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有一个自以为是的父亲:一个没有父亲的父亲

有一个自以为是的父亲:一个没有父亲的父亲父亲非常节俭,记得他那年在南京旅游,由于旅途劳累,在玄武湖边的长椅上睡了一觉,醒来后发现脱下来的短袖不见了,那是一件新短袖,他心疼了好久,回来后对我讲过好几次。退休之前,工行发了好几身工作服,质地也不是很好,我们都不爱穿,父亲回家后还经常穿着,一直穿了好几年。父亲是在2002年工行大力号召内退买断时内退的,内退工资很低,大概只有八百多块钱,他基本都不动,每月还花不完。父亲喜欢读书读报,知识渊博,热爱历史,喜欢研究时政,每到一地,对当地的历史人文典故都能说个一二三,经常让我觉得十分诧异,觉得他怎么能够做到无所不知。尤其是我越来越大,走过的地方越来越多,觉得自己比父亲知道得还多时,竟然他还是能说出一二,更令我称奇。但这些在母亲眼里都是一些毫无用处的东西,每次只要家里来人,在母亲不打断的情况下,平时不善言辞的他总是滔滔不绝,听的人也是津津有味。但百分之九十的情况下他都是在母亲“你关心喔事跟你有啥

父亲多才多艺,爱好广泛,文学、书法、绘画,样样都能来几下。他经常在家用空白纸写文章,我往往是他的第一个读者。但他性格比较淡泊,也没什么野心,就是写着玩玩,从没想过成名成家。从小他就教我写毛笔字,他也经常画画,我最初的对于书画的兴趣就是受他的影响。记得每年寒假,外面冰天雪地,我们在家铺纸研墨,临帖读诗,可惜后来由于学习压力大都没有坚持下去。

这张照片是2009年和我女儿在北京颐和园划船所摄,身上穿的就是退休前工行的工作服。

有一个自以为是的父亲:一个没有父亲的父亲(1)

父亲喜欢读书读报,知识渊博,热爱历史,喜欢研究时政,每到一地,对当地的历史人文典故都能说个一二三,经常让我觉得十分诧异,觉得他怎么能够做到无所不知。尤其是我越来越大,走过的地方越来越多,觉得自己比父亲知道得还多时,竟然他还是能说出一二,更令我称奇。但这些在母亲眼里都是一些毫无用处的东西,每次只要家里来人,在母亲不打断的情况下,平时不善言辞的他总是滔滔不绝,听的人也是津津有味。但百分之九十的情况下他都是在母亲“你关心喔事跟你有啥关系,一天只知道片闲传”的呵斥下尴尬地终止,每当这时,他也不生气,总是摆摆手说:“对了对了,不赊了”。有次我回家,一边坐沙发上看电视,一边和母亲说着家常,他坐在旁边一直没吭声,看我俩说完了,突然凑过来来了一句:“我看这美国如今在国际上地位下降了!”我俩莫名其妙,几秒钟后突然捧腹大笑,母亲苦笑不得一如既往地扔过去那句老话:“人家美国跟你有啥关系!”他也忍俊不禁,几个人笑作一团。

有一个自以为是的父亲:一个没有父亲的父亲(2)

父亲性格温和善良,是标准的慈父,我小时候写我的父亲母亲的作文时,总是选择写《我的父亲》,很少会写到母亲。他也非常疼爱我,记得我上小学时他第一次去外地旅游,每次都给我一个人写信,汇报他在外面的情况,让我在家听奶奶和妈妈的话。信末还不忘注上一句话:“由于我们地址变动,不要给我回信。”读高中时,我们家在建国路的平房拆迁了,全家搬到母亲的单位过渡,后来开发商给我们一套回迁房,但不够住,我每天晚上仍然回母亲单位办公室上自习,单位离家走路有十几分钟的路程,每天晚上他都用自行车带着我去,晚上就住在那。我有了孩子后,孩子在月子里睡了个颠倒,挪窝回娘家后父亲母亲每天夜里轮流抱着我女儿晃悠,为了让我晚上能多睡会,他总是等我睡一阵才抱来让我给孩子喂奶,然后又接着抱走。我一个人时,他就晚上陪我过来住。孩子四岁时我考上MBA,有时周末上课,母亲和老公关系不好,不太愿意给我们看孩子,我只有把孩子扔给父亲,父亲经常一个人带着孩子,从不会做饭的他竟然也学会了做简单饭。

有一个自以为是的父亲:一个没有父亲的父亲(3)

父亲非常节俭,记得他那年在南京旅游,由于旅途劳累,在玄武湖边的长椅上睡了一觉,醒来后发现脱下来的短袖不见了,那是一件新短袖,他心疼了好久,回来后对我讲过好几次。退休之前,工行发了好几身工作服,质地也不是很好,我们都不爱穿,父亲回家后还经常穿着,一直穿了好几年。父亲是在2002年工行大力号召内退买断时内退的,内退工资很低,大概只有八百多块钱,他基本都不动,每月还花不完。

有一个自以为是的父亲:一个没有父亲的父亲(4)

那年他陪母亲去北京看病,在超市买了一件打折的李宁运动夹克,一直穿了十几年,太阳晒得已经褪了色,我们要给他买件新的,他总是说:“这又没穿烂,买新的干啥?”我们给他买的新衣服,他也不穿,除非穿烂,现在的衣服要穿烂只怕也是很难了。

这张照片是2014年在青海门源所摄,身上穿的就是那件夹克

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没有父亲的父亲,他没有享受过父爱,却用坚实的臂膀为我们遮风挡雨,用自己的慈爱坚强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

有一个自以为是的父亲:一个没有父亲的父亲(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