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识骨寻踪50年前(寻踪童年阴影金缕玉衣)

识骨寻踪50年前(寻踪童年阴影金缕玉衣)中国古人迷信玉能让尸骨不腐,有朝一日可以起死回生。这个情节现在还会出现在某些盗墓小说中。其实即便最好的和田玉,也顶多能起到让尸体凉快几天的功效。在汉墓中发现金缕玉衣时,男款里面是空的了,尸骨已经灰飞烟灭。考古学家只在女款玉衣里发现了一点残存的牙齿和少量骨渣,证明玉衣里面曾经躺过人。玉不能够让人的尸骨不腐,它只能够自己不腐。人类所觊觎的永恒,只有器物可以企及。所以古诗中会写:“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死了再穿什么都没有用了。河北博物院大厅刘胜的金缕玉衣线缕凉席衣河北博物院馆藏的两件金缕玉衣是1968年5月,某部工程兵在河北满城县开凿隧道时发现的满城汉墓里出土的。所属于汉景帝之子,汉武帝的异母兄长中山靖王刘胜和妻子窦绾。

#博物馆故事#

在我还不识字的年代,经常翻一本介绍文物的书。因为书的前几页是彩色图片,所以当时的我都是把它当画报看的。现在还能回想起,那些图片里有司母戊大方鼎、编钟、马踏飞燕等,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几乎对我童年形成阴影的是“金缕玉衣”。不知道是不是平躺着的人形物体,就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恐惧感。我当时应该还没有多少生死的概念呢,但一看到金缕玉衣就觉得害怕。好像我不觉得它是一件衣服,而是觉得它是一个人。白天看书会迅速翻过那页,到了晚上,根本不敢看那本书了。但是金缕玉衣还是会经常出现在我梦里,有时在梦中它甚至会躺在我床底下咳咳地咳嗽。

识骨寻踪50年前(寻踪童年阴影金缕玉衣)(1)

梦里萦绕的金缕玉衣

古人对金缕玉衣的误解有多深

本以为对金缕玉衣的恐怖想象,只是我个人的心理障碍,前两年我姐带她女儿去河北博物院参观,她女儿也害怕金缕玉衣,以至于不敢对其拍照。多年前我去看金缕玉衣时,因为有了之前的阴影打底,倒是不觉得现实中的它比在书里的图片上更可怕了,因为我发现它的确是件衣服,不是个人,童年阴影随之淡化了很多。但又因为近距离观看金缕玉衣,发现它就像是用玉石凉席做成的盔甲,从此又开始有点害怕睡那种玉石凉席,感觉像是睡进了金缕玉衣。

识骨寻踪50年前(寻踪童年阴影金缕玉衣)(2)

刘胜的金缕玉衣

识骨寻踪50年前(寻踪童年阴影金缕玉衣)(3)

线缕凉席衣

河北博物院馆藏的两件金缕玉衣是1968年5月,某部工程兵在河北满城县开凿隧道时发现的满城汉墓里出土的。所属于汉景帝之子,汉武帝的异母兄长中山靖王刘胜和妻子窦绾。

识骨寻踪50年前(寻踪童年阴影金缕玉衣)(4)

河北博物院大厅

中国古人迷信玉能让尸骨不腐,有朝一日可以起死回生。这个情节现在还会出现在某些盗墓小说中。其实即便最好的和田玉,也顶多能起到让尸体凉快几天的功效。在汉墓中发现金缕玉衣时,男款里面是空的了,尸骨已经灰飞烟灭。考古学家只在女款玉衣里发现了一点残存的牙齿和少量骨渣,证明玉衣里面曾经躺过人。玉不能够让人的尸骨不腐,它只能够自己不腐。人类所觊觎的永恒,只有器物可以企及。所以古诗中会写:“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死了再穿什么都没有用了。

识骨寻踪50年前(寻踪童年阴影金缕玉衣)(5)

金缕玉衣的主人有何德何能?

据说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一般只有皇帝死后才可以享用金缕玉衣,其他的诸侯贵族则用银线、铜线编制的玉衣。这个刘胜何德何能,可以夫妻占用两个金缕玉衣的“指标”?和他建立了丰功伟业的弟弟汉武帝相比,刘胜在史书中的记载就没那么光鲜了,《汉书》中班固对他的评价是“胜为人乐酒好内”,就是喜欢喝酒和美色。他的“乐酒好内”可不是一般的说说而已,是有强大的数据支持的,光子嗣他就有120个,美女少点还真生不出这老多来。在他墓穴中的大量陪葬酒器也印证了墓主对酒的痴迷。

识骨寻踪50年前(寻踪童年阴影金缕玉衣)(6)

我姐以前参与拍过一个央视的文物纪录片,里面就有展示中山靖王刘胜生活的片段,我姐被分去演坐着陪酒的妃子,她说因为自己演得过于夸张喜感,把站着的宫女逗得都没法淡定侍立了。因为是纪录片,也没什么剧情,让靖王被美女环绕喝酒,就是靖王日常生活的全部体现了。

识骨寻踪50年前(寻踪童年阴影金缕玉衣)(7)

历史上的中山靖王真的就是这么一点正事没有吗?《汉书》中也记载过靖王刘胜在汉武帝面前的精湛“演技”,因为景帝时期爆发过“七王之乱”,大臣们以吸取教训为名,动则打压各诸侯王。刘胜会同其他三个诸侯王进京朝见汉武帝。席间,刘胜引经据典、又哭又演,就硬是让武帝增加了对诸侯王的礼遇,废除了“官吏检举诸侯王不法行为”的文书。

识骨寻踪50年前(寻踪童年阴影金缕玉衣)(8)

由此可见靖王刘胜不但很可能口才了得,且很有说服他人的个人魅力。至少曾经以一己之力提高了诸侯王的待遇,所以他应该人缘不错,就算他的亲兄弟肃王刘彭祖指责他“奢淫,不佐天子拊循百姓……”但也许正因为刘胜是这样的人,他在汉武帝面前说话才“好使”,如果他是个励精图治,胸怀天下的人,还想争取诸侯王待遇,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在皇帝眼中,一个“乐酒好内”的兄弟肯定比野心勃勃的兄弟可爱多了。连他死后都可得享皇帝赐的金缕玉衣。后世子孙刘备更是常把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挂在嘴上。至少可以间接证明提中山靖王应该是加分项。

识骨寻踪50年前(寻踪童年阴影金缕玉衣)(9)

现存唯一女款金缕玉衣的主人不一般

两套玉衣的外形不但尺寸有别,中山靖王刘胜的玉衣1.88米长,妻子窦绾的玉衣1.72米长,造型上也具有个性化的分别,刘胜的玉衣腹部与臀部的线条都十分立体,明显是给肥臀酒肚留下了空间。我小时候看过的那张金缕玉衣图片应该就是刘胜的。

识骨寻踪50年前(寻踪童年阴影金缕玉衣)(10)

刘胜玉衣的酒肚

窦绾玉衣上身的“花色造型”明显跟刘胜的不同,是由黄丝带绑贴上的,像是穿了件“提花风”的背心。现在崭新的黄丝带是修复时参照原残留丝带复制的,原玉片上还留有清晰的粘贴痕迹。

识骨寻踪50年前(寻踪童年阴影金缕玉衣)(11)

窦绾金缕玉衣的上装展示

识骨寻踪50年前(寻踪童年阴影金缕玉衣)(12)

原玉片上丝带贴过的痕迹

窦绾的金缕玉衣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女款金缕玉衣。在窦绾生活的那个年代,女性的地位不高,尽管她是窦太后的族人,也要接受丈夫跟很多女人生了120个儿子的现实。不过从窦绾墓随葬品的细节里我们似乎可以推测出她“独立女性”自我的一面。

识骨寻踪50年前(寻踪童年阴影金缕玉衣)(13)

在她随身携带的爱物里,最突出的两样东西是铁书刀和她自己的铜印私章。铁书刀是用来在竹简上改字用的,这说明窦绾平时不仅爱读而且爱写。有自我精神世界的女性,老公什么样也就没那么重要了。她私章上刻的也不是常规的附属于男性的某皇后或某妃子,而是她自己的名字窦绾,窦君须。也许她去世前就留藏了这个“私心”,要作为自己而不是他人的附属离开。因为有了这枚私章,她的墓得以和中山靖王刘胜一样用自己的名字冠名,她的金缕玉衣也可以叫窦绾金缕玉衣,而不是仅仅用中山靖王妻子带过。

识骨寻踪50年前(寻踪童年阴影金缕玉衣)(14)

窦绾私章

一个人小时候经历过或是看过的东西,很有可能会在你的生命里埋下伏笔,长大后寻着那些草蛇灰线,发现一些遥应、启迪,消除一些阴影,这是一个很有乐趣的过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