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阊门外小寺壁原文(门阀士族寄情于山水之际)
题阊门外小寺壁原文(门阀士族寄情于山水之际)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元嘉是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代表南朝刘宋王朝的前期。南朝时期,皇帝都是从寒门出身,士族的地位遭到了一定的抑制,开始远离朝廷的机要职位。士族在经济上拥有大量的庄园、奴婢,生活无忧无虑。南朝的士族依然占据着高官重位,“平流进取,坐至公卿”。
但是他们又“崇尚玄虚,菲薄吏治”,对处理政务是基本不感兴趣,他们觉得来处理公务,还不如游览山水、整理庄园、谈论玄学。因此,南朝的山水诗开始繁荣起来,谢灵运就是山水诗的开创者。士族的权力较大,寒族的上升之道就受到了阻碍,由此产生了鲍照这样的郁郁不志之人。
元嘉时期的诗歌,一般都首推谢灵运、鲍照、颜延之三人,并称“元嘉三大家”。实际上,鲍照的妹妹鲍令辉的诗歌成就在颜延之之上,是中国著名的女诗人。她的诗歌崭绝清巧,已经有了接近于唐朝诗歌。
1,登池上楼——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谢灵运是陈郡谢氏的门阀士族,其家族在东晋权倾朝野。然而在刘宋时期,谢氏的权势已经严重下降。423年,谢灵运被逐出京都,在相对偏远的永嘉郡(温州)担任太守。谢灵运不能得志朝廷,于是开始改变志向,试图流连于田园、山水。本诗虽然提到退隐,但是作为士族,谢灵运是不可能退隐的,这又反映出士族虚伪的一面。
——谢灵运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这首诗是谢灵运在永嘉担任太守期间所写,主要描写了永嘉江中的一个沙洲中孤屿山的风光。诗中的“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描写出了天光云影交相辉映的自然景象,为名句。最后的议论带有游仙诗的玄言诗的尾巴,这在南朝山水诗中比较常见。
3,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谢灵运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423年,谢灵运辞去了永嘉太守,回到故乡会稽始宁(浙江上虞),经营自己的庄园。谢氏在南朝依然有大量的田产,“资财巨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在谢氏庄园中有南北二山,祖宅在南山。谢灵运辞职后又在北山别营居宅,其中石壁精舍就是他在北山营立的一处书斋。这首诗写自己精舍的清幽环境,表现出了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不过,我们需要注意,谢灵运等人能够享受如此悠哉悠哉的生活,是大量的奴婢劳动的成果。
——谢灵运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
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
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
石门别墅是谢灵运建造的一座庄园别墅,位于石门山上(嵊县境内)。这里地势较高,有茂林修竹环绕,小溪曲折流过,环境优美。谢灵运写下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这座别墅的喜爱。在诗中,诗人看到的是日光、白云,听到的是鸟鸣、木落的异音殊响。但是诗人面对如此的环境还是不免孤独。
5,阮步兵——颜延之
阮公虽沦迹,识密鉴亦洞。
沉醉似埋照,寓词类托讽。
长啸若怀人,越礼自惊众。
物故不可论,途穷能无恸。
颜延之,字延年,琅琊临沂人,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颜延之在当时的名声很大,和谢灵运、鲍照齐名,但实际上,他的诗凝炼规整,喜用典故,堆砌辞藻,缺乏生动色彩,其价值远不及谢、鲍,他的诗歌只有《五君咏》勉强可以一读。《阮步兵》是《五君咏》中的第一首。颜延之性格偏激,嗜酒,肆意直言 不畏权贵,颇有竹林七贤的风采。而《五君咏》正是歌颂竹林七贤的诗篇,其中《阮步兵》是歌颂的阮籍。
——汤惠休
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
巷中情思满,断绝孤妾肠。
悲风荡帷帐,瑶翠坐自伤。
妾心依天末,思与浮云长。
啸歌视秋草,幽叶岂再扬?
暮兰不待岁,离华能几芳?
愿作张女引,流悲绕君堂。
君堂严且秘,绝调徒飞扬。
汤惠休,早年为僧,后来还俗当官。他的诗现存11首,以《怨诗行》为代表。其诗歌风格受到了南朝民歌的影响,吸收了民歌的创作手法。第一句“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和南朝民歌中的“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颇为相似。
7,代出自蓟北门行——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鲍照,字明远,是南朝刘宋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他出生于寒门,虽然腹有诗书气自华,但诗中没有得到重用。这首《代出自蓟北门行》通过对边疆之警的描写,表达了自己想壮士军卫、英勇赴难的志向和激情。这首诗空间辽阔,画面跳跃、节奏紧凑,可谓“神气光舞”,是南北朝中十分出色的边塞诗作。
8,拟行路难(其六)——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439年,鲍照曾谒见临川王刘义庆,但没有得到重视。接着又向刘义庆献诗言志,终得赏识,获封临川国侍郎,后来成为了太学博士、中书舍人等。但是这些官员诗中属于“下僚”,鲍照因此感到愤愤不平,因此写出了《拟行路难》来表达官途的不畅,郁郁不得志的郁闷。鲍照的这组诗对李白有很大的影响
——鲍照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
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
《梅花落》是乐府诗题,一般都是以傲雪凌霜的梅花为主题。鲍照以《梅花落》主要借梅花来歌颂自己孤傲的品德,批判士族的有名无实。
10,鲍照赠傅都曹别——鲍照
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
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
风雨好东西,一隔顿万里。
追忆栖宿时,声容满心耳。
落日川渚寒,愁云绕天起。
短翮不能翔,徘徊烟雾里。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全诗以“鸿”喻傅都曹,以“雁”自喻。诗中以“戏江潭”与“集洲沚”两种状态来表现两人命运的不同。虽然如此,但是两人却是知己。第三句中的风雨来自于“箕星好风,毕星好雨”,也就是两颗星诗中东西两地,无法相见。第四句是对当时景象的描写,以孤雁徘徊于迷雾中,表达了自己的迷茫。全诗到此戛然而止,但是又让人有余音之感。
——鲍令辉
袅袅临窗竹,蔼蔼垂门桐。
灼灼青轩女,泠泠高台中。
明志逸秋霜,玉颜艳春红。
人生谁不别,恨君早从戎。
鸣弦惭夜月,绀黛羞春风。
鲍令晖,是鲍照的妹妹,为南北朝最著名的女诗人,曾有《香茗赋集》。这首诗是拟《古诗十九首》中的《青青河畔草》而成的。该诗写出主要是闺中女子对出征丈夫的思念,其风格崭绝清巧,兰英绮密。
12,拟客从远方来——鲍令辉
客从远方来,赠我漆鸣琴。
木有相思文,弦有别离音。
终身执此调,岁寒不改心。
愿作阳春曲,宫商长相寻。
——鲍令辉
明月何皎皎,垂櫎照罗茵。
若共相思夜,知同忧怨晨。
芳华岂矜貌,霜露不怜人。
君非青云逝,飘迹事咸秦。
妾持一生泪,经秋复度春。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许多人出家为僧。本诗所写的是个姓葛的人弃妻郭小玉出家为僧了,郭小玉只能独居,独自忍受相思之苦。鲍令辉就代她写下这首诗,诗中不仅表现了郭小玉的思念之苦,还批判了葛氏“君非青云逝,飘迹事咸秦”的事情。他抛弃家人,并不是追求什么远大的志向,也不是为国守边疆,这才让人更加痛苦。
14,古意赠今人——鲍令辉
寒乡无异服,毡褐代文练。
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
荆扬春早和,幽冀犹霜霰。
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
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
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
容华一朝尽,惟馀心不变。
这首诗,是妻子写给丈夫的。丈夫在北方,可能是守卫边疆;女子在南方。春天到来,南方草长莺飞,但是女子想到了北方的寒冷,想到了北方的丈夫。但是丈夫不知道妻子的思念,妻子希望燕子能够向北方带去音信。最后,妻子用“容华一朝尽,惟馀心不变”表达了自己坚贞不渝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