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皮肤的小知识(你应该知道的皮肤基础知识)
保护皮肤的小知识(你应该知道的皮肤基础知识)皮肤屏障(skin barrier)是基于当前分子生物学研究下,把角质层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概括在一起提出的概念。前面说过观察手段的进步会刷新我们对人体和疾病的理解,在既往对角质层了解不多时还有所谓的basket-weave概念和saran wrap概念,角质层被认为是蛋白质和脂构成的惰性膜;中医对角质层的概念是什么?我猜可能是筛子,不然无法解释它们如此热衷用中药外敷、封包、泡浴来治疗包括骨关节病在内的多种疾病。三、皮肤屏障是什么?皮肤功能有8个:屏障、吸收、感觉、分泌、排泄、体温调节、物质代谢、免疫。似乎是最容易答的问题也往往是最多人理解错误或理解不全面的问题,特别是第一个“屏障功能”,现在稍关注皮肤科普的都会听过“皮肤屏障”这个词吧?你既然了解,为什么还会轻易相信诸如美白面膜、中药贴敷、药浴薰蒸的疗效?需知这些东西要产生疗效,必然要破坏皮肤屏障,是不是真有效还说不定,破坏皮肤屏障导致皮肤
作者:新浪微博@昡鐡重劍题图制作@爽临
谢绝未经作者授权的一切转载,欢迎转发!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涉及的疾病数千近万种,与临床各学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大多常见皮肤病并不致命,但患上皮肤病却可以或多或少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网上关于皮肤问题的科普多如牛毛,但理解、鉴别这些科普需要基础知识,不止是患者需要,同行也需要,盖因随着观察手段的进步,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这种认识上的升级更新,累积起来就是诊断学名变化、治疗手段的变化、医学的进步。
一、皮肤的的功能是什么?
皮肤功能有8个:屏障、吸收、感觉、分泌、排泄、体温调节、物质代谢、免疫。似乎是最容易答的问题也往往是最多人理解错误或理解不全面的问题,特别是第一个“屏障功能”,现在稍关注皮肤科普的都会听过“皮肤屏障”这个词吧?你既然了解,为什么还会轻易相信诸如美白面膜、中药贴敷、药浴薰蒸的疗效?需知这些东西要产生疗效,必然要破坏皮肤屏障,是不是真有效还说不定,破坏皮肤屏障导致皮肤敏感却是板上钉钉的事。
二、皮肤的基本结构有什么特点?
皮肤从外至内有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三层。表皮从外至内又可分为角质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及基底细胞层。皮肤水分是从内往外补充的,所以皮肤干燥一是要喝水维持足够体液量,二是要外用保湿剂减少水分流失,三就是通过医美手段把锁水剂如胶原蛋白注射到表皮下。这里最容易被忽悠的就是“补水”,从外给皮肤补水实际上违反皮肤生理特点的,水分要突破皮肤屏障的阻拦才能进入角质层,这过程同样需要破坏皮肤屏障为代价,即使最终成功,一但脱离水环境,水分会在数分钟快速挥发,剩下一个脱脂脱水的角质层。说到这里还要再提一个专业名词:经皮水分流失量(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大多数人都知道TEWL升高是皮肤屏障破坏的指标,但是不是越低越好?当然不是。TEWL不止是一个指标,还是一个细胞信号,具有启动角层细胞间脂质合成的作用,TEWL低到为零,比如把皮肤封包24-48小时后,反而会阻碍皮肤屏障形成或修复。
三、皮肤屏障是什么?
皮肤屏障(skin barrier)是基于当前分子生物学研究下,把角质层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概括在一起提出的概念。前面说过观察手段的进步会刷新我们对人体和疾病的理解,在既往对角质层了解不多时还有所谓的basket-weave概念和saran wrap概念,角质层被认为是蛋白质和脂构成的惰性膜;中医对角质层的概念是什么?我猜可能是筛子,不然无法解释它们如此热衷用中药外敷、封包、泡浴来治疗包括骨关节病在内的多种疾病。
而现时公认的皮肤屏障概念,关健点是"角质细胞"和"两类不同来源的脂",也有人比喻为砖和灰泥(bricks and mortar),这里把砖比为角质细胞没问题,但灰泥却不能突出“两类来源不同的脂”的特点,这两类脂,一种称为皮脂,来源于皮脂腺分泌,顺着毛囊口分泌到皮肤表面,混上汗液之后以脂膜的形态分布在外面,类似砖墙外层刷的漆;另一种称为表皮脂质,是角质细胞分泌的脂,分布在角质细胞之间,这个才是砖之间的灰泥。所以皮肤屏障实际上是砖-灰泥-表漆结构。
ok那你能理解所谓的外油内干没?表漆很厚但灰泥很少是也。
四、皮肤屏障中的两类不同来源的脂有什么特点?
皮脂腺来源的脂,主要含有游离脂肪酸、固醇,及表皮脂质中较少的甘油三酯、鲨烯、蜡脂。
因为甘油三酯、鲨烯、蜡脂均能与一种称为CD1a的蛋白结合,所以以这类脂质为主的皮脂腺脂质,一但通过受损的角质层进入表皮下层,很容易就受到巡逻在此的朗格汉斯细胞(一种表达CD1a的抗原呈递细胞)吸引,随之招来大量CD1a限制性T细胞的围剿,导致皮肤炎症。所以皮脂腺脂质在角质层屏障功能完好时还能在外面起点润肤、防护的作用,一但角质层屏障受损,它混进来就凶相毕露了。
表皮脂质则含有游离脂肪酸及甘油三酯,以及皮脂腺脂质中较少的磷脂、固醇、鞘脂。皮肤屏障中大名鼎鼎的神经酰胺,就是不同的鞘脂与游离脂脂酸结合而成的,有9种,其中的1、4、7号是表皮间脂质特有的重要成分,这种极性脂质有亲水的特点,类似一块海棉,可以吸收并储存水分。健全的皮肤屏障中,神经酰胺与固醇、游离脂肪酸按严格的摩尔比例(1:1:1)分配。它们比起皮脂腺脂质要忠诚得多,老老实实连结着角质层细胞并储存水分,令皮肤免受干裂之苦。DMS护肤品是修复皮肤屏障的宠儿,所谓DMS就是类表皮脂质配方的缩写,下面这个图很形象了吧?
然并卵,有些对照试验指出这类护肤品在疗效上不会比凡士林油更好,虽然神经酰胺作为皮肤屏障中的重要成分是可以确定的,但龙生九子,具体哪种神经酰胺、各自多少浓度、与其它脂(固醇、游离脂肪酸)及添加剂怎么搭才能达到最好效果,目前没有答案。
五、毛孔为什么粗大?
我曾在04年写的那篇阅读量50 万的寻常痤疮科普中说过:“毛孔象个狭长的井口,下面除了正对着的毛囊,井口壁还有一到两个开口,分别通向皮脂腺和大汗腺。”毛孔除了是毛发的出口,也是皮脂腺和大汗腺分泌物的出口,面部没有大汗腺,所以面部毛孔粗大无非两种情况:毛发分叉撑的、皮腺脂泌油多撑的,前者多见于肾衰患者的小棘状毛壅病trichostasis spinulosa,后者则见于普遍青年男女。影响皮脂腺分泌的因素主要是雄激素,青春期后睾酮水平升高、皮脂腺将睾酮转化为二氢睾酮的能力也增强,后者直接刺激皮脂腺泌油,所以青春期后毛孔增粗是正常生理现象,这种状况女性到绝经期、男性到六、七十岁后改善。此外皮脂腺分泌也受皮温和某些疾病影响:皮肤温度每上升1度皮脂分泌会增加10%,玫瑰痤疮的炎症也可促进皮腺腺增生导致泌油增多。
说到这里忍不住吐个槽,今天还有很多同行使用“脂溢性脱发”这个病名,如前所述皮脂溢出增多是睾酮在"皮脂腺"内转化为二氢睾酮的结果,而男性秃发则是睾酮在"毛囊"转化为二氢睾酮的结果,这两个邻近部位转化睾酮的过程中依赖的酶不同,皮脂腺内的主要是1型,毛囊的主要是2型:
所以2型酶抑制剂“非那雄胺”能治男性秃发却对油性皮肤无效,同样吃维生素B、抗马拉色菌药能控油却并不能减少秃发,不认识这点你永远无法理解脂溢性秃发必须更名为雄激素秃发的原因。
六、头发
头发约有10万根,分布密度枕、颞部一般高于额、顶部,生长速度各不相同,每日0.27~0.4mm。按生长周期可划分为:正在生长中的“生长期”(2~6年),静止不长的“休止期”(3~5月),以及从生长期过渡到休止期之间的“退行期”(1~2周),在休止期发脱落到新的生长期毛发长出的还有个数周的“空白期”。如果将正常人的头发全拔下来看,里面有85~90%是生长期发(有黑色素的毛球及凝胶样的根鞘),退行期及休止期发只占10~15%(缺黑色素的毛球,根鞘消失),所以按人类头皮平均有10万根头发算,每天掉100~150根都是正常的。很多人觉得自己头发掉很多,但实际上发密度并没有降低,那是因为只看到掉头发没看到长头发而已。
头发生长也并不同步,部分在胎儿期就开始长,枕部先长的在婴儿期可能因摩擦刺激常会先脱落,过几个月就会重新长出来,与缺钙无关。毛囊在1岁左右开始才进入活跃期,剃与不剃,头发直径都会在1岁后开始增粗。头发的弯直浓密粗细颜色,主要由遗传决定。年龄越大、头发直径越短,越容易受损,女性的头发直径在35岁之前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40岁后逐渐降低,更年期后进一步降低;男性的头发则在青春期后便处不断降低的状态。
七、皮肤血管
昨天微博转发评论过这个病,今天再看发现原博已删了,只能找张类似的贴上来,但贴这个图并不是要说图中的病,而是要说皮肤血管的分布。这个病是流经皮肤微血管系统的血流改变造成的,原因包括血管痉挛、血液黏度升高、血管壁损害等,但唯独不是血管畸形,所以这个病很好地显示了皮肤血管的分布:
如图所示,在皮肤血管系统中,从升小动脉开始到微动脉都是基本垂直于皮肤的,微动脉末端再分叉融合成毛细血管丛,形成类似倒锥形的血管网结构,这个结构从垂直皮肤的视角看下去就是类圆形的,中间是微动脉供血的毛细血管网(动脉带),边缘是回收毛细血管网血液的微静脉丛(静脉带),目前认为这种排列可以形成一系列1~3cm的倒锥形结构。所以一但出现前段所述的几种原因导致流经皮肤的血流减少,倒锥形边缘的静脉丛的血流减慢,血氧饱和度降低,就会出现这种网状纹改变。
地球人都知道中国很缺儿科医生,但儿科医生怎么都有10万以上,相较之下执业皮肤科医生才2.2万,里面同时通临床、病理、循证治疗的可能1/20都没有,再分一部分转到美容科的,真正合格水平的临床皮肤科医生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在国内大多数医院内都只能被压缩成小科,优秀的医生很少关注,不可避免大多数人接受的都是低水平诊疗服务。但实际上它接诊的患者不分男女老幼,涉及的疾病衔接内、外、妇、儿、肿瘤、口腔等多个学科,其基础研究、诊断方法、检验检查、治疗措施等领域都在飞速发展,对医生的专业素养要求极高,对比之下,老美那边大概是400个医生竞聘一个皮肤科职位,进去的都是学霸中的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