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一只风筝落下来:只要不下雨 我就要出去放风筝

一只风筝落下来:只要不下雨 我就要出去放风筝如今,夏荣忠做风筝已经快23年了,风筝成了他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前阵子,他为了迎接生肖“猪”年,做了一个直径超六米的“猪八戒”风筝,造型生动传神,工艺精湛,还获得了苏州市风筝协会参加国际风筝比赛的地方特色一等奖。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周晓青 通讯员 郭苏丽

又到了“春如四季”的时候,然而,在83岁的夏荣忠眼里,却是再好不过的气候。记者了解到,心态乐观、身体健朗的夏荣忠是小区里有名的“风筝达人”,也是小区里的“十佳健康快乐老人”。当别人问他:“你有多喜欢风筝?”他稍显兴奋地说:“只要天不下雨,我基本每天出去放风筝。”

一只风筝落下来:只要不下雨 我就要出去放风筝(1)

夏荣忠家住苏州市姑苏区彩香一村二区,在他家中,不到15平米的房间里堆满了各种风筝,全都用套子包好,并细心地都贴了辨认标签,每次放完风筝,他也都会分门别类,整理有序。说起保存的这些风筝,老伴卢阿姨笑称:他太喜欢风筝了,为了给他腾地方,夏荣忠自己单独住一个房间,里面除了一张床,其他一大半都放着做风筝的材料、缝纫机及众多风筝作品,房间俨然成了“工作室”,连客厅都让出了大半,摆了张大桌子,用来画图稿。

一只风筝落下来:只要不下雨 我就要出去放风筝(2)

说起自己的“风筝情缘”,夏荣忠回忆起1997年,那年他刚退休,为了给自己晚年生活增添些乐趣,便时常出去放风筝,结交了不少“筝友”,慢慢着了迷,想着每天放的风筝不重样,但如果全部购买,显然成本很高,于是他就想试着自己做风筝。 老人绍说,做风筝可是很有讲究的,一个风筝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它的材质、支架、及牵线的节点位置。筝体材质以轻薄而密的伞布为佳,附件飘带等他常常用回收再利用的横幅做,“环保又省钱”。此外,支架要选用轻而牢固的,节点需要测量和实际试飞调整。位置不佳就放不高,甚至会晃动、会翻跟斗。放一个风筝,他要反复尝试多次,才能确认最好的位置,这个过程需要长期累积的经验。据夏荣忠介绍,这么多年来,大大小小的风筝他起码做了150多个,最得意的作品是曾经做的一条龙,长达100多米,得了很多奖项。每次创作新作品,他都要先收集和设计很多图稿样式,为了缝制风筝,他还学会了使用缝纫机。

一只风筝落下来:只要不下雨 我就要出去放风筝(3)

夏荣忠告诉记者,做过的不少风筝都送人,只自留了一些悉心保存着,时不时拿出来看看,孙辈们都是玩着他做的风筝长大的。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夏荣忠已先后做过多个风筝,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目前,他正在完善的一副作品是“万寿无疆寿星图”,寄托着希望祖国繁荣昌盛、福泽万年的美好寓意。夏荣忠说,这幅作品他思考设计了很久,多次修改,近期终于定版成形。

一只风筝落下来:只要不下雨 我就要出去放风筝(4)

如今,夏荣忠做风筝已经快23年了,风筝成了他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前阵子,他为了迎接生肖“猪”年,做了一个直径超六米的“猪八戒”风筝,造型生动传神,工艺精湛,还获得了苏州市风筝协会参加国际风筝比赛的地方特色一等奖。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周晓青 通讯员 郭苏丽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