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肝脾不和怎么形成的(胃脘痛之肝胃不和)
胃脘痛肝脾不和怎么形成的(胃脘痛之肝胃不和)据脉弦急 舌红苔稍黄可知肝气不舒。胃疼一般以空腹为重,得食稍减者是虚,而饱食加重者属实。此案平素脾胃不足 肝气乘虚作乱,因此初诊治以舒肝和胃。方为四逆散原方加入黄连、吴茱萸两味乃左金丸 可清泻肝火,再加青皮、广木香理气舒肝止疼;加高良姜、大枣温补平素脾胃之不足,散寒止痛。 选自《蒲辅周医案》苍术炒4.5克香附4.5克川芎4.5克焦栀子4.5克建曲6克厚朴4.5克枳壳炒4. 5克茵陈6克石斛9克广木香1.5克通草3克鸡内金6克,三剂,煎服法同前。9月16日三诊:胃疼基本消失,食纳增加 脉缓有力 舌正微有薄黄腻苔,续宜和胃,以资巩固。处方:赤石脂30克乌贼骨30克香櫞15克炙甘 草30克炮鸡内金60克共为细末和匀,每服1.5克, 日服两次,白开水送下。
肝胃不和者,胃脘胀满,攻撑作疼,疼连胁背 以打呃为舒,常因情志因素诱发,多见脉弦,以舒肝理气法为治,柴胡舒肝散、消遥散、金铃子散、失笑散皆为常用。
医案吴X X 男,42岁, 9月12日初诊。患十二指肠溃疡已13年,秋冬春季节之交,易发胃脘疼痛,经钡餐透视,十二指肠球部有龛影,大便潜血阳性。最近胃疼 以空腹为重。精神不佳,大便正常,小便时,脉弦急,舌红苔少黄,属肝胃不和,治宜调和肝胃。处方:
柴胡4 5克白芍θ克炒枳实4.5克炙甘草3克黄连1.8克吴萸0.6克青皮4.5克广木香1.5克良姜2.4克克大枣4枚(劈)一剂二煎,取160升毫 分早晚二次;服。
9月13日复诊:药后胃疼稍减,大便不爽,小便稍黄 寐差,脉弦数,舌红苔黄膩。属湿热尚盛,胃气未复 治宜调肝胃,清湿热处方:
苍术炒4.5克香附4.5克川芎4.5克焦栀子4.5克建曲6克厚朴4.5克枳壳炒4. 5克茵陈6克石斛9克广木香1.5克通草3克鸡内金6克,三剂,煎服法同前。
9月16日三诊:胃疼基本消失,食纳增加 脉缓有力 舌正微有薄黄腻苔,续宜和胃,以资巩固。处方:
赤石脂30克乌贼骨30克香櫞15克炙甘 草30克炮鸡内金60克共为细末和匀,每服1.5克, 日服两次,白开水送下。
选自《蒲辅周医案》
辨析据脉弦急 舌红苔稍黄可知肝气不舒。胃疼一般以空腹为重,得食稍减者是虚,而饱食加重者属实。此案平素脾胃不足 肝气乘虚作乱,因此初诊治以舒肝和胃。方为四逆散原方加入黄连、吴茱萸两味乃左金丸 可清泻肝火,再加青皮、广木香理气舒肝止疼;加高良姜、大枣温补平素脾胃之不足,散寒止痛。
一诊治疗重点在止痛。二诊见小便黄 大便不爽,脉弦数,舌红苔黄腻,是因平素脾胃不足,湿浊不化,再加肝不疏泄,遂郁为湿热。因而二诊治疗重点是清利湿热,调和肝胃,方为越鞠丸原方,总开六郁,加厚朴、木香、枳壳、郁金理气疏肝;加茵陈、通草清利湿热;石斛清胃中虚热;鸡内金健胃消食,二诊后胃疼当基本消失,三诊应巩固疗效,配为散剂,方中赤石脂能生肌调中;乌贼骨能生肌去湿(据现代科研证实其治吞酸、胃、十二指肠溃疡有特效),再加香櫞理气健脾;鸡内金健胃;甘草和合诸药,生肌止痛,每服只五分,坚持服较长时间,自有显效。用石脂、乌贼骨促使消化道渍疡生肌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