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0个字介绍淝水之战(肥水之战与淝水之战)
用30个字介绍淝水之战(肥水之战与淝水之战)第三方属于“无所谓派”,他们认为无论取用哪种字都说的通。无非在“肥”字上多加一个意旁“三点水”变成“淝”字而已,单从文字上来说,两个字没有多大差别。 再如1992年6月第6次印刷的,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辞海》缩印本,在“肥水”和“淝水”条的注释上,就含混不清,不得不把一个“肥水之战”的故事分两下在这两个词条里讲。还有的是在同一篇文章里,一会儿是“淝水之战”;一会儿又是《肥水之战》,有些乱。见下图:(《晋书.谢玄传》书影)(《水经注.肥水》)(古肥水之战战场在解放初期的地理图。)
最近一段时间,在我们淮南“淮河文化论坛”群里,偶尔间,对当今版本“淝水之战”的“淝”字展开了激烈辩论。
一方坚持认同当今版本的“淝”字,主要理由是:“既然是河流,加个意旁三点水当然名正言顺啦。”
另一方则不然,呼吁用“肥”字。理由是:“淝”字是晚起字,仅目前而言,“淝”字首见于北宋的字书《广韵.微韵》,而“肥”字早在《尔雅》和《说文》里就已经有了。《尔雅》对“肥”字的解释是:“归异,出同流,肥。”大意是说:两条不同的河水,汇合成一条河源继续流淌则为肥。据说“合肥”的名字就是这么得来的:东施水与南施水夏天暴涨,在那儿合为一源,故曰“合肥”。
再如《晋书》里一直写“肥水”、“淮肥之役”(肥水之战),唐代李德裕《李卫公问对》卷下:“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肥水。”依然用“肥”字,我们为什么不继续沿用下去呢?用“肥”字可以彰显淮南地域文化历史悠久,况且淮河北岸已有“西淝河”、“北淝河”两条支流,如果再把淮河南岸的这条“肥水”改成“淝水”的话,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晋书.谢玄传》书影)
(《水经注.肥水》)
(古肥水之战战场在解放初期的地理图。)
再如1992年6月第6次印刷的,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辞海》缩印本,在“肥水”和“淝水”条的注释上,就含混不清,不得不把一个“肥水之战”的故事分两下在这两个词条里讲。还有的是在同一篇文章里,一会儿是“淝水之战”;一会儿又是《肥水之战》,有些乱。见下图:
第三方属于“无所谓派”,他们认为无论取用哪种字都说的通。无非在“肥”字上多加一个意旁“三点水”变成“淝”字而已,单从文字上来说,两个字没有多大差别。
个人以为,关键的问题不在这里,关键的问题是在没有必要改动的情况下,尽量不要改动;如果非要改动不可的话,就尽量使新的词义更精确、更富含历史文化底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认为还是叫原来的“肥水”、“肥水之战”比较适宜,如果称呼“淝水”、“淝水之战”的话,不仅容易使外地人与淮河北岸的“淝河”混为一谈,而且还截断了历史渊源,毫无意义可言。
我们毋庸讳言,近二十年来,由于我国实际国情的种种原因,许多历史悠久、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地名、村名……她们的“生存环境”十分堪忧,不少具有中国地方文化特色的地名和村名被人为地“毁灭”了,取而代之的却是那些无根之草的生硬词,诸如“金兰湾小区”、“壹代城小区”……使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把“淝水”、“淝水之战”纠正为“肥水”、“肥水之战”,或许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我们今后欲改变原有的旧名称之前比较谨慎小心、深思熟虑一番,不草率、不武断。
其实,把“淝”字返回到“肥”字,也避免了“类化”现象的发生。所谓类化,即:“概括当前问题与原有知识的共同本质特征,将所要解决的问题纳入到原有的同类知识结构中去,对问题加以解决。”
“类化最可能发生在相似的环境或相似的概念上。”
如此看来,淮河北岸的淝河与南岸的肥水,其周边的环境不仅相邻相似,而且发音相同,更容易引起概念上的类化现象,故淮河南岸的“淝水”,个人以为还是返回到“肥水”比较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