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ta一直陪在你身边(陪Ta去看万水千山)
让ta一直陪在你身边(陪Ta去看万水千山)想再啰嗦一句:今天的文章是我某天早晨起来,突发奇想写下的。我想情绪也最真实。在和他一起成长这几年,我慢慢熟悉起一个陌生小动物的行为规律,也慢慢看清自己很多隐秘的个性。我想和他说说话,隔着文字的薄纱。因为只有面对他,我是完全的赤子之心,也才更了解我自己。
写在前面的话:
大家好,我是陶妍妍。
我有个三岁儿子叫木耳菜。其实在他还是粒种子时,我就想开个博客,通过文字和他说说话。
我不算一个口才太差的人,但口才作为交流工具,或交心工具,还是有很多不同的。我个个性中有很多羞怯成分,在人与人的沟通中,会出现很多障碍——这种“障碍”让我必须借助文字。
在和他一起成长这几年,我慢慢熟悉起一个陌生小动物的行为规律,也慢慢看清自己很多隐秘的个性。
我想和他说说话,隔着文字的薄纱。
因为只有面对他,我是完全的赤子之心,也才更了解我自己。
今天的文章是我某天早晨起来,突发奇想写下的。我想情绪也最真实。
想再啰嗦一句:
海绵宝宝也一样,它对一个三岁小男孩的吸引,在于人本能对幽默感的稀缺。虽然主角海绵宝宝是大明星,但石头脑袋的派大星更得我心。
它对海绵宝宝说:"Knowledge cannot rplace friendship I'd rather be an idiot than lose you."(知识不能代替友谊,我宁愿当个傻子,也不要失去你)——这是我听过的最动人的好基友宣言,也是婴童时代最需要建立起的亲密关系,是关乎人一生幸福的“安全感”。
而且作为《海绵宝宝》的脑残粉,我从来不觉得这部动画片幼稚。
因为,它是一个魔盒,有着月亮的背面。
在孩子眼中,每天发生的事就是三五个海底世界小伙伴在如何无聊打发生活,每个家伙都能瞬间变身idiot惹人大笑。但这里的idiot是美国式的阿甘,而不是赵氏二人转中的傻子,他们相信爱和勇气,常常在最绝望时散发出一丝神的光辉。
细细观察一下,“海绵宝宝”真的不止“无聊”这么简单。它既会让小家伙穿越时空和远古恐龙做朋友,通过松鼠珊迪来初解太空常识;同样也会用海绵宝宝的凤梨屋来探讨美国刚刚颁布的房产税——你以为人家连续播了15年,闹玩的?
而在我们国家,除喜羊羊和熊出没,能播几百集的动画片并不多,若说连播10年的动画片,更是想都不敢想。但上述两部为多少家长深恶痛绝啊,我相信也不会有哪个国家会买版权回去翻译。这就是中国动画片的大悲哀!
后来我总结了一下,无论是日本动漫还是美国动画,动辄能播十几年的原因,是动画人物一直保持着最纯净的初心,但他们的生活内容却和这个时代紧密相连,动画片中从来不缺乏社会热点,但大道至简——其实一个孩子,就足够应付这变化莫测的时代了。
这就叫“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长桌子短板凳都是木头”。
叮,我又idiot了。
我不知道木耳菜怎么看(他好像对海绵宝宝与熊大熊二的热爱是一比一),但在我看来,海绵宝宝和派大星的生活看似无聊,其实并不无聊;但熊大熊二和光头强的生活看似无聊,那是真无聊!
又是个烂埂,但我还是忍不住吐槽一下:真心受够了当下中国动画!他们的价值取向和选秀比赛中那些小孩苍白的表白一样:不明所以的自信心爆棚。你有梦想吗?当然有!你为什么如此自信?自信是一种心态,我就要爱音乐!——擦!爱音乐一点自我情绪都没有?爱音乐你只会翻唱别人的口水歌?
绕回熊大和熊二,整天就知道和又当护林员又当伐木工的变态光头强纠缠不清,过着原始人的精神状态,最现代化的元素就是各种快递来的治熊工具,主题思想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我真的不想我的孩子跟着两只熊跳整天跳二人转。
可是,它们已经火了中国银幕2年多,霸占了各个儿童频道的黄金段,卖出了无数电锯、猎枪、安全帽等各种暴力衍生产品,我现在好希望有部优秀的国产动画片能把它们灭掉!哇咔咔!
但是,好像,真木有……
我曾给很多人推荐过一部国产动画片,叫《熊小米和他的朋友》。那真是一部很温暖很纯净的动画片,缓慢的,唯美的,所有的色调都是粉粉的。我看得一心春水,木耳菜左顾右盼……后来我总结出原因了(我是个多么善于总结的领导式家长啊),木耳菜是个小男生,他天生喜欢汽车和手枪,对毛绒玩具没兴趣,而且小孩都是一团元气,哪里能像我这般淑女情怀啊。
这大概就是暴力动画盛行的原因。小孩都是有暴力倾向的小怪兽,他们要通过破坏,来建立起自己的规则。
难道,真的就只能让孩子们打来打去木?
中国动画还有个特色产品——说教类动画片。
十一时,特地带儿子去了影院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动画电影。毫不夸张地说,看到半场,孩子们屁股都长牙了,各个在凳子上扭来扭去,有些还在走道里蹦起来——他们实在觉得无聊啊。
这时idiot的我,脑海中突然蹦出一段小时候的记忆。
我三岁还是四岁时,个头很矮,被妈妈牵着手走在商场里,满眼都是长腿和大屁股,觉得很无聊,很窒息,那时我最喜欢的游戏就是把上身弯下来,从两腿之间看这个世界,因为这样的世界不仅是倒立的,很有趣,另外,我终于可以看清大人们的脸了。
可是我的妈妈不理解,她觉得一个小姑娘总透过裤裆看别人不雅观,因为这件事她打了我很多次,我终于戒掉了自己5岁前最喜欢做的事。
我们都是从小孩长大的,但是,我们却已经忘记了小时候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忘记了什么样的话孩子们才能听懂;忘记了孩子无厘头的原因。我们用成人化的思维,俯视着孩童的世界,指导着他们的生活,自以为是地以为在教育他们,规范他们——可那是两个不同的世界,真的不可以让成人世界的事等孩子们长大后再去做吗?
这大概就是《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失败的原因。电影里充满了成人化的权威指导意见,但孩子真的听不懂编剧在说什么吧。
现在很流行一句教育名言:父母最好的爱,不是教育,而是陪伴。
动画片也一样啊。请神给木耳菜派一个善良、有趣、有正确价值观的小伙伴来吧,陪着生于2011的他,中国式的长大吧——就像多啦A梦和大熊一样——可那是上世纪日本小孩的生活啊。
请那些画动画片的家伙们,既不要低估小孩的智力,也不要残忍地要求他们“长大就好”。
叮,难道我的内心也是个小孩(⊙_⊙)?
最近有朋友发了一部新的国产动画给我看,叫《神鸡包美丽》。
发给我看的原因是,他发现那是一只来自肥西的小母鸡,(⊙_⊙)因为动画片的开场音乐是合肥的小刀戏……我直接醉倒,木耳菜却嘿嘿直笑——小孩的笑点好奇怪。
这只神鸡的主人叫包子,是个有些怯懦有些懒惰却还算善良的小男孩,总是有各种烦恼。我对包子最大的不满是长得太好看了,完全不像一只包子!他不知道从哪弄了一只神经大条乐观主义的母鸡,随包子姓了,直接叫“包美丽”。(我勒个去,这名字真赤裸裸啊……)
我觉得国产动画片真心没法和日本美国比,(制作费别揍我啊,我们真的木有收水军的钱啊……)
但还是有点小感动,因为终于出现了个跟小孩一起面对问题的玩意儿——不管它是机器猫还是神鸡。
正经点,其实我看重这部动画片的,就是那份“陪伴”吧。
我觉得现在很多父母对陪伴的理解是有问题的。有了孩子后,一定要辞去工作做全职妈妈,每天开车送孩子去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吗?是无论多晚多累,都要教会孩子十个生字背两首唐诗吗?
人一辈子都在成长。好的陪伴是一起奔跑,是一起去看千山万水,而不是站在原地目送或牵制一个孩子的可能性。
对于现在的木耳菜来说,我觉得最好的陪伴,就是蹲下身和他一起看看这个大屁股的世界;是允许他慢慢来;是把那条该死的起跑线划拉掉;是陪着他一起idiot地无聊几年。
我坚信,无聊至极才是创新的前提。
关于这点,我有证据。
网络时代到哪干什么都会让你扫扫二维码。二维码被广泛运用前,还有个东西叫条形码。我一直认定二维码的创意,来自条形码的启发。
条形码技术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美国威斯汀豪斯实验室里。这家实验室有个名叫约翰·科芒德的科学家,性格古怪,喜欢无聊地东想西想,无聊的他有一天异想天开地想对邮政单据实现自动分检,于是,他发明了最早的条码标识。
对,他就是因为无聊,发明了一个当时非常无聊的东西,然后改变了这个世界。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字,欢迎加微信关注,微信公号:灵魂有香气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