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致远舰在哪里被击沉(致远舰发现一具遗骸)

致远舰在哪里被击沉(致远舰发现一具遗骸)甲午黄海海战结束后,北洋水师剩下的戴乐尔、马吉芬等几名外国海军专门为余锡尔举办了一场西式葬礼。他曾经的战友收集了他的遗物,帮他在中国建立了一个衣冠冢。120年之后,致远号巡洋舰的遗骸被逐渐打捞出海,随它一起重见天日的还有舰内七八具遗体。在最后一份家书中,余锡尔给父亲写道:“我不能苟且偷生,我会像真正的军人那样战死!”于是,致远舰面临最后的时刻时,年仅29岁的他也没有选择逃,而是跟随着致远舰沉没了,遗骸也不知所踪。遗憾的是,他们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决心最后并没有实现,一枚鱼雷击中了致远舰,包括邓世昌在内的246名官兵以身殉国,仅剩的7名幸存者将这个惨烈的消息带上了岸。这批烈士的名单被列出来后,人们还可以看见这其中还有一个外国人的名字——余锡尔(Alexander Purvis)。余锡尔出生于1865年,是一名英国人,他的父亲还在英国皇家海军担任总管轮,所以20岁的余锡尔决定来到中国,为北洋水师效

今年距离1894年的甲午战争已经过去了127年之久,对于我们现代大多数人来说这场发生在上上个世纪的海战仿佛距离我们已经十分遥远,但是仔细想来,它距离我们又十分近。尤其是就在7年前,也就是2014年,“致远号巡洋舰”的残骸被宣布确认的时候,相信无数中国人是心潮澎湃,感慨良多的。

致远舰在哪里被击沉(致远舰发现一具遗骸)(1)

时间回到1894年7月25日,蓄谋已久的日军不宣而战,丰岛海战由此爆发。然而直到8月1日,清政府已经忍无可忍才向日宣战,但是这一场战争仿佛在一开始就注定了败亡的结局。

因为清朝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在这之前为了办一场盛大的生日大典,已经屡次削减了北洋水师的军费。她在求和无果的情况下,又希望迅速结束掉这场战争,以免贻误她的庆典。以至于就连其他水师前来支援,都被其阻止,所以北洋水师只能孤身奋战。

致远舰在哪里被击沉(致远舰发现一具遗骸)(2)

1894年9月17日,邓世昌所在致远舰在被多艘日舰围攻,遭受重创又突围无望的情况下做出了一命搏命的选择。于是,全舰250余名官兵在邓世昌的带领下,抱着必死的决心驾乘着致远舰冲向了日舰“松岛号”。

致远舰在哪里被击沉(致远舰发现一具遗骸)(3)

遗憾的是,他们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决心最后并没有实现,一枚鱼雷击中了致远舰,包括邓世昌在内的246名官兵以身殉国,仅剩的7名幸存者将这个惨烈的消息带上了岸。这批烈士的名单被列出来后,人们还可以看见这其中还有一个外国人的名字——余锡尔(Alexander Purvis)。

致远舰在哪里被击沉(致远舰发现一具遗骸)(4)

余锡尔出生于1865年,是一名英国人,他的父亲还在英国皇家海军担任总管轮,所以20岁的余锡尔决定来到中国,为北洋水师效力的时候也算是子承父业了。一开始,余锡尔年轻气盛,只认为北洋水师工资高,有发展的潜力,才在致远舰上担任总管轮。

致远舰在哪里被击沉(致远舰发现一具遗骸)(5)

但是日子久了,余锡尔也逐渐成为了集体的一分子。以他的专业性,在致远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受到了邓世昌的重视。余锡尔本来是可以避开这场战争,申请回家休假的,但是有着集体荣誉感的他拒绝了,他作为致远舰上唯一一名外国官兵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致远舰在哪里被击沉(致远舰发现一具遗骸)(6)

在最后一份家书中,余锡尔给父亲写道:“我不能苟且偷生,我会像真正的军人那样战死!”于是,致远舰面临最后的时刻时,年仅29岁的他也没有选择逃,而是跟随着致远舰沉没了,遗骸也不知所踪。

致远舰在哪里被击沉(致远舰发现一具遗骸)(7)

甲午黄海海战结束后,北洋水师剩下的戴乐尔、马吉芬等几名外国海军专门为余锡尔举办了一场西式葬礼。他曾经的战友收集了他的遗物,帮他在中国建立了一个衣冠冢。120年之后,致远号巡洋舰的遗骸被逐渐打捞出海,随它一起重见天日的还有舰内七八具遗体。

致远舰在哪里被击沉(致远舰发现一具遗骸)(8)

虽然这些遗体已经有些不全,但有专家曾推测,其中一具应该是属于余锡尔的。如今,这些遗体已经被送去进行DNA检测,结果还没有公布。但是相信大家对英雄们的敬意和缅怀的心情是一样的,尤其余锡尔还是一个外国人,却选择牺牲自己保护我国边疆,令人佩服!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