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防官兵巡逻需7天6夜往返130公里:在海拔4500米高原 他们是这样办案的
边防官兵巡逻需7天6夜往返130公里:在海拔4500米高原 他们是这样办案的7月11日,干警们到黄河乡进行了一场巡回审判。因为海拔较高,即便是7月,草原上的草也只是薄薄一层,时常可以看到裸露的土地。路上,野驴正在水边悠闲散步,雄鹰时不时从辽阔的天空飞过。玛多以牧区为主,地广人稀,牧民们到县城参加庭审往返困难。牧区许多地方没有手机信号,网上开庭对牧民们来说,不太现实。于是,巡回审判成为了玛多法院重要的工作方式。玛多氧气含量只及东部平原地区的60%,缺氧,是每个来到玛多的人面临的第一项考验。有人说,在玛多,睡个好觉是奢求。尽管条件如此恶劣,记者采访发现,法院干警们始终默默坚守,一直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巡回审判车满身泥巴,“法院”二字擦得干干净净
开栏的话
玛多,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高寒缺氧,是国内人类生存条件最恶劣的地区之一。近日,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记者前往玛多采访,推出“玛多法院干警高原奉献记”系列报道,展现当地法院干警践行初心使命,战胜缺氧、偏僻等困难,通过巡回审判、优先调解、普法等形式,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司法服务的故事。
在海拔4500米高原,他们是这样办案的
——玛多法院干警高原奉献记之一
“我们现在彩钢板房办公,这个办公区虽然小,但‘五脏俱全’……”近日,记者来到青海省玛多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才侦措带领大家参观办公区。不到十分钟,记者就突然感到头晕,眼前一黑,被大家扶住。
玛多氧气含量只及东部平原地区的60%,缺氧,是每个来到玛多的人面临的第一项考验。有人说,在玛多,睡个好觉是奢求。尽管条件如此恶劣,记者采访发现,法院干警们始终默默坚守,一直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
巡回审判车满身泥巴,
“法院”二字擦得干干净净
玛多以牧区为主,地广人稀,牧民们到县城参加庭审往返困难。牧区许多地方没有手机信号,网上开庭对牧民们来说,不太现实。于是,巡回审判成为了玛多法院重要的工作方式。
7月11日,干警们到黄河乡进行了一场巡回审判。因为海拔较高,即便是7月,草原上的草也只是薄薄一层,时常可以看到裸露的土地。路上,野驴正在水边悠闲散步,雄鹰时不时从辽阔的天空飞过。
到达的时候,乡政府、乡卫生院等单位正在为牧民们普及肝包虫病为主的地方病防治知识。肝包虫病是牧区的一种常见疾病,虫卵通过狗排出的粪便粘附在狗和羊的毛上,人吃过被虫卵污染的食物后,就会感染。
玛多法院院长钱快乾曾在达日县法院工作,在下乡过程中,经常需要在帐篷里住上十几天甚至一个月,他不小心感染了肝包虫病,后经手术,切除了三分之二的肝脏。如今,三年过去了,他有时会觉得身上没力气。
“藏区的肝包虫病,国家是给免费治疗的。”钱快乾说。
干警们在一旁摆放展板、整理传单,并且扎了一个帐篷,等巡回审判结束后在里面吃饭。
玛多婚姻家庭和合同纠纷较多,两名年轻干警为牧民们讲解了民法典中的婚姻家庭编和合同编,其他人为牧民们发放汉藏双语法律宣传册。期间,记者也帮忙发放了宣传册,因为缺氧,每次蹲下站起都大口喘着粗气。
另一旁,巡回审判车上挂起巡回审判法庭和姊妹湖调解室的条幅,副院长高玥在调解案件了。
这是一起抚养权纠纷案。男方女方离婚的时候,女儿归女方抚养,男方给了女方80头牛和8000元钱。后来,女方去世了,孩子是姥姥在带,男方想要回女儿的抚养权,并要求返还40头牛和4000元钱。姥姥不把孩子给男方,也不让男方探视。
“孩子爸爸在这边的牧区生活,孩子目前是跟在姥姥在县城住。孩子现在8岁了,她的意愿是和姥姥一起生活。而且,在县城学习生活也都会更方便些。”高玥介绍,“现在双方意见比较统一,孩子还是和姥姥一起生活,男方可以探视孩子。”不到半小时,一起案件调解完成。
高原上的雨总是来得那么急。巡回审判活动刚结束,大雨就袭来了。干警们赶忙收拾展板、桌椅等物品,还是没能赶上风雨来袭的速度,一个纸箱被大风吹得跑,干警在后面一直追。
雨走得也快,不到一小时就雨过天晴。汽车行驶在坑坑洼洼的草地上,泥水时不时溅到玻璃上,巡回审判一天,车子已是满身泥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