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方言历史(同为吴语方言区)
吴语方言历史(同为吴语方言区)常州方言词汇中给外地人印象最深的一个词是“嗲”。嗲的意思是啥、什么,经常挂在口头上的话是“嗲佬”(什么)、“嗲东西”(什么东西)。常州的“佬”字作为语气助词出现频率很高,它可以附着于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如“铁佬、木头佬、男佬、红佬、晓得佬、开心佬、好佬、甜佬”之后,表示“的”的意思。在常州方言中,有一些词汇是常州特有的,吴语区其他地方没有这些说法。如dzuε(厚脸皮,读“治”)、dza(叽叽喳喳、说话无遮拦,读“咋”)、bou (走,读“波”)。说脸皮厚的人叫“治头”,说叽叽喳喳的女人叫“咋婆”,说走路叫“波路”。普通话的“肮脏” 一词在常州有“邋塌”、“捺答”两种说法,“捺答”一词为常州特有。1.常州话常州话为吴语过渡地带,作为吴侬软语的一员,发音相较于苏州话更偏硬朗,其属于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毗陵为常州古称之一,毗陵小片是以常州一带古称来命名的吴语太湖片其中一个分支,流行于常州以及周
吴语,又称江东话、江南话、江浙话、吴越语。周朝至今有三千多年悠久历史,底蕴深厚。在中国分布于今浙江大部、江苏镇江以东丹阳、苏州、无锡、常州、泰州靖江、盐城小部(大丰等地部分地区)南通东南、上海、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上饶等地)、福建西北一角(浦城),使用人口九千多万。吴语是汉藏语系汉语语族的一支语言,是汉语七大方言集合之一。
吴语方言各地口音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根据各地吴语语言特点及通话情况,可将其分为:太湖片、台州片、瓯江片、金衢片、上丽片、宣州片、徽严片。
其中太湖片为最大语片,可划分为六个小片:苏沪嘉小片,毗陵小片,苕溪小片,临绍小片,杭州小片和甬江小片。
一、苏锡常方言能否互通关系比较紧密的苏州、无锡、常州,常常抱团取暖,但如今,苏州已经抛开了无锡、常州。在方言这块,整体是由西向东,由江淮官话慢慢过渡到吴语,所以呈现出,从丹阳开始说吴语,但整体生硬,部分发音与江淮官话接近。
1.常州话
常州话为吴语过渡地带,作为吴侬软语的一员,发音相较于苏州话更偏硬朗,其属于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毗陵为常州古称之一,毗陵小片是以常州一带古称来命名的吴语太湖片其中一个分支,流行于常州以及周边古时属于常州府的大部分地区。
今天的常州话是本地土著语言和中原语言多次混合、互相影响的结果。一方面,中原居民与其周边民族混合形成的北方官话,另一方面,中原居民与吴地居民混合,形成现在的常州话。
在常州方言中,有一些词汇是常州特有的,吴语区其他地方没有这些说法。如dzuε(厚脸皮,读“治”)、dza(叽叽喳喳、说话无遮拦,读“咋”)、bou (走,读“波”)。说脸皮厚的人叫“治头”,说叽叽喳喳的女人叫“咋婆”,说走路叫“波路”。普通话的“肮脏” 一词在常州有“邋塌”、“捺答”两种说法,“捺答”一词为常州特有。
常州方言词汇中给外地人印象最深的一个词是“嗲”。嗲的意思是啥、什么,经常挂在口头上的话是“嗲佬”(什么)、“嗲东西”(什么东西)。常州的“佬”字作为语气助词出现频率很高,它可以附着于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如“铁佬、木头佬、男佬、红佬、晓得佬、开心佬、好佬、甜佬”之后,表示“的”的意思。
2.无锡话
无锡位于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和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的过渡方言带上,处于苏州和常州之间,所以无锡话(城区以及近郊)具有自身的特点也兼具了苏沪嘉小片和毗陵小片的某些特点,内部情况更为复杂。因此靠近常州武进的西部乡镇的语音与靠近苏州、常熟的东部乡镇的语音面貌有着明显的不同。目前,无锡话依然能分清尖团音,郊区乡镇大多数人能分平翘舌,城区中青年以下翘舌已退化,但尖团音依然保持完好。
无锡话可以分为东西两片。东片包括东南部的厚桥、甘露、荡口、鸿声、后宅、硕放等等,语音跟苏州及吴县的北部十分接近,而东北部羊尖、港下一带又带有明显的常熟话特色。西片的靠近常州武进区的陆区、马山以及胡埭西部临近武进的自然村又有武进话特征。无锡西片大部分地方与无锡市接近。由于语音上的明显不同,因此东部的人称梅村和硕放以西的人为“西天人”。无锡的东部方言归入苏南吴语东区(即苏沪嘉小片)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无锡本土方言表示人称代词复数的后缀是“俚”。“俚”不能表示指人名词的复数,也有”笃“ ”得“ ”家“等后缀。这既区别于东面苏州等地的方言-它们的人称代词的复数没有统一的后缀;又不同于西面常州等地的方言-它们的后缀同时可以表示指人名词的复数。
三身代词后缀西片多数地方都较统一,一般为“俚“,但有些农村地区也有"笃“,”得“,”家“等,一些地区他们并不统一,有的第一人称跟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后缀不同,有的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和第二人称的后缀不同。
3.苏州话
苏州话,俗称“苏州闲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长期以来苏州话一直是吴语的代表方言之一,在历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苏州话以软糯著称,素有“吴侬软语”之美称。
苏州全境除了张家港有毗陵小片的外,都是苏沪嘉小片的。而且以苏州口音为主,包括吴江、昆山等。在张家港东北部还有一部分沙地口音。在昆山东南部有部分松江口音。当然,太仓、常熟、张家港东南部另成为一口音。其实,苏州口音还包括无锡大部分地区。
同时,苏州话是吴语的代表,也是中国最悠久的方言之一。早在商代泰伯奔吴的时候,苏州话的前身——上古吴语就已经形成了。苏州话发展有两个变动比较大的时期:晋代和明代。晋代时中原话和当时的古吴语结合形成中古吴语。明清两代是苏州话最辉煌的时期
二、苏锡常方言能否与上海话互通1.上海话
上海话,又称上海闲话(吴语协会式拼音:zaon he ghe gho)、上海吴语、吴语上海话、沪语, 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
狭义上的“上海话”,仅指上海市区的方言,特指市区中派和新派方言而非老派方言。市区中派方言大致指1945年至1970年出生的上海市民使用的方言,1925至1945年出生的居民语音一般兼具老派和中派的特征,1970年以后出生的则为新派。
2.上海话与苏锡常方言
由此可见,
苏州与上海同属汉藏语系-->汉语族-->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因此两地只是口音有点不一样,少部分发音不同,大多能听懂。
而无锡属汉藏语系-->汉语族-->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和苏沪嘉小片的过渡地带,相对苏州话,有一部分发音不一样,意思也不一样,但基本沟通没问题。
常州属汉藏语系-->汉语族-->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所以,总体上常州人不太能听懂苏州话、上海话,说慢点还行,快了就像听外语,无锡话稍微好一点。不过即使是在常州,偏一点的乡镇说话,一样听起来很费力。
从上海到常州,直线距离仅160余千米,差别却很大。现将苏南吴语主要代表方言点的人称代词列示如下:
普通话 |
苏州 |
常州 |
无锡 |
吴江 |
常熟 |
我 |
我 |
我 |
我 |
唔奴 |
我 |
我们 |
伲 |
我家 |
我俚 |
伲堆 |
我俚 |
你 |
乃 |
你 |
你 |
那 |
嫩 |
你们 |
唔笃 |
你家 |
你俚 |
唔那堆 |
嫩笃 |
他 |
俚、唔倷 |
佗 |
佗 |
伊 |
渠 |
他们 |
俚笃 |
佗家 |
佗俚 |
伊拉 |
渠笃 |
这里 |
哀搭 |
该头 |
伊搭 |
格里 |
里搭 |
那里 |
弯搭 |
过头 |
过搭 |
基面 |
格搭 |
常州话与无锡西部方言比较接近,无锡东部与苏州话比较接近,苏州话总体上与广义上的上海话比较接近。这四个地方的人,聚在一起沟通如果操持本地方言,只能简单的基本交流。仔细沟通还是说普通话为宜。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外来人口的涌入,本地方言使用没有往日频繁了,许多孩子日常交流都是以普通话为主。吴语在历史上有极高的地位,据说只有当地的文人雅士或者有文化的高层诸公可以讲一口吴语,是身份的象征。而今,普通话的推广使得地方方言尤其是吴语遭受前所未有的最低待遇。
不管是常州话,无锡话,苏州话还是上海话仍然在本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主要地位。当地人民应该将本地方言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