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优秀的父母都在做)
专注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优秀的父母都在做)父母能看到我的感受,能理解我哭闹的原因,就算不理解也能够在我需要的时候给我拥抱,信任我,支持我的想法。想了想,我需要一个和谐的家庭,父母相爱,妈妈和奶奶友好相处,家庭整体氛围和谐相处。1.什么才是为人父母真正的爱@王露露什么才是父母真正的爱呢?专家说,教育孩子永远不要忘了你自己曾经也是孩子。作为曾经的孩子,我需要怎样的爱呢?
作为父母,我们很容易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孩子的学习成绩就好比是收获的“鱼”,而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渔”,是学习的能力。对孩子来说,我们更需要授之以渔,而不只是授之以鱼。
真正能决定孩子未来成就的,是孩子不论到哪里,都能有自主学习的关键能力。
果妈阅读带着大家一起读了《自主学习》主题,精读了《园丁与木匠》、《孩子如何学习》、《自主学习,决定未来》和《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的88个细节》,详细了解孩子独特的学习机制,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1.什么才是为人父母真正的爱
@王露露
什么才是父母真正的爱呢?专家说,教育孩子永远不要忘了你自己曾经也是孩子。作为曾经的孩子,我需要怎样的爱呢?
想了想,我需要一个和谐的家庭,父母相爱,妈妈和奶奶友好相处,家庭整体氛围和谐相处。
父母能看到我的感受,能理解我哭闹的原因,就算不理解也能够在我需要的时候给我拥抱,信任我,支持我的想法。
父母能有自己努力的事情,并且热爱,热爱一件事的时候眼里都是有光的,看到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也会觉得幸福。
他们不会天天盯着我的作业,不要在我还没搞懂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很明白,告诉我,你做的是错的。能够陪我做我觉得有趣的事情,那样我会在同伴面前很骄傲。愿我们是朋友,同步成长,互相支持。我觉得这些对于我来说就是爱,就足够了!
回想自己做父母的这四年,孩子出生就开始看育儿书籍,看各种公众号文章,可是自己越来越迷茫,越来越焦虑,有时候觉得陪孩子玩都有功利心。
越来越不知道怎么去做好一个妈妈,怎么来经营好自己的家庭,看着自己的孩子开始慢慢变得不那么自信。
我知道问题在我,我一直在自由和规矩之前徘徊,也许这两者并不矛盾,但我还在还不知道如何去用,怎么作为一个园丁去养育孩子。
为人父母,本质是爱,我想要放弃以前的所有观点,放松自己,找回母爱的本能!
2.边看边学
@诚然
"孩子几岁你就几岁,孩子几年级你就几年级。"前几天听这句话的时候理解的还不是特别明白,今天再想到这句话,似乎听懂了其中的道理。
俯下身子和孩子一起成长,陪伴孩子在生活中不断试错边看边学,而不是以家长的姿态告诉孩子这个不应该做,那个不能做。
只要没有危险,就大胆地陪孩子一起探索吧,带着我们的好奇心,重新去寻找生活中我们不曾发现的美好。
"照我做的做,而不是照我说的做。"这句话是加入果妈阅读以后对我影响很深的一句话,一年来我也一直在践行这句话,同时也受益于这句话。
想让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给她看,这样一来,很多事情孩子就不会再问为什么,而理解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比如早起,从孩子上一年级以来,我几乎每天都是六点以前起床跑步,六点钟闹钟响起,孩子也会自动起床读书,不会问为什么要早起读书的问题。
有次她在给我的信中写到:妈妈每天坚持早起跑步,我也坚持早起读书。
还有阅读这件事,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还特别的抓狂,孩子几乎不认识什么字更谈不上写字,班里其他孩子都会上了幼小衔接,我们明显很吃力。
也是因为加入果妈阅读,我开始了自己的阅读,孩子也跟着我一起阅读,现在她基本上可以自主阅读了,打开二年级的课本,孩子欣喜地告诉我上面的字她都认识,而她的阅读树也在慢慢地长大。
现在每当我想让孩子学什么的时候,我都会先在潜意识里想到我要做什么,而不去逼迫孩子。
3.边听边学
@流年安然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嘴巴,两只耳朵,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平时与人交往时倾听大于说话呢?
崔永元在《有话说》这本书中也写到“我希望在赴一场谈话之前,你不是只带了一张嘴,还带来了一双耳朵,准备好听对方先说。”这样看来,听真的比说更重要,那在教育孩子方面呢?
孩子们从出生到成人,获取信息的途径很多都是听,听爸爸妈妈说,听老师说,听同学说,听电视、手机说...在错综复杂的话语中,孩子究竟选择听谁说的呢?这个时候,依恋模式就决定了孩子更相信谁。
一个稳定、安全的爱的基础要比与父母说话的细节更重要。即使是4岁的孩子也不会轻易相信别人,他们会通过观察这个人有多自信来区分他们的可信程度。
孩子就像海绵,但他们并不是随意的海绵,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他们就会判断其他人是否可信和可靠。随着他们越来越了解别人,也学会了调整自己信任或怀疑他人的程度。
我觉得这和父母的文化程度是没有太大关系的,孩子们需要的是我们为他们建立安全的场域,在这个安全的空间里,父母的话语可能并不是很专业,但孩子们只要觉得安全,他们就会自己在场域里思考他们想要的答案。
我们只需要给孩子空间就好。因为体验模仿也很重要,很多时候,对父母来说,身教胜于言传。
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做,而不是按我说的做。
4.边玩边学
@大道至简
今天听了果妈的课程分享,得到了一个新知。
早年的玩耍经验,是对成年后保持大脑可塑性一个非常有益的帮助!可想而知童年的玩耍对孩子真的特别重要。
玩耍的类型:
a、嬉戏打闹的游戏:帮助孩子和他人互动。
b、探索性游戏:帮助孩子了解事物是如何工作的。
c、假装玩耍。思考可能性并理解别人的想法。
喜欢假装的孩子,在理解别人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假装也可以让成年人成为更好的心理学家,对成年人来说,小说和戏剧就相当于假装游戏和假装同伴。
研究表明,阅读小说和假装游戏有同样效果,阅读大量小说的人更是善解人意,善于理解他人。
孩子学习的时间就用来好好学习。玩耍的时间就带着孩子一起好好的玩耍。如果父母不知道怎么带孩子玩耍,那就让孩子带我们玩耍吧。
婴儿可能比成年人更适合做科学家。成年人总会关注那些已知的东西,而忽略那些可能会动摇我们先入为主的观念的东西。
5.为人父母是在一系列矛盾中寻找平衡的艺术
@紫光小慧
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大部分的父母都在像木匠一样,想把孩子雕琢成最好的艺术品,而这样难免会束缚了孩子们的天性,我们应该像园丁照顾花园一样,给予孩子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
种子——了解孩子的特质、顺势教养;
土壤——温馨的家庭氛围;
空气——无条件的爱;
水——坚持鼓励;
阳光——高质量的陪伴;
肥料——适时的兴趣引导。
让孩子在合适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方向成长,让他们长成独一无二的自己,我们只需对他们的这份独一无二表示尊重与支持。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创造力、好奇心、探索精神、坚毅、成长型思维等优秀的品格,但是培养这些优秀的品格,需要更多地关注到孩子的内核发展,而非他外在的成就。
“为人父母是在一系列矛盾中寻找平衡的艺术”,这句话大大地缓解了我在面对亲子关系中的矛盾时,心里的各种纠结与挣扎。
这句话让我明白,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矛盾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我们对待矛盾的态度却是非常重要的。
以前我们总是试图去解决出现在我和孩子之间的各种矛盾,因此我会通过各种育儿书籍学习各种解决矛盾的方法,却从未想过要去平衡这种矛盾,更谈不上在一系列矛盾中寻找平衡的艺术。
在我的生活中似乎“艺术”二字一直以来都离我比较遥远,但是通过今年的阅读与学习,我发现生活中艺术随处可见,它取决于你你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和眼界,而我也正在通过学习逐渐去感受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艺术之美。
为人父母,本质是爱,我会铭记养育孩子要像园丁一样照顾他们,而非像木匠一样时刻想要雕琢他们。
我是果妈阅读创始人果妈李璇,喜欢我欢迎点击上方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