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之歌根据什么改编(游击队之歌传唱的只是前半截)
游击队之歌根据什么改编(游击队之歌传唱的只是前半截)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在那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游击队之歌》第一段歌词: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仇敌——原词),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那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
《游击队之歌》是抗战时期音乐家贺绿汀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这首歌区随着革命的胜利广为流传,同时也出现在不少影视作品中。
《游击队之歌》曲调轻快、流畅、生动、活泼,以富于弹性的小军鼓般的节奏贯穿全曲,既给曲调以进行感,又表达了游击战士们巧妙、灵活地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典型形象。
然而,我们现在传唱的《游击队之歌》只是贺绿汀原创作品的一部分。
资料显示,《游击队之歌》创作完成后,贺绿汀要逐词逐句教战士们演唱,谁知,就在教会战士们演唱会第一段时,战斗打响了,贺绿汀也离开了创作地山西临汾。另一半歌词也就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沉大海了。
《游击队之歌》第一段歌词:
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仇敌——原词),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那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
在那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无论谁要强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鲜为人知的《游击队之歌》第二段歌词:
哪怕日本强盗凶,我们兄弟打起仗来真英勇;
哪怕敌人枪炮狠,找不到我们的人和影。
让敌人横冲撞,我们的阵地建在敌人侧后方;
敌人战线愈延长,我们的队伍愈扩张。
不分穷,不分富,四万万同胞齐武装;
不论党,不论派,大家都来抵抗!
我们愈打愈坚强,日本的强盗一定走向灭亡;
看最后的胜利日,世界的和平现曙光。
《游击队之歌》的诞生位于临汾市尧都区刘村。这首歌曲便从刘村唱红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传遍全中国。
由于这首歌曲准确刻画出我游击健儿机智、灵活的英雄形象。
新中国建立以后,《游击队之歌》一直在我军中广泛传唱,并多次列入总政治部向全军推荐的歌曲,成为我军歌咏活动的必唱曲目。《游击队之歌》也曾有其各种改编曲,其中作为军乐曲的《游击队之歌》更为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