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实战证实该款国产收信机性能稳定,可靠,捕捉信号的灵敏度较强。图为: 当年曾日亱陪伴我们的老伙计,7512型收信机!当年我们就是用这台收信机,每天抄收来自国内远方情报台发出的空情通报。有时就將收听到的空情在标图板上直接标出。根据敌机距我雷达阵地的方位、距离、高度等数据提前为513雷达提供准确的开、关机时间。以利于高炮部队的炮火准备,捕捉最有利的战机。图为:国产91一D型150瓦电台的尊容!它是当年我们电台的主力机型。实战证实这一国产机型性能可靠,稳定,经久耐用。但体积过大,整流部份较重是一大缺陷。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1)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2)

公元一九六七年三月,原驻防昆明巫家垻机场的空軍雷达兵第三十二团一连,奉空軍、昆指等各级领导机关的指令,配属原陆军第十三军三十七师高炮营,(后又归属昆明军区高炮630团管辖)前往越南执行援越抗美任务。我当年任一连电台台长,有幸带着我的电台和八名报务员战友随我们光荣的连队,一同前往越南民主主义共和国,经历了援越抗美战爭的洗礼。 1967年3月10日下午19时,我们电台的九位战友,在云南省河口县,跨过连接中越两国的红河大桥,进入越南老街省,开始並经历了近一年的援越抗美战爭。 2018年3月10日,是我们入越参战51周年的日子,为纪念这一永生难忘的经历,特制作此美篇,献给曾与我在越南丛山峻岭中同生死,共患难的八位报务员战友!献给我光荣的连队!献给那些无限忠诚于五个伟大(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军队,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党)而壮烈牺牲在奠边府的630团的烈士们!献给在援越抗美战场上英勇作战,打出国威、军威的英雄的高炮630团和英雄的13军37师独立高炮营的战友们!也献给所有曾经的报务员战友们!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3)

图为: 八一型军用无线电台。

当年,我们电台的装备有:国产91_D型150瓦电台一部、国产81型15瓦电台一部、国产601型50瓦电台一部。国产7512收信机一台、俄制收信机一台、139收信机一台67年6月归属630高炮团管辖后,该团司令部又给我们配备了一部国产71型5瓦电台。当年我台在越南西北地区是配置机型最多,功率最大的军用电台。因此对我电台严密的保密工作,也是我们入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4)

图为:与八一型军用无线电台配套的,139型收信机

当年我们就是用这台收信机,每天抄收来自国内远方情报台发出的空情通报。有时就將收听到的空情在标图板上直接标出。根据敌机距我雷达阵地的方位、距离、高度等数据提前为513雷达提供准确的开、关机时间。以利于高炮部队的炮火准备,捕捉最有利的战机。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5)

图为:国产91一D型150瓦电台的尊容!

它是当年我们电台的主力机型。实战证实这一国产机型性能可靠,稳定,经久耐用。但体积过大,整流部份较重是一大缺陷。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6)

图为: 当年曾日亱陪伴我们的老伙计,7512型收信机!

实战证实该款国产收信机性能稳定,可靠,捕捉信号的灵敏度较强。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7)

赴越前,我连在巫家垻机场担当引导雷达任务。当时我台共有五名报务员。他们是:鹿金斗、彭世荣、张宗普、熊晓阳、郝晓勤(台长)。为很好地完成在援越抗美战场上的空情传输任务,上级有关部门不但在电台装备上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而且在人员上也给予了进一步的加强。接到入越参战的命令后,团司令部很快从兄弟连队为我台调入了四名报务员。他们是:包春安,易树佳、张永林、赵青华。至此,我们电台第一次按编制实现了满员。(台长1人,报务员8人) 这是连队向越南开抜前,我们在巫家垻机场外场我连连部及操纵排宿舍前九人的合影。合影后,我曾对大伙说过:咱们这次出去,都要争取回来,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8)

鹿全斗同志,中共党员。安微籍。1961年入伍。雷达兵32团1连电台报务员。入越参战前已被确定退伍。但得知连队要赴越参战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向连党支部递交了坚决要求参战的请战书! 金斗同志为人正直,作风正派。工作认真踏实。他虽资历较老,年龄较大,但却能很好地团结同志,是个受大家尊重的老大哥。 入越参战期间,他不怕苦不怕累,很好地发挥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到达越南莱州的第一个夜晚,连队驻扎在莱州市的一个集休农庄的养猪埸里。为让同志们当晚能休息好,他主动带领熊晓阳,张宗普及电话班的另两个同志不顾脏和臭,在酷热中把一间猪厩打扫干净,並架好床板。使开设电台、指挥室的同志们工作一结束就很快地得到了休息。

67年4月中旬,连队随37师独立高炮营向奠边府进发前,鹿金斗同志被被调到营留守处与该营各连抽出的同志,在莱州的一条箐沟里负责看护各连轻装下来的非战斗物资(如活动房架、床板等)。他在认真负责地完成任务后,于6月上旬来到奠边府与全台同志们相聚。 我们在奠边府驻扎时,正赶越南雨季时节。国内的蔬菜很难运进来。大家很长时间吃不到蔬菜。加之长时间在很难见到阳光,阴暗潮湿的竹林里工作,生活,许多同志都不同程度地患上了烂裆病。此病是由于长时间因天气闷热,缺乏维生素,岀汗过多得不到及时清洗处理而造成的湿疹。

得了此病让人很不舒服。特别是下身及大腿根部更是痒痛难忍。因怕感染,又不敢用手抓扣。有一天中午,大伙正躺在竹床上休息。突然看见老鹿同志两眼含泪,双手抱着下身在地上又蹦又跳,表情十分难受。原来是他痒痛的实在受不了啦,就把卫生盒里的万金油扣下点抹在了下身搔痒处。结果弄得他下身更加难受。看着老鹿在窝棚里又唱又跳,坐立不安的痛苦样子,大伙除了苦笑外,却都爱莫能助!

苦笑走过,竹窝棚里除了老鹿轻轻的呻吟声外,便是长时间的沉默! 回国后,他也随连队一起上了云南马关县老寨山。上山不久就退伍回了安徽老家。后来进了铁路部门工作,仍干老本行。(铁路竞州车站报务员)他退伍后曾与我有过一段时间的书信往来。后来就失去了联系。 老鹿大哥,几十年过去了,你肯定已经退休。我衷心地祝愿你的晚年生活过得平安,康健,开心!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9)

图为:鹿金斗同志在走越南丛林中的留影!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10)

报务员张永林同志,中共党员。山西省高平籍。1963年入伍。入超参战前从云南省罗平县32团13连调入我台。来之前他因阑尾穿孔,刚在曲靖军医院手术后不久。和大伙相比较他的身体状况要差些。。因此,大家平时都很关照他。除了让他坚持上机值班外,一般苦活,重活,累活都尽量不让他参加。但张永林同志不求同志们照顾,经常主动地为大家,为台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起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 他也是68年随连队进驻云南省马关县老寨山后不久就退伍回了原籍。几十年一了沒得到他一点信息。近几年,我也多方作了打听,但至今仍无结果。也有人说他已走了。永林同志如若你还健在那就遥祝你晚年幸福!如若你已离我而走,那就祝你在天国里安好!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11)

报务员彭世荣同志,湖南长沙籍。1964年入伍。团报务集训队结业后调一连电台任报务员。参加援越抗美战争回国后,被任命为13连电台台长、该连副政指、政指。后转业在昆明。在一律师事务所当律师。他已于几年前因病不幸去世。 彭世荣同志生性乐视。入伍前就曾走村串寨在当地乡民中演唱漁歌。有较强的文字能力。字也写得好。在越南战斗的岁月里,我们电台的战地墙报就由他负责编写。对鼓舞大家的战斗意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援越抗美的战场上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世荣同志虽已离世多年,但他的音容笑貌却永留在我心里。祝老彭同志在天国安好!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12)

报务员 赵青华同志,吉林省籍。1963年入伍。入越参战前由32团莲花山雷达连电台调入我台。他个子不高,身体微胖。发报技术较好,还拉得一手好二胡。他平时言语不多,为人谦和。入越参战中他虽个小体弱,但却能严格要求自已。重活累活仍与大家抢着干。对报务工作认真负责。回国后随连队一同上了马关县老寨山。上山后不久又调回了莲花山。以后就再没了他的音讯。近些年我一直在找他,但至今仍无音信。 青华同志你现在哪?你过得还好吧?我衷心地祝愿你现在仍然康健,每天胡琴声不断!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13)

报务员 包春安同志,湖北武汉籍。1964年入伍,入越参战前由32团昆明西山2连调入我台。身高1.8米,打得一手好篮球。身体虽瘦些,但很结实。 大功率无线电台,在野战条件下的快速架设与展开,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架起与发射机相匹配的发射天线。虽然出发前巫家坝基地航材处按我的设计,为我台赶制出一副可快速架设,拆卸的丌一20天线。並进行了多次的演练。然而,面对越北丛山峻岭中的丛林地形,这副天线和我们之前的演练全是做得无用功。后来也只能是怎么带出去的,又怎么带回来。 在奠边府天遮敞日的竹林深处,为了能让91一D型发射机发挥其最佳的技术性能,必须要架设一副高于竹林的长64米的丌一20天线。当时指挥室所在之处,地面倾斜度大,竹木混杂,竹林内阴暗潮湿,对电磁波的衰减度较大。在这样的环境、地型条件下,要架起一副能保证电台发射信号质量在良好以上的空一20发射天线,並非易事。

为保证电台有较理想的通信质量,包春安同志与熊晓阳同志主动请缨,主动要求来完成这一任务。 在领受任务后他和熊晓阳同志一起,不顾天气闷热,蚊虫叮咬,互相配合。他俩钻出竹林在离指挥室较远些处,经目测,选中了两棵相距约120余米的高于竹林的独立大树。先在一棵树上拴好拉绳,将天线的一头用拉绳固定好。而后,再把天线用拉绳一点点地从一丛丛竹子的上方拉到另一棵大树下。然后包春安同志把拉绳和天线捆在腰间,敏捷地爬上大树,把天线拉起来,而后牢牢地固定在一大树枝上。

在茂密的竹林上空为电台架起了一副较标准的结一20天线!从而保证了我台在奠边府战斗期间,我台在与上级台的通信联系中的信号质量,一直处于良好状态。包春安同志在援越抗美战场上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69年,老包同志退伍回到武汉后,进了汉口钢铁厂工作 。在企业改制时从厂的中层领导岗位上提前退休。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14)

现在的老包同志依然像年轻时一样帅气!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15)

年轻时老包是篮球场上的高手。现如今离开球场进舞场,又成了舞场高手! 晚年开心快乐!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16)

这些年包春安同志在省、市、地区组织的国际标准舞竞赛中多次荣获殊荣。这是他近期参加竞赛时,获得老年组第一名后在现场与舞伴的留影。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17)

报务员张宗普同志,中共党员,河北籍。1964年从武汉入伍。团报务集训队结业后,调一电台任报务员。援越抗美回国后被任命为雷达32团5连电台台长。后转业回武汉,在长航继续从事报务工作,直到退休。 宗普同志身高1.8米。身体强壮。当年他和包春安同均为我台篮球中坚力量。靠着他俩,我台在连里兰球比赛中好像从未输过。宗普同志年少时,还在河北老家一戏班里,学过河北梆子。偶尔还能给大家亮两嗓子。还喜爱吹笛子。在越南奠边府竹林里,只要一有空閒他就会给自已做几支竹笛或吹奏几曲寻点乐趣。他生性乐观,开朗,直爽!

那时,我因定期或不定期地要到营部,团部请领电台使用的密语,密钥,频率,呼号等文件,为了加强安全保密,每次我都带他同行。途中若遇有防空警报或敌机临空,他都会下意识地把我推到相对安全的地方。在援越抗美战场上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4年夏,我与妻子、女儿一块到北京旅游途经武汉时曾和他见了一面,还一块吃了饭。而后虽有电话联系,但未曾再谋面。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18)

图为:去年武汉空军雷达兵32团战友会上张宗普与包春安在一起。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19)

图为:武汉战友会留影。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20)

图为:1966年张宗普与我在昆明西山龙门合影。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21)

报务员易树佳同志,湖南长沙籍。1964年入伍。入越参战前由32团昆明西山2连调入我台。易树佳同志入伍后曾多次被评为五好战士。业务技术较好。特别是通过自学,有较熟练的电台收发信机的维修技能。他做事比较心细。因此,在援越抗美期间,每当转移到新的雷达阵地,对连指挥室里的线路排放,收发信息的展开,操作台面布置等室内工作我便主要交由他与电话班的同志共同完成。 现在想起来,那时我们当年的野战装备确实显得寒酸。一个指挥室里连个凳子都没有。像现在军旅电视剧中展示的,连、营级指挥车内的豪华场面,我们做梦都沒梦到过。

工作台面就是用91一D型发射机的包装箱前面卸下的两块木板拼接而成。我们在莱州时的所谓指挥室其实就是个空间狭小的小山洞。面积约5一6平方米。刚好能容得下电台的两部发射机两部收信机。电话班的一部十门磁石交换机(小电话总机)和一部电话,一块标图板。勉强能挤身下三、四个人。洞底很潮湿,雨天还会有些积水。但是为了隐蔽、保密,人机安全,也只能如此了。

在奠边府丛林中的指挥室,是在斜坡上挖开一个深约5米,宽约3米,长约6一7米的坑道,而后在顶部用竹木、油墨毡、泥土覆盖的半地下工事。空间条件稍好点。无论指挥室是啥条件,空间有多大,老易同志都能和其他同志及电话员们一块,将其布置地井井有序,方便报务员,电话信标员工作。在援越抗美战场上,易树佳同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回国后易树佳同志也随连队上了老寨山。退伍前曾任过两年电话班长。並在团报务集训队参加过对68年入伍的,新报务员的培训工作。1971年在超期服役两年后退伍回到原籍。先后在铁路、公路部门工作。于2005年退休还乡。膝下育有两个儿子,四个孙女,一个孙儿。多子多福。现身体康健,晚年生活其乐融融!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22)

图为:易树佳同志在越南莱州的留影。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23)

图为:易树佳同志近照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24)

图为: 现在的易树佳同志。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25)

图为:易树佳同志、熊小阳同志和我连一电话兵同志在越南莱州留影。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26)

报务员熊晓阳同志,中共党员。湖南省桃江县籍。1965年入伍。报务集训队结业后,任一连电台报务员。熊晓阳同志是当年台里年龄最小的报务员。他身材不高但很结实。干起活来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在援越抗美前线,他扱积主动地做好分配给自已的各项工作。砍树伐竹、伪装车辆、搭窝棚、编竹床、挖坑道等下大力的重活,累活,难活他都抢着干。从不叫苦叫累。每次电台转移后的天线架设,都是他与包春安同志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晓阳同志还做得一手木工活。为了在战时条件下电台的快速架设,针对91一D型发射机体积较大,整流部份重量过重。每次架设前都要将其从包装木箱内取出,既费时又费力的难题,根据出国前多次演练的经验,熊晓阳同志按我的要求,在发信、整流部份的包装木箱后部,各开了两个刚好能从包装箱外部,可迅速用电缆连接两部份的孔洞。

在援越抗美战场有效地提高了电台展开架设的工作效率!由于熊晓阳同志的突出表现,他也光荣地在战场上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回国后,熊晓阳同志随连队上了老寨山。在上山后的数年间,他除了干好报务员的本职工作之外,还利用休息时间,发挥自巳的木工专长为连里做了单双扛各一付。半富了大伙的业余生活。並在其他同志的协助下,盖起了一间可供全连同志集会,上课的大茅棚屋。当年堪称老寨山第一大建筑! 1973年已超期服役近三年的熊晓阳同志退伍回到老家后不久,便到湖南怀化一国营化工厂当了一名普通的一线工人。在当工人期间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后因身体患老年病而提前退休。现与老伴住在怀化市。膝下育有一儿,三个孙子女。儿子孝顺家庭和睦,晚年生活稳定,只是身体稍差些。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27)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28)

图为:熊晓阳同志在援越抗美前线我连高机阵地留影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29)

图为:熊晓阳同志在老寨山与战友刘胜利合影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30)

图为:熊晓阳同志春节前在家中的留影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31)

电台台长郝晓勤,河北邢台籍。中共党员。1962年至1963年2月在昆指通信处蒙自教导队接受报务培训。结业后曾在32团指挥连任见习报务员、报务员。1964年调雷达1连任报务班长,1966年任该连电台台长。1697年带领电台八名报务员随连队一起赴越南西北地区的莱州省、奠边府省参加了援越抗美战争。 67年9月中旬连队随37师独立高炮营由奠边府回防莱州后。11月下旬他随同37师高炮营各连派岀的赴630团参加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的干部,在营党副政委带领下二进奠边府。

在学习班期间,他亲历了630团进驻奠边府后,在同一地点(西庒)进行的第二次惨烈空战。(第一次是1967年9月19日)11月29日在团部驻防的山岗上,从望远鏡里亲眼目睹了高炮战友们在火海里英勇顽强战斗的惨烈场景。并于当晚和37师来团部学习的同志们,一起参加了为牺牲的高炮弟兄们擦洗遗体,换装,装袋,掩埋牺牲战友的工作。第 二天又和团机关的同志一起赴野战医院,为受伤的战友们献出了200CC鲜血。  由于这次不寻常的经历,使他年轻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由此,让他真正懂得和体会到了什么是战争、什么是流血牺牲!什么是中国军人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也就从这天开始,使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得到了更深刻的改变,并影响了他的一生。

2006年10月他退休后,作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只身一人重返奠边府祀奠当年牺牲在那里的高炮630团的战友,及所有掩埋在此的中国军人。在奠边府中国牺牲烈士陵园的纪念碑前,献上了花圈和产自中国的北京二锅头酒。並在每位烈士墓前上了三柱高香。了啦他埋在他心里几十年的心愿。 图为:郝晓勤同志赴越南参加援越抗美前在昆明巫家垻机场的留影。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32)

图为:郝晓勤同志在援越抗美时用过的卫生盒。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33)

图为:郝晓勤同志1971年在云南思茅‘’‘5.7’’干校接受改造时与校友的留影。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34)

图为:郝晓勤同志70岁时的留影。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35)

图为:郝晓勤同志的报务练习台。

虽己远离电台N年,但他仍放不下那熟悉的,滳滴答答的电码声。闲暇之时仍要去敲一会电键,才觉着心里舒畅!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36)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37)

我参加援越抗美战争,已过去半个世纪了。现已是古来稀的老者了。但回首往事,我的心绪仍有一种澎湃之感。永远也忘不了曾架设在越南莱州的小山洞里、在奠边府丛林的帐蓬里、坑道里的我们的电台。永远也忘不了在越南那十分艰苦恶劣的环境里,曾与我朝夕相处共同战斗,生活,工作的八位报务员同志。当年,若不是他们的支持和帮助,靠一个当年仅20岁的我,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上级交给的光荣而艰巨的空情传递任务的。因此,我永远感恩于他们!他们是我这一生中最亲密的生死战友和患难兄弟! 如今,他们和我一样都已经是两鬓如霜的老人了,但在我心中留下的却都是他们当年的芳华形象。 我这八个生死弟兄无论是已经早走的,还是现在健在的,我一个都不能忘,也不容许忘!早走的,祝他们在天国安好!健在的,祝他们永远健康,开心过好每一天! 真想有那么一天,我们各位在世的弟兄们能再照一张合家欢!

一个你忘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忘)(38)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更快捷,更先进,更保密的通信手段已经取代了使用N多年的摩尔斯电码通信。但是,曾为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的这一传统通信手段,却将永留世人心间! 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各个时期都湧现出了无数像李侠那样忠诚于党,忠诚于革命,忠诚于人民,机智勇敢的优秀报务员。他们用手中的电键,把一份份决定中国革命前途与命运的红色电波发往党中央,发往抗日和解放战争的各个战场。那滴滴答答的电键敲击声,就是吹响的新中国诞生的号角!然而,有许多像李侠这样的,党的优秀的报务员儿女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信仰,却牺牲在了战火纷飞的战埸,牺牲在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刑场上。今天,他们虽然已故去,但他们生前所发出的滴滴答答的电码声,汇同他们的后来人的我们,所发出的电码声,在苍穹中已汇聚成的一束束永不消失的电波,並将永远地闪耀在祖国的万里长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