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太经典了(万字解读太阳照常升起)
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太经典了(万字解读太阳照常升起)《太阳照常升起》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海明威的同名小说,但内容上是毫无关联。大部分影评,只是选取局部的意象、符号,迎合了人们对历史的猎奇心理,这种分析的趋势起源于《让子弹飞》的成功。但在拆隐喻、翻史书之前,首先应该聚焦明面上的东西。在《寄生虫》那一期,我说过电影是一个整体的系统,不管是理解人物,还是分析符号,都得在它内部统一的逻辑之下,否则就像解数学最后一道大题,蒙对了答案,糊弄下过程,虽然结果对了,但本质还是不懂。姜文2000年的作品《鬼子来了》惹恼了某些人,他也为此付出了代价。直到2007年,姜文才得以解禁导筒,他带着第三部作品《太阳照常升起》回归,然而先是在电影节上不敌李安的《色,戒》,与威尼斯金狮失之交臂。国内上映后,口碑也是两极分化。戴锦华教授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不单是就中国电影范围内而言。它是那种电影,看完好像对生命、对历史、对过程中的每一个人,感觉到了什么,但你
一、背景介绍
《太阳照常升起》,时隔十几年,终于“平反”了。
豆瓣评分起先连7分都不到,如今涨到了8.3分。历经十余年,姜文这部作品持续发酵,从上映时的票房口碑双失,到如今,被誉为是本世纪中国电影的代表佳作之一。
这期《万字经典解析》,我们会用一万字的篇幅,解析姜文个人最为晦涩的作品,让我们通过视听语言,试着管中窥豹,真正去了解作品的表达。
姜文2000年的作品《鬼子来了》惹恼了某些人,他也为此付出了代价。直到2007年,姜文才得以解禁导筒,他带着第三部作品《太阳照常升起》回归,然而先是在电影节上不敌李安的《色,戒》,与威尼斯金狮失之交臂。国内上映后,口碑也是两极分化。
戴锦华教授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不单是就中国电影范围内而言。它是那种电影,看完好像对生命、对历史、对过程中的每一个人,感觉到了什么,但你说不出,可是你被感动了。” 戴锦华教授都说不出,更不用说普通观众了。大多数人买票进了电影院,却完全看不懂,只能觉得姜文是在故弄玄虚。所以票房和整体口碑,到最后都不好看。
《太阳照常升起》确实难懂。一方面,它不是传统的线性叙事,会按照时间、现实的逻辑来讲故事,而是完全电影化的语言,加上环形叙事的手法,把四个故事被整合在一个主题之中,显得破碎;另一方面,片子里涉及大量符号、隐喻,理解上就更困难了。
大部分影评,只是选取局部的意象、符号,迎合了人们对历史的猎奇心理,这种分析的趋势起源于《让子弹飞》的成功。但在拆隐喻、翻史书之前,首先应该聚焦明面上的东西。在《寄生虫》那一期,我说过电影是一个整体的系统,不管是理解人物,还是分析符号,都得在它内部统一的逻辑之下,否则就像解数学最后一道大题,蒙对了答案,糊弄下过程,虽然结果对了,但本质还是不懂。
《太阳照常升起》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海明威的同名小说,但内容上是毫无关联。
这一句话其实都出自一部宗教典籍:“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大地永存,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太阳照常升起。”姜文电影的内容,则改编自叶弥的短篇小说《天鹅绒》。原著只有8000字,还没有本期文案的字数多。姜文只在第一和第三故事里,借用了原著的故事。
他说,自己看到小说的第一眼,脑子里出现了新疆的歌曲。一辆拖拉机从雾里面出来,随着雾前进,四周都是雾,人都可以在四周进来出去,但眼前的地面永远是清晰的;然后是地平线,黑点,一匹肥硕的骆驼上驮着两个女人,她们去干吗呢?一个人去奔丧,一个人去结婚,一个人不说话,但她们一直在交流,慢慢是橘黄色,完全是橘黄色。然后,姜文把短篇小说扩充成了4个故事,他把想象中的那个世界,用电影语言呈现了出来。
接下来是剧情回顾,会有剧透,介意的话可以先点收藏。因为文案的长度,大概率一次性看不完,也可以点个收藏,有空慢慢看。
二、剧情回顾
《太阳照常升起》整部电影分为“疯、恋、枪、梦”四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于1976年春天,中国南部的一个村子。周韵饰演的“妈”,梦到了一对带有黄须子的鱼鞋,醒来后,她去街上买鞋,偶遇逃学的儿子,而后冲到学校强迫儿子退了学,“就这几个字,妈也能教你”。
回家路上,她把新鞋挂在路边的大树上,去旁边的野地里方便,完事发现鞋不见了,有只鸟两次飞过,念着“我知道、我知道”,妈追着它上了树,说了些胡言乱语,“阿辽莎,别害怕,火车在上面停下了,天一亮他就笑了”。
鞋子丢了之后,妈就变成了“疯妈”,每天要么就是上树,要么就是刨坑挖石头,要么就是念诗,儿子一发现妈丢了,就满世界找她。疯妈快把儿子也弄疯了,一天,两人赌气,面对面砸光了家里能砸的一切瓶瓶罐罐,冷静之后,妈向儿子透露了和丈夫的相识过程。她说,丈夫是一名军人,名叫“阿辽莎”,还拿出一张二人合照,对儿子说“你的样子再减去我的样子,就是他的样子”,照片中,父亲的脸部被挖掉,疯妈又讲,他是“最可爱的人”,他有枪,“你爸先是这么长,然后是这么长,然后是这么长”,儿子似懂非懂。
随后,他无意发现了妈垒的石头房子,家里丢失的东西全被搬到了这里,被布置成了新房的模样。儿子狂跑回家,看到疯妈穿着那双丢了的鞋站在门口,说自己“好了”“不疯了”,以后“不打你了”。她劝儿子赶紧去接下放到村里的人,并表示会在家里等他回来、继续聊天,就在儿子把人接到河边时,一群小孩跑过来告诉他,疯妈消失了,只有她的绣花鞋和衣服漂在河上……
第二个故事也是1976年,夏天,东部的一所大学里。姜文饰演的老唐,和陈冲饰演的林大夫有一腿,但林大夫暗恋着黄秋生饰演的梁老师,梁老师跟老唐又是好朋友。
某天晚上,学校组织了场露天电影,众人正在观看时,突然传来“抓流氓”的喊声,梁老师被当成流氓追击、殴打,受到审查。之后,林大夫自愿报名指认流氓,在感受过三只手后,林大夫笃定三号就是梁老师,说他碰了自己,但却说反了位置,因为她当晚根本没去看电影,而是和老唐在洗澡。
老唐替梁老师出主意,写份检讨承认错误,交给上面,“你签字我执笔,先承认还是后承认,有很大的差别”,梁老师说自己不确定到底摸没摸,他笑了,“如果不是手摸了屁股,难道是屁股摸了手吗”。
老唐走后,林大夫去看望梁医生,坦承自己冒名指认的真实原因,她是为了“救”梁老师,当然也包含了自己的私情,“告诉他们我爱你,我就是要摸你”,林大夫的热情告白,把梁老师吓得不轻。另一边,她走后,食堂工作的女孩进来,又对梁老师倾诉了自己的爱意,“你伸出手,我多希望你摸的是我,摸的是我”、“我恨我恨”,她也承认,开头女孩们接到的连环骚扰电话,是她的恶作剧,只为了听到梁老师的声音,“丢你老母”。
风波过后,真正的流氓被抓到,梁老师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但第二天,他却用母亲送他的枪带,上吊自杀了……
第三段故事还是在1976年,秋天,这是第一个故事的续篇,也是原著《天鹅绒》的核心内容。故事1的末尾,疯妈的儿子小队长,去接下放到村里的人,巧了,来的两人就是老唐和他的妻子。
路上,老唐用猎枪——那把梁老师留下的枪,打了一只野鸡送给小队长,作为初次见面的礼物。之后的日子里,老唐的任务,就是带着村里没上学的一帮孩子,去山上打猎,每次他也会把打来的猎物上缴,小队长给他记工分。
某天,老唐发现自己的妻子,成了小队长的猎物,两人在石头屋偷欢,第二天,妻子坦然下跪,承认了此事,老唐找到小队长,本想一枪崩了他,小队长承认自己该死,但还有一件事不明白,“唐叔,什么是天鹅绒啊”。老唐告诉他,自己会找给他看,“但是你记着,找到天鹅绒的那天,就是你死的那天”。
老唐去了北京,拜托朋友帮忙找天鹅绒。故宫的一个角落,崔健饰演的朋友,在纸上画着不明所以的关系图,分析是老唐先冷落了妻子,才导致出现奸情。老唐回到村子,打算原谅小队长,两个人再次在水塘相遇,他上缴了猎物,转身离开,小队长却“找死”,拿出一面破旗向老唐展示,说自己知道了天鹅绒是什么样子,“可是你老婆的肚子根本不像天鹅绒”,一声枪响过后,来到了第四个故事。
这次时间变了,倒退到1958年的西部,整个故事最开始的地方。落日映红了戈壁滩,两个女人骑着骆驼前行,她们是年轻时的疯妈和唐姨。唐姨笑了一路,讲了一路他和老唐在南洋的爱情故事,一旁的疯妈沉默不语。唐姨说,那个人在路的尽头等她结婚,之后,标着“尽头”和“非尽头”的岔路口果真出现,唐姨向左,疯妈向右。
选择了“非尽头”的疯妈,来到了一个废旧的厂房,一个俄罗斯老太太告诉她,阿辽莎已死,被翻译打断,“她的丈夫根本不叫阿辽莎,而是叫李不空”,老太太表示,不要在意那些细节,在留下的信里,她丈夫确实自称阿辽莎。
疯妈挺着大肚子,对着丈夫留下来的遗物哭诉,坚持不相信他已去世。另一边,唐姨跟随指示来到山顶,老唐在那里等着她,两人相拥,老唐向她告白“你的肚子像天鹅绒”,说完朝天放了两枪。
晚上,两人在戈壁上举行了婚礼,人群狂欢、载歌载舞,梁老师也在其中,年轻时的他,并不忌讳和姑娘们嬉笑打闹。热闹的外围,一辆载着疯妈的火车经过,被火点着的帐篷升上了天空,火光照亮了火车,疯妈感觉到自己要生了,跳下火车沿着铁道奔跑,哭声响起,小队长降临在了开满鲜花的铁轨中间。之后,疯妈抱着儿子,站在火车顶上,对着正在升起的太阳,一遍一遍地喊着话,“阿辽莎,别害怕!火车在上面停下了,他一笑天就亮了!”随后,太阳照常升起,第四个故事也落幕了。
三、详解电影
这四段故事看似不合逻辑,结构混乱,实际上,按照影片所交代的时间,稍加整理,就可以捋顺它的正确顺序:4、2、1、3。1958年的片段在最前,然后老唐和梁老师出现,紧接着,妈疯了,老唐和妻子被下放,来到村里。
四个故事共同表达了一个主题,那就是对爱与欲的追求。
(一)消失·回归
1、疯妈
疯妈是第一个出场的人物,也是最后在场的人物。影片开始,她梦到了鱼鞋,引出了“追求”的概念。梦是什么?它往往是现实中没有得到满足的渴望,鞋就是她所追求的东西,追求的东西丢了,所以她疯了。如果想要搞清楚疯妈这个人,我们需要把她出现的两个故事对应起来看。
第四个故事里,疯妈去收拾丈夫的遗物,她有两段台词,“我知道我知道,就凭这衣服上三个洞,就凭这一堆东西,你就想跟我说你死了,我不会相信的,你想去找哪个女人就去找好了,用不着想这种方法来骗我”“不空,不空啊,以后,你的名字就叫阿辽莎啦。”
“我知道我知道”,在第一段里,疯妈丢鞋时出现的鸟,也一直重复着这句话,鸟对等着疯妈,而她梦到、找回、再丢失的鞋,则对等着丢失的丈夫“阿辽莎”。
综合两段来看,疯妈的情爱诉求两次落空,一次是丈夫的死亡,一次是鸟的飞走。年轻的疯妈,下意识否认“丈夫已死”这个事实,想到了“丈夫和女人跑掉”这个托词,而鞋的丢失、鸟的飞走,是她找回情爱后的再次丢失,造成了更大的打击。
疯妈在两个故事中的结局,也是对应的。故事1的结尾,她说“我现在不疯了”,然后消失在了河流中,只剩衣服和鞋漂向远方。故事4,失去丈夫的疯妈,站在了无尽的铁道起点,开始了对远方的漫长追逐。
这种对等造就了一种循环,让疯妈即使反复遭遇打击,依然可以找回渴求情爱的自我,哪怕会遭遇压制。
在疯妈的段落里,河流的意象也多次出现。河流、湖水,多象征着人对母体的回归,疯妈多次漂浮于河流之中,先是乘着块状草地,而后消失在了河流中。
相较于中间两个故事,第一段和第四段是对应最多,也是最含蓄的部分。第二个故事里,梁老师的压抑,林大夫的热烈,老唐与林大夫之间的暧昧,都是爱与欲的明确体现,第三个故事里,小队长和唐姨,本身也是偷情的故事,无需多言,而疯妈的爱和欲,都埋藏在那些荒诞的举动之下。
2、小队长
在小队长这个角色中,也可以看到水的元素。电影里,小队长在河里漂着、游泳,随后他爬上岸,发现了石头房,正是在这石头房中,他和唐姨偷了情。唐姨对他说,“你唐叔说我的肚子像天鹅绒”,而他在百般寻找、看到天鹅绒的瞬间,迎来了死亡。
从故事4里,我们知道,天鹅绒其实是老唐和唐姨在确定结婚时的告白,是男女情爱达到最高峰时的言论,小队长寻找天鹅绒,并在最终寻找到天鹅绒,成为了他寻找情爱、寻找到至高情爱的写照。
那么,枪代表了什么?小队长看到天鹅绒时遭到枪击,又代表了什么?在第三个故事里,枪与小号经常保持着同进退的节奏。关于枪,第四段中唐姨说过句话,“他说他打了三枪,你看看他多恶心,居然把那事儿比喻成打枪”,这说得够明白了吧。
而小号,则总是和枪并行。老唐在山里和孩子们打猎时,画面不断切换到他吹小号的画面,枪的硝烟和小号的声音交叠出现。第二段里也有暗示,老唐说过,“我一吹号,林大夫就去我的房间。”随后老唐、梁老师、林大夫三人钻进屋内,屋内传来放纵的笑声,响起的小号声,自然也就有了情欲和挑逗的意思。
因此,小队长在天鹅绒和枪的双重意象叠加下消失了,其实就和偷情一样,是他情欲本能的爆发。在第一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疯妈对小队长的“培养”:在一次次“不知道(阿辽莎)”的回答中,他被反复掌嘴,直到他认可了“阿辽莎”,疯妈追求的对象。小队长的偷情,也是在疯妈的引导下,从压抑欲望到回归的过程,最终,他和疯妈一样,在枪响中消失了。
3、梁老师
梁老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人物,但他身上,丢失的东西更明显。第二个故事里,他站在医务室中,四周的白色帷幔,随风不断飘起,象征着挑逗和撩拨,他伸手去抚摸,说明了他对帷幔后林大夫的欲望,但面对林大夫的诱惑,他又表现出了拒绝的态度。看电影时也是,他伸出了手,但还没成事,就戛然而止,群众暴起、追击流氓,他做贼心虚跟着逃窜,也是在压抑自己的欲望。
之后,他住进医院,林大夫和操着乡音的女孩先后向他表白,这里电影营造的氛围,对照梁老师的心理,很值得细品。雨点和树影打在窗帘上,不停闪烁、明暗交替,表现了他内心想展现欲求、又不敢表露的畏缩心理。
女孩表白的一瞬间,一声炸雷响起,闪电照射到窗内,表现了他那一瞬的激动,随后他又自我压抑,让女孩走,此时窗外阴雨连绵,窗内一团黑暗,也可以看作他拒绝欲求后,内心的低沉。梁老师的情爱,在压抑与激活之间反复切换,直到最后达到一个小高潮,他用母亲送他的枪带,完成了自杀。
4、老唐
老唐,是天鹅绒的命名者,枪的持有者。虽然小队长和他老婆偷情,但在最后他其实已经打算放过小队长,说明他“认可”了小队长追求本能的行为。
电影里,枪是所有人欲求的共同象征物:疯妈念念不忘的亡夫带着枪,梁老师有一把猎枪,老唐是猎枪的第二个主人,小队长则是被枪击中,所有角色在同步的节奏里,得到了强化。
在第四个故事里,老唐身上有一把猎枪,这是1958年,而在第二个故事里,他看到梁老师的猎枪,说了这么一句,“好像是在新疆看过这样一把枪”。两相结合,我们就不难理解:他在新疆的那把枪后来丢失了,而后,他从梁老师手里,接过了类似的枪。枪的丢失与找回,对应着老唐和林大夫的偷情:他继承了梁老师身上的男性欲望。
总结一下,不管是疯妈、小队长,还是梁老师、老唐,他们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各种形式的消失。疯妈的肉体消失,梁老师吊死而主观意识消失,小队长被枪击消失,至于老唐,则比较隐晦,在他发现妻子和小队长偷情的那个夜晚,一起打猎的山里孩子问他,“你还会回来吗?”他说“会”,随即穿过了层层雾气,而在他不杀小队长,转身离开时,他则再次走进了一团雾气。
老唐和山里孩子打猎,颇有象征意味:山代表着荒野,是社会性外力难以触及的空间,而打猎,则要用到猎枪。因此,山里孩子的问话也就可以理解为,“你还会重回原始的、本能的世界吗?”老唐的回答是肯定的。最终他再次走回雾气,和其他三个人的消失,形成了统一。如果没有这个设置,我们可以把其他人的消失单纯理解为死亡,但老唐这个角色是引导:四人的消失并不是真正的死亡,而是离开现实空间、回归情爱世界。
5、唐姨
唐姨是电影里一个特别的人物。按理说,她应该被划分到有欲求的那一列,她和老唐结婚,和小队长偷情,但她对爱与欲的深层态度,却是排斥的。
第三段里,小队长和老唐在外面放枪,她吓得掉下凳子,还把水打翻了,话语里满是嫌弃:“从下放那天开始,你就玩那个破枪,我都不愿意骂你,还得寸进尺。”暗示了她对欲望的消极心理。随后,她和小队长偷情,似乎展现了自己的情爱本能,但最后,她在坦白时还是畏缩了,在老唐喝粥时,甚至不停地颤抖起来。
如果说上面的是细节暗示,那第四段里,唐姨选择了尽头的方向,是人物内心的真实揭露。疯妈从没有尽头的铁路,开始了对于“阿辽莎”的追逐,而唐姨则选择了无路可走的尽头,这条路看似是她和老唐之间的开始,实则是她情爱追求的终止,就像路的尽头,那只横亘在山顶的手掌一样,拒绝、阻隔了一切。
疯妈四人在欲求回归后,消失不见,而唐姨选择了离开村子,老唐从北京给她带回礼物后,她说“过两天我就走了,你一个人好好照顾自己”。唐姨的“走”就是回北京,如果说南部的村子,是欲求散发的地方,疯妈,小队长,老唐在此迎来回归,那么与之相对的北京,就是压抑的地方。
作为首都,北京的意义无须多言。老唐回北京和朋友讨论偷情那场戏里,背景是朱红色的故宫,带着统治的意味。并且,从电影的时间设定来看,前三段代表欲望回归的故事,都发生于70年代,再结合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这种“外力作用”就很好理解了。
(二)欲望·希望
大时代对人们内心情爱的压制性,一直贯穿整部影片。第一个故事里,疯妈让小队长退学,对老师说“你也不是什么都知道”。结合“我知道我知道”这句话推测,“知道”等于情爱,而“不知道”就像小队长回答“不懂”,是没有情爱。
老师在学堂里教的内容,也是“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这八个字的时代特征,已经溢于言表。老师还问“你笑什么!”,不让小队长展现自己的情绪,这也是对内心的压制,疯妈在这里让儿子退学,到后来问“绵羊怎么就不能上树”,逆反的意味也就出来了。
第二个故事里,梁老师被认作流氓,追击的场景中,他拼命逃跑,而后面的追击群众,手里提着手电筒,光芒随着人群的步伐不断跳动,晃着人眼,表现出集体力量的强大威压。后面梁老师还说自己数了,总共有42只手电筒朝着他照。
除了这些,影片中还有很多细节,侧面展现了时代背景。疯妈的丈夫是“最可爱的人”、放映的样板戏、《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的音乐,老唐的“下放改造”,阿辽莎遗物中,列宁的《为什么》,太多太多,我们不再一一展开。事实上,那只“手”对情爱的压制作用,解释了四个人的消失:在现实世界里,找回情爱欲求的他们,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无法继续生存,所以只能逃离到其他空间。
姜文想要表达的,是人性最纯粹的情爱,在一代代人身上的根深蒂固、不可磨灭。某些时间段,也许我们会丢失它,但它根植于我们的血脉中,最终还是会回归,在这个角度上,电影的重点是“传承”。
第一段中,疯妈所做的,除了自己的回归,就是将它传递到儿子的身上。另外,老唐为小队长去找天鹅绒,也是一种潜在的传承,他帮助小队长找回了情爱诉求。再进一步,它还体现在,老唐教山里孩子们打猎上,有孩子上树,挥舞着小鸟和鸟蛋,老唐让他下树,把小鸟放下,告诉他们“弋不射宿,钓而不纲”。孵小鸟的不能打,搞对象的野鸡也不能打,因为它们孕育着下一代。不管是小队长,还是更小一代的孩子们,都在疯妈、老唐这样的老一辈的身上,获得了爱欲本能的传承。
这个概念,在第四个故事里展现得淋漓尽致。第四段故事是一切的结束,但它同样是一切的开始,是疯妈和小队长故事的开始,也是老唐故事的开始,结合四个故事里的呼应对照,便传达出了一个轮回和循环的概念。
其实在第一个故事里,姜文就给出了引导:疯妈在屋顶上不断转着圈,反复念叨着同一首诗,老师出的题,也是“1234567乘以7654321”。第一段结尾,疯妈衣服顺河飘走,河的远方是耀眼的太阳,而第四段结尾,疯妈抱着小队长站在山上,远处同样是升起的太阳,太阳意象的首尾呼应,是对轮回概念最强有力的表达。
日出日落,无限循环,而旭日东升下,小队长出生,象征着新的开始和新的希望,也象征着新一次的轮回,上一代对下一代的传承。那张在天空飘荡的燃烧的帐篷,是在老唐的婚礼上着火的,那是影片里人们最欢乐的一段,是人们情绪达到最高点,热情与浓烈的象征。婴儿伴随着其飘过出生,就好像在说,火焰会代代相传下去,永无尽头。
很多人觉得时间线混乱,不太好懂,而这正是姜文的巧思。如果按照线性时间,小队长的死,应该是电影的结尾,那无疑是消极的,而姜文把1958年的故事,放在了最后的段落,让电影以情爱升腾的高潮作为结束。这暗示着一种积极的希望:过去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完美,但情爱之心是不可磨灭的,未来也依然充满着希望。
接下来,我们从《太阳照常升起》中发散开来,在姜文的所有作品中找找共同点,究竟有哪些主题的表达是承继下来的。
四、《太阳照常升起》的承继
1、《阳光灿烂的日子》
首都、欲望、幻觉、现实,在姜文的作品里,一脉相承。
《阳光灿烂的日子》第一个镜头,就是伟人的雕像,随后,童年马小军送父出征。在第一场戏中,有一个马小军看着部队的面部特写。
同样的特写,随后大量地出现在影片的各个部分,构成了一种连续性:童年马小军看着解放军,其后看着舞蹈的女孩,看着米兰的大腿,看着被火车填塞的铁轨缝隙。他本向往着为国效力的光荣,却演变为对女孩的追逐。
电影开篇的旁白,实际上点明了其后的一切:“北京,变得这么快,二十年的功夫,她已经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都市,我几乎找不到任何记忆里的东西,事实上这种变化已经破坏了我的记忆,我分不清幻觉与真实,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使人们裸露的更多,也更难以掩饰心里的欲望,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陪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阵阵发黑。幻想中,阳光灿烂,而真实确是黑白的。”
马小军,以及片中所有的少年,在思想教育下均怀一腔热血,但现实的成人世界,与他们所幻想的模样大相径庭,就像米兰,不是马小军所幻想的米兰,米兰和于北蓓两个女孩,对应了外部的理想与现实。
马小军玩弄健康用品的一幕,气球飞过了父亲的军功章,父母的合影,这些物件代表的“信仰精神”,和男孩蓬勃的性欲结合起来,成为了人们心底在两个层面上的巨大冲动,但是,气球马上炸裂,马小军甚至不知道它是干嘛用的,暗示了他对二者的同样“无知”。而革命贤伉俪的父母,也在随后离婚了。
随着电影的进行,无数片段都有隐晦的指向。伴随着国际歌的歌声和解放军战胜美帝报道的背景音,大肆群殴的少年们,在伟人画像旁边被高高抛起的小坏蛋,礼堂内余音绕梁的爱国合唱,而外面只因和女生聊天,便被公安拘留的对比,以及佩戴爸爸奖章幻想阅兵、而又自觉没趣躺倒的马小军。
影片有一幕相当重要,冯小刚饰演的老师,代表了有文化的社会存在,是压迫马小军的一方,马小军嘲笑了他,老师寻找捉弄他的人,却始终未能找到,因为捉弄他的人,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那“一代青年”。
之后,马小军撬了米兰的家门,用望远镜看到了幻觉中的米兰。嘲笑老师,渴求米兰,是那个时代的冲动与热情,嘲笑老师对应着“打倒xx”的时代环境,渴求米兰则是欲望的表现。
对于伟人和他所代表的崇高理想、伟大事业,姜文的内心无比憧憬,然而,在另一方面,浩劫对他根本人性的压制,又是确实存在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结尾,那个黑白的天安门和伟人挂坠,戳破了此前一切出于男性尊严的幻想。
青春的他们,被激发出热血和蓬勃的理想,但在社会大环境下,少年们隐约察觉出一种不真实感,也亲身体验到了确切的证据,面临着动摇,但他们总是会试图遮掩现实,让自己活到纯粹的理想里去。
这种理想与现实、热情与打击的矛盾,只是换了种讲法,在《太阳照常升起》中又出现了,这也是姜文后续作品的共同核心。
2、《北洋三部曲》
《让子弹飞》里,姜文饰演的张牧之,是最为理想主义的自我,说着赚富人的钱,去了上海。
《一步之遥》里,来到上海的马走日,无法革掉富人的命,反遭诬陷,只能以自杀告终,而最后的飞天和堂吉诃德的风车,给影片增添了几分荒诞与魔幻,此刻的他,尚处与理想主义失败、但心气仍存的状态。
到了《邪不压正》,理想主义革命者变成了彭于晏饰演的李天然,他的阳光健美,充分符合姜文曾经的作品里,对自己的“幻想”,在平房屋顶上的健步如飞,也和马小军、姜文自己的童年经历吻合。
而姜文自己,在电影里则成为了现实主义、功利指向者,在蓝青峰的利用下,李天然最终只能逃离远方,用理想和情欲的灭亡,换取现实与可行的革命。
《太阳照常升起》,是对这些复杂思绪最综合的讲述。过往经历虽然不那么美好,但对于那些从小被告知和教育的东西,由于心中的火焰不曾被彻底磨灭,或许便永远可以期待一个“解放它”的未来。这种复杂的思绪,便是他抓在手里、不愿否定的,我们称之为“希望”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