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历史有名的太后(力压北宋的辽国太后)
北宋历史有名的太后(力压北宋的辽国太后)萧太后于南京排兵布阵,在岐沟关大败宋军,两个月后,活捉杨业。杨业以绝食殉国,萧太后下令,将其割下头颅,传边关各处,辽军士气大振,反攻宋军,收复所有领土。北宋成立,一统中原,一直想从大辽手中,收回燕云十六州。宋太祖赵光义时代,发动北伐,其中就有著名的宋代名将杨业(杨家将的原型),开始一路攻城略地,十分顺利。辽景宗自幼体弱,精力不盛,很多国家大事均由萧太后参与,政治经验丰富。辽景宗早亡,享年35岁,其子辽圣宗耶律隆绪继位时,只有12岁,留下遗诏,军国大事听令于萧太后,此时的她,年仅30岁。宗室拥兵自重,贵族势大,孤儿寡母,虽位贵权重,而形势却不明朗。萧太后依靠顾命大臣韩德让和耶律斜轸,逐步掌握军政大权,严管贵族,颁布“诸王归第,不得私相燕会”的法令,回收军权,解决内部隐患。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提拔大量汉族人才,使辽国官风良好,繁荣昌盛。内部稳定,着眼外部,北宋乃辽国大敌,数次与之战争,
唐朝盛世过后,迎来了中国历史中最为混乱的时刻,五代十国,而北方的游牧民族也伺机而动,欲入侵中原。
契丹一族趁机而起,公元916年,部落首领耶律阿保机建国“契丹”;到公元947年,辽太祖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改国号为“大辽”,而辽国正是北宋最强大的敌人。
随着最近《燕云台》的热播,萧太后再一次引起的观众的关注。《杨家将》的故事中,因满门忠烈皆亡于其手,民间传说中,形象极为不堪。
接下来,就让我们认识一下,这位权倾朝野,堪比武则天的萧太后,究竟是何等传奇人物?萧太后,本名箫绰,小名燕燕,契丹族,辽国外戚重臣萧思温之女。公元969年,辽国第五位皇帝辽景宗耶律贤继位,被选为贵妃,同年册立为皇后。
辽景宗自幼体弱,精力不盛,很多国家大事均由萧太后参与,政治经验丰富。辽景宗早亡,享年35岁,其子辽圣宗耶律隆绪继位时,只有12岁,留下遗诏,军国大事听令于萧太后,此时的她,年仅30岁。
宗室拥兵自重,贵族势大,孤儿寡母,虽位贵权重,而形势却不明朗。萧太后依靠顾命大臣韩德让和耶律斜轸,逐步掌握军政大权,严管贵族,颁布“诸王归第,不得私相燕会”的法令,回收军权,解决内部隐患。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提拔大量汉族人才,使辽国官风良好,繁荣昌盛。
内部稳定,着眼外部,北宋乃辽国大敌,数次与之战争,均获得上风,占尽便宜。
北宋成立,一统中原,一直想从大辽手中,收回燕云十六州。宋太祖赵光义时代,发动北伐,其中就有著名的宋代名将杨业(杨家将的原型),开始一路攻城略地,十分顺利。
萧太后于南京排兵布阵,在岐沟关大败宋军,两个月后,活捉杨业。杨业以绝食殉国,萧太后下令,将其割下头颅,传边关各处,辽军士气大振,反攻宋军,收复所有领土。
之后多次交战,在萧太后的领导下,辽国屡克宋军。最为著名的则是澶州之战,萧太后携辽圣宗率兵南征,北宋迅速应对,在丞相寇准的劝说下,宋真宗赵恒御驾亲征。
王对王,双方汇于澶渊,宋欲求和,双方达成一致,于公元1005年结下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维持了宋辽旧边界,约定宋国每年给予辽国三十万金帛,结束了多年的战争,进入了长达百年的和平。
公元1009年,萧太后还权辽圣宗,结束了长达横跨两位皇帝,长达40余年的摄政生涯。同年,萧太后病重身亡,享年51岁。
萧太后一生,虽未登帝,如同帝王,辽圣宗带群臣给予尊号为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承天天皇太后,可见位尊。
而传言之中,萧太后与大臣韩德让之间,有着不可言喻的关系。韩德让为汉人,最后跻身契丹贵族,为摄政王,都依赖萧太后的提拔。
据说,萧太后选妃之前,曾与韩德让有婚约,待辽景宗身故,旧情复燃,二者为半公开的情人关系,如在中原,则千夫所指,但在辽国,是不违反契丹风俗的。
萧太后一手掌权一手情,将辽国带入鼎盛时代,可谓女中真丈夫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