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卦第四爻如何解(五分钟让你了解)
恒卦第四爻如何解(五分钟让你了解)总是要从最简单和浅易的开始,才能持恒。初六说的是不要一开始就太深入。一开始,挖水挖得很深,就不能恒。所以要贞于凶,要阴柔,不能挖得很深,“无攸利”。一开始就想很深,就像刚开始学英文就想念莎士比亚的作品,那怎么行?第二,“无咎”,不要做出错误的事、有悔之事。第三,“利贞”,贞指第二爻主爻,是阳爻,是诚。利贞就是利于诚,不诚无物,诚才能久,才能恒。第四,“利有攸往”,要有往,停在那里就不能恒,恒的意思是要不断走,往也是恒的一个重点。卦辞的这四个部分,都是恒的四个特点。初六位不正,虽然和第四爻的阳爻相应,但是位不正,所以不能走。“浚恒” “浚”是挖水很深,如果“峻”代表山高,“浚”则代表水深。
恒卦内卦是巽,长女;外卦是震,长男。长女和长男的结合,比喻成熟的夫妇。前面的咸卦是少男少女的恋情,这个卦则是夫妻的卦。这是一种说法。但是我们说这个卦,不一定完全在讲夫妻,那只是传统的说法。
恒字左边为心,右边上面一横、下面一横代表桥,中间的部分是船,船经过桥,我们常说,船到桥头自然直,所以不要怕,一直走,到了那里自然就会有变化,就是恒。就内卦、外卦来讲,上面是震,是动,下面巽,是顺,动而顺,就是恒。
为什么能保持恒?就是顺着动,反方向动,违反自然地动,就不会恒。顺应自然而动,就是恒。另外,震是代表雷,巽是代表风,雷和风是相合的,雷起了,风就来了,这两者是相互产生的。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恒卦的卦辞,有四个要点。第一,“亨”,沟通了解。对一件事情不能沟通了解的时候,你就不能持恒,事情就不能恒,故沟通了解非常重要。
第二,“无咎”,不要做出错误的事、有悔之事。第三,“利贞”,贞指第二爻主爻,是阳爻,是诚。利贞就是利于诚,不诚无物,诚才能久,才能恒。
第四,“利有攸往”,要有往,停在那里就不能恒,恒的意思是要不断走,往也是恒的一个重点。卦辞的这四个部分,都是恒的四个特点。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初六位不正,虽然和第四爻的阳爻相应,但是位不正,所以不能走。“浚恒” “浚”是挖水很深,如果“峻”代表山高,“浚”则代表水深。
一开始,挖水挖得很深,就不能恒。所以要贞于凶,要阴柔,不能挖得很深,“无攸利”。一开始就想很深,就像刚开始学英文就想念莎士比亚的作品,那怎么行?
总是要从最简单和浅易的开始,才能持恒。初六说的是不要一开始就太深入。
九二。悔亡。九二“悔亡”,这个爻上没有讲什么,有的学者认为前面原本应该还有字,说一定是先怎么样接下来才有“悔亡”,但是没有证据。我认为,这里只有悔亡是够的。
就是说,不要做后悔的事。你要持恒,做的事情一定没有以后让你后悔的。如果做有悔的事情,这件事情一定不能恒。“悔亡”,就是不要有悔。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九三是很有名的一个爻。《论语》里,孔子只引用了《易经》一次,就在九三这一爻。“不恒其德”,指为德不恒。
《中庸》说“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我们要怎么修诚,择善而固执如果为德不能固执“不恒其德”,就会有羞愧和后悔的事情产生所以要“贞吝”,把握你的贞德于吝。“贞德”就是九三要把握诚
九四。田无禽。九四“田无禽” “禽”就是野兽,“田”是田地。这句话我认为意思是,九四代表心,这就是说,心里面没有野兽。“禽”就是欲望,“田无禽”就是心无欲。无欲则刚,无欲才能诚,无欲才能恒。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六五“恒其德”,是讲君主,为德要恒,要贞,把握正道。贞在六五,是阴柔,把握阴柔之德。这是老子讲的阴柔之德。
“妇人吉”,妇人代表阴柔,也就是说要有妇德,要让君主有夫人柔和之德,则吉。“夫子凶”,传统的解释,我认为不太恰当。
传统的尤其是儒家的解释,说妇人可以恒,因为妇人终生只侍一夫。“夫子凶”是夫子可以变通,君王可以变通,君子可以变通,不必执一。
这个解释我认为太古板了,男女不平等,所以我从另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在这个爻上,要向妇女之德融合则吉,要是像夫子,师心自用,自以为了不起,自以为刚强,则凶。这里讲夫子,不讲君子,夫子就是老夫子。
上六。振恒,凶。
上六是外卦震雷的最上端,震得很快,一直在动。如果要持恒的话,震动得很快,就凶。恒是要慢慢来的,如果变得很快一直动、一直动 就不安定 怎么能恒呢?“振”是表示震动太快是负面意思,所以凶。
现在就这六个爻做个简单概括:
第一爻,一开始要易简。
第二爻,不要做以后有悔之事。
第三爻,要能守,不要见异思迁。
第四爻,要心中无欲。
第五爻,要谦虚以处。
第六爻,要安心,求安定。
最后,我要讲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一般来讲,我们遇到一些事情,怎么运用这个恒?有时候我们可以恒,但有时候执着了,又变成顽固了。
要做到恒而不顽固,这里我提供给诸位几个要点。第一,做任何事情,想要恒的话,就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只看到小利,只讲功效。第二 要有远大的理想 有原则 有理想。
第三,不要乱用手段,不要用暂时性的方法。用手段、用暂时性的方法,不能持久。第四,要无心,无心插柳柳成荫,做任何事,不要有太大、太强的欲望和功利心。第五,要柔和自处,柔和才能发展。
另外,这个卦里有两处讲德。一个是九三 一个是六五。“徳字在《易经》里并不是经常出现的,但在这个卦里面就出现了两次,所以这个德很重要。德和恒有什么关系呢?我认为,孔子有几句话说得很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就是说,你知道一个很好的东西,那是知识,但不如你喜欢它,喜欢不免有时情绪化,不如你做这件事情快乐,乐在其中。你做一件事感觉很快乐的话,才能够持恒。做一件事不感到快乐,这件事情不能长久。
将来我们会讲到《易经》的节卦,节卦就是讲怎样修炼自己,讲道德的修养是甜的不是苦的,如果行道德感到很苦的话,那就没有办法修。所以,要有乐的精神,同时还要与人同乐。
我老是拿“自己乐之者”和“与人同乐”来讲这两个德,说明做任何事情要持恒。最后,要把你所做的事情习惯成自然,要变成一种习惯,这很重要。我讲一下自己的例子,十一岁时我父亲就教我太极拳,现在我八十一岁,几乎每天打。
因为打太极已经变成我自己的习惯,很自然。我打太极不是要跟别人比较,也不是说想到打太极对我身体很好我才打,没有这种想法,只是感觉很舒服,每天早上起来打一个,晚上打一个,十几分钟,睡觉。
就是把它当成习惯,就很自然保持,有一个目的在那,反而不容易保持长久。这是对于如何持恒,我从这个卦里发挥出来的一点想法。
现在我就讲一个大问题,孔子为什么在《论语》里只引用了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古人读《论语》都没有注意,只强调孔子引了九三,没有把孔子个人的问题放进去。在《论语里除了这句话,还有句话很有名:“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学者就在“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这句上研究孔子究竟是五十岁,还是五十几岁,只在这个细枝末节上研究,忘了孔子说的“无大过”。
所以,我常常开玩笑说,虽然我不是荣格的学生 但是我用了荣格的潜意识理论 孔子嘴上说“无大过”,可见他潜意识里面认为自己是有大过的,孔子是五十四、五十五岁的时候周游列国,五十五岁以前,尤其是五十二岁到五十四岁,这是他政治生涯的巅峰,
做了中都宰、司寇,后来被迫离开鲁国,周游列国期间,他开始还想去卫国,希望得到卫国国王的赏识,结果失败了。到了六十岁以后,我认为他读《易经》有了心得。
司马迁说,孔子“晚而喜《易》”,不是说七十多岁的晚年,而是六十八岁回鲁国,从此专注教育,不想再在政治上发展了。
所以六十七八岁的时候,孔子特别研究《易经》,在这个过程中他说了这句话,说假定给他再加几年时间,让他有更多时间读《易经》,可以无大过,可见他那个时候是犯了大过的,即做司寇才七天,就斩了少正卯。
恒卦第一爻,开始就是浚,一开始挖得很深就凶。上任一开始就用严刑酷法,做司寇的时候斩少正卯就是“深”,这件事情是错的,他不应该七天就斩少正卯。
第二爻,“悔亡”,无大过,这件事是他后悔的事。当时他没有承认,后来后悔斩了少正卯,使得鲁国的其他大臣害怕了,所以反对孔子,他不得已被迫离开鲁国,此时他才说自己如果学了《易经》就无大过了,不会有后悔的事。
第三爻,“不恒其德” 孔子在做政治领袖之前,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都是以礼、以德为主,常说“礼治于未然,法治于事后”,但是做了司寇之后就斩了少正卯,子贡就怀疑为什么“为德”的原则变了,不便以前那样,这是“不恒”,就是改变了。
“或承之羞”,就是被差属了,使他气得离开鲁国了。到了九四,“田无禽”,孔子做司寇的时候,是有欲的,想在政治上有所成就,所以当了司寇之后,非常高兴。
子路就说,夫子啊我听说圣人是任何事情得到了不表现出高兴,失去了也不难过为什么做了官你就高兴得喜形于色呢?孔子就解释,我喜形于色,是因为得到一个机会,可以为民服务了。
这个解释,我认为孔子心里面是有欲的。第五爻,“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那就是老夫子凶了,自以为是,少正卯在当时也许有结党的问题,但是还没有做很大的坏事,没到养虎为患的程度,顶多是见解不同,这个时候应该用妇人之德,柔和地去解决问题。
怎么样去教化,怎么去感化少正卯,而不是上任第七天就把他斩了,还将人头示众。这是法家的做法,所以说“夫子凶”。第六爻,“振恒凶”,不能持之以恒,凶。
你看,每一爻都打在孔子心上。孔子看到这一卦,每根爻都指出了他当时做这件事情的错误,他有悔。有悔是好事情,孔子虽是圣人,但也不是不可讨论的,孔子也有悔,“加我数年”,如果五十岁就看《易经》,读个两三年,读到恒卦,就不会做出这件后悔的事情。
孔子潜意识里有大过,我不知道孔子有没有跟学生讲这个,学生肯定也是维护他,不会把这些记载下来。这是我最近这两年的研究里,对孔子和恒卦的一个看法。这是我的看法,到底对不对,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