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特征和研究现状(关注青少年抑郁症)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特征和研究现状(关注青少年抑郁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曾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为何青少年的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看把孩子愁的”“现在孩子早熟懂得很多”......

新闻回顾

“我自闭了”、“我emo了”如今不少“丧文化”流行用语在网络上流传,当你还觉得它只是一种“玩梗”时,可能你已经错了,长期自闭、心情低落,也许不是情绪问题,而是抑郁障碍,今天是10月10日,也是第30个世界精神卫生日,让我们再一次注视抑郁症。

也许大家对它并不陌生,近些年来,青少年抑郁、自杀的消息频繁见诸于新闻报道,前几天,一则#4岁孩子担心家中变故患抑郁症#的词条#还冲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特征和研究现状(关注青少年抑郁症)(1)

“一个4岁的孩子,竟然有着大人的心思”

“看把孩子愁的”

“现在孩子早熟懂得很多”

......

为何青少年的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曾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

除了青少年正经历青春期发育,受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影响以外,专家分析,从社会因素看,青少年要经历人生中多个重大抉择和转折,如中考、高考、参加工作等,面临诸多社会、生活的变化,导致情绪上的波动、对新环境的不适应等,都较易诱发抑郁。而值得注意的是,家庭不完整包括父母缺失、离异如新闻中因为父母讨论家庭中出现的变故,都会导致孩子产生焦虑情绪和心理问题。

据媒体报道,泉州曾出现的年纪最小的抑郁症患者是3岁,儿童心理问题呈现低龄化趋势,给家长们敲响警钟。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特征和研究现状(关注青少年抑郁症)(2)

无奈,青少年抑郁症被误解严重!

有关抑郁症本身的偏见尚存,“青少年”的标签则更加深了社会对青少年抑郁症的误解。曾针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做过一份社会调查,81.41%的子女不愿意和父母倾诉,因为即便和父母说出实情,也得不到理解。“污名化”“青少年标签”等种种误解,使得多数青少年抑郁症被忽视。而这些误解给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带来的伤害,或许不亚于抑郁症本身。

误解的解除绝不是治愈青少年抑郁症的终点,而比起治疗,提前预防也是重中之重。

那么,作为父母该能如何及时、准确地识别孩子的情绪状态?

青少年正处于情绪非常丰富的时期,也是情绪不稳定、容易波动的时期。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抑郁”“焦虑”“伤心”等情绪其实是很常见的。但如果发现孩子长期出现:情绪持续低落,兴趣下降、快感缺失。那么家长就需要格外注意,孩子有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因为这两项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特征和研究现状(关注青少年抑郁症)(3)

当孩子面临情绪困扰时又该如何给予适当的帮助呢?

及时就医,遵医嘱

抑郁症需要接受专业的系统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持续的心理咨询干预。药物治疗的原理是通过药物改变大脑中神经递质的水平,心理咨询则是通过心理层面,帮助孩子学会如何调节情绪以及应对客观困难。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及时就医,并积极配合心理咨询师的工作。

做好陪伴及安全防范

抑郁症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强烈的应激性反应,可能会做出一些自伤行为。所以,在孩子抑郁症治疗期间,父母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陪伴孩子,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反应,在孩子愿意的情况下,带孩子出门接触大自然,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散散步或者进行适度的运动。

良好的家庭关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夫妻间,相互尊重、彼此理解、更多支持;亲子间,父母多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情感上的支持,理解、包容、尊重和信任孩子。和谐美好的家庭关系会让孩子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会更有好好生活的动力。

父母情绪稳定是孩子病情恢复的有力保障

抑郁的孩子通常对环境异常敏感,尤其对身边人的态度和情绪非常在意。这就需要家长时刻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及时做好自我调整,始终对孩子的成长抱有希望。孩子感受到安全、稳定,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特征和研究现状(关注青少年抑郁症)(4)

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

如今,已经有更多人了解抑郁症只是精神系统的常见疾病,更多人知道它可防可治,也期望更多的人能去掉对抑郁症的偏见,能够平等对待、关心关爱抑郁症患者。未来也希望我们能一直坚持今年的精神日主题,共同为他们营造“友好”的生活环境,共助心理健康。也希望抑郁症患者们,在经历每一个困苦难熬的瞬间过后,最终都能和自己握手言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