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的创始人是(从青楼女子到知名企业家)
青楼的创始人是(从青楼女子到知名企业家)董竹君在旧上海,高级妓院被称作“书寓”,这里的妓女并不只出卖肉体,她们琴棋书画无所不精。除此之外,妓院规定:在未成年之前,姑娘们只卖艺不卖身。也正是这样的规定,董竹君因年纪尚幼,方才逃过一劫。锦江饭店1900年,董竹君出生在上海洋泾浜(bang)的一个贫民窟。父亲是拉黄包车的车夫,而母亲则是在大户人家做佣人,用当时的话叫做“娘姨”。少年时期,董竹君容颜清丽,被人们称为“小西施”,如果是在富贵家庭,董竹君必定会成为上层社会轰动上海滩的名媛。可生在贫苦家庭,女子往往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何况是在民国那个动荡的年代。13岁那年,董竹君的父亲得了重病,丧失了劳动力,让本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无奈之下,董父以300块大洋的价格将董竹君卖给了妓院,为期三年。
在上海茂名南路,一座花园式五星级酒店便座落于此——锦江饭店。
所谓“十年历史看深圳,百年历史看上海”,走过风风雨雨,在锦江饭店的小礼堂,一张张黑白照片俨然成为新中国的见证者。追溯往昔岁月,在这里,先后有134个国家近500位首脑人物留下足迹。
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宾馆”,锦江饭店是一个集现代、历史于一身的风景线,而在这座地标建筑的背后,流传着一个更加精彩伟大的故事,那就是锦江饭店的创始人董竹君,她用一个世纪的时间,编织了一个从青楼女子到知名企业家的传奇。
正如董竹君的锦江川菜,她的故事给后人带来的除了味觉上的盛宴,更多的是那个年代的“酸甜苦辣”。
锦江饭店
出身贫苦1900年,董竹君出生在上海洋泾浜(bang)的一个贫民窟。父亲是拉黄包车的车夫,而母亲则是在大户人家做佣人,用当时的话叫做“娘姨”。少年时期,董竹君容颜清丽,被人们称为“小西施”,如果是在富贵家庭,董竹君必定会成为上层社会轰动上海滩的名媛。
可生在贫苦家庭,女子往往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何况是在民国那个动荡的年代。13岁那年,董竹君的父亲得了重病,丧失了劳动力,让本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无奈之下,董父以300块大洋的价格将董竹君卖给了妓院,为期三年。
在旧上海,高级妓院被称作“书寓”,这里的妓女并不只出卖肉体,她们琴棋书画无所不精。除此之外,妓院规定:在未成年之前,姑娘们只卖艺不卖身。也正是这样的规定,董竹君因年纪尚幼,方才逃过一劫。
董竹君
艺伎,又被称为“清倌人”或“小先生”,在当时,董竹君的艺名叫做“杨兰春”。因为嗓音出众,清丽出尘,董竹君很快在新人中崭露头角,成为妓院头牌。而作为头牌“清倌人”,董竹君身边配备了一个孟姓中年女子来照顾她的起居生活。这位“孟阿姨”知书达理,颇有见识,对董竹君更是如亲生女儿一样看待,随着时日愈长,董竹君“接客”的时日也渐渐逼近。
“孟阿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希望能在董竹君走上悲惨道路之前,帮她找到一位如意郎君。也是在“孟阿姨”的循循善诱之下,董竹君开始在客人中,寻找能够托付终身的男子。
凤凰涅槃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残忍杀害革命党人宋教仁,窃夺革命胜利果实。为了筹谋二次革命,推翻袁世凯的统治,许多革命党人转入地下,商议讨伐袁世凯的事宜。上海红灯区四马路,这里人多且杂,为了掩人耳目,革命党人经常选择在青楼召开秘密会议,27岁的四川副都督夏之时便是这里的常客。
青年时期的夏之时年少有为,思想先进,在中国早期的革命中立下赫赫战功。也是在此时,命运将夏之时与董竹君牵绊在一起,在上海滩上演了一场才子佳人的款款深情。
夏之时和董竹君
一个多才多艺,丽若春梅,一个才貌双全,年轻有为,董竹君与夏之时一见钟情,迅速走到了一起。夏之时立排其他革命党友人的反对,执意要为董竹君赎身。而董竹君却拒绝了,性情刚烈的她不想用夏之时的钱来替自己赎身,原因很简单,因为如果用夏之时的钱,自己终究还是青楼女子,那样会被夏之时甚至他的家族看轻自己。
1914年春,董竹君在“孟阿姨”的协助下,毅然舍弃三年来积攒的财富,跟随夏之时私奔。两周以后,董竹君一袭白纱,夏之时一身西装,两个爱如烈火的青年少女正式走到了一起,结为伉俪。
从“清倌人”到总督夫人,15岁的董竹君可谓涅槃重生。
当时袁世凯悬赏3万大洋要夏之时的脑袋,夏之时只得逃往日本避难。董竹君跟随丈夫远赴日本,这一去便是四年。四年期间,为了追上丈夫的脚步,也为了接受新的知识和思想,董竹君在日本并没有专职做家庭主妇,而是读了女子高师。而后,董竹君仍想去法国继续深造,在夏之时的要求下未能如愿,于1919年随丈夫回到四川,继续做总督夫人。
好景不长,在派系的明争暗斗中,夏之时跟错了人,以致于被解了公职。受此大挫的夏之时一蹶不振,意志消沉,完全由一个意气风发的革命党人堕落为一个整天与麻将鸦片为伍的失败者。
见到丈夫如此,董竹君耐心地陪在他身边,希望夏之时有一天能够醒悟,重新振作起来。在家里,董竹君不辞辛劳,一手操持着家庭大小事务,而在外,她强大的外交能力也随之展现出来。
夏之时、董竹君和儿女们
夏之时看在眼里,妒在心里,或许出于内心强烈的自卑感,亦或是旧社会男强女弱的思想作祟,这位曾经风光一时的四川总督对董竹君稍有不顺便拳脚相向,以泄私愤。除此之外,夏之时对董竹君的父母也多番侮辱,但内心对夏之时尚存爱和感激,她选择了忍耐。
最终压垮骆驼的稻草,是夏之时对待女儿的态度。夏之时作为接受过新式教育的革命党人,内心深处却仍保留着“重男轻女”的旧思想,这让董竹君对他很失望。有一次,董竹君无意间听到夏之时让自己的大女儿自缢,了结自己的性命,原因是他见到大女儿与同学打闹,感到有辱门风。
骨子里如此封建的夏之时,董竹君真的无法忍受,她选择了离开,并要求带走四个女儿。两个人签了一份协议,倘若五年后双方仍没能改变心意,那么就和平离婚。
重新回到出生地,物是人非,董竹君带着女儿心情复杂,她能想到,如果在上海滩立足,是何等的艰难,更何况还要养活四个女儿。但想起夏之时临别时说过的风凉话:你董竹君如果能在上海滩立住脚,我夏之时用手掌心煎鱼给你吃。
如此冰冷刺耳的话语,生性要强的董竹君咬了咬牙,将其化作无穷动力,硬是在上海滩扎了下来。
董竹君
创业阶段为了给女儿们好的教育,为了照顾年迈的双亲,董竹君毅然选择了经商这条艰难的道路。
1930年,董竹君的群益纱管厂正式开始营业,而且销路不错。可不幸的是,两年后小日本侵略上海,攻占上海闸北,董竹君的纱管厂被烧毁,两年辛苦经营毁于一旦。
为了重整旗鼓,重新把厂子办起来,董竹君将女儿送去寄宿学校,自己则不分白夜的苦干,可最终因为战火再难恢复到原来的规模。在这期间,一位菲律宾华侨陈清泉佩服董竹君的坚韧和自强,给予了她资金上的帮助。没过多久,董竹君突然被汉奸探子跟踪,只因为她曾经发表过抗日的言论。汉奸敲诈不成,直接将董竹君送入了监狱。后来在朋友的多方走动下,董竹君才被释放,然而厂子也因此被迫关闭。
常言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连遭苦难的董竹君也在这一年失去了双亲。
可常言又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在此艰难时刻,四川李嵩高送来2000元助她渡过难关。
董竹君和女儿
1935年,董竹君力排众议,创办了当时上海滩第一家川菜馆——锦江菜馆,也就是锦江饭店的前身。
在此之前,许多人不看好,认为川菜在上海滩毫无市场,不料想,在董竹君的悉心经营下,锦江菜馆的生意竟然出奇的好。据传,连当时的江湖大佬杜月笙、黄金荣等人,以及南京政要人物都会光顾,有时候还要等上许久方才能够排上坐席,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董竹君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向世人再次证明:巾帼不让须眉。
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上海沦陷。董竹君的锦江饭店名声在外,连日伪军都赞不绝口。日本人要求董竹君到日本军部门口的虹口旅馆开个分店,董竹君虽为女子,可身上流的是中华儿女的鲜血,强烈的民族气节让她宁可不要锦江菜馆,也绝不为日本人服务。
拒绝了日本人之后,董竹君将上海滩的锦江菜馆交给经理张进之后,自己则为了免受日本人的迫害,前往菲律宾开了一家分店。在那里,董竹君再次邂逅当年的友人陈清泉。
异国他乡,董竹君毕竟乃是女流,再要强的女人也有柔情的一面。得知董竹君已和夏之时已然离婚,华侨陈清泉对董竹君展开了追求。两个人惺惺相惜,志同道合,董竹君承认自己对陈清泉亦有感情,但陈清泉有妻子,有儿女,建立在伤害她人上的感情,善良聪慧的董竹君宁可不要。
最终,董竹君选择了放手,离开了这个本不该出现在她生命中的男子。
董竹君
命运升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战火迅速蔓延至菲律宾。命中注定多磨难的董竹君和女儿不幸沦为难民,在日本飞机多次轰炸下死里逃生,艰难度日,直到1945年方才回到上海。
回归故土,看着故乡面目全非,董竹君心痛异常,而曾经的产业锦江菜馆也在张进之的管理下变了质,成为他的敛财工具。最终,董竹君克服种种艰难,将锦江饭店从张进之手中收回,重整旗鼓。
上海解放之后,在市政府的需求和号召下,董竹君义无反顾地将价值15万美元的锦江饭店归公,作为中国首家“国宾馆”奉献给了党和国家。如此大义,令人钦佩,以致于周总理称赞董竹君道:“多年来,你为党做了不少工作,一个人革命不容易,一个女人革命就更不容易,一个女人想做成一件事则是难上加难。”
回国之后,经历了这么多磨难,董竹君迫切地希望千疮百孔的国家和人民能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为此她积极的投入到解放全中国的革命中,多次为我党地下情报人员提供便利。
1949年5月,在周总理和李克农上将的指示下,上海地下党人员展开了张澜、罗隆基同志的营救工作。而这次营救的关键在于时任国民政府监察委员的杨虎,为了策反杨虎,董竹君多次出面力劝,并为吴克坚和杨虎多次深谈提供条件,最终张澜、罗隆基等同志安然脱险。
新中国成立后,董竹君先后连任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堪称女权运动先躯。
董竹君和女儿们
然而,晚年时董竹君老人仍然没能逃脱磨难的折磨。十年动荡期间,董竹君年逾古稀还被送入监狱受苦。她的70岁生日也是在狱中过的,没有亲人陪伴,没有友人祝福,乐观的董竹君却送给了自己一首诗作为生日礼物:“辰逢七十古稀年,身陷囹圄罪何见。青松不畏寒霜雪,巍然挺立天地间。”
好一句“青松不畏寒霜雪,巍然挺立天地间”,如此凛然气概,纵是男子何如?
十年动荡结束之后,董竹君以七十高龄,写下40余万字的长篇自传——《我的一个世纪》,用从容的笔调,诉说着她近百年的沧桑历程和传奇。
接受央视“读书时间”专访时,董竹君老人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一生:“我不向无理取闹低头,对人生坎坷没有怨言。”
如此通达的女性,如此豁然的心态,如此高洁的性情,成就了一代传奇。从清倌人到知名企业家,能完成如此华丽转身,除了智慧,更多的是坚韧不屈,自尊自强的个性!
我的一个世纪
1997年12月,98岁的董竹君老人安然离世,
最后,让我们用一段话来总结董竹君老人的一生:
她,知性通达,自强自尊,虽命运坎坷,却用不屈和坚韧书写着人生华章;
她,洞悉世事,练达人情,宁可苦着自己,也不伤害她人,用高洁的赤子之心,照耀着身边每一个人;
她,一个出身贫苦,从青楼走出的女子,用她独特的女性魅力,完成了一次传奇蜕变。
喜欢的朋友还望点赞关注,鼓励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