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评价明朝大臣张居正(为什么有人认为有)
如何客观评价明朝大臣张居正(为什么有人认为有)陈泽正说:“张居正有天使与恶魔两面。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是一个孤独的英雄,即使现在又有多少人能够懂他。”曾誓死反对他夺情的学生邹元标,被打断双腿,终生残疾,上书崇祯皇帝为张居正陈冤昭雪。史学家黄仁宇称他“智慧的象征”。美学家朱东润称他“一个受时代陶熔同时又陶熔时代的人物”。他生前的死对头,明思想家李贽称赞他“宰相之杰”。
作者:王崇菊
(一组万历首辅张居正剧照)
明代大史学家王世贞称他“救世宰相”。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说“他是近三百年大明史上唯一的政治家”。
史学家黄仁宇称他“智慧的象征”。
美学家朱东润称他“一个受时代陶熔同时又陶熔时代的人物”。
他生前的死对头,明思想家李贽称赞他“宰相之杰”。
曾誓死反对他夺情的学生邹元标,被打断双腿,终生残疾,上书崇祯皇帝为张居正陈冤昭雪。
陈泽正说:“张居正有天使与恶魔两面。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是一个孤独的英雄,即使现在又有多少人能够懂他。”
(一)梦幻出生明嘉靖四年(1525年)正月初三,张居正诞生了。
他的诞生很诡异。
他的祖父和曾祖父都做了同样的梦,梦见汪洋大海,有一只白乌龟在其中游来游去。
古人认为,水代表财富,乌龟代表权力。
他母亲的梦更宏伟,梦见一青衣童子飘然而后,醒来,张居正出生了。
祖父给他起名“张白圭”,意思是张家朗朗乾坤的日子就要开始了。
也是,张家好久不曾荣耀过。他的祖先张关保,凤阳人,跟随朱元璋打过天下,为人老实诚恳,被授予归州安御千户,算是国家公职人员,享受支部书记津贴。
再分支,张居正曾祖父时代,位居老二,不能继承千户官位,他的这一支流落到江陵。人称“江陵张太岳”,张居正名居正,号太岳,字叔大,湖北江陵人,时人又称张江陵(今湖北荆州)。
张居正几个爷爷辈的,不是做生意,就是读书无果,游手好闲,功名与他们不沾边,更别说大官大富贵。几代平淡无奇,到张居正时代,可能出大官,简直逆天。
(二)少年奇才跟许多成为大人物小时候相似,张居正天资聪颖。明史记载“居正性沉深机,警多智数,毅然有独任之志。”
2岁能认字,5岁会写诗,10岁写得一手好文章,12岁考上秀才,16岁考中举人,23岁考中进士。同龄人不是在妈妈怀里撒娇,便是跟着一帮熊孩子寻畔滋事,张居正用知识武装大脑,用才识修建一条通天大道。
科学研究表明,0-----3岁,最佳语言培养期;3-----12岁,最佳思维习惯培养期;13-----18岁,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重要时期。张居正的爹张文明考了许多的科举,连秀才都没混来,对孩子的教育倒有些心德,注重各个时段的培养。
2岁时,居正叔叔逗他玩,你若真实天才,就能识得“王曰”二字,若不识得,常人一枚。第二天,家人抱着张居正玩,他看到叔叔翻书,大声读“王曰”,惊得他叔叔和家人一愣一愣的。天才,绝对的天才。
他妈妈开始叫他认字,读书,写文章。
天才就是如此,本身是奇才,又有人当你是天才培养,想不是天才都不行。
(三)天才心事远近都知道张居正,呼喊他“少年奇才”“天才少年”,他爷爷张诚得意,跟着沾光。开始牛掰之极,后来因福得祸。
他爷爷张镇老二,农村俗语“大的亲,小的娇,就是不亲二岗腰”。他爷爷不务正业,深得曾祖父喜爱,事事处处向着他。年轻时候的爷爷除了吃喝玩乐什么都不干,有一天不知被撞到哪根筋了,竟然改邪归正,做起好人。在当时的辽王府做了一名“保安”,安分守己,忠于职守,变成五好青年,及时回家,及时工作,及时拿工资回家。
“人怕出名猪怕壮”,张居正出名了,他爷爷主子知道了,就要求带来看看,一看不打紧,喜欢的不得了。王妃告诉儿子:“你们两人一块玩,多向人家学习学习。”这儿子是过继的,辽王妃没有儿子,辽王死后,把嫔妃生的儿子过继给辽王妃,以便继承王位。亲生的严厉,不是亲生的更严格,为人父母希望孩子走正道。
开始挺好的,两人同岁,含着金钥匙生活的继承人当然不会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纨绔子弟的习气早养的足足,除了王妃管得住,别人的话都是耳旁风。王妃希望小孩子一起玩,起到带动作用,小屁孩不管这些,玩得不亦乐乎,两个人都缺少玩伴,恰好凑对。
事情的起因于16岁的张居正居然考中举人,多少人终其一生不可得,他父亲张文明考到四十岁都没考中,范进60岁才考中,引起的轰动当然巨大。
王妃听说了,异常恼怒“你看人家,跟你一般大,陪你玩着玩着就考上大学了,你呢?一文不值,一毛不拔,将来怎么做辽王?我看有一天张居正非牵着你鼻子走不可-------”
16岁的少年不敢吭声,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王妃恼怒不让自己做辽王,可不是好玩的。回到家,发飙了,摔凳子,砸碗筷,殴打下人,一通子出气,闹着闹着计上心头,拿张居正没办法,手里还有你爷爷这张牌。
借着庆贺孙子高中举人,16岁少年辽王请张爷爷吃饭,酒席豪华奢侈,主人抬爱,给足面子,怎么也要开怀畅饮。张爷爷喝多了,不是一般多。少年仍让喝,不喝,往嘴里灌,喝的太多,酒精中毒而死。
一家人沉浸在张居正高中的喜悦中,那边传来噩耗,喜事变丧事,红纸变白纸。张居正的心降到极点,同样16岁的少年异常冷静,此仇不报非君子,长大要当大官,当大大的官,方能扬眉吐气,使家人生活在避风的港湾。
(四)不幸遭遇12岁中了秀才,地方巡抚顾麟对张居正青睐有加,两人第一次相见,顾麟“一见即许以国士,呼为小友”,对人说“此子将相才也”,并解下犀带赠予张居正,介绍自己的孩子认识,多向张居正学习。
地方巡抚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幼小的少年得到省长大人的握手交谈赠物,还不高兴的一蹦上天。张居正也高兴,但没得意忘形,想再接再厉,一鼓作气考得更好报答省长大人的宠爱。第二年,13岁参加了乡试。准备的挺充足,信心满怀,考完就回家了,静静等待录取通知书来。放榜那天,门口张望很久,不见敲锣打鼓的人,去榜单看看,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没见自己的名字。张居正沮丧之极,不是神童的都考上了,我这个神童落榜了。
后来得知,不是张居正不优秀,是他的人生第一位贵人顾麟省长故意要给他磨难,不让他考中。得知原委的张居正难过一会,忽然开朗,老师为我好,太顺利,容易翻船,年龄太小,有些事儿处理不好。
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不是不会跌到,而是跌倒了爬起来,总结一下,用更好的姿势飞翔。
后来,张居正参加会试,想到皇帝跟前大显身手,雄心勃勃,这几年准备的挺充足的,志在必得,却意外落榜。
第一次落榜是人为因素,顾麟省长爱才,惜才,设下障碍,磨练他的羽翼。第二次落榜无人为因素,难道越长大越愚蠢,越学越笨拙?“夫欲求古匠之芳躅,又合家世之轨辙,惟有旷世之才者能之,明以来,亦不多见。”自己总结教训,太在意文章其它形式的抒写,没有按照考试的章程练习,除非有旷世奇才,可以自由发挥,而自己属于一般,不能高中,怪自己平时练习跟考试大相径庭。好比高考,人家考试语数外,你研究气候,小麦种子培育,当然名落孙山。
有人落榜,轻生;有人考不上,灰心丧气。张居正痛定思痛,总结原因,再次发奋,力争下次考出牛气的成绩。
成功的人不是没有跌倒过,而是跌倒后,拍拍灰尘,看看来路,选择更好的行走。
(五)惊涛骇浪经过严格思考,加倍努力,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23岁张居正考中进士,授予庶吉士。庶吉士是什么官职?明、清时翰林院的短期职位。选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中有潜质的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的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是明内阁辅臣重要来源之一。
此时张居正一脚踏进官场,一步步朝着光明大道前进。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张居正当上翰林院编修,这是国家高层训练基地,如果一切顺利,再过几年,就可能是内阁成员。
前进的道路哪里会一帆风顺。当时夏言宰相和严嵩斗得不可开交,几起几沉浮,正直又偏执清高的夏言怎可能是奸诈又诡计多端的严嵩对手,开始处于上风,渐渐处于劣势,最后被严嵩害的在路上直接剥夺官职,不久处以刑法而死。等嘉靖明白过来,为时已晚,做皇帝的那肯认错,索性任命严嵩做宰相,这奸臣宰相一干就是几十年,彻底把大明朝毁了。
严嵩斗败夏言,顺顺当当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宰相,威风凛凛,好不气派,没有人敢惹,唯独有一位在暗地里较真,誓要推到重新洗牌,可实力不够,不敢轻举妄动。他隐忍不发,藏其锋芒,偷偷安排贴心的人在不起眼却要害部门,并多次用机智化解为难,还不曾被严嵩识破,时机成熟,一鼓作气,先干掉严嵩儿子严世蕃,在赶走严嵩成落汤鸡。
他,徐阶,一位有为果敢极具谋略的后来宰相,是张居正的第二位人生贵人,非常赏识张居正,安排他接触中央机关核心秘密,却不让他受到伤害和注意,特意安排给裕王朱载垕当一名老师,为决战胜利埋下棋子,种下有力的种子。
复杂的宫斗戏使张居正亲眼看到残酷,看见许多书本上不曾有的处事方针,人生宝贵的经验,为张居正开挂的道路铺就锦缎。宰相斗争你死我活,有时眼不见兵刃,对方性命丢失;有时血光凛凛,惨不忍睹;有时和风细雨,暗潮汹涌。亲眼所见,亲身体会,亲自参与,让年轻的张居正变得成熟,稳重,心思敏锐,临危不乱。
《明史》说他“为人欣面秀眉目,须长至腹。勇敢任事,豪杰自许”。人长得英俊,个儿高,按现在标准是美男帅哥,气质高雅,为人处世勇敢,可以担当重任,为人赞扬。
气质的形成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一个人内心活动久长时间段蕴藏在内在,又以无形的感觉示人。
张居正自小环境,进入官场接二连三的事件,潜移默化影响他,改变他,对他在政治生涯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六)注重关系张居正会来事。严嵩难相处,除非舔着巴结,极尽谄媚之事,很多人都采用献媚获得高官厚禄。张居正也献媚,方式不同,偶尔写些贺祝生日或节日的诗文,严嵩相当信任他,把上奏朝廷的某些奏表有他来写,可见关系越来越近。他有时候会故意同严嵩说刚刚从徐阶那里来,看到什么,干些什么。
特别聪明,老油子严嵩经验丰富,阅人无数,对谁都小心翼翼提防,不曾真心以待。年轻的张居正索性公开说,给严嵩造成心理是:他们两人关系一般。倘若捂着不说,遮遮掩掩,老狐狸严嵩一旦发觉,后果不堪设想。正是似乎开诚布公的语言,取得奸相信任,对张居正一直顺利在国立大学任副校长,平平安安接触国家机密构建良好氛围。
敌人对自己信任有加,安全系数就高。
同第二位贵人徐阶,表面和风细雨,平常来往,公事公办的样子,私底下两人心心相印。徐阶把某些高级机密传授给张居正,并安排他接触核心机密,参加重量人物的聚首,又采用极其隐秘方式保护张居正,不使他走到政治斗争最前沿,害怕他被当炮灰干掉。
张居正跟着徐阶学到太多东西,老师的隐忍不动,暗自积蓄力量,荡开一笔使事情圆满解决,怎样获得大众支持,使敌方完全暴露然后摧毁等等经验,开阔张居正视野,锻炼他心智,后来很多大风大浪能平安过去,得益于这一时期他耳濡目染的很多东西。
《张太岳集》记载“惟臣居正一人知之,诸臣皆不问也”,明确表明徐阶赏识,喜欢张居正。两人关系保持良好,为他成为宰相奠定坚实基石。
同高拱的关系则是他实施策略的初步。高拱是隆庆皇帝的老师,二人感情特别好,视高拱如同父亲,国家方针政策都听高拱的话,任命为当朝宰相。此人工作雷厉风行,认真踏实,就是太傲气,心眼小。大张居正13岁,初期两人是朋友,挚友关系。有一次高拱想赏香山红叶,拉上张居正同行,并结下盟约,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开始按照愿望发展,相安无事,后来徐阶破格提拔张居正,高拱心里不舒服,怨恨徐阶,生尽千方百计赶走徐阶,自己做了宰相。由于二人关系很好,张居正解决俺答问题,高拱全力支持,使张居正赢得上上下下的钦佩,拉拢人心。高拱同另一位宰相内阁在朝堂打架,张居正呵斥殷士儋,帮助高拱化解尴尬。这都为他后来当上宰相奠定基础。
张居正还注意同宦官的关系,那时,宦官虽然没有多大权力,但经常在皇帝身边,耳旁风长吹,起到的作用巨大。小万历皇帝自小侍奉的宦官冯保被高拱压制,不能得到充分展示,隆庆时,忍耐不发,心里忿忿不平,等万历做了皇帝,据传,张居正同冯保联手,一个顺利挤走高拱成为宰相,一位成了掌印太监,也就是太监的头儿。
做了宰相的居正人生开挂展开,自此历史上多了一位牛气,功绩显赫的救世宰相。
(七)好好老师隆庆死后,万历即位,即明神宗。当时年纪很小,他的母亲担心不能担此大任,害怕朝臣趁机作乱,皇位难保,整日唉声叹气,被有心的冯保得知,给皇后出主意找个人帮助并教导小皇帝治世良策,以便以后当好皇帝。
用谁?
“张居正”冯保斩钉截铁地说。李太后一听,眉眼喜悦,那个高高个子,清秀儒雅,沉默寡言,处事得体的男子,合乎为人师的标准,符合辅佐朝政的要求。
张居正做了宰相,又成为万历小皇帝的老师,地位自不必说,心理发生巨大变化。一直想励志改变明朝积弱积贫混乱不堪局面,苦于无能为力,现在好了,有权利施行变法改革。
他一方面默默筹划,一方面好好教导小皇帝,人会老的,变法即便胜利,后继要有人继承。
作为语文老师,害怕小万历听不懂,画各种图形帮助理解,严厉要求作业,完成不了,不能吃饭休息,手把手教导。一次,小万历读《论语》,误将“色勃如也”的“勃”字读成“背”音,“当作勃字!”张居正大喝一声,声如雷鸣,吓得小皇帝惊恐万分。
为了配合小万历教育快速成功,他的妈妈皇太后全力支持张居正的严苛教育。常常对小万历说:“使张先生闻,奈何!”
幼小的万历心灵里,畏惧张居正,不大敬重他。十一二岁的孩子,贪玩任性,又逆反,反抗无效,表面顺从,暗地恨的咬牙切齿。皇太后不知,看小皇帝听话懂事,心里窃喜。
学业进步很快,朝着老师和妈妈好孩子方向发展,明朝希望之星冉冉升起。
(八)万历新政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杂事处理妥当,张居正着手实施自己的改革。第一步考成法,方针是“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裁撤政府机构中的冗官冗员,整顿邮传和铨政。整顿了吏治,加强了中央集权制。
经济是“一条鞭法”,统一役法,部分地“摊丁入地”。把原来的里甲、均徭、杂泛等合并。向百姓征收役银不像过去按照户、丁来出,而是按照丁数和地亩出,即把丁役部分地摊到土地里征收,这就是所谓“摊丁入地”;田赋及其他土页方物一律征银;以县为单位计算赋役数目;赋役银由地方官直接征收,以减少各种弊病。
这项措施是中国赋役制度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明政府的岁入有显著增加,财政经济状况改善不少。国库储备粮食多达1300多万石,可供五六年食用,比起嘉靖年间国库存粮不够一年用的情况,是很大的进步。
蒙古俺答来犯,他利用智慧软化内部主要人物三娘子,使明朝边关几百年不太平局势得到安定融合。任命俞大猷,戚继光平反倭寇叛乱,使祸害严重的江浙地区得到暂时安稳太平。
大胆任用人才,河道和漕运历来纷争不断,灾祸不断,张居正听说一位低级官员潘季驯精通河道,方法得当,却不被重用,亲自跑到家里聘请来,又把河道和 漕运连并交给他管理。几年之后收到效果显著,为人们造福。后来,张居正倒台,众人推,潘季驯据理力争,保住张居正的坟墓没有被挖开。人若有前后眼,泉下有知的张居正会多提拔这样的人。
河道解决了,其它人事也要解决。张居正大胆启用新人,也用老人,严嵩手下,高拱手下人都用。明代大才子张佳胤是高拱得意门生,被高拱提拔没多久,恩师倒台,恰逢徐阶儿子作乱,左右为难,张居正出面,顺利解决问题,并提拔张佳胤。
海瑞作为清官代言人,人人皆知,曾把嘉靖皇帝气得半死,有名的酷吏,很多人推荐,张居正不用他,反而让他去做可有可无的官职,理由是太苛刻的统治会失掉人心,给人民造成危害。知人善任,知人的能力尽其才。
(九)劳心劳力改革向着好的势头发展,坚持亲历亲为,为国事操劳,鞠躬尽瘁。但 不是谁都领他的情,那些被触及利益的人,对他恨之入骨,想着法子阻拦。
他信任的好学生之一刘台不理解,出万言攻击,说张居正利欲熏心,自私自利,借张居正父亲霸占别人田亩事件公开攻击。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张老师教导多年,亲自提拔换来这样的结果。
更可气另一位学生,当张居正父亲死了,按照律例,他要回家丁忧三年,可皇太后和小皇帝舍不得,要他夺情,即象征性回家安葬,然后继续工作,张居正还在犹豫,雪花样的讽谏文章传到皇帝哪里,传遍京城全国。原本想回家歇歇,老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有病在身,借这个理由回家,说得过去,哪些人不容忍,严格按照古训要求,其实是想张居正快快离开,好顺利恢复旧制。
看透情况,张居正不搭理任何人的言语攻击,依然稳坐厅堂带病工作,坚守岗位,一干又是两三年。六十多的老人,日理万机,操劳操心,铁打的人都受不了,何况有疾病在身,心有余而力不足。
万历十年(1582年)二月,张居正病倒,四个月后,开创了明朝万历新政的改革家张居正永远合上双眼。在病重的三个多月,他处理了蒙古叛乱,用张佳胤平定浙江兵变和民变,任用李成梁取得镇夷堡大捷,使辽东安危解除障碍。
不能进食时还念叨万历新政进展情况,嘱咐皇帝按照新政法规施行,必然能使明朝化解为难,立于不败之地。万历皇帝很听话,说的话令人感动不已“先生功大,朕无可为酬,只是看顾先生的子孙了。”意思是:先生的功德没法今生没法报答完毕,我要对闹得子子孙孙照顾有加。
作为臣子,能得到主人的首肯赞扬,保证,再多的艰辛苦难都值得。
(十)死后遭毒手一代相死了,身前多少功名,多少未竟的事业都存在世界,身后自有人褒贬。
尸骨未寒,有人等不及对张居正痛下狠手,不是别人,就是他最得意,最中意的大明朝接班人明神宗万历皇帝。太严格的教育和近乎强制的制约使这位一二十岁的年轻人仇恨的种子早埋在心中,以前不敢,现在有恃无恐,无人能够制约。
先找人弹劾张居正贪污,受贿,查封他所有的地方,连老家的家人都不放过,其次抹杀他一切的功德,改变他所有的变法形式。大儿子无奈自杀而死,二儿子自杀被人救起,后来殚精竭虑为父亲写传记,甚至要扒开张居正的坟墓看看他的心,看看他贪污多少,幸亏有正直的大臣上书阻拦。后世挖开张居正的坟墓,什么都没有,只有一条玉带,一方砚台,他的清廉可以昭于世人。
他的子孙以他为荣,却因为他教导出来的好学生家破人亡,留下一根独苗孙子,秉承爷爷血管里的高贵节操,最后死在战场。
万历皇帝当政四十年,张居正死后,几乎不上朝,不管理国家,不关心民生,明朝似风雨飘摇的稻草,岌岌可危。
(十一)风雨故人死亡了想到好,腐朽了想到对。
崇祯即位,明朝几乎名存实亡,那些反对张居正变法,懂得他好的人终于清醒,“若张居正活着,明朝不至于如此”,世间再无张居正,懂得已是千帆过。
他是治世能臣,为国家贡献才智,不是好老师,太苛刻,太果断,太严厉,太不尊重年轻人的尊严。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他原本以为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统治者,学生会继承衣钵,按照他教导的:勤上朝,同大臣交流和接触;要节俭,爱惜人民,不贪财;要实行仁政,爱惜人才。不料,死去不久,家遭大难,泉下有知,张居正怎能瞑目。
北京十三陵是明朝皇帝拜谒地方,大部分皇帝都葬在墓穴,唯独崇祯皇帝被葬在两山之间的水中,风水学分析,清朝替代明朝,当政者采用阴阳两极玄学使明朝最后的风脉永远灭绝,再无出头之日。
明最后一位皇帝有何办法扭转时局?先祖将大好的基业毁于一旦,国家千疮百孔,无力应对。张居正再活几年,时不时能改变明朝最后的结局,史学家分析,依然无更改,上梁不正下梁歪啊!
他自认为教育出一代明君,盛世皇帝,却不知他的教育埋下的阴影巨大,逆反的皇帝学生一点不听从,反而变本加厉毁坏,万历新政付之一炬。
他若知道,还会竭力施行变法?他会,因为他骨子里流淌的是为国为民的血液,为国尽力而为,为民尽心尽意,为国事尽其本心。
他的第一位贵人顾麟巡抚说“国器也”,他的二儿子张懋修说“留此一段精诚在天壤间”,功过是非,人心清楚。
他曾写“愿以身心奉尘刹,不矛自身求利益”,他做到了,做得很好。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的确如此。
【作者简介】王崇菊,一名乡村语文老师,喜欢读书,喜欢写写,喜欢将日子记录,喜欢把每一个值得铭记。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