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大厂高P们的财富自由还要推迟多久:大厂高P们的财富自由还要推迟多久

大厂高P们的财富自由还要推迟多久:大厂高P们的财富自由还要推迟多久随着宏观和政策的边际变化,中概股整体的波动率也有所下降,但是“丐帮”期待的深V反弹仍未出现。特别是不及预期的一季报出炉后,腾讯ADR跌4%,H股一度大跌逾8%。而就在今年3月,该团队一度将阿里、腾讯和美团等十多只中概股评级下调至“减持”,认为这些股票在6-12个月内“不可投资”。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一石激起千层浪,该报告发布后,相关企业股价应声大跌,美股和港股市场合计蒸发约2000亿美元。在此之前,政策面已频频释放积极信号。5月18日,国务院总理表示,支持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合法合规境内外上市融资,打造稳定透明、公平竞争、激励创新的制度规则和营商环境。4月2日,证监会公布境外上市新规征求意见,拟修订国内企业境外上市有关规定,将进一步提升境外上市企业的合规水平,并表示坚定支持企业根据自身意愿自主选择上市地。部分华尔街机构闻讯而动,特别是摩根大通Alex Yao团队,态度光速反转,大幅上调多只中

大厂高P们的财富自由还要推迟多久:大厂高P们的财富自由还要推迟多久(1)

大厂高P们的财富自由还要推迟多久:大厂高P们的财富自由还要推迟多久(2)

大厂高P们的财富自由还要推迟多久:大厂高P们的财富自由还要推迟多久(3)

作者 | 王林

编辑 | 黄绎达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中概股“受害者”们似乎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亮光。一季报后,阿里巴巴、百度股价涨幅均超过14%,拼多多两天涨幅合计超26%。

在此之前,政策面已频频释放积极信号。5月18日,国务院总理表示,支持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合法合规境内外上市融资,打造稳定透明、公平竞争、激励创新的制度规则和营商环境。

4月2日,证监会公布境外上市新规征求意见,拟修订国内企业境外上市有关规定,将进一步提升境外上市企业的合规水平,并表示坚定支持企业根据自身意愿自主选择上市地。

部分华尔街机构闻讯而动,特别是摩根大通Alex Yao团队,态度光速反转,大幅上调多只中概股评级及目标价。其中,将腾讯、网易、美团、阿里巴巴评级上调至超配;将京东集团ADR和H股、百度H股、哔哩哔哩H股等评级上调至中性。

而就在今年3月,该团队一度将阿里、腾讯和美团等十多只中概股评级下调至“减持”,认为这些股票在6-12个月内“不可投资”。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一石激起千层浪,该报告发布后,相关企业股价应声大跌,美股和港股市场合计蒸发约2000亿美元。

随着宏观和政策的边际变化,中概股整体的波动率也有所下降,但是“丐帮”期待的深V反弹仍未出现。特别是不及预期的一季报出炉后,腾讯ADR跌4%,H股一度大跌逾8%。

过去一年,中概股的每一次下跌都伴随着抄底的呐喊声,但现实却总给抄底党一记重击。到底什么才能推动中概股的持续上涨?

反转?

关于其态度转折的关键原因,Alex Yao团队表示,“中国互联网行业正在走出各种不确定性,受短期政策及长期基本面因素驱动,股价或将超预期上涨。”

一季度,摩根大通大幅增持了滴滴、百度、拼多多、爱奇艺、Boss直聘等,对滴滴增持最多,幅度近420%。

瑞银集团增持了贝壳、Boss直聘、京东、富途等少数几只中概股。其中,增持贝壳77.33%,增持Boss直聘和京东分别为49.46%、44.33%。

增持中概股还有桥水、贝莱德、富达国际等华尔街资管巨头。其中,由富达国际管理的中国消费动力基金披露的持仓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该基金增持腾讯控股4.26%,增持美团20.27%,增持京东10.22%。

对于海外机构的看多,兴业证券海外TMT组资深分析师洪嘉骏告诉36氪,“市场上存在愿意承担风险的交易型投资者,在机构给予基金经理更多自主权的情况下,会有一些短线的资金流入。”

但整体来看,一位分析人士认为当前主流资金还未大规模抄底。“事实上,中概股近期反弹背后更多是空头回补,让估值出现修复。”

“当前许多中概股已经跌了70-90%,如果市场认为做空无利可图就会去回补。而且,即便说回补后这些公司股价能翻番,那也是回到之前高点三成左右的价位,这是短期内会有的交易空间”,该分析人士表示。

事实上,全面分析这些机构的持仓数据也可以发现,针对中概股,海外资管巨头的加仓和抛售在同步进行。

摩根大通对多只中概股进行了减持,其中减持哔哩哔哩比例达72.24%,减持富途控股比例70.56%。蔚来、阿里巴巴、京东、携程网都遭到了大比例的减持。

贝莱德对网易、京东进行了大幅度的减持,减持比例超过50%。阿里巴巴、百度、百胜均遭到不同程度减持。

瑞银集团在一季度大幅减持蔚来72.25%。爱奇艺减持比例57.95%。携程减持比例50.41%。百度、哔哩哔哩、网易、小鹏汽车等减持比例均超过20%,对叮咚买菜则全部清仓。

中金公司在一份报告中也提到,三月以来,海外主动型基金分别连续流出港股以及中概股市场。

而造成这一局面的症结还是因为针对中概股的两国审计底稿博弈仍未见分晓。洪嘉骏告诉36氪,“海外主流投资机构有明确的风控要求,对已经在美国证监会(SEC)退市预警名单上的公司可能出现投资限制,而这份名单里的公司可能还会增加。”

悬剑犹在

SEC之所以对中概股频频发难,主要在于中美双方在证券监管的标准上存在一定的不一致,尤其是在审计底稿的获取上存在分歧。

2021年12月,《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细则出炉,认定在美上市的外国公司连续三年未能提交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所要求的报告,SEC有权将其从交易所摘牌,从2021年报披露开始计算,2023年报披露后,即2024年初时中概股就会面临退市的风险。

3月10日,美国SEC公布了包括百济神州在内的首批5家中概股企业的预摘牌名单。叠加欧洲局势,中概股上演了雪崩式的塌方,自3月以来半个月时间里,万得中概股100指数跌去了35.40%。

截至目前,280家美股中概股整体的市值已不足1万亿美元,其中较最高点跌幅在50%-90%的中概股企业有96家。今年以来中概股市值蒸发合计超千亿美元,拼多多、京东市值蒸发均超过200亿美元。

预摘牌名单还在不断拉长。3月23日,微博作为第二批公司被列入“预摘牌名单”清单。3月30日,又有5家中国公司被列入暂定“预摘牌名单”。如无意外,所有的中概股都将会成为“预摘牌名单”中的一员。

中金公司认为,毫无疑问,决定在美上市中概股未来走向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依然是中美双方监管机构的协商进展。如果双方监管层面能够取得一定的进展,虽然一些公司最终还是难免被迫退市(例如大型国企或者确实掌握国家保密信息的公司等),但是更多公司被迫退市的尾部风险可能被打消。

事实上,中国证监会也在在积极寻求与美国PCAOB开展沟通对话。4月21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表示,美国PCAOB将能够以合情、合理、合法的方式对参与审计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的中国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检查。他同时透露,双方将在不久的将来达成双边合作协议。

一季报中的喜忧

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就是投资者的信心,而投资者的信心来自稳定的预期。情绪底未至,业绩底是否值得期待?

中概股普跌中,个股跌幅程度却相差甚远。这种差距与公司的基本面、所处行业、监管程度等有关。摩根大通预计数字娱乐、本地服务和电子商务等行业将成为第一批跑赢大市的板块。其中,电商平台的业绩底或许比数字娱乐更早到来,因为在消费不振的大环境下,游戏类可选消费更易受到冲击。

腾讯公布的2022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一季度营收1355亿元,同比与去年一季度持平。净利润255亿元,同比下滑了23%。这是净利润继去年Q3、Q4后,连续第三个季度负增长。

这份成绩比之前很多机构预期的要差,市场也是有些失望,发完财报当天腾讯控股跌幅6.51%。

游戏板块作为腾讯的现金牛业务,既有收入的下滑,又未推出超预期的新游戏,故而影响了公司整体的业绩增长。财报显示,《英雄联盟手游》及《金铲铲之战》等最近推出的游戏收入有所增长,但大部分被《天涯明月刀》及《使命召唤》等游戏收入的下滑所抵销。

谈及市场对数字娱乐板块的预期,洪嘉骏表示,“国内用户数及流水成长见顶后,游戏出海成为备受期待的蓝海。但这个预期已在去年陆续得到释放,未来增长的预期也随着欧美居家令的解除而逐步淡化。”

一个积极信号是游戏版号正逐步放开,腾讯高管电话会议上也表示,目前版号审批状况不错,未来将显示更多积极迹象。但是审批过程仍需要时间,游戏产品到现金的转换也是如此。因此,国际评级机构惠誉预计2022年腾讯的利润率仍将承压,且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将小幅下滑。

阿里财报发布后,市场情绪却十分高涨,5月26日阿里巴巴暴涨14.79%,每股报收94.48美元,总市值增加超300亿美元至2561亿美元。

超预期的2022财年第四季度(对应2022年第一自然季度)财务指标被认为是反弹的主要因素,彭博等机构预计阿里在今年一季度营收是2006亿元,最终阿里巴巴的成绩为2040.5亿元,同比增长9%;经调整后的(Non-GAAP)净利润彭博预计是185亿元,实际是197.99亿元,同比下滑24%。

在经历了前两季的极致悲观后,本季度阿里核心变现能力有所好转。具体来看,本季度核心电商收入表现较为亮眼。季度内,客户管理收入(CMR)录得634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出现止跌企稳的迹象。

市场分析认为阿里巴巴等大涨还有估值低的因素。经过一年左右时间的回调,中概股的估值基本上处于历史低位。例如,2015年、2016年,阿里巴巴股价曾长期在80余美元处徘徊,当时其全年营收不过1000亿元,如今单季营收便可超过2000亿元。

尽管股价反转的趋势似乎尚未明确,这些大型科技公司股价从峰值下跌,的确为投资者提供了买入机会。

二次上市的存在,为绝大多数热门中概股加一重缓冲垫。前述分析人士也提供了一个观点,即已在港股二次上市的企业跌幅要明显低于仅能在美股交易的企业。

而在嘉实基金看来,目前无论从经济逻辑还是从政策引导来看,中概股整体都已到了反转阶段。

因为“互联网行业基本面依然非常坚挺,甚至很多互联网应用与服务已经发展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础服务;从公司角度来看,目前反垄断已经进入政策执行阶段,随后的边际影响会逐渐缩小;从未来增长来看,许多公司未来可以用更加合理的方式获得可能存在的变现潜力,叠加较低的估值水平,目前是比较合适的布局时机。”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看法。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我们无意为交易各方提供承销服务或任何需持有特定资质或牌照方可从事的服务。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