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摘抄大全很长(好词好句要摘抄吗)
好词好句摘抄大全很长(好词好句要摘抄吗)2.阅读时能看懂故事内容,过段时间,就基本忘了……请问要如何怎么解决这两个问题呢?“1.阅读时老师要求抄写一些好词、好句、好段,进行积累。可是抄了之后也没记住……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好词好句要摘抄吗?摘抄了要记住吗?”✦网友“心”提问:
关注我们
“阅读•你问我答”专栏第六期来了!
今年的世界阅读日,我们向读者发起了征集:关于阅读,你有什么困惑?
推送发出之后,收到了来自读者的很多问题,我们从中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邀请具有阅读教学、语文试卷命题经验的于晓冰老师来为大家解答。被选中问题的读者将获得我们的赠书,此征集仍在进行,欢迎有阅读困惑的读者朋友们在文章下方留言。
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好词好句要摘抄吗?摘抄了要记住吗?”
✦
网友“心”提问:
1.阅读时老师要求抄写一些好词、好句、好段,进行积累。可是抄了之后也没记住……
2.阅读时能看懂故事内容,过段时间,就基本忘了……请问要如何怎么解决这两个问题呢?“
好词好句要摘抄吗?摘抄了要记住吗?这大约是一谈起阅读问题时,很多同学会浮现在脑海中的疑问。
我们不着急立刻下个结论,到底读书要不要摘抄,摘抄了要不要记住。不妨先看看古人是如何读书,看看有什么样的经验可以借鉴。
读书不如写书,摘抄很重要
一起来读两小段文言。先来看第一段:
唐张参为国子司业,手写九经,每言读书不如写书。高宗以万乘之尊,万几之繁,乃亦亲洒宸翰,遍写九经,云章烂然,终始如一,自古帝王所未有也。又尝御书《汉光武纪》赐执政徐俯,曰:“卿劝朕读光武纪,朕思读十遍不如写一遍,今以赐卿。”圣学之勤如此。——摘自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手写九经》
这是宋人笔记小说中的一段。主要涉及两个人物,一个是唐代的国子司业(主管教育的学官)张参,另外一段则是南宋的皇帝宋高宗赵构。两个人共同干的事情是什么?就是“手写九经”。
张参和宋高宗“手书九经”的理由非常相似,张参的理由是“读书不如写书”,宋高宗的理由是“读十遍不如写一遍。”
什么是“九经”呢?就是九部儒家的经典。不同时代所指稍有不同,但一般不外我们熟悉的《论语》《孟子》以及《诗》《书》《礼》《易》《春秋》《孝经》等书籍。这些书加在一起一共有多少字呢?差不多有几十万字吧。
再来看另外一段:
(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选自《明史·张溥列传》
张溥是明代的著名文学家,他的书斋名字叫“七录斋”,何以得名呢?原来他“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也就是说张溥读书,不单单是读一读,而且还要抄写;不单单要抄写,而且要抄七遍。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名高一时”,“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也就是下笔千言,倚马可待。
看了张溥这个故事,初中同学很容易会联想起选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其作者宋濂也是“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从以上若干故事,不难看出,抄书是我们古人学习上的一个传统。虽然以上故事可能并不为人所熟知,但是大约很多人从很小就听家长或老师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类的话,其实这些话也正是从这些传统中提炼而来。
要抄写经典
那么,是不是摘抄就是读书的不二法门呢?我主张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先回到前面的几段小故事来看,他们确实是在抄书,但抄的是什么呢?他们可不是不管读了什么都要拿来抄一抄,而是抄写经典。
这些经典的从文字量上来说非常有限,我们前面说“九经”不过几十万字而已。如果进一步压缩,回到我们熟悉的“四书”,有多少字呢?
《论语》有13700字,《孟子》有34685字,《大学》有1753字,《中庸》有3568字。尽管不同的统计稍有差别,但总体而言,“四书”也不过就是五万余字而已。连我们初中一册语文书的一半都不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全部都抄写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今天,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随便读一本小说,就是至少十几二十万字。不要说全抄,就是摘抄,那也是极大的数量了。再加上学生学业负担很重,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做抄录的工作。如果一定要摘抄,也要摘抄一点经典,而不是随便拿什么都来摘抄,那样意义不是很大。
再换一个思路来看,前面几段小故事的主人公虽然是抄书,但并不是被动的,完成任务式的抄写,而是主动抄写。如果被动地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缺乏主动精神,那么这种抄写就不会有什么好效果。
读书最重要的是用心
其实,抄写只是一个手段而已,读书最重要的是用心。我们一起看看宋代大儒朱熹关于读书的一段论述: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从上面这段论述可以看出,朱熹强调读书最重要的是“心到”。如果做到了“心到”,那么,自然“口到”“眼到”就不在话下了。当然,朱熹所谈的读书,依然是读经典,而不是随随便便读什么书,都要这样来读。
综上,关于摘抄,我有两个建议,一个是一定是自己主动的摘抄,并且,在摘抄的过程中有思考,如果是完全被动的极不情愿的摘抄,那么不抄也罢。另外一个就是要摘抄经典,只有经典才值得摘抄,其他内容不太值得。
摘抄完不一定要记下来
至于说是不是摘抄完了就一定要记下来,也不是必须。如果你真的喜欢,那么,自然就会对摘抄的内容反复诵读,慢慢就达到熟读成诵的状态了。如果不能成诵也没有关系,只要能理解,头脑中有较为深刻的印象就可以了。我们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有些东西,只要记住关键词,一旦需要,能随时在网上查到取用就可以了。
这位同学提出的第二个问题“阅读时能看懂故事内容,过段时间,就基本忘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紧密相连,甚至本质并无不同。就是纠结读了是不是要记住,记不住怎么办的问题。
大约是我们在学文言诗歌等内容时,因为要考试,而且还会哪怕是写错了一句话中的一个字都不得分,这就导致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陷入了一个误区:觉得只要是所学的,就要记住,要不然就应付不了考试,就算不上有收获。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所读内容都必须要记住,尤其是读故事,记住就更不应该作为阅读的主要目的。
《庄子·外物》中说:“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句话的意思是“捕到鱼后就可以忘记了捕鱼的工具——竹笼;捕到兔子后就可以忘记了捕兔的工具——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意义的,得到了意义就可以忘了语言。”
读故事也完全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态度,要得鱼忘筌,得兔忘蹄,得意忘言。因为有比故事情节本身重要得多的内容值得去学习。
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写作
我们以鲁迅经典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美女蛇的故事这一段为例来说说这个问题。文不长,引如下: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
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这个故事一点儿都不难理解,我们读了非要记住这个故事意义也不大,那需要记住什么呢?是说“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吗?好像不是,是说“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吗?好像也不是。
一方面,我们能理解鲁迅记录这段故事,就是为了增强百草园的一个传奇色彩就够了。另外一方面,我们其实通过这个故事,可以从语言表达角度学到很多写作技巧。
比如,故事叙述的方式,哪些要素先说,哪些要素后说,这是很有讲究的。如果这个故事直接讲老和尚给了读书人一个小盒子,告诉他,这盒子里是飞蜈蚣,能吸蛇的脑髓,然后读书人接受了这个盒子,高枕而卧,最后美女蛇被治死了。这样讲这个故事会怎样呢?实在是大煞风景,一点儿悬念都没有,一点趣味都没有了。
又比如,单纯一句话,哪句先说,哪句后说,也有很多讲究。“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如果这句话修改为:“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所以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又会怎么样呢?显然这样一改,这个句子就全无活力,只是在死气沉沉地述说一个事实,完全无法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你慢慢读原句,“长的草里是不去的”,自然会生发在头脑中生发出一个问号来,为什么呢?下一句就得到了解答。而如果调换两句先后顺序,则完全没有这样的效果了。
再比如,一段话之中,哪些要素可以承前或者蒙后省略,让语言表达更简洁,也有很多讲究。“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这句话实际上有好多承前省略的部分,如果我们把省略的部分补充上,是这样的:“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读书人)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读书人)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读书人)答应着,(读书人)四面看时,(读书人)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美女)向他一笑,(美女)隐去了。”可是如果真的要是把这些应该承前省略的都补充上,那就显得实在太啰嗦了,只有全部都省略掉,语言才显得干净简洁多了。
由以上可见,读故事,不用非得纠结于故事是否记住了,我们又不是说书人,非要把这个故事原原本本地转述给别人。我们能够从故事中获得人生的道理也好,还是文章的写法写好,都是收获,这些收获有很多是无形的,不一定非得通过记住这个故事才能实现。
阅读问题征集
请网名为”心“的朋友在本条微信下留言,留下您的地址、电话、收件人等信息,我们将为您送上我们的奖品。
关于阅读,你有什么问题或困惑?欢迎各位老师、家长朋友继续提问,我们的活动还在继续。
设计:周 丹
编辑:周 丹
主编:吴海涛
点击“分享”,让更多的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