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校长谈教育(名校长访谈西外)
新西兰校长谈教育(名校长访谈西外)“王越成就是一个有着典型‘西外’基因的学生,他的双语能力不是一种分值,更是一种可以终身发展的素养!”西外总校长林敏说,西外在办学之初,就坚持中西融合,以中国的母语课程为主干,以母语文化及中国身份认同为基石,引进、吸收、融合西方优质的教育资源及课程。王越成口中的西外,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外国语学校的简称,这个十四年前在一片稻田里诞生的教育实验沃土,正沿着“培养未来国际精英”的目标一路前行。16岁的人生可以有多丰富?这个名叫王越成的少年可以满足你的所有想象:流利掌握汉语、英语、法语,利用社交平台教法语和雅思,赚来的钱不仅自己付了全部学费,还带着外公外婆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深入无人村,用无人机和水下相机,历时三个月拍摄呼吁保护地球的纪录片《自然即一切》,水准达到“央视”级别,获得了多个奖项;去过十几个国家五十几个城市,在伦敦纽约巴黎罗马,用民族乐器即兴演奏;为贫困山区孩子建图书馆,给藏区孩子送上寒
【编者按】
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育者,教子使作善也。
当下,中国正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2014年,上海启动教育综合改革的国家试点,每年都在改革创新中形成新的制度性成果。
新年伊始,澎湃新闻推出《名校长访谈》系列报道,与校长们面对面,听他们讲述最生动的师生故事,传播最前沿的教育理念。
16岁的人生可以有多丰富?
这个名叫王越成的少年可以满足你的所有想象:流利掌握汉语、英语、法语,利用社交平台教法语和雅思,赚来的钱不仅自己付了全部学费,还带着外公外婆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深入无人村,用无人机和水下相机,历时三个月拍摄呼吁保护地球的纪录片《自然即一切》,水准达到“央视”级别,获得了多个奖项;去过十几个国家五十几个城市,在伦敦纽约巴黎罗马,用民族乐器即兴演奏;为贫困山区孩子建图书馆,给藏区孩子送上寒衣;校内外各种比赛都拿了金奖或一等奖……
“我喜欢西外,在这个十五年一贯制的全生态教育体系里从小学一直读到了高中,这种感觉是很微妙的,一所好学校并不是排名越靠前就越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王越成说。
王越成口中的西外,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外国语学校的简称,这个十四年前在一片稻田里诞生的教育实验沃土,正沿着“培养未来国际精英”的目标一路前行。
“王越成就是一个有着典型‘西外’基因的学生,他的双语能力不是一种分值,更是一种可以终身发展的素养!”西外总校长林敏说,西外在办学之初,就坚持中西融合,以中国的母语课程为主干,以母语文化及中国身份认同为基石,引进、吸收、融合西方优质的教育资源及课程。
西外总校长林敏。 本文图片均为校方提供
多年参与上海市高中国际课程本土化实践研究的课题主持人孙琳琳的工作室存放着“王越成们”成长之路上的闪光点:他们在中英文创意写作课程体系下写出漂亮的双语小说,演讲辩论屡次夺冠,戏剧表演荣获上海市中学生戏剧大赛多个奖项,“筑梦公益”被评为全国中学生社团大赛最佳社团。
从教三十多年的美国加州校长Lupita Sanchez在西外交流了一个星期。她坦言:“这里的学生文化丰厚,生活多彩多姿,他们自信、热情,我感觉更像是到了小小的联合国。”
【对话林敏】
澎湃新闻:学校对老师选拔有什么要求?招生时看重学生哪些品质?
林敏:学校致力于培养适应未来全球化、融汇中西、行走世界、有根有源的世界公民和社会精英,而不止于学生的升学深造。我们鼓励学生发展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主动发展其智力、审美和体魄的潜能。
林敏(左)所扮演的柏拉图与剑桥大学国际考评部首席执行官Michael O’Sullivan扮演的孔子在西外的开学典礼上互动对话。
校园应该是书生的天下,我们有一条“军规”:不读书的老师,不重用,不提拔。
西外面向全球招聘优秀的管理人员和师资,拥有国内外硕士、博士学位者越来越多,不少教师能进行双语教学,还有八十多位外教。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梯队。同时,我们给老师创设机会进行课堂教学擂台赛,让老师把每一堂课都上出彩。
招生时,我们更看重孩子的“底色”,希望我们的学生不仅能独善其身,更应兼济天下。优秀的学生不只是学业优异,更体现在其人文素养、社会责任、心理品质、领导和组织能力等各方面的才能。
教育的最终目标不仅是考试,学生不是被动式接受知识的载体,而是需要培养独立自主能力的学习个体,所以我们会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课程建构的过程。我们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以“创意、行动、服务”为树人目标,在开阔学生全球视野的同时,也为其具备21世纪核心素养、全球化竞争人才所具备的综合素养做好准备。
林敏(中)总和学生们在一起。
澎湃新闻:国际课程如何与传统课程互补融合?大数据等新技术对传统教学有何挑战?
林敏:西外一创校就坚持立足本土、中西融合的办学模式。上海市教委批准我校为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国际课程班试点学校时,我想更看重的是我们的独立课程开发能力,当时我们都是自创的课程,是唯一一所没有跟国外签约国外课程全盘引进的学校。
我在国外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对于中国文化的底蕴和西方教育体系都有了解,因此我们的探索是:不必一开始就全盘引进国外的现成课程,而是在自创课程以及中西融合课程上先行探路,确立自有课程设计实施的主导力,再逐步引进、开发、整合国外课程。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我们走出了一条中西课程、课堂融合的新路。
西外行走课堂的红色之旅。
人工智能是对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的重构,硬技能会被各种人工智能取代,但软技能很难被取代,我们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对于未来的适应力等软技能,注重个人与社会情感联结的培养。
在学生的生涯规划方面,我们认为,应该把孩子的成长阶段考虑得更长远一些,生涯规划不应仅看基础教育这一小段,更要培养孩子的深度思考力、表达力、沟通力等能力,分析追踪他们进入大学后的适应情况,工作后能否对社会有责任和贡献,个人是否有幸福感。
西外独具特色的行走课堂。
澎湃新闻:西外的行走课程独树一帜,为何会有这样的设想?
林敏:用手触摸历史,用脚丈量世界,这就是我们行走课程的初衷。行走课程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格局和胸襟,如果孩子的成长地平线只在几幢教学楼之间,他就只能是麻雀而不是雄鹰。
创校起至今,行走课程坚持了十四年,从未间断,每年几百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行路读书,共同寻找生命的意义。
我们师生去纽约、伦敦、多伦多,但也一起重走丝绸之路,到井冈山观星星之火,去黄帝陵寻根问祖,在壶口瀑布黄河边展开历史遐想,从延安到梁家河窑洞感受民族复兴之梦,到草原戈壁大漠体会东西方文明交汇融合……在路上,师生手拉手、心连心,倾听每一片土地诉说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