莓字成语大全四个字(菠萝分享成语故事)
莓字成语大全四个字(菠萝分享成语故事)申无宇听后非常无奈。当时,楚国内部暗波汹涌,国内过大的分裂势力已经威胁到了楚灵王的统治,而他自己浑然不觉。楚灵王听后想了想说:“国都建有高大的城墙,虽然楚国国内有些人的封地面积很大,但我想应该不会对国都构成威胁,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说的是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经常发生兼并战争。鲁昭公十一年,楚灭蔡。然后楚灵王任命公子弃疾为蔡公,掌管蔡地。一天,楚灵王问大臣申无宇:“公子弃疾将蔡地治理得如何啊?”申无宇说:“天底下只有父亲最了解自己的儿子,也只有君王最了解自己的臣子。公子弃疾在蔡地政绩卓著,做得很好,您的选择是正确的。”可是,申无宇话头一转,继续说:“但是我听人们说,正常的情况下,和君王亲近的人是不会任外职的,从他国来的人也不应该担任内官。但是我国的情况是,公子弃疾远在蔡国,而郑国的公子丹却在国都官居要职,您应该好好想想这个问题,提早防范。”
读小说遇到这个成语:尾大不掉,想半天不解其意,不如一起来听个故事了解一下这个成语吧!
典故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昭公十一年》:
楚子城陈、蔡、不羹。使弃疾为蔡公。王向于申无宇曰:“弃疾在蔡何如?”对曰:“择子莫如父,择臣莫如君。郑庄公城栎而宾子元焉,使昭公不立。齐桓公城谷面真管仲焉,至于今赖之。臣闻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亲不在外,羁不在内。今弃疾在外,郑丹在内,君其少戒。”王曰:“国有大城,何如?”对曰:“郑京、栎实杀曼伯,宋萧、亳实杀子游,齐渠丘实杀无知,卫蒲、戚实出献公,若由是观之,则害于国。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说的是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经常发生兼并战争。鲁昭公十一年,楚灭蔡。然后楚灵王任命公子弃疾为蔡公,掌管蔡地。
一天,楚灵王问大臣申无宇:“公子弃疾将蔡地治理得如何啊?”申无宇说:“天底下只有父亲最了解自己的儿子,也只有君王最了解自己的臣子。公子弃疾在蔡地政绩卓著,做得很好,您的选择是正确的。”
可是,申无宇话头一转,继续说:“但是我听人们说,正常的情况下,和君王亲近的人是不会任外职的,从他国来的人也不应该担任内官。但是我国的情况是,公子弃疾远在蔡国,而郑国的公子丹却在国都官居要职,您应该好好想想这个问题,提早防范。”
楚灵王听后想了想说:“国都建有高大的城墙,虽然楚国国内有些人的封地面积很大,但我想应该不会对国都构成威胁,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申无宇听后非常无奈。当时,楚国内部暗波汹涌,国内过大的分裂势力已经威胁到了楚灵王的统治,而他自己浑然不觉。
见楚灵王还不明白如今的处境,申无宇只好直截了当地说:“郑、宋、齐、卫都曾因封地势力过大而发生动乱,卫国的蒲邑、戚邑就是两个大封地,封地之主就凭借自己强大的势力驱逐了卫献公。献公的城墙也和您的一样高大,但是却遭到了这样的厄运,就是因为下属的势力太大之后就很难听从君主的指挥。这就好比动物的尾巴如果太大了就不容易摇动,树梢的枝叶如果过于茂盛就很容易导致整棵树折断。我想我说到这里您应该明白了吧。”
可是楚灵王并没有在意,后来被推下王座。他自己孤身逃离,最终自杀。
释义
原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短短几个字,道出了“把握分寸”的重要性。在一个整体中,某个部分不能过大,一旦部分大过了一定的度,必会影响主体。强者不甘心处于从属地位,冲突或叛乱在所难免。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如唐朝时,地方节度使安禄山强大之后就不甘心再受皇帝的指挥,掀起了“安史之乱”。所以,要保持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稳定状态,就要注意把握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使事物的主体始终处于支配的地位。
尾大不掉,这个故事您看懂了吗?
菠萝分享日志,分享生活百态。
生活已然苟且,仍想诗意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