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故宫古代建筑的人文思想和特点(如何建造一座太和殿)

故宫古代建筑的人文思想和特点(如何建造一座太和殿)由于派采楠木数量多、直径大,多半位于深山老林之中,因此砍伐之后,首先要解决牵拉出山的问题。营建紫禁城所用楠木主要来自四川、云南、湖南、湖北、贵州、浙江、山西等地的深山老林中。书摘:《木材》文:周乾太和殿营建的主要材料为木材。在明代初建时所用木材是楠木。尽管楠木的强度与其他木材相近,但是它有独特香味、不怕虫蚀、不怕糟朽、不易变形,是营造宫殿建筑的绝佳材料。太和殿所用楠木尺寸硕大,最大直径可达2米。

太和殿作为故宫中体量、等级都无出其右的建筑,除了宏伟的造型、华美的装饰赋予它极高的审美价值之外,从整体的柱架、屋顶,再到局部的榫卯、斗拱,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中国古建筑的高超技巧与智慧。

故宫古代建筑的人文思想和特点(如何建造一座太和殿)(1)

故宫古代建筑的人文思想和特点(如何建造一座太和殿)(2)

故宫古代建筑的人文思想和特点(如何建造一座太和殿)(3)

由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太和殿》一书,用500幅彩图拆解太和殿建筑细节,用一座宫殿展现紫禁城美学精华。

《太和殿》作者、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古建专家周乾博士曾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数十项。《建筑结构学报》《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多家期刊特约审稿人。代表著作有《故宫古建筑结构分析与保护》、《故宫古建筑的结构艺术》等。代表论文有《紫禁城古建筑的传统防震方法》《紫禁城太和殿的建筑艺术》《<周易>思想对紫禁城古建筑营建的影响》等。

周乾曾参加太和殿大修工作,在《太和殿》一书里他将带领读者由内到外、由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地了解太和殿设计和建造的巧妙之处。搭配以500幅彩图和历史背景介绍,从视觉和文化层面将太和殿更为丰满的呈现在读者眼前。

书摘:

《木材》文:周乾

太和殿营建的主要材料为木材。在明代初建时所用木材是楠木。尽管楠木的强度与其他木材相近,但是它有独特香味、不怕虫蚀、不怕糟朽、不易变形,是营造宫殿建筑的绝佳材料。太和殿所用楠木尺寸硕大,最大直径可达2米。

故宫古代建筑的人文思想和特点(如何建造一座太和殿)(4)

营建紫禁城所用楠木主要来自四川、云南、湖南、湖北、贵州、浙江、山西等地的深山老林中。

由于派采楠木数量多、直径大,多半位于深山老林之中,因此砍伐之后,首先要解决牵拉出山的问题。

然而由于地形条件复杂多变,天时阴晴、水枯水荣不易把握,加上产木之所有些在瘴疠毒雾之乡,都增加了采运的难度。

故宫古代建筑的人文思想和特点(如何建造一座太和殿)(5)

百姓冒险进山采木,很多人为此丢了性命,后世有“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的说法,形容采木所付出的生命代价。

当时北京城内东西两个大木储存场“神木厂”和“大木仓”材料充足,因此在兴建紫禁城期间,从未出现过停工的现象。

神木厂设在今崇文门外。据《明史·成祖本纪》记载,永乐四年(1406),被派往四川寻找木材的礼部尚书宋礼向永乐帝朱棣禀报,说某天晚上看到了很多大木料自峡谷漂到了长江。朱棣认为这是神的旨意,因此把开采这些大木的山称为神木山,并派遣官员进山祭祀。这些大木运到北京后,存放它们的地方被称为神木厂。

故宫古代建筑的人文思想和特点(如何建造一座太和殿)(6)

故宫古代建筑的人文思想和特点(如何建造一座太和殿)(7)

大木仓,现在北京城内西单稍北的大木仓胡同,就是600多年前为营建宫殿所设储存大木的地方。大木仓有仓房3600间,保存条件良好,到明正统二年(1437),仍有库存木材38万根之多。

太和殿在明代初建时的木作负责人是蒯祥。蒯祥原是苏州吴县的木工巧匠。据康熙《苏州府志》和《吴县志》的记载,永乐十五年(1417)应召到北京,当时只有二十岁。后来北京宫殿、皇陵及文武诸司等,多是蒯祥主持营造。蒯祥善于制作图样,每个图样都能让皇帝满意。据说他能左右手同时画龙,两条龙合并后犹如一条龙。他绘图非常能把握准度,表面似乎漫不经心,实际上绘制好的图准确度不差毫厘。蒯祥刚进宫时被称为“木工工头”,后被任命为营缮所丞(官名,正九品),后又多次升迁,官至工部左侍郎(官名,正三品),破格享受正二品俸禄,后又享受从一品俸禄。至明宪宗时(约1477),蒯祥已经八十多岁了,但仍然在朝廷做官,享受丰厚俸禄。皇帝不叫他的姓名,亲切地称他“蒯鲁班”。

明代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记载道:中国四川、贵州、广东、广西一带产楠木。这些天然生长的楠木似乎专门为宫廷建筑所生,其体型硕大,枝繁叶茂,与普通杉木下粗上细不同,它们高达十多丈(明代1丈=3.16米),且树的上下直径一般粗。

明嘉靖年间,前朝三大殿遭受雷击后复建,工部右侍郎刘伯跃奉命采办木料,并撰写一部奏疏汇编,称为《总督采办疏草》。疏草中多次提到起吊运输方式,一般是借助器械拖到山溪河道旁,再筑坝蓄水,通过水路逐渐运到较大的河网内,直到进入长江。如《辽襄二府献木疏》记载道:工人们通过搭设天梯、天车,架桥、铺设轨道等方式,才将木料运到水边;《簰运事宜疏》记载道:即使将木料运到了水边,还需等水涨高,才能将木料运走,有时采取凿石筑坝的方式存水,然后再泄水将木料运走。而《案行三省督木郎副会祷雨泽》记载道:当天气总是保持晴朗、溪水干涸时,为防止奸商嫌木料重而不愿拖运,或工人偷懒延误工期,负责的官员往往会在古洞名山里写祈祷文求雨。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于明万历年间来华,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描述了紫禁城宫殿建筑修缮所需木材的运输方式:神父们在运河边看到把梁木捆在一起的巨大木排和满载木材的船,由数以千计的人拉着沿岸跋涉。有些一天只能走五六英里。像这样的木排来自遥远的四川省,两三年才能运到首都。

……

(书摘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