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民生节目(藏着魔幻又正经的世间百态)
深圳民生节目(藏着魔幻又正经的世间百态)比如,前几年《1818黄金眼》里一则被称为“4万元天价修眉案”的新闻中,打工人小吴去理发店体验免费项目,结果做完后对方给出的消费清单要39000多元,于是小吴报警,最终支付理发店2500元。接受采访时,小吴不仅有着奇怪的发际线,而且时不时摆出一脸迷惑又忧愁的表情,因此,他最终因长相而意外走红,不仅被网友做成“眉有办法”表情包且广为流传,还被称为“发际线男孩”,登上《快乐大本营》等众多知名综艺。说起中国最魔幻的民生节目,非《1818黄金眼》莫属。每隔几个月总有那么几个简单粗暴的微博热搜来自这个节目。这是一件很温暖的事情,也是民生节目让无数人看得停不下来的根本原因。现如今,搭乘了互联网的列车,民生节目最忠实的拥趸,不再只有爱管闲事的居委会大妈和沉迷家长里短的中老年人,还有5G冲浪的年轻人。魔幻民生节目,疯狂造“星”
组图:《谭谈交通》的各种名场面。(图/ 王戴家的耗子)
中国人的底色,也许很大一部分藏在了民生节目里。
相信《1818黄金眼》《谭谈交通》《小莉帮忙》等,总有那么一两个曾陪伴过你成长,而提起“发际线小吴”“二仙桥大爷”“机器人‘二蛋’”等,你定然在脑海中有画面,且忍不住嘴角上扬。
如同一碗下饭菜,民生节目总是准时准点地出现在老百姓的餐桌上。尽管民生节目为我们贡献了无数个离奇的笑点和荒诞的剧情,但不可否认,这些节目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更多普通人,为他们发声,为他们排忧解难。
这是一件很温暖的事情,也是民生节目让无数人看得停不下来的根本原因。
现如今,搭乘了互联网的列车,民生节目最忠实的拥趸,不再只有爱管闲事的居委会大妈和沉迷家长里短的中老年人,还有5G冲浪的年轻人。
魔幻民生节目,疯狂造“星”
说起中国最魔幻的民生节目,非《1818黄金眼》莫属。每隔几个月总有那么几个简单粗暴的微博热搜来自这个节目。
比如,前几年《1818黄金眼》里一则被称为“4万元天价修眉案”的新闻中,打工人小吴去理发店体验免费项目,结果做完后对方给出的消费清单要39000多元,于是小吴报警,最终支付理发店2500元。接受采访时,小吴不仅有着奇怪的发际线,而且时不时摆出一脸迷惑又忧愁的表情,因此,他最终因长相而意外走红,不仅被网友做成“眉有办法”表情包且广为流传,还被称为“发际线男孩”,登上《快乐大本营》等众多知名综艺。
《1818黄金眼》的每一期节目里,都有一个令观众印象深刻的“主角”。
岳大姐为了减肥,借高利贷购买了名为“老药铺”的减肥茶,结果喝了以后,不仅体重没有变化,还引发了身体的不适。经过节目组的调解,对方同意退款,于是岳大姐在电话中礼貌地询问对方的姓氏,方便称呼,结果出现了当期节目最具戏剧性的一幕。
“你贵姓啊?”“我姓牛。”“尤啊,哪个‘尤’?”“‘牛羊’的‘牛’。”……“好的,谢谢你,尤老师。”于是节目最后,观众不是在意岳大姐所购买的保健品的真假,而是被这段“牛尤刘老师”的对话带到仿佛喜剧小品的搞笑氛围里了。
当然,对于不走寻常路的《1818黄金眼》而言,“主角”也可以不是人。
在一期节目中,宋师傅为了给孙子辅导功课,特意网购了一款学习机器人“二蛋”。“二蛋”的说明中提到其可以辅导从小学到大学的语文以及数学科目,但是宋师傅买回来后发现,“二蛋”只会唱歌。
当记者问它“一加一等于几?”的时候,“二蛋”自信地回答“等于一”,而对于宋师傅的孙子提出的问题,“二蛋”表现冷漠,说:“不想回答的事情可以不回答。”于是孙子埋怨宋师傅给自己买了一个“傻蛋”,宋师傅对此十分后悔,认为“二蛋”根本不具有学习辅导功能。
有人说,民生节目是中国民情的聚集地,因此各地都有自己的《1818黄金眼》。
最能跟《1818黄金眼》媲美的是成都本土的一档交通警示类节目《谭谈交通》。它尽管已经停播近4年,但是热度不减,豆瓣评分高达9.5分。
在一期节目中,一位大爷骑着电瓶车拉着几米长的铁皮在快车道行驶,谭警官发现后,将其截停在路边。谭警官想让大爷意识到两个交通知识,一是不能违法牵引,二是电瓶车不能上机动车道,于是主动和大爷聊了起来。但是,大爷的每一句“高能回复”都让谭警官哭笑不得。
谭警官指着人行道问大爷:“你应该走哪儿?”大爷回答:“到二仙桥。”谭警官继续问:“你该走哪个道?”大爷继续回答:“走成华大道。”
大概是见识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幕对话也常被网友调侃道:“尽管我没去过成都,但是我知道去二仙桥要走成华大道。”
互联网加剧了民生节目的走红
互联网时代,电视几乎全线溃败,但某种程度上,民生节目又是电视台最后的杀手锏,不断利用互联网向剧集、综艺等内容发起猛攻。
《1818黄金眼》的多次热搜与《谭谈交通》的二次翻红,都可以让人窥见互联网弥补了民生节目仅能通过电视走入观众视野的局限,而新媒介则赋予了民生节目走红的机会。
打开抖音、B站、快手等各大平台,总能看到经网友二次剪辑的各种搞笑的民生节目视频片段,它们的播放量非常高,这些关注人生百态的民生节目也被网友冠以“跟春晚小品等同的喜剧节目”的称号。
不仅如此,和经过彩排的春晚小品不同,人们对于这些来自现实生活的“喜剧”,更充满热情。
比如,让《1818黄金眼》成为八卦类节目头牌的一期节目“天德池丢东西事件”中,小张因在天德池洗浴店丢了包而不满,而老板认为小张常年勒索各家洗浴店,是个惯犯,因此拒绝赔偿。于是小张和浴池的工作人员爆发争吵,一位被记者形容为“略带夸张,有着一头飘逸中长发”的员工,时而拍手,时而叉腰,时而亮出兰花指,用神速rap向小张疯狂输出。由于这位“中长发员工”的行为实在过于另类,他也被网友称为“天德池池花”“天德池神级rapper”。
不只是《1818黄金眼》,如今的短视频平台上也不乏《谭谈交通》《小莉帮忙》《大参考》等民生节目的身影,它们被视频博主分段剪辑后,以连载的形式在平台上更新,引发众多粉丝的关注。这些民生节目俨然一部部关于生活的连续剧,让无数普通素人感受到了安迪·沃霍尔所说的那样,“在未来,每个人都可以成名15分钟”。
这些民生节目的走红,不仅激发了网友二次传播的欲望,也吸引了一些博主来分析走红的原因,其中,B站UP主X博士的一则名为《网红民生节目〈1818黄金眼〉为什么这么好看?》的短视频中,分析的《1818黄金眼》戏剧与镜头语言,让不少网友评价“到位”。
比如,摄影师对“眉有办法”小吴的那个长达四五秒的面部特写镜头,就很像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最喜欢的拍摄手法——通过拍摄人物的面部表情来展现主人公的情绪和变化。但将这种长时间无对白的面部特写放在民生新闻中,大有“请你自行体会”的奇妙效果。
除此之外,摄影师还总喜欢拍摄一些毫不相关的镜头,尤其是在跟美容美发相关的新闻事件中。比如,小林在生气地抱怨自己希望割一个像杨幂那样的双眼皮但却惨遭失败时,摄影师拍摄了好几秒小林穿着人字拖的画面,一双小粗腿很难被忽视。
这一拍摄手法,又像是摄影师偷学了著名导演希区柯克的惯用伎俩——麦格芬,指的是为了串联剧情,拍摄观众可能毫不关心的东西,让观众更好地沉浸其中,大有“可以,但没必要”之感。
X博士认为,《1818黄金眼》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是解构严肃正经的氛围、埋藏笑点的操刀手。负责文案工作的同事也不例外。
如果你关注过《1818黄金眼》节目组的官方微博,就能发现,每一条看似正经的新闻播报,总是给人以猝不及防的结尾,大有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的神韵。
因此,X博士如此评价:“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描述写作有三大境界,一是意料之中、情理之中,猜中了开头也能猜中结尾;二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以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代表;三是意料之外、情理之外,《1818黄金眼》执天下之牛耳。”
2018年9月27日,杭州,小吴找来《1818 黄金眼》曝光维权。谁也没想到,节目播出后小吴意外地火了。(图/ 视觉中国)
“附近”的回归
人类学家项飙曾在《十三邀》中表示:“当下社会本身也存在‘附近’的消失,网络的发达和便利也导致了城市生活的某种封闭性。人们对于‘附近’的需求越来越少,认知急剧下降,探索欲望降低。”
而民生节目借助互联网实现重新走红,则预示着某种意义上“附近”的回归。尽管大多数观众喜爱看民生节目的原因在于猎奇与搞笑,但我们发现,这一幕幕记录人生百态的画面,比电视连续剧更能够打动人心。
除此之外,民生节目让人感动的地方在于,你认为的每一个“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是每一位民生记者“极其认真”对待的大事。
《小莉帮忙》这个节目的名字,是缘于有19个名叫“小莉”的姑娘,一年365天都在为观众解决“鸡毛蒜皮”的麻烦事,比如鸡丢了、因脚臭被打、整容失败、西瓜卖不出去等。这些看起来“下里巴人”的破事儿,一点也不“高级”,却让“小莉”们从12年前坚持至今。
又如《大参考》里的记者狮子,或是拽着代孕中介直接报警,或是和物业正面对峙3个回合,成功帮大学生讨回工资。尽管冒着人身危险,但这位记者依然不畏“邪恶”,敢于当人民心中“正道的光”。
“附近”的消失,是因为我们过于关注“阳春白雪”“诗与远方”,过于关注离我们遥不可及的明星八卦,而忽视了我们每个人正处在的、这个时代寻常市井里普通人的生活。
正如《小莉帮忙》节目中,其中一个“小莉”说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帮忙,每个人都有‘一地鸡毛’的时候。”
而这些民生节目像有着反叛精神的朋克,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回归“附近”,当人们沉迷于消费主义的乌托邦中,它们偏要把社会里最质朴的一面展现出来,本着一把适度的“尺子”,用自己的方式讲述新闻,告知每一个观众,什么才是“活着”与“市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