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为什么多洪涝灾害(旱涝灾害频发的印度为啥不大力修建水库用来蓄水)
印度为什么多洪涝灾害(旱涝灾害频发的印度为啥不大力修建水库用来蓄水)印度最大的水库也只有松花江丰满水库储水量的四分之一左右。2019年印度旱灾所涉及地区的91座水库中有65座的实际储水量还不到设计库容的20%,更是有7座水库处于完全干涸状态,只有2座水库的储水量超过了当初设计库容的四分之一。印度的水利工程建设既缺技术又缺资金。从印度糟糕的公路系统、满街的露天厕所就不难看出印度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水平。印度的公路、铁路、厕所都反映出印度的基建能力之差。印度糟糕的基建能力同样也反映在水利工程上:当我们的水库数量超过9.8万座时偌大的印度竟只有不到五百座。印度最大的特里水库储水量只有26亿立方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们就不用说我国的三峡、青铜峡这样的国家级大型水利工程了,就是松花江上的丰满水库也有超过100亿立方米库容。首先印度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利于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印度北部的恒河平原西高东低且落差巨大,所以恒河水流速快、含氧量高、自我净化能力极强。由此可以看
地处南亚的印度位于青藏高原以南。印度的地形从北至南分别是山地、平原和高原。除了北部的少部分山地地形之外中部的恒河平原以及南部的德干高原都地势平坦,都适宜作为耕地开发。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丰富。印度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适宜农业生产,而且热量丰富,可以实现一年三熟。这种得天独厚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使印度成为耕地面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国家。
国土总面积还不到我国一半的印度却拥有153.5万平方公里的耕地面积。这占全世界可耕地总面积的10%左右,比我国还多3万多平方公里。尽管印度的耕地面积如此广阔,但印度的气候条件从农业生产的角度看却是有利有弊。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的印度年均降水量是我国的两倍多。乍一看似乎印度的农业生产既不缺耕地也不缺水源。问题是印度一年四季的降水量差异却极大。
印度的气候特征是典型的下雨就涝、雨停就旱。印度北方有大面积的适宜耕作的平原区,可流经这一地区的只有恒河这一条主要河流,而印度南部则缺少较大流域面积的河流。除此之外印度北部也有一些小河被印度人用于饮水、灌溉,可这些河流大多发源于中国、尼泊尔、不丹等国境内。尽管印度拥有世界第二的耕地面积,可印度全国只有52.6%的农田得到了灌溉。
迄今为止印度仍有40%左右的儿童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每年有二百五十万儿童因饥饿导致的各种疾病而死亡。印度得天独厚的地形使其拥有世界第二大的耕地面积,但用水却始终是困扰印度农业的一个大问题。每逢雨季一下起雨来就没完没了,可一到旱季连河床都能见底。因此印度非常需要建设一系列的水利设施工程用来对水资源进行调节,然而印度农业的一大突出问题就在于就缺乏这样的水利设施工程。
首先印度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利于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印度北部的恒河平原西高东低且落差巨大,所以恒河水流速快、含氧量高、自我净化能力极强。由此可以看出辽阔的恒河面原实际上就是一大块表面较为平坦却坡度很大的超大斜坡。这样的地形是不太利于建水利工程的。印度南部多为丘陵地带,但流量较大的河流并不多,所以能够建一些水利工程,但不易形成大型的跨地区水利工程体系。
印度修建水库、公路、铁路等大型工程的基建能力相当有限。在世界经济论坛对148个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进行的排名中印度名列第85位。当我们的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4万公里的时候印度的高速公路里程刚超过1000公里。印度的车祸死亡率曾长期保持在世界首位。据统计平均每四分钟就有一名印度人因为车祸而丧生。印度的公路系统设施有多落后由此可见一斑。
印度的铁路系统也同样令人不敢恭维:印度的铁路全长不超过6.4万公里。在印度火车晚点是常态,准时进站才是反常。印度还被誉为“全球最大户外厕所”:印度有近半人口在露天排便。露天厕所在印度可以说无处不在。露天排便在印度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露天厕所周围臭气熏天,地面到处都流淌着排泄物。 一些城镇至少还有露天厕所可以方便,而广大的农村地区都是随地大小便。
印度的公路、铁路、厕所都反映出印度的基建能力之差。印度糟糕的基建能力同样也反映在水利工程上:当我们的水库数量超过9.8万座时偌大的印度竟只有不到五百座。印度最大的特里水库储水量只有26亿立方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们就不用说我国的三峡、青铜峡这样的国家级大型水利工程了,就是松花江上的丰满水库也有超过100亿立方米库容。
印度最大的水库也只有松花江丰满水库储水量的四分之一左右。2019年印度旱灾所涉及地区的91座水库中有65座的实际储水量还不到设计库容的20%,更是有7座水库处于完全干涸状态,只有2座水库的储水量超过了当初设计库容的四分之一。印度的水利工程建设既缺技术又缺资金。从印度糟糕的公路系统、满街的露天厕所就不难看出印度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水平。
尽管印度在软件、航天等领域有一些自己独到的建树,但印度终究是个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印度的科技水平在某些特定领域确实有闪光点,但总体上印度仍属于一个科技水平相对欠发达的国家。建设水利工程可是需要海量的资金,然而印度并不是一个富裕发达的国家。搞水利工程并非什么”投资少、见效快、产出高“的领域,而是需要长期持续投入才有可能见到效果的项目。
这就决定了民间资本财团不会热衷于投资这样的工程,因此水利工程就只能更多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印度自称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然而印度的民主是一种异化的民主——印度的国家权力既没掌握住中央政府手里,也没掌握在基层选民的手里,而是掌握在地方主义势力的手里。这些势力往往为了本地区的利益而阻挠中央的政策,彼此之间互相推诿扯皮大大降低了行政效率。
印度《商业周刊》的记者曼吉特在造访中国的上海后曾有如下描述:“上海横跨了黄浦江,宛如鸟的翅膀上的闪亮羽毛。在我所住的美丽街道前国际会议中心屹立着,还有原来的殖民者的建筑,闪闪的玻璃,还有花岗岩的塔立在远处。想象一下纽约、巴黎、新加坡合在一起是什么景象,上海比这个还漂亮。这是我最持久的印象——这个国家正在腾飞。你不看到这些不会认为21世纪属于中国”。
当曼吉特在印度国内采访时看到了与上海完全不一样的情况:孟买政府打算在孟买的派达路尽头修建新路,当地居民嚎啕大哭着抗议这一计划,因为他们认为新路会污染他们的生活环境,于是这个计划不得不暂停。曼吉特总结道:“这就是本质的区别——上海与孟买之间或者说中国与印度之间一个在高效地制定政策并付诸实施;另一个在各种抗议声浪和推诿扯皮中得过且过。
印度政府的工作效率是出了名的龟速:本来计划在2008年前后建成的印度自称的第一艘国产航母直到2006年11月才正式开始启动建造工作,2009年2月28日才举行龙骨安装仪式。原计划2008年建成,结果2009年才安放龙骨。恐怕这效率普天之下也就印度一家吧?此外印度的琼式坦克、LCA战机都是一搞几十年的项目。很明显印度政府缺乏中国政府那样的执行效率和政令的号召力。
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势必涉及到征地和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在印度的政治体制下征地需要先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协商,地方政府协商完了还要去和一个一个的土地所有人谈判。等一层一层谈下去终于快要有结果时这届政府的任期就快到期了,等到下届政府上台后保不准又得重新研究重新谈判。修建一个水库或大坝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牵扯到了民生的方方面面。
大型水利工程项目从选址、设计、征地、搬迁、建设等各方面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主导开展,然而印度恰恰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高效中央政府。早在1980年印度政府就提出了“内河联网计划”:通过河流联网的方法把水资源从水量丰富的流域调往缺水流域。然而这个计划直到2007年才真正开始付诸实施。当时预计将在2016年完成这一计划,抗日时至今日计划中的很多项目仍停留在图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