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每一章中的名言句子(一颗令人尊崇的心)
苏菲的世界每一章中的名言句子(一颗令人尊崇的心)文:[美]艾琳·斯安内利 书名:苏菲的杰作一、内容简介 苏菲是一只特别的蜘蛛,她能织出特别的图案,创意十足。成年后她独立离家,在遭遇了公寓房东的攻击、船长的惊恐退避、厨娘的辱骂后,历尽艰辛来到公寓三楼一位年轻妈妈的房间。在这里,苏菲收获了爱和尊重。也是在这里,苏菲付出了全身心的爱和生命为新生儿织出了她此生的杰作:一张充满爱、梦想、祝福的小毯子!二、绘本信息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305号
一颗令人尊崇的心——《苏菲的杰作》导读
阅读推广人 石头
一、内容简介
苏菲是一只特别的蜘蛛,她能织出特别的图案,创意十足。成年后她独立离家,在遭遇了公寓房东的攻击、船长的惊恐退避、厨娘的辱骂后,历尽艰辛来到公寓三楼一位年轻妈妈的房间。在这里,苏菲收获了爱和尊重。也是在这里,苏菲付出了全身心的爱和生命为新生儿织出了她此生的杰作:一张充满爱、梦想、祝福的小毯子!
二、绘本信息
书名:苏菲的杰作
文:[美]艾琳·斯安内利
图:[美]简·戴尔
译者:[台]柯倩华
适读年龄:4-10岁(仅供参考,并非绝对)
奖项: 2009年冰心儿童图书奖
选题策划:启发文化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5月
解析:
封面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坐在凳子上,再仔细看发现她有好多脚,原来是一只蜘蛛,这只蜘蛛的名字叫苏菲,从图片上可以看到苏菲正在专心织东西,这是不是就是她的杰作呢?
成年后的苏菲的穿着体现她对美的向往,红点的丝巾,让她的脸部充满生气,脸上的腮红、无沿的贝雷帽、满脸的志气,让我们看到青春洋溢、活力四射的苏菲,八脚共用已经织出美丽大方的窗帘。苏菲坐在一个倒立的花盆上,那蜂窝状的造型一定是苏菲营造的丝网,这样,让一个普通的坐凳已经不寻常了。衣服的方兜中露出两个被黄色包装物包裹的散发香气的松枝,这是一个蜘蛛的故事,但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蜘蛛的故事。
苏菲正在打造的窗帘已经拉开,是否在说苏菲故事的大幕已经开始了。
一位孩子看后这样问妈妈:“为什么妈妈一看到蜘蛛就赶走,故事里面的蜘蛛都很可爱呀?”这个妈妈不知道要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心想要怎样引导孩子才能让孩子明白面对像老鼠、蜘蛛、蟑螂、蚂蚁这种小动物既不要残忍的处死也不要迂腐的去当宠物来对待。关于如何对待这些小生命的问题,今天跟大家推荐绘本《苏菲的杰作》。
【环衬】
解析:
环衬采用和书名颜色相同的红色,红色代表着积极乐观,真诚主动,富有感染力。红色还象征危险。这两点都是故事的主线,苏菲接二连三的受到打击,随时随地处于危险之中,但没有消极,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处置。红色是本书的主打色。
【正扉页】
解析:
这是一本感动心灵的书,苏菲坚韧、勤奋和善良的优秀品质足以打动每一个孩子和大人,是最大的人生财富。而充满想象力又符合逻辑的情节让阅读有乐趣,同时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这本书前半部分(即苏菲年轻时)的情绪比较高昂,而后半部分(苏菲年迈之时)则比较沉静,读的时候要注意区分。
这个故事在装帧设计上,采用了比较大气庄重的设计理念,在正扉页前增加了前扉页,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书名和蛛丝围成的边框,但给人这不是一个一般的故事了。(这里没有把前扉页单独列出来)
正扉页除了通用的扉页内涵外,增加了一个画页,一个蜘蛛正在劳作的画面,故事也就从扉页就开始了。
扉页中白色的背景色衬托出一个苏菲工作时坐的蜂窝状的圆凳,以此来暗示苏菲的工作状态。
【第1画面】
原文:苏菲不是普通的蜘蛛。苏菲是艺术家。
解析:
左图是一个小蜘蛛,边框就是它的成绩单,右图的苏菲是个艺术家,能编织出很美的杰作,温暖着懂得爱的人。开篇把苏菲定位在艺术家的行列,那又是如何成为艺术家的呢!
我对蜘蛛没有好感,特别是在陌生偏僻的环境,一不小心脸部触摸到一团蜘蛛丝,弄得非常狼狈,以至气愤之余把网捣毁。但有时在墙角、在树干间静静地看着一只八脚的节肢动物在不停地织网,而且其作品细密、工整、均匀,简直可以用至美来形容,每一个蜘蛛都可以称得上艺术家。
这甚至让我想起E.B.怀特的《夏洛的网》中,那只智慧、宽容、慈爱、叫做夏洛的蜘蛛。《苏菲的杰作》改变了我对蜘蛛的视角。
【第2画面】
原文:她能织出非常奇妙的网。她的朋友都称赞她,她的妈妈也以她为荣。大家都说,总有一天,她会织出了不起的杰作。
解析:
苏菲年幼时织出的每一张网都很别致,翻转变换出多种蜘蛛网图案,有闪烁的星星,有倒挂轻盈的降落伞,有斑驳的爱心花瓣,有撒下的弥天大网,非常活泼可爱,人们都对她有更大的期待。那苏菲最后织出的杰作会是什么样呢?
苏菲年幼时,装扮的很是花俏,头顶绿色蝴蝶结,上穿黄底黑点开衫,脚蹬六只小红鞋,手带红色手套。她可以辛勤织网,也可以随性躺在自己的作品中休息。
织出的网有创意又有美感,最后苏菲还来了个鞠躬亮相,自豪和满足全写在脸上。是否有点千手观音的感觉呢!
【第3画面】
原文:苏菲和别的小蜘蛛一样,渐渐长大,到了该独立生活的时候,她搬到了毕克曼出租公寓里。
解析:
苏菲长大了,要开始独立的生活了,两手分别拎着两个棕色箱子和花色提包,离开了父母和群居的环境,她来到了毕克曼出租119号公寓。她什么也没有,只有这两个提包和肩上的背包
作者用苏菲手中的两个包代表她的出行与独立,而出租公寓是她的新家。新家被四周绿树花草环抱着,地上散落的树叶,时间应该在秋天,门口一把扫帚代表主人的勤劳,让周围化境井井有条。看到新家门口的黑猫斜视着看着眼前的地面,它看到了苏菲的出现?
整栋公寓占满了画页,虽然没有看到人的存在,但门口的扫把能够证明主人的存在,还有阳光下的黑猫是他们的朋友,而蜘蛛显然不是。
【第4画面】
原文:她一到那里,先观察环境,她看见死气沉沉的绿墙、褪色的地毯和老旧的窗帘——这个地方很需要她帮忙。苏菲立刻开始工作,她首先要为这栋公寓的前厅织新的窗帘。她织了一天又一天,还把太阳撒下的金线揉进她的丝里。
解析:
苏菲从门缝里进入房间,发现这里设施陈旧、环境沉闷、没有生气,这对有艺术家品味的苏菲来说时不能坐以待毙的,她立即以满腔的热情投入了新的生活,在粉色窗帘和绿色墙壁间织起了新的窗帘,还把太阳撒下的金线揉进她的丝里,看苏菲周身的金色丝线已经有了一个骨架的雏形,当然苏菲的造型很有味道,努力的工作的样子也很美。
小图是初来看到的格格不入的景物,还略带惊讶,大图则把公寓视为自己的责任积极投入到改变之中。苏菲劳作的场面占据了满满一个单页,她成为这里的主人。蓬松的金发、红扑扑激扬的脸蛋、鹅黄色黑条条状上衣、一改之前的小红鞋和红手套为黑色,她成熟而有激情、乐观而有见地。她能把太阳的金线糅进她的丝里,也有了战斗的技能了。
苏菲在不同阶段的外表和服装有着变化,孩子会对这些细小的事物及其变化非常感兴趣。年幼时,鲜艳的服饰,俏皮的表情,表现出青春无敌的勇气和自信。本页进入到青年时期,则表现出力主沉浮的客观现实中,着装也变得干练大方。
据统计蜘蛛的种类全世界有三万四千多种。虽然多数人讨厌蜘蛛,但研究蜘蛛的人认为,蜘蛛是“害羞、有趣”的生物,并且会大量捕食对农林作物有害的昆虫。我们一谈到蜘蛛,就会想到蜘蛛丝。蜘蛛丝比蚕丝更轻细,可黏补食物或结网筑巢。蜘蛛网有各种形状和图案,有的平面有的立体。有些蜘蛛丝有很强的韧性与延展性,可用来捕鱼,也曾被制成轻便的防弹衣或应用在其他用途上。蜘蛛的世界其实很奇妙,但一般人对它们不大了解,见到了就厌恶喊打或惊恐不已。
不过,有些小孩儿看到蜘蛛网时,却充满敬意和惊喜。他们睁大好奇的眼睛,专心注视着精致复杂的网络图案,仿佛发现了巧夺天工的自然宝藏,会驻足细看,久久不肯离去。从他们的表情看起来,他们似乎一点也不考虑眼前这幅作品的创作者有没有丑陋的外表?这幅作品有没有什么实际的功用?他们只是单纯地享受视觉美感带给心灵的愉悦和感动。这或许是一种更艺术的欣赏方式吧!
【第5画面】
原文:有一天,房东太太看到她,大声嚷着:“我的客厅不准有蜘蛛!”拿起抹布朝苏菲打去。苏菲知道不受欢迎的时候该怎么办,她赶快爬到墙的另一边,上了楼梯,爬进船长的衣橱里。
解析:
苏菲怀着一腔热血为他人做一些精雕细刻的美妙的事情,然而现实给她当头一棒。房东太太发现了她,房东张着血盆大嘴,眼睛都快被挤没了,好像要一口吃掉她。她大声嚷着:“我的客厅里不准有蜘蛛!”便拿起抹布打向了她,苏菲赶快爬走了。绿色的旧窗前,只剩下被毁坏的蛛网——苏菲本来已经快完工了。
房东太太头上系的黄红斑点的头巾,两支脚就是胸中的怒火,满脸的绯红已经怒不可遏,同时手已经舞动起抹布投向苏菲。突如其来的窘境让苏菲赶紧卷缩到墙角,她知道不受欢迎时怎么办,这是她的本能和生存之道。
房东太太低垂在胸前的右手,没有紧握而是随性,没有调动起全身的力量和苏菲较量,实属没有必要,更多的是虚张声势而已。
作者以一个单页来展现苏菲劳动果实被毁灭,这应该是房东太太背后的那扇窗。而苏菲已经织完又转战到对面的窗户上了。苏菲织出的窗帘如同我们现实中的纱帘,婆娑而精致。
即使房东太太不喜欢苏菲,但打苏菲也太过分了!他们一点也不在乎苏菲的感觉!我们是否也是如此呢!这真实刻画了我们的实际生活,我们都把蜘蛛网当作污垢,当作不干净整洁的象征,可我们全然没有看到她的美。
画者用水彩渲染的技法加上细腻写实的笔触,画出了年轻时苏菲的勤劳和热情,苏菲总是活在她的创作里,总认为这事带给人们的一种艺术的享受,相信本书的画者也活在她的画里,给读者打开不可多得的另一番天地。
【第6画面】
原文:她安顿好以后,望望四周,只看到一片灰色:灰衬衫、灰长裤、灰毛衣。苏菲想,这位船长需要一套新衣服,明亮一点儿的,蓝色好了,像天空的颜色,她耐心的织啊织,织了一个袖子,织了一个领子。有一天,船长碰巧看到苏菲在工作。他尖叫一声:“蜘蛛!”他爬过窗台,爬到屋顶上,苏菲可不愿意有人为了她从屋顶上摔下来,他匆匆忙忙离开衣橱,穿过走廊,爬进厨师的拖鞋里。
解析:
经历了入住新家的第一次挫折,苏菲没有怨天尤人,她转战爬进了船长的衣橱里。苏菲发现船长全是灰色的旧衣服,没有一点亮色和新意。她决定帮船长织一套明亮的新衣服,就选蓝色,像天空的颜色。
左页上部露出的灰色衣柜内部的一角和下方天蓝色明亮的新衣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让我们逐渐认识到苏菲是来传播美的使者。苏菲能够把太阳的金线织进窗帘中,也能把天空的蓝色打造成船长的新衣,太有创意了。
当苏菲织完一只袖子和一个领子,船长看见了她。他尖叫一声:“蜘蛛!”吓得直接跳窗爬屋顶了。苏菲不想有人为她从屋顶摔下去,她匆忙离开衣橱,爬进了厨师的拖鞋里。
房东太太的愤怒和船长先生的躲避,都让苏菲很难为情。苏菲很在乎别人的感受和处境,她无意打扰别人的生活习惯,只是在没有挣得主人同意下,按照自己的设想做着替他人着想的事。
其实在故事推进的过程中,会很心疼苏菲。因为苏菲一次次的真心的付出换来的却是嫌恶咒骂或者是惊恐万分,简直是真心换绝情啊。
作者以没有成见的新奇眼光 观看一般人不以为意的角落 创造出新奇好听的故事,触发读者心中对美与善的渴求和感动。当我们对蜘蛛的生物特性有些许认识后 更能体会作者拟人化的文学手法多么灵活巧妙,将故事主角的生物性自然地糅合进人类社会的情感与价值观 以及小孩成长中面临的认同、挫折等成长问题。
【第7画面】
原文:厨师的拖鞋又脏又破。苏菲想,我得先休息一下,然后,帮厨师织一双新拖鞋吧!苏菲刚挤进拖鞋的前端,就立刻被甩到地板上——是地震吗?不是。是厨师把苏菲甩出来了:“恶心死了!”厨师气呼呼的大骂,“你这只丑八怪、臭蜘蛛!” 苏菲好伤心,不过,她还是抬头挺胸越过地毯,从房门底下爬出去。她经过漫长的旅途,好不容易克服陡峭的阶梯,爬进三楼一个年轻女人的房间里:苏菲已经疲惫不堪,一爬进装毛绒的篮子里就睡着了。
解析:
这次,厨师不但骂了苏菲,而且伤害到苏菲的身体,她被重重抛到地板上,就像一次剧烈的地震。可是苏菲还是不卑不亢很有礼貌的离开了,那位厨师真是不应该!只是想给他织一双新拖鞋,用意是无可厚非的。
当苏菲渐渐长大之后,果然开始了一件件杰作的编织:为房东的客厅织一幅有太阳撒下的金线的窗帘,为船长织一件像天空一样颜色的衣服,还想为厨师织一双新拖鞋。虽然每一件作品最后都没有完成,但她年轻、有力气,而且不气馁。她用一颗坚持的心,时时准备创造自己的下一个杰作。
苏菲也一直都期待着自己织出了不起的杰作。长大了的苏菲以为来到公寓会跟之前一样被大家喜欢和羡慕。没想到所有的人都很讨厌苏菲,因为她是一只蜘蛛,大家都讨厌蜘蛛。
骄傲的苏菲并没有委屈的继续待着,每当被一个人嫌弃的时候不等别人驱赶苏菲自己主动离开,尽管苏菲很伤心,可是她还是没有对人们失望,依然热心的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仔细的小读者还会发现,苏菲有“脸”,但她被排挤时,脸不仅“变小”了,也模糊了。苏菲编织时的专注和优雅,遇到挫折时的隐忍和无奈,既跃然在字里行间,更彰显在图画的每一个细节里。
爬楼梯采用了仰视的镜头,把陡峭的楼梯(相对于蜘蛛而言)变得更加陡峭而漫长艰辛,我们看到了苏菲在灯光下投射的影子,形单影只显得非常孤单无助。看作者提及献给喜欢和不喜爱蜘蛛的某某,暗想这可能就是作者绘画的初衷。
苏菲是一只普通的蜘蛛,一只长相丑陋、令人讨厌的蜘蛛。可是,这只蜘蛛,却一厢情愿地不停地为这个世界创造着美,但是,人们并不像她想象的那么需要美,她的善意得不到应有的回应。
关于画家为什么没把苏菲画得更可爱?我觉得,已经够可爱了。那本来就是苏菲的样子,觉得丑只是站在人类的立场上。站在蜘蛛的立场上看到的女房东、船长和厨师,样子也实在好看不到哪里。美的并不是那外在的样子,而是在很特定的情境和角度下的感悟。
苏菲是一只蜘蛛,她目的单纯、干劲十足,她想帮助别人,却感受到了来自这个世界的不理解,她被驱赶、打骂,只能躲来躲去,但她仍对这个世界充满着爱意,并且不曾计较自己的付出。她经过漫长之旅来到了三楼一个女人的房间,这又会怎么样呢!
【第8画面】
原文:到这个时候,对苏菲来说,已经过了许多年。苏菲老了,她剩下的力气只够为自己织一些小东西,比如有玫瑰图案的枕头套和8只保暖的袜子。不过,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
解析:
苏菲住进了女人的毛线篮子里。对蜘蛛来说,已经过了许多年。蜘蛛的寿命也是就1-2年,而对蜘蛛来说可能事许多年了。
现在,苏菲的力气只够给自己织一些小东西,比如枕头套和保暖的袜子。小图中,颜色各异的长腿袜事她一直追求美的体现。
苏菲在绿色的毛线团上蛰伏着,她已经到了晚年,没有了力气,她大部分世间都是静静地睡觉。但她更接近了人们的视线,不像之前的在高高的窗户上、在隐蔽的衣柜上,在拖鞋的里头,这样更容易处于不安全的氛围中。
绘本中的蜘蛛自小富有灵气,梦想把眼中的一切美都变成手中的图画。这颗美丽心灵对四周充满善意,老旧的公寓、破损的衣橱甚至是破洞的袜子,都是她试图施展才能的空间。但仅仅因为它是蜘蛛,就被理所当然的嫌弃厌恶,她迅速老去,心灵凋敝,即使有编织愿望,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绘本中很含蓄的描述苏菲老年时,只能是织玫瑰花纹的枕套和自己的长筒袜,遥想当年,引人唏嘘。如果没有更大的动力,恐怕杰作是很难成就了。
绘者在每一个画页多采用一大一小的构图,大图凸显实景,色彩饱和,清晰可辨。小图多是抽象的意象,以表明苏菲的情绪、观感或提取出的局部特征,多采用白色背景。两者间,一明亮、一浓厚,交织在一起,更好的克服了读者的疲劳感。
【第9画面】
原文:有一天,那个年轻女人发现了苏菲。奥,糟了!苏菲几乎要哭了,她已经没有力气再搬家了。可是,这个女人没有拿抹布向苏菲打过去。她没有爬到屋顶上。她没有骂苏菲丑八怪。她只是微笑。
解析:
这是苏菲坐在毛线篮子里面的特写镜头,她再也走不动了,当年轻女人发现了她,苏菲急得要哭了,但这个女人并没有赶走苏菲,苏菲又感动极了。
这个女人温柔又恬静,其实这个东方女人也不是很漂亮,但她笑了,就显得很好看。她端着线框,俯视着小而无力的苏菲,只是默默的看着她,没有除去她的一丝念头。愿每个善良的人,存有着一颗无比善良和包容的心,都能把世界温柔相待!
这本绘本的图画采用水彩的技法,色彩柔和,笔触细致,故事更是打动人心。我们跟随着故事,感受着苏菲非凡的创意、对梦想的努力和坚持、还有她的善良、爱和感恩。
【第10画面】
原文:她没有打扰苏菲,她拿起棒针开始织毛线。苏菲看着她编织,一天又一天:“婴儿的袜子!”苏菲喊道。原来这个年轻女人要生小宝宝了。她织好了小袜子,又织了一件小衣服。毛线用完了,她没有钱买毛线,不能为婴儿织小毯子了。“没关系,”房东太太说,“储藏室里有条咖啡色的旧被子,你就用那个吧!”苏菲看到过那条旧被子,破破烂烂的,颜色很灰暗,根本不适合小宝宝。
解析:
女人没有打扰苏菲,她自己织起了毛线。她织了一双小袜子,又织了一件小衣服,苏菲知道,她要做妈妈了。女人的毛线用完了,她没钱买毛线,不能给宝宝织小毯子了。房东太太说,让宝宝盖储物室里那条咖啡色的旧被子。
感谢那位年轻的女人。在她孕育着一个小生命的时候,她懂得了生命的意义,懂得了对生命的尊重。正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才有了她对苏菲的微笑。
小图是已经织好的小袜子,大图是正在赶制的小衣服,苏菲和绿色的线团没有出现在画面中,完全给了为即将出生的孩子准备东西的女人。苏菲有了她自己生存的天地,这是对人性的放大,更是对生命的尊重。
【第11画面】
原文:苏菲知道该怎么做,她必须织一条毯子。她年轻的时候,这种小事难不倒她。可是,他现在虚弱无力,小宝宝就快出生了,她来得及织完一条毯子吗?苏菲爬出装毛线的篮子。她缓缓移动,爬上宽阔的窗台。月光照进房间里,“好极了”,“我可以把这些银白色的光线织进小宝宝的毯子里,还要家加上星光。”苏菲开始工作,她不停地织,而且不断的想出新点子。她把那些点子都织进毯子里,有散发香气的细松枝,有玩的景色,古老的摇篮曲,快乐的雪花……
解析:
苏菲却决定为年轻女人即将出生的小宝宝织一条毯子——这对于年老体弱的苏菲来说是一个何等艰巨的任务啊!是什么力量使她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精力、调动了自己所有的灵感乃至倾注了自己的整个生命,来编织一条毯子呢?是出于艺术家的天性,是对年轻女人的回报之心,更是对即将到来的新生命的期盼和礼赞!
这件工作并不难,但苏菲已经老了。有人注意到她的拐杖其实是一只发卡了吗?我觉得苏菲拄着那个发卡看星光的样子也很好看。美的并不是那外在的样子,而是在很特定的情境和角度下的感悟。
苏菲年老时,拄着拐杖在窗边仰望星空 衰老苍凉。一幅又一幅连续的画面不仅推进情节 也诠释了故事 使人回味不已。年迈的苏菲站在窗前,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她在想什么啊?
她想到要在毯子里糅进了银色的月光和星光、散发香气的细松枝、古老的摇篮曲、快乐的雪花……
淡淡的水彩画面,你可以从苏菲发式的变化中,觉察到她的成长与老去:绿色蝴蝶结、蓬松的银色短发、衣橱中倒垂时看到的小短辫刷、楼梯上背影中翘起的短辫,直至盘在头顶稀疏银白色发丝上的细细长辫。可以从八只不同色彩的长袜中觉察她的老去。
绘图整体上,背景用色的转换,非常贴近苏菲人生的转折,一开始是鲜嫩青春的鹅黄,转换到挫折、危险重重的灰绿,再到年轻女子酒红的毛衣及暖系的木制家具,最后,在冬夜的月色下,近乎清灵透明的背景,让人错觉即将过世的苏菲长了一双透明的天使翅膀。
相对于苏菲短暂、被排斥、被误解的、蜘蛛的一生,幸好,她遇到了一个接纳她的年轻女人,不但给了她创作的环境,也给了她创作的灵感,她将夜色、歌曲、雪花还有自己的心织进了里面。而苏菲那美仑美奂的杰作,恐怕也不是世俗的眼睛所能读懂的吧?
【第12画面】
原文:苏菲织个不停,她不吃也不睡,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疲惫,又这么坚定。她一直织一直织。她织到毯子的最后一角时,听到了小宝宝的哭声,就在那一刻,在毯子的一角,苏菲把自己的心也织进了毯子里。
解析:
这一定是苏菲最大的愿望了,一条惊为天人的带有蓝色月光的小毯子出现在这张大跨页上。小毯子横亘在画面的中央,苏菲在一角用多彩的手脚打造这这个杰作。
此时,苏菲月光下那银白的头发、颤巍巍的身体、坚定的目光,和那条世界上最奇妙最美丽的毯子,一定会轻轻地触到读者内心那柔软的一角,并留下深深、深深的印记。她是把自己的这个心织进毯子里了吗?当然不是,是把自己的一份爱心,对婴儿的爱,织进去了!
画面上出现了那个带着平静笑容的女人,每个看到这个笑容的人大概都会像融入浅浅而清澈的湖水一般舒心吧。
苏菲是一只美丽的小蜘蛛,她天生就很喜欢艺术,准确说是把心用在艺术上。为了把艺术弄好,她长大以后就搬出家门,她发现新家的窗帘太旧了,就用自己的网织出了美丽的窗帘。可是主人不喜欢,所以他就把蜘蛛赶走了。苏菲又来到船长室,发现他的衣服都是灰色的,苏菲决定织一件蓝色的衬衣,没等它织完,就被发现了。最后,苏菲又跑到一个快怀孕的女人旁边,她没有用布打它,只是看着它微笑。为了回报她,她把星光、月色和自己的“心”织进了毯子里。
这一次她毫不意外地走向了成功,更重要的是,糅进了她的整个身心。她一直织、一直织,虽然很疲倦,但是很快乐。
许多人对世间万物都有刻板印象,蜘蛛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是恐怖、丑陋、有毒的,如果你也是这么想的,这本书应该会转变你的态度。
【第13画面】
原文:那天晚上,那个年轻女人正打算拿房东太太的旧被子给小婴儿盖时,突然注意窗台上有东西。那是一条毯子,好柔软,好美丽,好像为王子准备的。她知道这不是条普通的毯子。她满怀爱意和惊喜把毯子盖在熟睡的宝宝身上。她入睡时,她的手抚摸着一只小小的蜘蛛留在世上的最后一件作品——苏菲的杰作。
解析:
这就是苏菲的杰作,一条闪闪发光的柔软的宝贝毯子出现在窗台上。无疑这才真正称得上是杰作:它不仅美丽,它还包含了苏菲的生命和爱。苏菲一定死而无憾,而这织入了爱和梦想的作品才真正配得上被称为杰作。
旧被子被搁在了柜子上,苏菲织的毯子盖在了宝宝身上。女人入睡时,她的手抚摸着一只小小的蜘蛛留在世上的最后一件作品。
苏菲耗尽自己生命与艺术才华的毯子,盖在初生小婴儿的身上……这是多么令人动容的拟人法。
故事的转折直到苏菲遇到一个会织毛线的准妈妈。她的善意让苏菲完成了带着松香和星光的小毛毯,在婴孩的啼哭中苏菲力竭而亡,虽离去,却圆满。尽管收尾有苏菲逝去的感伤,但盖在新生儿身上的毛毯又充满了希望。
《苏菲的杰作》讲的就是一只名叫苏菲的蜘蛛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小朋友将知道蜘蛛的生命很短暂,知道许多人比蜘蛛更丑陋。蜘蛛艺术家苏菲,被一个又一个“人”讨厌着,但她最后把太阳的金线、散发香气的细松枝、古老的摇篮曲、快乐的雪花和苏菲自己的心,织进一条小毯子,送给一个和蔼女人的小宝宝。这分明是一个关于生命、人情冷暖、劳作、艺术、相互理解和奉献的寓言。
整个作品构思精妙,想象力丰富,以拟人的手法恰如其分地向我们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坚持、投入、关怀、接纳与爱。
无论作家还是画家,都用了淡雅、朴素和平铺直叙的笔调,勾勒出这样一个浪漫、感人而略带伤感的故事:一只小小的蜘蛛,一个坚定的信念,一段离奇的经历,一件不朽的杰作……作品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到色彩、线条、构图等绘画语言,都独具匠心和个性。图画虚实结合,形象生动诙谐,造型语言夸张而恰到好处。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活动场景的转换,主色调从早期明媚鲜丽的柠檬黄,到中期沉闷黯淡的冷绿,再到后期温暖厚实的暖赭,以及月光下忧伤的淡蓝色,图画所营造的意境与文字的描绘相得益彰。
【第14画面】
解析:
苏菲在生命的最后织出了她一生的杰作,同时是让一位年轻妈妈感到满足、一位新生宝宝得到温暖的杰作,因为她没有放弃表达她的真情,而且有人接受了她的真情。
小婴儿虽然家境贫寒,当小婴儿盖上这条美丽的毯子时,一定很感谢苏菲。但因为拥有慈爱的母亲,因为苏菲的爱心小毯,也一定会过得快乐幸福吧,她也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别人。
这个小小的绘本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付出,要带着希望、梦想、热情看待一切美的事物生活,这样会更幸福!
苏菲最后真的完成了儿时同伴预言的“了不起的杰作”。苏菲一直不停地织,织出不同图案与功能的作品,一次次的挫折没有击垮苏菲,反而磨炼出更卓越的技巧,好像为最后的杰作做准备。但了不起的苏菲需要的恐怕不止技巧,还有通过技巧而展现出超越平常的爱心与情意“苏菲把自己的心也织进去了”。
不过这个世界总是那么特别。总有那么一些特别的人和特别的事。你能想象,居然还有不讨厌蜘蛛的人吗?《苏菲的杰作》里就有那么一个人,她就是住在阁楼上的那个年轻女人。庆幸的是,苏菲一生都没有放弃,一直以一颗善良真诚的心去对待她身边的人,最后因为感恩一个和她同样善良的人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成就了自己最伟大的杰作。
故事的前半部分感受到是气愤和心疼,后半段则是充满爱和感恩的温暖,苏菲在生命的最后怀着感恩的心和对新出生宝宝的祝福,织出她一生的杰作这次她把自己的心给织进去了,或许就是在苏菲感受人情冷暖时,年轻女人给了她一个微笑,给了她一个栖身的空间,使得善良的苏菲没有放弃表达他的真情,而且她的真情最后是有人珍惜和接受的。
【封&底】
解析:
苏菲短暂的一生让人唏嘘时间的流逝,但苏菲其实是幸运的,她的杰作证明了她来过。而我们穷尽一生,能留给这个世界的有什么?
大家都觉得,苏菲一定会织出一件了不起的杰作。但这样的梦想总是随着那些超级冷酷的人们的介入而破灭。就这样,苏菲一次次鼓起开始新生活的勇气,却又一次次被自以为是的人们无情地赶跑……年老衰弱的苏菲在境况最糟糕的时候,遇见了善良的年轻孕妇。感动于女子的真情,苏菲耗尽了自己的所有,为小婴儿编织出了“心”的毯子,真正的爱的杰作!看似那么卑微的生命,却有着一颗无比善良和包容的心!
一只蜘蛛的故事,一点不恐怖却充满着一种柔软的温情和淡淡的忧伤,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就在蜘蛛苏菲的故事里。无论是否被接纳,苏菲始终如一,知道自己是谁,该做什么,也始终会用一颗善良地心,为需要帮助的人奉献她的善意和温暖。或许孩子一时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些绘本传递的深意,但是,用这样的绘本为孩子抹上明亮的精神底色,不失为一种智慧的选择。
这本书诠释了一种生命状态,那就是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当苏菲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时,会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或许不被人接受,因为很多人没有明白她的善意,但是苏菲却没有放弃,没有因为人们的鄙视而丢失自己的追求,仍就做出最大的努力,即使她已是垂暮之年,已经步履蹒跚,当她得知即将出生的宝宝没有被子的时候,她用尽最后的力气织完一个小毯毯,而且在织小毯毯的时候,她织进了银色的月光,还有闪耀的星星,有松枝,有花朵。我想苏菲把她的一生都织进了这个小毯毯,把她所有的爱都融进了这个小毯毯。将她的生命也赋予了这个刚刚出生的宝宝,让她的生命在这个新生命中延续。
四、作者信息
艾琳·斯安内利,畅销故事作家,擅长处理温馨、生活化的题材。她年轻时住在出租公寓里,认识了一位年轻又穷困的妈妈,因为没有钱买毯子,只好拿房东太太提供的咖啡色破旧毯子给刚出生的婴儿用。多年以后,斯安内利仍然深刻记得那个事件。她创作苏菲的故事,一偿当年想送那个婴儿一条美丽毯子的心愿。
简·戴尔,得奖插画家,已有二十几本图画书的插画作品。她为了画苏菲的故事寻找数据,从一种名为Pisaurina mira的蜘蛛身上获得创作灵感。多数的蜘蛛结网是为了觅食,但这种擅长育儿的蜘蛛几乎完全把她们的网当成保护幼子的工具。戴尔成功的塑造了苏菲这个角色,编织出细腻动人的故事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