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春名家家庭(梨园世家刘氏父女的舞台人生)
梨园春名家家庭(梨园世家刘氏父女的舞台人生)晋剧名伶刘德荣,早在光绪17年从山西忻县来到张家口,在大兴园献艺,是张家口最早的晋剧艺人,曾进京入宫演出过。他的三个儿子刘明山、刘宝山、刘玉山和孙女刘玉婵都是一代名伶,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他一家人能顶起半个戏班,艺术卓越,深受观众喜爱。◎王永江整理刘玉山《别母》剧照刘宝山《空城计》剧照张家口亦称张垣、东口 是通向西北的交通要冲,又是蒙汉贸易中心,是祖国北方著名的商埠与军事重镇,素有“塞外明珠”之称。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地理形胜,地方戏曲源远悠久。清末至民国初,晋商铺号甚多,山西中路人众,家乡戏曲受其牵引,艺人流入东口谋生。晋商把山西中路梆子牵引流布到张家口,逐渐为张垣人接受。晚清同治年间,大量著名山西梆子艺人先后来张家口献艺、授徒,壮大了山西梆子在张垣的声势,使张家口的戏曲活动达到鼎盛,名伶辈出,百年不衰,形成了“晋剧的第二故乡”。
刘玉婵
刘明山给孙女刘丽丽说戏
刘明山《桑园会》剧照
刘明山三兄弟
刘玉山《别母》剧照
刘宝山《空城计》剧照
张家口亦称张垣、东口 是通向西北的交通要冲,又是蒙汉贸易中心,是祖国北方著名的商埠与军事重镇,素有“塞外明珠”之称。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地理形胜,地方戏曲源远悠久。清末至民国初,晋商铺号甚多,山西中路人众,家乡戏曲受其牵引,艺人流入东口谋生。晋商把山西中路梆子牵引流布到张家口,逐渐为张垣人接受。晚清同治年间,大量著名山西梆子艺人先后来张家口献艺、授徒,壮大了山西梆子在张垣的声势,使张家口的戏曲活动达到鼎盛,名伶辈出,百年不衰,形成了“晋剧的第二故乡”。
◎王永江整理
晋剧名伶刘德荣,早在光绪17年从山西忻县来到张家口,在大兴园献艺,是张家口最早的晋剧艺人,曾进京入宫演出过。他的三个儿子刘明山、刘宝山、刘玉山和孙女刘玉婵都是一代名伶,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他一家人能顶起半个戏班,艺术卓越,深受观众喜爱。
1
刘明山,工青衣,艺名五月鲜,青年成名,戏路较广,功底深厚,艺术全面。他在《六月雪》中饰蔡婆,显示了不少的绝枝。
《六月雪》说的是书生窦天章上京赶考,临行时将独生女儿窦娥托付给蔡婆婆,窦娥与蔡公子完婚。窦娥命苦,婚后不久,蔡公子病逝,窦娥与婆婆相依为命。蔡婆婆靠放些债度日,赛卢医借钱不还,蔡婆婆上门讨债。赛卢医欺孤儿寡母想要赖账,并欲加害蔡家婆婆,幸被邻居张驴儿相救。张驴儿父子乃市井小人,见到窦娥貌美,便生歹意,欲图谋不轨。张驴儿欲娶窦娥为妻,被窦娥严词拒绝,蔡婆婆一气之下卧床不起。张驴儿逼婚不成恼羞成怒,与赛卢医合谋企图毒死蔡婆婆,霸占窦娥。不料张驴儿之父嘴馋,误食了张驴儿给蔡婆婆做的放了毒药的汤,中毒身亡。
张驴儿恶人先告状并贿赂贪官告窦娥 贪官姚杭对窦娥严刑拷打并以蔡婆婆相逼 窦娥为救婆婆性命 被迫屈招身陷囹圄。六月初三,窦娥临刑前对天发誓:若窦娥蒙冤,天降三尺瑞雪,掩我清白之躯!顿时大雪覆盖了法场。窦天章京试高中,出任朝廷廉使,得女儿托梦,知窦娥冤死决心铲除贪官为女儿昭雪……
在行刑日蔡婆给儿媳送饭一场,刘明山用“急”、“愤”、“痛”的感情线,将剧中角色“赴”、“闯”、“祭”、“别”的动作贯穿起来,表情顺势而发,激越沉沉,把人物刻画得真切淋漓,动人心魄。为表现“急赴”,他在脸上抹些油,又用手将水弹到面部,水流下来似汗流满面,表现出了急的样子,率先夺人。见刽子手押着窦娥,他拔腿尾追,步履却艰难迟滞,两腿微夹,双肩稍耸,一会儿伸首前仆,一会儿踮足后仰,左闪右跌,满台周旋,然而目不转向,始终在人群的头顶上和缝隙间追逐着儿媳的身影,不防足下一绊,险些摔倒。他左手忙把饭篮抱紧,右手以袖向足下一摆,犹恨石子相累。而抬头一看窦娥去远,他领身提步,慌不择路跌跌撞撞地冲下场去。唯此一个过场,一人铺得满台戏,招得观众也为他使劲。
窦娥上柱后,他侧身颔首,气喘吁吁地冲撞上场,形象地表现出蔡婆是挤透人围闯入法场的。两个刽子手将他抓住,喝问“干什么的?”他以压过刽子手的声调喊“来祭儿媳窦娥!”满腔愤怒,溢于言表。刽子手将其拔地架起,猛向一边丢去,他顺势一个转身,平抖裙子,同时双腿盘起,跌坐在地,此一着干净利落,顿使观众哗然。一个抖脸回过神来,找到脱手的饭篮。当他发现窦娥后,定睛愣神,撕心裂肺地一声“我的儿”,不顾如狼似虎的刽子手阻拦,以不挡之势扑过去,把窦娥紧紧抱在怀里,情绪刹那间由愤转悲,跌宕悬殊。把蔡婆见到窦娥后的感情和表演,处理的十分深沉细腻,真挚由衷。他给窦娥擦泪,捋头发,还用抖颤的手抚摸周身,摸到绳索捆绑处还怕触痛了儿媳,热泪盈眶地打量她的脸,打量她的反绑着的手等动作把戏演得逼真动人。
2
刘宝山,晋剧表演艺术家,艺名小十二红,他的戏路很广,扮相俊俏,端庄大方,唱腔委婉清丽,动作规范,坐有坐样,站有站样,走有走样。有一出戏,他在那里站了半个多小时,一动不动,就像一根电杆似的。在晋、绥、包、张、宣等地演出。他技艺日深,声望愈高,群众中流传着“太原的丁果仙,张垣的刘宝山”是晋剧两大须生的说法。他六十多年的舞台实践,其学习探索的创造精神,为晋剧唱、念、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刘宝山在《献地图》中的表演更为独特。《献地图》说的是三国时的汉中张松,见西川刘章软弱无能,欲将西川献出。他绘制西川的地图一张,晋献曹操,被曹操赶出境外。张松到荆州,得刘备的宽待,将地图献于刘备,对刘备取西川起了很大的作用。
他在剧中饰张松,一声洪亮别致的后台叫板引出一阵紧锣密鼓,接着在“四击头”中扬鞭、搂马,气度非凡地上场亮相,洒脱台步配着节奏分明的马鞭走向前台。发现迎面一红脸将军勒马细观,辨认后,方知刘备刘皇叔派关羽前来迎接,心情激动。他勒马后退,定神双眼连连闪动,激情奔放着:“那是二千岁”,翻身下马深躬施礼,挽手唱得慷慨激越,他佩服刘关张的威名,诸葛亮的才智,笑曹操傲横狂妄。一句切板赢得满堂彩声。刘备带文武众臣十里长亭迎接。刘宝山以高低强弱、长短不同的声音、节奏,亲密真挚的笑容,表现了宾主见面的神情迸发。当互相谦让先行时,在“你我兄弟一起同行”的台词中,二人四手合拢欢抱,笑,长笑,爽朗地大笑,笑罢挽手绕场半圈。从张松的神态表情中反映出仪仗队的壮观、迎宾和隆重场面。
最后一场送别献图,“平板七锤子”中张松开唱,他噪音宏厚甜润,内含河北梆子的刚健,北路梆子的高亢,形成刚中有柔,行如流水的独家一派的唱腔。特别是夹板中二音子唱“走马腔”更将情绪推上一层,倾吐着洋洋万言的感概:颂西川的锦绣山河,赞刘备的五虎上将,痛刘章的暗弱无才以及助刘备建基创业的决心。别时,畅饮刘备饯行酒时,将水袖弹出趁势颠回,空中叠成三折,落入手腕上,再弹起一捋髯口架在帽翅上,随即欠身艮脖颠下,抖动帽翅,醉意中不失别驾的大度风采。当饮完最后一杯酒时,以左腿上步,右腿回跨,前闪后仰,左右倒腿、别腿,一扭两晃醉意淋漓,身段中显露出几分旦角的袅娜,美得合情合理别具风格,独树一帜。双手呈上西川地图,刘备迫不及待去接,张松视为非同小可,随右手急推刘备之势,左手持图从刘的眼下、胸前绕半圈,上左腿,回跨右腿,地图在左手中迅速打一小花,前闪后仰,弹髯亮相。唱腔中随着醉意前后闪腰,左右扭动,双手献上地图。忠告诚腑之言,唱罢翻身上马,扬鞭离去,十分精彩。
3
刘玉山,艺名六月鲜,工小生,是位多才多艺的演员,足踏三晋、包头和张家口城乡,相处谦虚谨慎,对行当不争名,不夺利,对分配的角色主次均担,认真演出。他在《蛟蛸帕》中饰演少年石恩,做戏认真,动作优美。
《蛟蛸帕》说的是大将石炳镇守寿州,被南唐康祺攻破城池,抢走夫人和幼子石恩。夫人为了保子忍辱做了康的偏房。十二年后,石炳带兵收复寿州,两军阵前被石恩打下马来。回营夫人将实情告于石恩,第二天父子相认,杀死康祺,夫人自杀。刘玉山饰演石恩得胜回营去见母亲,洋洋得意地一阵小跑,满脸笑容。本想母亲听到打了胜仗不知有多么高兴,不料母亲听到将石炳打下马来反而悲痛起来,以致痛哭。他由喜转悲,急于知道内情,母亲又是吞吞吐吐。当母亲告诉他真相后,他又急于报仇。这一场戏演得生动逼真,特别是表现出了少年的一些动作,别具一格。
4
刘玉婵,从小随父辈走南闯北,搭班演戏,跑遍晋、察、绥大部分城乡。她自幼学戏,工闺门旦,解放后演出过不少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表演的代表戏有:《蝶双飞》《万福宝衣》《穆桂英挂帅》《西厢记》《文成公主》等。1954年参加河北省第一届戏曲会演,获一等演员奖。在张家口地区、张家口市多次戏曲观摩会演中,获得过甲等演员奖、优秀演员奖。曾任中国戏剧协会会员,河北省文联委员,河北戏协理事。
她嗓音清脆,表情细腻,舞姿优美,善于塑造戏中的各种人物,表演颇具特色。如《少华山》,大家闺秀尹碧莲被赃官抢亲,路过少华山,被山大王袁龙截住,杀死赃官,救下碧莲。正值袁龙盟弟倪俊上京赶考,住在山上。袁龙做媒,让倪尹二人成亲。倪不愿乘人之危,尹觉得逃过一劫,又入火坑,双方不愿,被袁强行拜堂,锁入洞房。严冬寒天,只给一床被子,一个火盆,逼其同床共欢。洞房中尹得知倪是解元,又一表人才,愿弄假成真。倪是正人君子,仍不愿违规。二人围绕烤火,表演了一场哑剧动作。尹将外衣在几个干净利索的动作中脱下,欲挂衣服,发现倪打盹,感到深夜屋凉,恐倪受寒,抖开刚刚叠好的衣服左右上步,刚到身边,通过手势眼神轻轻地将衣服披盖倪身,反又羞涩,退回帐前背身坐定,期待倪醒,说上几句知心话。久等无音,转身又以手帕挡脸偷觑,发现倪未醒,失望地上床。倪醒取下衣服,叠好,送还,尹推让,倪将衣服抛去,失手落地,二人同去捡衣服,碰头,倪悔跺脚,正巧踩中尹金莲。倪去烤火,尹提衣假怒抖土,无意将火盆灰尘煽起,二人互相埋怨。尹叠衣上床放帐,坐立、缩脖、抱膀、打颤,下床双脚跳动转圈。疑窗外下雪,拉门门被反锁,以手指蘸唾沫捅破窗纸,一股冷风吹进,深吸气,双手抱头捂耳,慢慢地走近火盆烤手,坐在凳上把倪挤到端头。尹欠身拨火,倪失重欲倒,尹急扶,二人碰面。二人互让去睡,尹独烤火入睡。倪将火盆偷走,尹冻醒不见火盆,尹求二人共享,倪不肯,尹抢火盆,倪吹起盆内灰尘自卫等等动作,表现出一个少女爱上倪俊,又不敢放荡,又怕失去机会的矛盾的心理,二人整整折腾了一夜,未果,很是失望。下山离别时又哭哭啼啼,难舍难分,演得十分真实。
总之,刘氏一家人上世纪三十、四十、五十年代在张家口、内蒙古和山西一带相当出名,深受观众喜爱,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晋剧界最受尊重的导师。
(版权所有转载必究)(照片由张栋林、王鉴良、李进德、张桂英、李萍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