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黄侃教学生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第604课陳)

黄侃教学生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第604课陳)后来,士兵、军车在山野、平地上像树木一样布列,叫“军陳(zhèn)”这里的“陳”,用的已经是“陳”的引申义。(陳的本义)以关于“陳、敶、陣”三个字,其演化过程要从“陳”说起,就先看“陳”的字形演变:(陳的字形演变)“陳”最早的字形是金文,大致是西周中期,从阜(),从東,本义就是陈列。所谓的“阜”,就是“山无石者”,表示大面积的高平之地,就是“平陆”;“東”表示太阳下的树木。合在一起,表示陈列之象,本来读音为chén。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攴”部的一个汉字“敶”。敶在现代汉语已不常用,但是“敶”与“陳、陣”有较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也加入了这两个字的讨论。标题中的问题,其实是在说,姓陈的“陳(陈)”为啥与阵势的“陣(阵)”通用。看完全文自有答案。

敶。读chén。《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敶,列也。从攴,陳声。”形声字。本义是陈列。

也就是说,“敶”的本义就是现代汉语“陈”所表示的意义之一:“陈列”。

黄侃教学生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第604课陳)(1)

(商超的陈列)

以关于“陳、敶、陣”三个字,其演化过程要从“陳”说起,就先看“陳”的字形演变:

黄侃教学生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第604课陳)(2)

(陳的字形演变)

“陳”最早的字形是金文,大致是西周中期,从阜(),从東,本义就是陈列。所谓的“阜”,就是“山无石者”,表示大面积的高平之地,就是“平陆”;“東”表示太阳下的树木。合在一起,表示陈列之象,本来读音为chén。

黄侃教学生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第604课陳)(3)

(陳的本义)

后来,士兵、军车在山野、平地上像树木一样布列,叫“军陳(zhèn)”这里的“陳”,用的已经是“陳”的引申义。

黄侃教学生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第604课陳)(4)

(军陳)

约西周晚期至东周初期,“陳”字借为国名,于是“陈列”之义的“陳”渐渐不为人知。

黄侃教学生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第604课陳)(5)

(陳国)

这时,“陳”的字形也渐渐变成【阜 重】,即在“東”下面又讹化出了“土”部。

人们为了表示“陳”的陈列之义,于是又在“陳”的右边加了“攴”,构成了较为繁化的“敶”字,专门表示“陳列”。这是“敶”字形出现最早的记录。

黄侃教学生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第604课陳)(6)

(敶字的字形演变)

部分金文记录中,又有借“敶”为国名的。比如《陈侯簋》上的铭文:“敶侯乍(作)嘉姬宝,既其迈年子子孙孙永宝用”,实际上,这属于对后起字的借用造成了两字并行。但是现行资料中,常常认为“陳国”的“陳”最原始的写法是“敶”,这是不对的,因为“敶”是“陳”的后起字,正是因为人们用“陳”来表示国名,才重新又造了“敶”字来表示“陳”的本义“陳列”。

黄侃教学生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第604课陳)(7)

(《陈侯簋》铭文中的敶字)

大约是在同时,人们为了表示“军陳”这个意义,“陳”字繁化为【阜 双車 土】或【阜 双車】,因为在人们的认知下,“军陳”是跟一辆辆“战車”分不开的。

黄侃教学生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第604课陳)(8)

(古代战车加入战争后的军陳)

至战国时,又出现了人们将“陳”字下“東”部下部两笔讹写为一横作“車”的“陣”字,如图:

黄侃教学生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第604课陳)(9)

(陣的字形演变)

显然,“陣”字字形在战国时已经出现,只是《说文解字》没有收录,大概在东汉时期,“军陳”之义的“陣”字,大多数情况下仍写作“陳”的原因。实际上,因为没有专门的语言文字机构对“敶、陳、陣”作统一使用的规定,所以在古时,“敶、陳、陣”经常会出现通用情况。

关于“敶”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后人假借陳为之,‘陳’行而‘敶’废矣。亦本军敶字。”解说并不确切,甚至弄错了先后顺序。

《广雅·释诂三》:“敶,布也。”《集韵·真韵》:“敶,通作陳。”则直接把“敶”当作“陳”来用了。《楚辞·招魂》:“敶钟按鼓,造新歌些。”(陈列好编钟设置好大鼓,把新作的乐歌演奏)。王逸注:“敶,一作陳。”这里的“一作”,稍严谨些。这是“敶”的本义用例;

《晋略·国传四·燕慕容氏》:“虏兵虽多,无行敶法制,犬羊嵦聚,在吾算中矣。”这是借敶当“军阵”之义的用例,通“陣”。

现代汉语中,“陳”简化为“陈”,“陣”简化为“阵”,“敶”的“陈列”字义归入“陈”字,敶字已成为非通用字。

因为敶、陳、陣三个字关系紧密,我们在“敶”字的解说中加入了“陣”(《说文》未收)的解说,“陳”的详细解说仍然放在“阜部”“陳”字的解说之下。

“敶”的小篆写法如图:

黄侃教学生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第604课陳)(10)

(敶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604,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