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二章(道德经第十一章)
道德经第十二章(道德经第十一章)制作陶器时把泥土做成各种各样的器皿,比如像碗、盘子等,使它们中间空空如也,需要用它的时候,便能随意盛装载满,达到效果。然而现如今我们的心却被形形色色的欲望和各种各样的烦恼,也就是如佛家所说的三毒、五欲、六尘、八苦所障碍,被执著心所绑架,而忘记“空”,忘记了“有”只是为了便利而已,“无”的作用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我们的心,变成了随着外物的变化而变化的“奴隶”。这就叫心随物转,用陶渊明的话说就是“心为形役”。车毂的中心支点是一个小圆孔,由中心点的小圆孔用三十根车条向外延展,连接外围的一个大圆圈,便构成一个内小外大的两个圆圈的大车轮。车轮的每一根条都很重要,也都不重要。它们是平均使力,条条都发挥完成转轮的作用。但支撑车轮的中心点,却在中心的小圆孔,但这个中心却是空无一物的,既不偏向任何一根条,也不给任何一根条固定方向。因此才能活用不休,永无止境。在这里老子首先提出毂的作用,它能活用不休,轮转无穷
要我们能够看到“无”的常在,能够意识到“空”的重要性。
日本明治时代,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禅师法号南隐。有一天,有一位很有学问的高人,来学禅问道。双方落座后,这们高人虽然言语比较客套,但神态却比较孤傲,而南隐禅师则一言不发,只顾为学者倒茶,很快水注满了茶杯,但禅师视若无睹,直至茶水四溢。教授终于沉不住气了,连忙说:“已经满了大师!不要再倒了!”南隐禅师这才放下茶壶,注视着他说:“你的心如同此杯,装满了你自己的思想。你不先把它倒空,我如何对你说禅呢?”
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
其实我们人类心与身的关系,就相当于老子所说的谷与盈的关系一样。如果因为取得一点成绩就此骄傲自满,停滞前,终将会被社会抛弃,将由新的人替代。
那如何才能保持空杯心态呢?
首先,要敞开我们的心,不要抱有成见,这样才能接受新的观念和知识;其次,要放下我们所拥有的学问、名誉和权利等障碍我们心智的一切过往,这样我们才有拥抱美好未来的机会;最后,便是重塑,告别过去,迎接未来。重新树立我们良好的价值观,建立新的思维模式,这样才能够更快速地吸收新文化知识,并形成全新的价值观和认知。
老子在这一章则连续用了三个排比句,从生活的角度来分析:无,其实无处不在,空,要随时放下。分别举了车,代表了“行”。器,代表了“食”。室,代表了“住”。
车毂的中心支点是一个小圆孔,由中心点的小圆孔用三十根车条向外延展,连接外围的一个大圆圈,便构成一个内小外大的两个圆圈的大车轮。车轮的每一根条都很重要,也都不重要。它们是平均使力,条条都发挥完成转轮的作用。但支撑车轮的中心点,却在中心的小圆孔,但这个中心却是空无一物的,既不偏向任何一根条,也不给任何一根条固定方向。因此才能活用不休,永无止境。在这里老子首先提出毂的作用,它能活用不休,轮转无穷的关键所在,便是中空无物。
制作陶器时把泥土做成各种各样的器皿,比如像碗、盘子等,使它们中间空空如也,需要用它的时候,便能随意盛装载满,达到效果。然而现如今我们的心却被形形色色的欲望和各种各样的烦恼,也就是如佛家所说的三毒、五欲、六尘、八苦所障碍,被执著心所绑架,而忘记“空”,忘记了“有”只是为了便利而已,“无”的作用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我们的心,变成了随着外物的变化而变化的“奴隶”。这就叫心随物转,用陶渊明的话说就是“心为形役”。
要建造一间巨大的房屋,必须要开辟门窗,以便光线照进来,使空气的流通,才能住人、养人,从而使人的胸襟开阔,内外畅达而无阻碍。也就如庄子所说:“虚室生白。”意思是,唯有空虚的房屋才能产生无限光明!
综合上述的三个例子,老子最后重复叮咛,无论是出世之道,还是入世之用,都必须要切实明白“道”在有和无之间的妙用。只有懂得此理,才能懂得"利用空身"的大法则。所以总结一下,就是老子认为中间是空的东西,才会有更大的利用价值。所以不管是陶渊明的“心为形役”;还是李白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都告诉我们,想要取得更高的成就或更远的眼光,我们必须有放下当下,重新接受新生事物或思想的心,必须有登高的勇气,让自己的心“空”了,才能实在更高或更多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