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美的追悼会上(王光美的追悼会上)
王光美的追悼会上(王光美的追悼会上)出生于名门的王光美从小便是家里最为受宠的掌上明珠,再加上她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甚至还在高中跳级,可谓是大家闺秀一位。母亲董洁如出身不凡,自幼在天津富商家庭接受教育 最后就读北洋女子师范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女大学生。可提及她一生的事迹,确实颇具传奇色彩,在节目现场,王光美也讲述起了自己真实的陈年往事。王光美自幼出生于书香世家,其父亲王治昌在辛亥革命前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任北洋政府农商部总长等要职。甚至1919年的巴黎和会及1921年的华盛顿九国会议都有其父的参与。王光美的名字就是其父亲在华盛顿参加九国会议时得知喜得千金后所起。
本文来源公众号:纪人物
2001年,晚年的王光美被邀请担任《杨澜访谈录》第一期节目的嘉宾。
她身着一件普通的天蓝色毛衣,对着一时不知如何称呼自己的杨澜亲切地说道:“就叫我光美吧,大家都这么叫”。
已近暮年的王光美安详地坐在沙发上接受采访,她面带微笑,亲切的犹如邻家奶奶。
可提及她一生的事迹,确实颇具传奇色彩,在节目现场,王光美也讲述起了自己真实的陈年往事。
王光美自幼出生于书香世家,其父亲王治昌在辛亥革命前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任北洋政府农商部总长等要职。甚至1919年的巴黎和会及1921年的华盛顿九国会议都有其父的参与。
王光美的名字就是其父亲在华盛顿参加九国会议时得知喜得千金后所起。
母亲董洁如出身不凡,自幼在天津富商家庭接受教育 最后就读北洋女子师范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女大学生。
出生于名门的王光美从小便是家里最为受宠的掌上明珠,再加上她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甚至还在高中跳级,可谓是大家闺秀一位。
在学习上更是刻苦。读高中的时候,她参加了北平市举行的数学竞赛,获得了前三名。而王光美,是前三名中唯一的女生。
母亲董洁如看出了女儿在学习上的天赋,鼓励她继续读书,王光美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
1939年9月,王光美考入辅仁大学数理系,本科毕业之后继续攻读本校研究生,而褚圣麟正是他的导师。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十分稀少,遑论硕士生。但是王光美却拿下了物理系的硕士学位,并且她是辅仁大学第一位女性物理系硕士。
当时的中国,流行“读书救国论”。这个论点是由蔡元培提出的,他认为“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
王光美受这种理论深深的影响,决定做中国的居里夫人。当时她硕士毕业后,接到了两所美国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准备出国深造。
本来按照这条路走下去,物理界人士公认,王光美很可能会以杨振宁、李政道的学姐,和吴健雄媲美的女物理学家身份名扬天下。
所以王光美的梦想是:去美国密歇根大学留学,学成以后,回到祖国做贡献。
但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打乱了她的节奏。
早在抗战年间,王光美就与北平地下党多有联络,还结识了学校工委领导人崔月犁。
1946年春的一天,一个北平地下党找到王光美,交给她一张纸条,邀请她到北平军调处担任中共方面代表的翻译。
当时抗战刚刚结束,内战的阴云笼罩在所有人的头顶上,国共双方连同美国在内的三方组成军调处,调处国共两党的军事冲突。
由于从事英文翻译的工作人员很少,崔月犁想到了王光美,并认为她最适合担任这项工作。
她便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选择为党工作。
成为翻译后的王光美,经常辗转在南京、北平、延安之间,劳心劳力,无怨无悔。
后来蒋介石撕毁停战协议,开始下令大肆进攻解放区,北平军调部的工作开始变得越来越艰险,叶剑英根据中央的指示,对军调部中的军事干部进行调整,将他们调离北平。当时叶剑英找到王光美谈话,征询她对自己今后工作的想法,王光美当即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到延安去!投身到人民解放的伟大洪流中!”
对于女儿的选择,王母是支持的。一直到临行前,王光美的母亲都未曾落半滴泪,表现得十足的冷静。
反倒是王光美有点不舍,从小到大,这是她第一次离开父母。
可即便如此,她依旧没有反悔。
这一年的11月1日,王光美告别父母,登上了北平前往延安的一架小型专机。
而她也成为了当时无数投奔延安的进步青年中,唯一一个坐飞机去的。
来到延安不久后,一次,王光美和身边的同事一起去看望朱老总,在朱老总的窑洞待了一会儿之后,便带着他们几个人去了刘少奇的窑洞。
自从见到王光美之后,康克清感觉,王光美这个姑娘不错,就有意撮合她和刘少奇。
毛主席当时的参谋龙飞虎曾经在北平军调部担任叶剑英的秘书,而王光美那时也和龙飞虎在一个食堂吃饭。有一天,龙飞虎就告诉她晚上杨家岭有舞会,如果王光美想去也可以去跳舞。
当时的她谁都不认识,所以每当有什么活动的时候也都是别人带着她去的。当她去到杨家岭的时候,刘少奇和周恩来同志也都在,经朱老总的介绍王光美第一次和刘少奇相识。
彼时的王光美还是一个刚投身革命的新人,但刘少奇却已经身经百战,是一位资历颇深的老同志了。而且在此之前,刘少奇曾有过一段婚姻,因此还独自一人抚养着几个孩子。
尽管刘少奇心中存在着一些疑虑,两人在年纪上也有着较大的悬殊,但见到王光美的第一面,刘少奇就被她温婉的气质和大方的谈吐吸引住了。两人一见如故,就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1948年,25岁的王光美与50岁的刘少奇结为夫妻,二人相处和睦,相敬如宾。王光美与刘少奇的婚礼十分低调,毛主席、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相约来到了刘少奇的住处,庆祝两人喜结连理。现场的氛围十分喜庆,王光美给每人都切了一份蛋糕,同时还让毛主席给李讷带了一份。
婚礼显得非常朴素,外事组的同志特别提议,举办一个舞会进行庆祝,毛主席、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都参加了舞会,一直等到晚上十点多才结束。
婚后,王光美从中央军委外事组调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做了刘少奇的私人秘书,与刘少奇结婚后。王光美先后为刘少奇生了四个儿女,儿子源源,女儿平平、亭亭、潇潇。加上刘少奇与前妻的五个孩子,组成了一个有着十多个成员的幸福大家庭。
她完全成了一个贤内助的角色,她遵循传统的妇女原则,成为了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既要协助他的工作,还要照顾他的生活,还有孩子们的教育,她都事无巨细,方方面面。
就是陪同刘少奇参加外事活动,王光美也是把握得体,夫唱妇随。
如果刘少奇外出开会,没有回来,哪怕是很晚,王光美都要等他回来才休息。
为了给刘少奇足够的营养,每次工资发下来的时候,王光美就会把两人的四五百块钱,做好分配。家里人口多,真要平均分配,到了每个人头上也没有多少。于是,王光美就把刘少奇的营养费预留出来。
在吃饭的时候,刘少奇发现了和其他人不一样,他要求大家要有福同享,王光美却坚决反对“平均主义”。她说服丈夫,他肩上的担子重,如果身体垮了,还怎么为国家做事?刘少奇才勉强同意了。
工作中,刘少奇是毛主席的“最亲密的战友”;在生活中,毛主席和刘少奇是邻居。在工作不忙的时候,毛主席到刘少奇家里串门。刘少奇的孩子们看到毛主席来到后,都很亲切地称他为“毛伯伯”。
毛主席也非常亲切地拉着孩子们的手,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嘱咐他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以说,两家人相处的十分融洽。
王光美和刘少奇度过将近二十年的温馨时光。
1967年11月27日,王光美以“美国中央情报局长期潜伏的高级战略特务”的罪名,被投入秦城监狱,开始了隐秘的监牢生活,监号是67130。
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逝世。由于一些不可抗力和爱人分隔两地多年的王光美,在爱人逝世三年后,才得知这一消息。
得知丈夫去世后,王光美几乎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
爱人离去了,自己心中的灯塔与支柱也消失了,而自己竟然这么久都一无所知。
王光美独自度过了一段消沉的日子,这段日子,天空是灰暗的,心情是沉重的。
在12年的监狱生涯里,刘少奇的一双袜子是王光美和刘少奇之间情感交织的唯一的一件物品。后来这双袜子成为了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的藏品。
刘少奇生前曾经立下遗嘱:“将来,我死了以后,你们要把我的骨灰撒在大海里,像恩格斯一样。大海连着五大洋,我要看着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你们要记住,这就是我给你们的遗嘱。”
1978年王光美终于走出了监狱,后来党中央正式给刘少奇平反,证明了他的清白。王光美这时对儿子刘源说,希望能去丈夫的老家看看。
1980年,王光美在孩子的陪伴下来到了河南开封拿到刘少奇的骨灰,按照刘少奇生前的遗愿,王光美将他的骨灰撒向大海。
毛主席去世后,女儿李讷精神不太好,生活过的很糟糕,王光美知道后,马上就带上自家的阿姨去李讷家,对她进行开导。
后面就经常去她家里,和她谈心聊天,嘘寒问暖,让阿姨帮她家打扫卫生,收拾屋子。
得知李讷和曾经刘少奇的警卫员王景涛要结婚时,她很开心,带着孩子们送去了礼物和祝福。
1983年,王光美参加刘少奇同志诞生85周年的纪念活动后,还特地去韶山瞻仰了毛主席故居。
时隔22年,再次来到毛主席故居,一切看起来好像并没有什么变化,但又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临走前,王光美站在毛主席故居前站的笔直,留下一句话:“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
刘少奇生前有一句名言“最大的幸福是得到人民的信任”,而在王光美晚年的时候,也全心全意地投身于公益。
1995年,王光美已经被确诊患上了癌症 ,但在收到幸福工程的发起人,时任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彭佩云的来信后,还是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担任了“幸福工程”组委会主任。
当“幸福工程”正式启动,在启动仪式上,王光美动情地说:“我以一个母亲的名义,希望大家行动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贫困母亲献上一份最诚挚的爱心。”
王光美为“幸福工程”题词“幸福工程,惠及母亲,造福社会。”
王光美为这项工程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可资金的筹集情况并不理想。没有办法,王光美率先捐出了女儿留给自己置办家具的500美元,她也将中央发给她的2000块钱过年钱全部捐献出来。一时间,工作人员也都纷纷捐款,获得了一笔不少的资金,这才让这项工程顺利地开始了。
1997年,“幸福工程”再次面临资金严重匮乏问题时,王光美捐献了母亲董洁如留下的遗物:象牙雕素面笔筒、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碗等,通过拍卖公司拍卖后全部捐出。
家中干了50多年保姆赵阿姨回忆说:“王光美这些年兜里从没超过十块钱,一有了点钱就要捐出去,她早就没有了钱的概念。”王光美将刘少奇的所有稿费和补发工资全部上缴党费,把家中祖上留下的藏品拍卖56.6万元,全部捐给幸福工程。
有关资料显示,在王光美的努力下,“幸福工程”11年来在全国设立了389个救助项目点,投入资金3.1亿元,救助贫困家庭15.4万户,惠及人口69.5万人。2006年10月17日,扶贫基金会在人民大会堂给王光美追授“中国消除贫困奖成就奖”。
2004年,王光美已经83岁了,之前在李伯钊的葬礼上,王光美见过李银桥,得知李讷王景清的事情,她很高兴李讷找到幸福,她已经许久没见过李敏、李讷两姐妹了,不知道她们过得怎样。
王光美嘱咐刘源,邀请大家有空相聚,共话真情:“我年岁大了,实在跑不动了,又老惦记她们,咱们就聚会一次吧。”
刘源完全明白母亲的用意,很快向李敏、李讷两家人发去邀请函。精心选定了西三环中路京都信苑大厦26楼的中式餐厅作为聚会的地址,郑重地通知了李敏和李讷等人。
聚会那天,毛刘两家围坐在一起,济济一堂。
席间两家人都频频举杯,共祝王光美身体健康,这也是所有晚辈最大的心愿。毛主席的两个女儿多次关切地询问王光美的身体和饮食起居情况。王光美笑着说:“你们俩身子都弱,年龄也不小了。但是和我比是年轻多了,所以你们才应该多注意身体。”
话音刚落,王光美突然举起手边的酒杯,对李敏和李讷说:“你们多保重!”同时老人家还对毛主席唯一的外孙女孔东梅和外孙效芝说:“祝孩子们有出息!”
两个多小时的宴席上,大家热切交谈,频频举杯,一片欢乐。饭桌上王光美的话不算多,她始终以慈爱的眼神凝望着这些后辈,两家人的宴会在热情洋溢、举杯言欢的氛围中结束。
2006年,已病重长期卧床的王光美,提笔写的“布德行善、奉献爱心”八个大字,最终拍卖20万元。
当女儿刘亭亭告知其消息时,王光美激动落泪,她没想自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能为国家贡献。
她本想再提笔写字,可因太过于虚弱,连笔都拿不稳。
2006年10月13日,饱经风霜、见证了历史的王光美与世长辞,离开了人世。
临终前,她还是放不下“幸福工程”,刘亭含泪对王光美说:“妈妈您放心,我会像您一样,继续把‘幸福工程’做下去。”
王光美听到女儿这么说,又是欣慰又是开心,可口中却说不出一个字,只能颤抖着抬起双手,抱成拳向女儿作揖,一下、两下……
刘亭望着母亲这样,眼泪再也忍不住了,俯身环抱住母亲,阻止了她的动作,然后说:“妈妈,您别作揖了,我承受不起。”
王光美逝世之后,北京解放军305医院为王光美专设了灵堂,获悉这一消息的社会各界纷纷动身络绎不绝的前往吊唁哀悼。
王光美女士的追悼会上,亲朋好友满脸悲色,王光美与刘少奇的儿子刘源泣不成声。在一众宾客之中,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同样悲痛欲绝,随后她仔细嘱托儿子王效芝:“竭尽全力帮助刘源。”
邵华、李敏悲痛送别。
追悼会还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这两位特殊的客人不是别人,他们是影视剧中扮演过刘源父母的两位演员,一位叫郭法曾,另一位是刘袖杰。
他们的出现,猛一看,犹如王光美和刘少奇再现,这怎能不让刘源和在场的众人动容,大家的心情一时无法平静,抽泣声连绵不断,追悼会场内的人们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
郭法曾和刘袖杰听到王光美去世的消息,难忍心中悲痛,自发地想来送王光美一程。
这就是今天的王光美,她曾长期生活在高雅的上流社会,却也饱尝了多年的铁窗生涯,但她保留着最大的宽容心,她从不怨天尤人,她的善良,她的慈爱和那颗母爱的灵魂,依然让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