、郦商、奚涓、夏侯婴、灌婴、傅宽、靳歙、王陵、陈武、王吸、薛欧、周昌、丁复、虫达。胡三省认为,只是决定了萧何等元功十八人位次。至吕后时,乃诏作高祖功臣位次,凡一百四十余人。颜师古所说的自萧何至虫达十八人,是吕后所定位次。张敖于高祖九年始才自赵王废为宣平侯,能么可能称为元功十八人?张敖废除王位后,吕后因为他娶了鲁元公主的缘故,用他代替了原来十八功臣之一。

关内侯,爵位名称,秦汉二十等爵位中第19等,仅次于彻侯(即列侯,亦称通侯)。关内侯一般是对立有军功将领的奖励,有其号,但无封国。鄂千秋因为论功臣排位这件事上,升了一级成为了彻侯。

为什么鄂千秋替萧何说话,就赢得了刘邦的封赏呢?首先,这符合刘邦的想法,这是不言自明的,否则就不是封赏而是批评了。其次,他替刘邦解了围,将领们从自己的立场,支持曹参第一,而刘邦是裁判员,不能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否则就是独断专行了,将领们的意见以后就无法发表了,因为说了刘邦也不听。鄂千秋作为第三方,他的立场使得建议可以得到各方面的认同。他的理由也是充分的,刘邦数次打败仗,能东山再起靠的就是萧何为其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后方,可以源源不断提供兵马钱粮。没有萧何,刘邦就无法获胜。没有曹参等将领,刘邦大不了再招揽人才重来一次。

虽然萧何功劳很大,但是历史上那么多功高震主的名臣不得善终。为什么刘邦会属意萧何第一呢?因为汉朝建立,国家中心任务从军事斗争转为了经济建设,萧何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为了让萧何能更好工作,也需要给他一个理由让他成为百官之首。

这件事对于企业家的启示在哪?企业有市场、研发、财务、人事、生产等各个部门,不同阶段各个部门的重要性是不同的。企业家需要识别出哪个部门更重要,并据此配置资源,给予奖励。倘若企业已经成为龙头,研发和财务的重要性就超越了市场。这也是技术相对变化不大的大型集团选择CFO接任CEO的缘故,技术更新快的行业选择研发负责人接任CEO。

【原文】上归栎阳。夏,五月,丙午,尊太公为太上皇。

【翻译】高帝返归栎阳。夏季,五月,丙午(二十三日),高帝尊称父亲太公为太上皇。

【解析】根据颜师古,太上者,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号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皇就是创始人、董事长,帝就是CEO。

【原文】初,匈奴畏秦,北徙十余年。及秦灭,匈奴复稍南渡河。

【翻译】当初,匈奴畏惧秦朝,迁徙到北方十多年。待到秦朝灭亡,匈奴又逐渐往南渡过黄河。

【解析】这里的河指的是北河,在朔方以北。清以前黄河自今内蒙古·磴口县以下,分为南北二支,北支约当今乌加河,时为黄河正流,对南支而言,称北河。

资治通鉴系列讲堂第24讲:品读资治通鉴034如何封赏下属(1)

【原文】单于头曼有太子曰冒顿。后有所爱阏氏,生少子,头曼欲立之。是时,东胡强而月氏盛,乃使冒顿质于月氏。既而头曼急击月氏,月氏欲杀冒顿。冒顿盗其善马骑之,亡归;头曼以为壮,令将万骑。

【翻译】匈奴单于头曼有太子叫冒顿。后来,头曼续有所宠爱的阏氏,又生了个小儿子,头曼便想把他立为太子。这时东胡部族强大,西域的月氏部族也很强盛。头曼于是派冒顿到月氏去当人质。不久,头曼加紧攻击月氏,月氏就想杀掉冒顿。冒顿即偷盗月氏人的好马骑上,逃回了匈奴。头曼由此认为冒顿强壮勇武,就让他统率万名骑兵。

【解析】丈夫亦爱其少子,少数民族尤甚,古代少数民族都是幼子继承制。头曼为了能让小儿子继位,就安排大儿子冒顿去月氏做人质,不久后又攻打月氏,这就是借刀杀人了。即使不是想借刀杀人,而是麻痹对手,除非提前说明且对方自愿,也会让人心寒。头曼居然还让冒顿领兵,给自己埋下隐患,不能不说冒顿在父亲面前表现得非常忠诚听话。

【原文】冒顿乃作鸣镝,习勒其骑射。令曰:“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冒顿乃以鸣镝自射其善马,既又射其爱妻;左右或不敢射者,皆斩之。最后以鸣镝射单于善马,左右皆射之。于是冒顿知其可用;从头曼猎,以鸣镝射头曼,其左右亦皆随鸣镝而射。遂杀头曼,尽诛其后母与弟及大臣不听从者。冒顿自立为单于。

【翻译】冒顿便制作出响箭,训练部下骑射练习,使他们习惯于听从自己的号令。下令说:“看到我的响箭射出后不一齐发射的人,斩首!”冒顿随即用响箭自射他的好马,接着又射他的爱妻,左右的人凡有不敢跟着发射的,都被斩杀了。最后冒顿又拿响箭射头曼单于的好马,左右的骑兵也都跟着放箭射单于的马。由此冒顿知道这些兵士可以使用了,便在随同头曼出猎时,用响箭射头曼,他的部众即跟着响箭同射单于。最终杀死了头曼,并把他的后母和弟弟以及大臣中不听从调遣的人全部诛杀。冒顿自立为单于。

【解析】作为领导,第一件事就是确立自己的权威,提升团队的执行力。下属可以有意见,可以离职,但不能尸位素餐,在位子上就需要根据决议行事。冒顿通过射杀好马、爱妻、头曼单于的好马一步步确立了自己的命令得到绝对贯彻实施。并据此夺得单于之位。头曼的错误在于一开始不应该确立太子,立了太子就不能轻易改立,夺走别人拥有的和不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让人怀恨,后者只不过让人不满。有了改立想法,就不能给其重权。犯了这么多错误,头曼想不死都难。

【原文】东胡闻冒顿立,乃使使谓冒顿:“欲得头曼时千里马。”冒顿问群臣,群臣皆曰:“此匈奴宝马也,勿与!”冒顿曰:“柰何与人邻国而爱一马乎!”遂与之。居顷之,东胡又使使谓冒顿:“欲得单于一阏氏。”冒顿复问左右,左右皆怒曰:“东胡无道,乃求阏氏!请击之!”冒顿曰:“柰何与人邻国爱一女子乎!”遂取所爱阏氏予东胡。东胡王愈益骄。东胡与匈奴中间,有弃地莫居,千余里,各居其边,为瓯脱。东胡使使谓冒顿:“此弃地,欲有之。”冒顿问群臣,群臣或曰:“此弃地,予之亦可,勿与亦可。”于是冒顿大怒曰:“地者,国之本也,柰何予之!”诸言予之者,皆斩之。冒顿上马,令:“国中有后出者斩!”遂袭击东胡。东胡初轻冒顿,不为备;冒顿遂灭东胡。

【翻译】东胡听说冒顿弑父自立,便派出使者去告诉冒顿说:“想要得到头曼在位时拥有的千里马。”冒顿询问群臣,群臣都说:“那是匈奴的一匹宝马,不能给人!”冒顿道:“怎么能与人家为友好邻国却还要吝惜区区一匹马呀!”随即把这匹马送给了东胡。过了不久,东胡又派使者来对冒顿说:“想要得到单于的一位阏氏。”冒顿再询问左右近侍,侍臣都愤怒地说:“东胡这般无礼,竟然索求阏氏!请发兵攻打它!”冒顿道:“和人家是邻国,怎么能舍不得一个女子呢!”就选取自己所宠爱的阏氏送给了东胡。东胡王于是越来越骄横放纵。东胡与匈奴之间,有被丢弃的土地无人居住,方圆一千多里,双方各居其一边,设立屯戍守望的哨所。东胡再次派使者对冒顿说:“这些无人居住的荒地,我想得到它。”冒顿依旧召问群臣,群臣中有的说:“这是块荒地,给他们也可以,不给也行。”冒顿这时却勃然大怒道:“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怎么能够给人呢!”即将那些说可以给予的臣子都杀了。冒顿接着一跃上马,下令说:“国中有晚出发的人,斩首!”随即领兵去袭击东胡。东胡起初非常轻视冒顿,不设防备,冒顿因此就灭掉了东胡。

【解析】冒顿确实是一个合格的君主,可以舍弃宝马、美人,却不放弃土地。东胡索取东西时,群臣第一次是反对,第二次是愤怒,等到第三次士气就可用了。然而,却又大臣同意放弃土地,可谓是不懂冒顿的底线了。冒顿的让步既激发了匈奴人的斗志,也让东胡放松了警惕。所以说,无论是否强大,放低姿态都是有利的。但是,绝对不能放弃底线,否则自己的士气就没了。

【原文】既归,又西击走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遂侵燕、代,悉复收蒙恬所夺匈奴故地与汉关故河南塞至朝那、肤施。是时,汉兵方与项羽相距,中国罢于兵革,以故冒顿得自强,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威服诸国。

【翻译】冒顿获胜而归,又向西攻击赶跑了月氏,向南兼并了黄河以南的娄烦、白羊二王,随即侵掠燕、代地区,全部重新收复了当年被蒙恬夺走的匈奴旧地,并夺取了汉朝边关原河套以南诸要塞到朝那县、肤施县一带的大片土地。这个时候,汉军正与项羽相持,中原地区被战争拖累得疲惫不堪,因此冒顿得以强大起来,拥有操弓射箭的兵士三十多万,威势镇服各国。

【解析】一个国家、企业发展壮大是需要机遇期的,楚汉争霸给了匈奴发展的机遇。若是汉朝已经建立,绝不会坐视匈奴强大。匈奴、月氏、东胡的崛起也不是偶然,而是优越的地理条件孕育强国。之后也分别孕育了蒙古、西夏、金国。

资治通鉴系列讲堂第24讲:品读资治通鉴034如何封赏下属(2)

资治通鉴系列讲堂第24讲:品读资治通鉴034如何封赏下属(3)

【原文】秋,匈奴围韩王信于马邑。信数使使胡,求和解。汉发兵救之;疑信数间使,有二心,使人责让信。信恐诛,九月,以马邑降匈奴。匈奴冒顿因引兵南逾句注,攻太原,至晋阳。

【翻译】秋季,匈奴兵在马邑将韩王信重重包围。韩王信多次派使者出使匈奴,谋求和解。汉朝发兵救援,但又猜疑韩王信频繁私派使者是对汉室怀有二心,就派人去指责韩王信。韩王信害怕被杀,便在九月,举马邑城投降了匈奴。匈奴冒顿随即乘势领兵向南越过句注山,进攻太原,抵达晋阳。

【解析】韩王信被围后,求和有错么?刘邦派人责备韩王信是不妥当的,当初项羽责备黥布导致其投向刘邦。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怀疑却继续使用,是逼迫人背叛自己啊。这里的不疑是不能表现出来让人心怀恐惧。不确定是最危险的,你可以通过监督制度来让对方安心,也让自己安心。

【原文】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帝益厌之。叔孙通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者为之!”

【翻译】高帝全部除去秦朝烦琐的礼仪,力求礼仪规则简单易行,这时群臣们饮酒争功,喝得酩酊大醉,有的人就胡喊狂呼,拔剑乱砍殿柱,高帝渐渐对这种现象产生了反感。叔孙通于是劝高帝说:“那班儒生,很难和他们一道攻打天下,但可以与他们一起保守成业坐天下。我愿意去征召鲁地的众儒生,来同我的弟子一块儿制定臣子朝见君主的礼仪规则。”高帝说:“该不会挺烦难的吧?”叔孙通道:“五帝的乐制不一样,三王的礼制不相同。礼制,是根据时代、人情的变化对人们的言行所确定的节制规范。我想稍微采用一些古代礼制,与秦朝的仪法搀糅到一起制定出来。”高帝说:“可以试着做做,但要使这礼仪容易被人们了解,估计我所能做得到的,据此去制定它。”

【解析】礼仪是一种社会制度和行为规范,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些事用法律规范,有些事用道德礼仪规范。譬如,醉酒后砍殿柱,放到今天就是损坏公物,至少是违反社会治安管理条例的。完全没有礼仪不可取,繁文缛节也不可取,需要因地制宜。武王去世后,周公姬旦因为辅佐年幼的君主成王,一直在首都的朝廷做官,鲁公由他的儿子伯禽担任。伯禽到鲁国上任,过了三年才给周公汇报他治理的情况。周公问,为什么这么迟才来?伯禽回答说:“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而后除之,故迟。”而姜太公到齐国后,过了五个月就向周公汇报工作。周公问,为什么这么快?太公说:“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也。”两相对比,周公慨叹说,“呜呼!鲁后世其北面而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原文】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去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余人,为绵蕞,野外习之。月余,言于上曰:“可试观矣。”上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

【翻译】于是,叔孙通就奉命作为使者,去征召了鲁地的儒生三十多人。鲁地有两个儒生不肯前往,说道:“您所事奉的将近有十个君主了,都是依靠当面阿谀逢迎来赢得亲近、尊贵。如今天下刚刚平定,死亡的人尚未安葬,伤残的人还不能行动,又想要制礼作乐。而礼乐的产生,是积累德政上百年之后才能制作兴起的。我们不能忍心去做您所要做的事情。您去吧,不要玷污了我们!”叔孙通笑着说:“你们真是浅陋迂腐的儒生啊,不懂得时势的发展变化!”随即偕同他所征召的三十人西行入关,又邀请高帝身边有学术修养的近臣和自己的弟子,共一百多人,用绳索拦出演习场所,插立茅草表示出尊卑位次,在野外演习礼仪。经过一个多月后,叔孙通告诉高帝说:“可以试看了。”高帝于是就让他们举行礼仪演练,看完演练后说道:“我能够做这些。”就命令群臣们进行练习。

【解析】两个儒生不肯前往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认为叔孙通没有才能,靠当面阿谀逢迎来赢得亲近、尊贵。根据《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陈胜在山东起兵,秦二世招人咨询,有人说是造反应该派兵攻打,叔孙通却说是盗贼。虽然叔孙通不久就逃离投靠了项梁,之后依次跟随熊心、项羽、刘邦。阿谀逢迎这一点是没说错的。当然,也可以算孔子“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灵活运用,先明哲保身。司马迁认为叔孙通“大直若诎,道固委蛇”。这一点属于价值观,因人而异。二是认为天下刚定,时机不对,礼仪需要等国家繁盛时才能制作。《管子·牧民》有“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也有一定道理。不过,可先让仓廪实的贵族官员实行礼仪制度。只能说他们不愿意为刘邦效力。

【原文】七年(辛丑、前200)

冬,十月,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贺。先平明,谒者治礼,以次引入殿门,陈东、西乡。卫官侠陛及罗立廷中,皆执兵,张旗帜。于是皇帝传警,辇出房;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欢哗失礼者。于是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

【翻译】七年(辛丑,公元前200年)

冬季,十月,长乐宫落成,诸侯、群臣都前来参加朝贺典礼。仪式是在天亮之前举行,谒者主持典礼,按次序将所有人员引导入大殿门,排列在东、西两方,侍卫官员有的在殿下台阶两旁站立,有的排列在廷中,都持握兵器,竖立旗帜。这时皇帝乘坐辇车出房,众官员举旗传呼警戒,引导诸侯王以下至六百石级的官员依次序朝拜皇帝,无不震恐肃敬。到典礼仪式完毕,又置备正式酒宴。众侍臣官员陪坐在殿上的,都俯伏垂首,按官位的高低次序起身给崐皇上敬酒祝福。斟酒连敬九次,谒者宣告“结束宴饮”。御史执行礼仪规则,凡遇不遵照仪式规则举手投足的人就将他领出去。由此从朝贺典礼和酒宴开始直到结束,没有出现敢大声喧哗、不合礼节的人。这时高帝便说:“我今天才知道身为皇帝的尊贵啊!”便授任叔孙通为太常,常赐黄金五百斤。

【解析】礼仪分两种,一种是平等关系,彼此都舒服,一种是等级关系,一方舒服,感受到尊贵。中国封建礼仪就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等级制礼仪。

【原文】初,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尊君、抑臣者存之。及通制礼,颇有所增损,大抵皆袭秦故,自天子称号下至佐僚及宫室、官名,少所变改。其书,后与律、令同录,藏于理官;法家又复不传,民臣莫有言者焉。

【翻译】当初,秦王朝统一了天下,收集六国的全部礼仪,选择出其中尊崇君主、卑抑臣下的规则保留下来。待到叔孙通制定礼仪规则,稍微作了一些增减,大体上都是沿袭秦朝的旧制,从天子称号以下到大小官吏及宫室、官名,更改变动不多。记载此礼仪规章的文本,后来和律、令收录在一起,收藏在司法机关。由于法家对此又不再传授,所以百姓臣僚也就没有谈论它的了。

【解析】秦朝礼仪是为了加强皇权与集权统治,汉朝沿袭秦朝的旧制倒也可以理解。但是,加强皇权是不是只能施行霸道,一定要尊崇君主、卑抑臣下,而不能儒法结合,施行先秦时的王道?

【原文】臣光曰:礼之为物大矣!用之于身,则动静有法而百行备焉;用之于家,则内外有别而九族睦焉;用之于乡,则长幼有伦而俗化美焉;用之于国,则君臣有叙而政治成焉;用之于天下,则诸侯顺服而纪纲正焉;岂直几席之上、户庭之间得之而不乱哉!夫以高祖之明达,闻陆贾之言而称善,睹叔孙之仪而叹息;然所以不能肩于三代之王者,病于不学而已。当是之时,得大儒而佐之,与之以礼为天下,其功烈岂若是而止哉!惜夫,叔孙生之器小也!徒窃礼之糠秕,以依世、谐俗、取宠而已,遂使先王之礼沦没而不振,以迄于今,岂不痛甚矣哉!是以扬子讥之曰:“昔者鲁有大臣,史失其名。曰:‘何如其大也!’曰:‘叔孙通欲制君臣之仪,召先生于鲁,所不能致者二人。’曰‘若是,则仲尼之开迹诸侯也非邪?’曰:‘仲尼开迹,将以自用也。如委已而从人,虽有规矩、准绳,焉得而用之!’”善乎扬子之言也!夫大儒者,恶肯毁其规矩、准绳以趋一时之功哉!

【翻译】臣司马光曰:礼的功能太大了!把它用到个人身上,动与静就有了规范,所有的行为就会完备无缺;把它用到家事上,内与外就井然有别,九族之间就会和睦融洽;把它用到乡里,长幼之间就有了伦理,风俗教化就会美好清明;把它用到封国,君主与臣子就尊卑有序,政令统治就会成功稳定;把它用到天下,诸侯就归顺服从,法制纪律就会整肃严正。难道仅仅只是把它用在宴会仪式之上、门户庭院之间维持秩序的吗?!就高祖刘邦的明智通达说来,他可以聆听陆贾关于以文治巩固政权的进言而称赞极好,目睹叔孙通所定尊崇君主的礼仪而发声慨叹,但是他所以终究不能与夏、商、周三代圣明君王并列,就错在他不肯学习啊。在那个时候,如果能得到大儒来辅佐他,与大儒一道用礼制来治理天下,他的功勋业绩又怎么会在这一步便止住了呢!可惜啊,叔孙通的器度太小了!他只不过是窃取礼制中糠般微末无用的东西,借以依附时世、迎合风俗、求取宠幸罢了,这样便使先代君王所建立的礼制沦没而不振兴,以至于到了今天这个地步,难道不令人沉痛之极吗!因此扬雄对此指责说:“从前鲁地有大儒,史书中没有记载他们的名字。有人问:‘为什么说他们是大儒呀?’回答道:‘叔孙通打算制定君臣的礼仪,便到鲁地去征召儒生,请不来的有两个,堪称大儒。’有人问道:‘既然如此,那么孔子应聘的足迹遍及诸侯国也是不对的了?’回答道:‘孔子周游列国,是为了要能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倘若放弃自己的立场来顺从迁就他人,那么即便是确定出了规矩、准绳,又怎么能够拿来应用呀!’”精彩啊,扬雄的评论!大儒,是不肯破坏自己原有的规矩、准绳去追求一时的功利的!

【解析】杨雄、司马光都批判叔孙通制定的礼仪制度,认为礼仪规范功能强大,叔孙通只是用来尊崇君主。礼仪不能仅仅迎合风俗,还应该能移风易俗,引导贵族官员的精神文明演化。先秦以后,中国贵族精神逐渐消亡,也和封建礼仪有重大关联。而汉朝正是中国封建礼仪的奠基人。因而,对叔孙通的批判也是有道理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