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的山水有什么特点(桂林山水是怎样形成的)
桂林山水的山水有什么特点(桂林山水是怎样形成的)⑵石灰岩层出露地表的方式或位置适合岩溶发育的,包括上升速度适中,上升高度较高(要有一定的海拔高度才能获得岩溶发育的动能),位于高温多雨,气候炎热地区,并且岩层上没有或较少覆盖层,等等,这样的条件是利于岩溶发育的。那么,岩层就不会等到上升到地表或某个高度后才开始岩溶的进程,而是在高出海平面,却又处于地表之下,在能够接触到地下水的时候,岩溶初始进程就会开始了。而且这种状态下的溶蚀是非常高效率的(相比岩石暴露在空气中只接受大气降水的溶蚀而言)。⑴石灰岩出露地表的方式或位置不适合岩溶发育的,如抬升速度过慢,上升幅度不高,如美国佛罗里达地区;抬升的速度过快,上升的幅度过大,如青藏高原,以及高原边缘的某些地方如大凉山;或出露于高纬度寒冷地区、干旱少雨地区;或者岩层上有较厚的覆盖层。在这些不适合岩溶发育的情况下,岩层会以相对完整的平面露出海面,升到一定的海拔高度,而且此后也不会有一连串的各种岩溶形态的持
在岩溶学界,大部分研究者都把地貌循环论奉为圭臬,当作基础理论框架。只有少数人对循环论的局限性(僵化、简单化、推测性)有清醒的认识。朱学稳教授是少数派中,最坚定的反对把循环论生搬硬套应用于岩溶地质学的学者。他用了大量的精力论述循环论在岩溶学中的不足甚至荒谬。
按照循环论的说法,岩溶地貌的演化次序是由峰丛发展到峰林,再进一步发展的孤峰,相应地,这三种岩溶形态分别命名为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对此,朱学稳教授就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灵魂追问:为什么那些被循环论称为老年期的孤峰,在形成的年龄上反而更年轻(几十万年以内),而那些所谓青年期的峰丛在形成的年龄上反而更古老(几百万年以上)?这是痴迷于循环论的人们所无力回答的。
地貌循环论所使用的四幅图
如果采用简单的二分法,把岩溶学界划分为循环论派和非循环论派,那么,不论是哪派,他们在论述岩溶作用初始发生的源头上,却高度的一致。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假设了一个高出地表平面的相对平坦而完整的“原始高原面”,而岩溶作用就在这样理想的“原始高原面”上,按照既定路径,有条不紊地依次发育、产生出各种岩溶地貌形态。如图所示,
非循环论(同时态系统演化论)使用的四幅图
我根据岩溶基本原理的思考分析,对桂林阳朔岩溶石山的观察,对全国及全球岩溶地貌形态(卫星照片和摄影图片)的对比分析,得出一个结论:这种“原始平面”要么不会出现,要么是出现了,却不会有一连串岩溶形态的持续而深化的发育。
石灰岩(碳酸钙岩)是在海底经过长时间连续沉积才形成的。它要发生岩溶作用就还需要从海底往上抬升出来成为陆地,与地表水充分接触。但是,我们应该了解到,石灰岩从海底上升出海平面时,是有多种不同情况的,总体上可分为两种。
⑴石灰岩出露地表的方式或位置不适合岩溶发育的,如抬升速度过慢,上升幅度不高,如美国佛罗里达地区;抬升的速度过快,上升的幅度过大,如青藏高原,以及高原边缘的某些地方如大凉山;或出露于高纬度寒冷地区、干旱少雨地区;或者岩层上有较厚的覆盖层。在这些不适合岩溶发育的情况下,岩层会以相对完整的平面露出海面,升到一定的海拔高度,而且此后也不会有一连串的各种岩溶形态的持续和深化的发育。
⑵石灰岩层出露地表的方式或位置适合岩溶发育的,包括上升速度适中,上升高度较高(要有一定的海拔高度才能获得岩溶发育的动能),位于高温多雨,气候炎热地区,并且岩层上没有或较少覆盖层,等等,这样的条件是利于岩溶发育的。那么,岩层就不会等到上升到地表或某个高度后才开始岩溶的进程,而是在高出海平面,却又处于地表之下,在能够接触到地下水的时候,岩溶初始进程就会开始了。而且这种状态下的溶蚀是非常高效率的(相比岩石暴露在空气中只接受大气降水的溶蚀而言)。
同时,由于岩石随着地壳的上升,通常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岩石在与水充分接触、处于高效溶蚀情况下,岩石的被整体溶蚀、削低的幅度,是可以与地壳上升的速度相平衡的,这种情况下,石灰岩层就有可能因为整体被溶蚀殆尽(降低)而长期处于地表之下。当大面积岩层被整体溶蚀殆尽时,岩溶平原(喀斯特平原)就产生了。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溶蚀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尽管岩层被整体溶蚀殆尽,也仍然还会有少量的岩石得以幸存保留下来,作为“溶蚀剩余”的部分随着地壳的上升而露出地表,而且会继续随着地壳的持续上升而升高,最后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石山。其他被溶蚀净尽的地方则继续溶蚀干净,成为岩溶平原。岩石在溶蚀后,除了碳酸钙成分被水流带走外,岩石中的其他成分、杂质会成为土壤留着原处,大约每溶蚀掉25米厚的石灰岩可以形成1米厚的土壤。这样,有独立石山,有平原的地方,就成为喀斯特峰林平原了。
很显然,溶蚀量(面积)的大小,与剩余量(石山)的多少,它们之间的比例是很微妙的,是受多种因素控制的。如果溶蚀量大而剩余量小(石山数量少),则形成稀疏的峰林平原甚至孤峰平原;如果剩余的石山数量多,则成为密集的峰林平原;如果剩余石山的数量更多些,则会形成峰林谷地或坡立谷地形;如果剩余量大于溶蚀量,则会形成峰丛洼地,喀斯特台地,喀斯特山地,喀斯特高原等等。由此可见,在岩溶地貌中,溶蚀与剩余是其中最关键的一对权衡量。二者比例的多少(升降),决定着岩溶地貌的形态变化。
至此,我可以把桂林山水形成的第一个观点总结如下。是的,我不认为石山是由雨水以及地表水,把露出地表平面之上的岩石,一点点地溶蚀、切割而形成的;而是主要由地下水将位于地表之下的岩层进行高效溶蚀,在这过程中,由于溶蚀差异性的客观存在,部分岩石未被溶蚀得以留存,并随地层的上升而升出地表,并持续升高、增大而成为石山。石山的多少与岩石剩余量的多少直接相关。
稀疏的峰林平原
密集峰林平原
田心村是一个四面环山的美丽坡立谷
峰丛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