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对我和我的父辈电影的感悟(豆瓣9.6我们的父辈)

对我和我的父辈电影的感悟(豆瓣9.6我们的父辈)然而随着身边同行的战友一个个死去,新鲜的面孔又源源不断地填补上来,军队的士气似乎永无止境地高昂着。他知道身边那群年轻的小伙子,心中都坚定地信仰着希特勒,相信“元首”的谋略会带领德国打赢战争,根本没有人愿意听到“战争的意义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论调,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地活在一个美好的“幻境”里。哥哥Wilhelm是弟弟的长官,然而最初弟弟十分抵触战争,他用各种别扭的方式逃避着正面交锋和对决。←弟弟,哥哥→在所有人都认定他是个懦夫的时候,我却在他眼底看到了“不屑”,那是一种看透了“无意义”却无法言喻,只能通过别扭的行动来抵制的“清高”。

一路逃亡的Viktor和波兰姑娘

他甚至没有立场去思考这场战争的正义与意义,更无暇顾及倒在他身边的人命,因为他本身便处在最底层备受压迫与残害的阶层。无论有没有答案,他都只能面对,只能在生的本能面前努力活下去。

于他而言,活下去本身便是意义,是民族的延续。

对我和我的父辈电影的感悟(豆瓣9.6我们的父辈)(1)

真实的战场:随军出征的Wilhelm和Friedhelm,在无数次“杀人”或“被杀”的抉择中,他们最直接地目睹了战争的鲜血与死亡,也最早开始坚定地质疑“战争的意义”,满手鲜血之后只有死亡是最终的答案

哥哥Wilhelm是弟弟的长官,然而最初弟弟十分抵触战争,他用各种别扭的方式逃避着正面交锋和对决。

对我和我的父辈电影的感悟(豆瓣9.6我们的父辈)(2)

←弟弟,哥哥→

在所有人都认定他是个懦夫的时候,我却在他眼底看到了“不屑”,那是一种看透了“无意义”却无法言喻,只能通过别扭的行动来抵制的“清高”。

他知道身边那群年轻的小伙子,心中都坚定地信仰着希特勒,相信“元首”的谋略会带领德国打赢战争,根本没有人愿意听到“战争的意义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论调,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地活在一个美好的“幻境”里。

然而随着身边同行的战友一个个死去,新鲜的面孔又源源不断地填补上来,军队的士气似乎永无止境地高昂着。

只有清醒的、记忆力好的那一小群人,总是将“死亡的碎片”一遍遍在脑海中回放,终于“死亡”变成了离人心最近的恐惧,他们丢失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少轻狂,变成了“希望自己比对方活得久”的老兵,心中只剩下“活下去”的信念。

对我和我的父辈电影的感悟(豆瓣9.6我们的父辈)(3)

战争只会把我们最坏的一面带出来

哥哥Wilhelm在一次不可能胜利的战争中,爆发了长久以来对战争的怀疑,在众目睽睽之下“战死”后逃走了。然而不幸的他,又被抓回去,忍辱偷生地活到了战争结束。

从前不愿意开枪杀人的Friedhelm,后来冷酷无情地杀了许多人:他提议让苏联的农民去趟雷;他为了活命,披着苏联人的衣服从电报站逃走;农民被枪决时,他给没有准头的新兵行刑对象补射;跑出谷仓的波兰小孩被他一枪毙命……他对刚来的新兵说,“有时候不能把自己当人”。

Friedhelm在战争前后的变化是最显眼的,像他一般心思深沉的人,“不屑”时掷地有声,忽然有一天决定了接受命运的安排,“服从”起来同样掷地有声。认同或不认同的价值观,在执行层面,他总是能做到极致,所以他穿着军装活到了战争最后的一刻。

对我和我的父辈电影的感悟(豆瓣9.6我们的父辈)(4)

Friedhelm

原本可以举手投降保留性命,但他却在交待完怀中的五人合影之后,义无反顾地走向了死亡。

其实,他真的已经无路可退,尽管苏联红军可以接受他为俘虏,送他回家,但在战争中“不把自己当人”的历练,已经让他丢掉了原本的自己。那个爱读书爱思考的美好青年,无法接纳满手沾着鲜血的自己,也无法再抬起头好好面对这个充满阳光的世界。

所以死亡于他而言,更像是种赎罪和解脱,也许在黑暗的尽头,他能够遇见最初的自己,重新描绘生命的蓝图。

对我和我的父辈电影的感悟(豆瓣9.6我们的父辈)(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