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美国攻击伊朗意义何在(美曾计划对伊朗进行网络攻击)

美国攻击伊朗意义何在(美曾计划对伊朗进行网络攻击)2010年,国际信息技术专家首次发现可自我复制的“震网”病毒。据报道,该病毒为美国和以色列为破坏伊朗核计划共同研发,有关计划代号为“奥运会”。“震网”病毒不仅攻击了伊朗核设施,还一度失控,蔓延至全球多国。《零日》主要讲述了“震网”计算机蠕虫病毒攻击伊朗核设施的故事:为阻止伊朗核计划,美国等国不仅采取暗杀伊朗核专家等手段,还利用“震网”病毒攻击伊朗核设施,导致浓缩铀离心机转速失控……报道说,白宫官员认为一旦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实施打击,美国将会卷入随之而来的以伊冲突,而进行网络攻击将使美国总统奥巴马能有替代选择。上图:《零日》(Zero Days)。导演:亚历克斯·吉布尼 (Alex Gibney)。新华社柏林2月17日电(记者郭洋)美国导演亚历克斯·吉布尼执导的纪录片《零日》17日在柏林电影节举行全球首映。这部主竞赛单元影片围绕美国针对伊朗发起的网络战展开,揭露网络武器的巨大危险性。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综合

美国攻击伊朗意义何在(美曾计划对伊朗进行网络攻击)(1)

上图:美国网络战中心。

新华社华盛顿2月17日电(记者林小春)据美国《纽约时报》17日报道,美国曾精心制定对伊朗基础设施及核设施进行网络攻击的计划。但在去年7月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达成后,相关计划暂时搁置。

报道说,美国军方和情报部门分别拟定了打击计划。军方在过去几年中制定了代号为“Nitro Zeus”的网络攻击计划。按这一计划,数千名美国军事与情报人员将参与其中,在伊朗电脑网络系统中进行“电子植入”,准备网络“战场”,目的是通过网络攻击让伊朗的防空系统、通信系统和电网等设施瘫痪。

报道说,白宫官员认为一旦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实施打击,美国将会卷入随之而来的以伊冲突,而进行网络攻击将使美国总统奥巴马能有替代选择。

上图:《零日》(Zero Days)。导演:亚历克斯·吉布尼 (Alex Gibney)。

新华社柏林2月17日电(记者郭洋)美国导演亚历克斯·吉布尼执导的纪录片《零日》17日在柏林电影节举行全球首映。这部主竞赛单元影片围绕美国针对伊朗发起的网络战展开,揭露网络武器的巨大危险性。

《零日》主要讲述了“震网”计算机蠕虫病毒攻击伊朗核设施的故事:为阻止伊朗核计划,美国等国不仅采取暗杀伊朗核专家等手段,还利用“震网”病毒攻击伊朗核设施,导致浓缩铀离心机转速失控……

2010年,国际信息技术专家首次发现可自我复制的“震网”病毒。据报道,该病毒为美国和以色列为破坏伊朗核计划共同研发,有关计划代号为“奥运会”。“震网”病毒不仅攻击了伊朗核设施,还一度失控,蔓延至全球多国。

影片中,知情者透露,“奥运会”计划实际上只是美国“NITRO ZEUS”网络战行动的一部分,该行动可通过攻击工业、交通、防空、电网等关键设施,令伊朗瞬间瘫痪,且不留下任何证据。

迄今为止,美国政府从未承认对别国实施网络攻击,并一再指责其他国家对美国发动网络攻击。导演吉布尼当天在柏林电影节记者会上表示,国际社会已就核生化武器达成有关协议,却对网络武器讳莫如深。网络武器危险异常,希望通过公开讨论,避免网络战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今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共有18部影片争夺“金熊奖”,其中包括《零日》和聚焦难民问题的《兰佩杜萨纪事》两部纪录片。《零日》片名来自“零日漏洞”,指被发现后立即被恶意利用的安全漏洞。“震网”病毒就同时利用了多个“零日漏洞”。

吉布尼为美国知名纪录片导演,其探讨美军虐囚问题的纪录片《开往暗处的的士》曾获2008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延伸阅读】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引入网络战概念的国家,并成立了网络司令部。白宫日前发布的一份背景材料说,网络司令部正在组建133支网络部队,共计6200人,这些部队已开始参与一些网络行动,但全面运行要到2018年。

美国攻击伊朗意义何在(美曾计划对伊朗进行网络攻击)(2)

上图:美军网络战指挥中心。(资料图片)

扩军备战: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名

美国近年来大力发展网络部队,打着维护国家利益的旗号在网络空间积极扩军备战。

2002年12月,美国海军率先成立海军网络司令部,随后空军和陆军也相继组建自己的网络部队。2010年5月,美军建立网络司令部,统一协调保障美军网络战、网络安全等与电脑网络有关的军事行动,其司令部设在华盛顿附近的马里兰州米德堡军事基地。美军网络司令部司令兼任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

美军网络司令部一开始编制只有900人,但2013年有报道称将扩编至4900人。2014年3月,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又宣布,国防部计划于2016年将网络部队人数扩至6000人。而美军网络司令部司令罗杰斯在去年9月的比林顿网络安全会议上透露,网络部队人数将在2016年前增至6200人。

美国网军由3个分支组成,除保护美国国内电网、核电站等重要基础设施的网络部队外,还有协助海外部队策划并执行网络袭击的“进攻性”部队,以及保护国防部内部网络的“防卫性”部队。前者已于2013年9月投入运行,后两个分支也将在今年组建完成。

作战策略:先发制人

无论基础设施还是技术,美国在网络空间上均保持绝对优势。但美国却一直宣扬其面临所谓“数字9·11”和“网络珍珠港”威胁,并以此为借口备战网络空间,其作战策略是先发制人。

据《华盛顿邮报》等多家美国媒体报道,奥巴马曾于2012年10月中旬签署一项有关美国网络作战政策的秘密总统令。根据这项名为《总统政策指令20》的总统令,为“灵活”处理网络威胁,美军“可以动用独特的和非常规的能力”,“在事先没有警告或几乎没有警告的情况下”发动攻击,即先发制人。

美国网络司令部前任司令亚历山大退休前最后一次在国会作证时说,预计网络可以成为一种高效的战争工具,“训练有素的网络任务部队已经在改进我们的国防,并为国家决策者、部门领导人和联合部队指挥官提供更多的作战选项”。

《华盛顿邮报》还曾于2012年报道,五角大楼正在加快新一代网络武器的研发,这些武器可帮助美军在敌军军事系统未接入互联网的情况下对其施加干扰。此外,2011年,美国国防部曾决定在未来5年内拨款5亿美元给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以加快网络武器及防御性网络技术的研发。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综合 转载请注明来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