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赵姨娘的干闺女(赵姨娘的幸福和悲哀)

赵姨娘的干闺女(赵姨娘的幸福和悲哀)《红楼梦》是一部天下女儿的总汇,赵姨娘也是天下女儿中的一种。从出生到长大做了丫鬟,再到被男主人看上收了房,生了孩子升为妾,一路以来,赵姨娘也是在不停的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朝着自己认为会幸福的方向在不断努力。只是,在当时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王夫人有王夫人的悲哀,赵姨娘有赵姨娘的凄惶。作为出身高贵的正室夫人不一定全是幸福,作为出身卑微的妾侍也不一定全是悲哀。 很多人说赵姨娘是《红楼梦》中最不靠谱的母亲,其实未免太苛刻了些。赵姨娘虽然是小姐和少爷的生母,但是孩子从一出生,就立刻交给奶娘,长大一些,也如探春一样,一直跟随嫡母生活,上学有先生交,规矩有嫡母交,像赵姨娘这样的妾,哪里还能有机会教授自己的孩子。就算贾环这样年纪尚小的小少爷,也是有自己的住处,自己的奶娘,自己的先生,行动也要听贾政的教诲,哪里有赵姨娘说话的份。 是的,相比较整天青灯古卷的王夫人,赵姨娘是幸福的多。王夫人出身高贵,从小就是大

《红楼梦》是一部天下女儿的总汇,赵姨娘也是天下女儿中的一种。从出生到长大做了丫鬟,再到被男主人看上收了房,生了孩子升为妾,一路以来,赵姨娘也是在不停的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朝着自己认为会幸福的方向在不断努力。只是,在当时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王夫人有王夫人的悲哀,赵姨娘有赵姨娘的凄惶。作为出身高贵的正室夫人不一定全是幸福,作为出身卑微的妾侍也不一定全是悲哀。

赵姨娘的干闺女(赵姨娘的幸福和悲哀)(1)

赵姨娘是《红楼梦》里一个尴尬的存在,她是三小姐贾探春和小少爷贾环的亲生母亲,是荣国府二老爷贾政的爱妾。按理说,她给贾府生了个儿子,在那个母以子贵的时代,她应该在贾府有相当的地位才是,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书中交代,赵姨娘是家生子,也就是说她的父母都是贾府的奴才,她是奴才的女儿,从小便是贾府的丫鬟。这就可以知道,她没有实力雄厚的娘家做靠山。在古代,能成为妾的,应该有两类,一个是出身还不错的小家碧玉,被聘到更大的家族做续弦或者妾室。还有一种就是从小服侍男主人,因为表现优秀或者被男主人看上,直接收为房里人,如果能生出一男半女便很可能被纳为妾侍。赵姨娘显然不属于第一种,从小的丫鬟身份,说明她应该是第二种。也就是说,她应该一开始是服侍贾政的丫鬟,后来被贾政看上,留在房里,再后来生了女儿探春和儿子贾环,所以被升为姨娘,做了贾政的妾。

想来曾经赵姨娘也是很幸福的,即便是现在,常常受到王夫人和贾母的斥骂,赵姨娘依然是有幸福存在的。在贾政每夜留宿她的房里时,得到贾政的依恋和爱抚时,她该是幸福的吧,至少在这个时候,她比王夫人要幸福。

是的,相比较整天青灯古卷的王夫人,赵姨娘是幸福的多。王夫人出身高贵,从小就是大家小姐,又嫁给国公府的少爷,生了个大女儿还做了皇贵妃。这样开挂的人生,可以说是女人最高的尊荣了。可是,纵观全书,却极少能看到贾政在王夫人的房里留宿的。作为一个女人,这样难道不算悲哀吗?难道能说她比赵姨娘幸运多少吗!除了身份地位,除了女儿贾元春和儿子贾宝玉给自己带来的尊荣外,王夫人还剩下什么呢?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赵姨娘虽然得了贾政的喜欢,有了夫妻的幸福。可是她缺少的恰恰正是这个身份和地位。在那个身份大于一切的时代,她永远也跨越不了自己卑微的出身,永远也摆脱不掉自己为人妾的身份和地位。所以,赵姨娘的悲哀几乎是从一出生就注定了的。

女儿贾探春身为荣国府三小姐,却从不将自己这个亲娘放在心上,只认嫡母王夫人,这是赵姨娘心中永远的一个痛。想必这也正是为什么赵姨娘总是给探春找茬的原因吧!天下有哪个做母亲的,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每天在自己眼前却只认别人做母亲?她的无理取闹,她的暴跳如雷,她的不明事理,焉知不是心中痛苦的排遣。探春只要稍稍一句好话便足可以安抚这位母亲的心。正如赵姨娘和芳官她们打架一回,探春一句“我正有要紧的事要找姨娘商议呢”,就可以让赵姨娘那颗愤恨的心立刻平静下来。

赵姨娘的干闺女(赵姨娘的幸福和悲哀)(2)

很多人说赵姨娘是《红楼梦》中最不靠谱的母亲,其实未免太苛刻了些。赵姨娘虽然是小姐和少爷的生母,但是孩子从一出生,就立刻交给奶娘,长大一些,也如探春一样,一直跟随嫡母生活,上学有先生交,规矩有嫡母交,像赵姨娘这样的妾,哪里还能有机会教授自己的孩子。就算贾环这样年纪尚小的小少爷,也是有自己的住处,自己的奶娘,自己的先生,行动也要听贾政的教诲,哪里有赵姨娘说话的份。

《红楼梦》是一部天下女儿的总汇,赵姨娘也是天下女儿中的一种。从出生到长大做了丫鬟,再到被男主人看上收了房,生了孩子升为妾,一路以来,赵姨娘也是在不停的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朝着自己认为会幸福的方向在不断努力。只是,在当时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王夫人有王夫人的悲哀,赵姨娘有赵姨娘的凄惶。作为出身高贵的正室夫人不一定全是幸福,作为出身卑微的妾侍也不一定全是悲哀。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