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死亡机器人第一季各集评价(爱.死亡.机器人第二季的夹缝求生记)
爱死亡机器人第一季各集评价(爱.死亡.机器人第二季的夹缝求生记)时长是一个方面,画面的成本与制作团队亦有不同。作为对比,第一季则有十八部短片,多了一倍有余;并且不乏接近20分钟时长的片段。我想,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最直观的,就是篇幅与制作规模。第二季一共有八部短片,平均时长大概略高于10分钟,但绝对不到15分钟。如果“掐头去尾”,可能还会更短。
悄无声息的,奈飞出品的创意动画短篇集:《爱.死亡.机器人》的第二季上线了。(后文就简称它为《爱死机》第二季吧)。
说实话,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下意识的抱有一定的期待,因为《爱死机》第一季在“重资产”“标准化”的奈飞模式下,少见的挑战了“集体创作”模式;而成品中呈现了“二战星战克苏鲁,烝朋赛朋加废土。”数种极难把握而颇具影视美学高度的艺术风格;此外,其中满溢的点子、与各有千秋的画风,对动画爱好者来说,更是可以用奢侈来形容。(《爱死机》第一季戳二战星战克苏鲁,蒸朋赛朋加废土:《爱,死亡和机器人》)
所以,《爱死机》第二季的上线本应再一次带来一场创意动画的狂潮,而目前却鲜有人讨论,这其中必有缘由。
而在观看完全部八集之后,不能不让人感叹:这确实是一部差强人意之作。虽然它仍然是一部制作精良、质量顶级的创意动画短片集,但《爱死机》的第一部珠玉在前,第二部终究给人一种“差了一口气,就差一口气。”的感觉。
我想,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
最直观的,就是篇幅与制作规模。
第二季一共有八部短片,平均时长大概略高于10分钟,但绝对不到15分钟。如果“掐头去尾”,可能还会更短。
作为对比,第一季则有十八部短片,多了一倍有余;并且不乏接近20分钟时长的片段。
时长是一个方面,画面的成本与制作团队亦有不同。
《爱死机》系列的每一集均由不同团队制作,每集的画风也略有不同。而且一个大家不太了解的点是,不同的画风,耗费的成本也是天差地别——有的可以达到真人出演的数倍,另一些则只有真人出演的几分之一。
而只有八集,意味着第二季的参与团队少了10个之多,而第一季的灵魂人物之一大卫·芬奇,本季中亦无缘得见;同样是超写实CG画风,能够感受到第二季的渲染精度并未超过第一季,甚至还有退步(如第二季的《安全屋》对比第一季的《裂缝之外》。)同样是定格动画,但是第二季中《整栋楼》的场景精细度与动作丰富度也远不如第一季中的类似作品。
(第一季《冰河世纪》中,超写实CG同时渲染近景与远景,成本爆炸,第二季中则没有这么有表现力的画面)
而最本质的,则是创意的缺失。
篇幅的缩短与规模的缩水,是影响创意容量的一个重要原因,甚至很有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
《爱死机》系列中的每一篇,都改编自一篇经典的科幻小说。然而,科幻小说的背景信息量堪称是所有文学类型中最多的。尤其是每一篇科幻小说的核心点子,往往需要文章外的知识与文章内的铺垫共同完成,这也是科幻作品改编中的主要难点。
所以,毫无疑问,科幻小说在改编为科幻动画时,对影片的规模与容量有即为严苛的要求:多了不行,少了更不行。
从单集长度可以看出,第二季不仅仅让每一集的篇幅更短,它们同时也更“整齐”了——这很可能意味着,在第二季的制作过程中,制作团队很可能面对了比第一季更严格的项目管理要求——稍有经验的影迷都会知道,在影片创作的大部分场景中,“创意”与“审批”是对立的。
这样一来,制作团队可能在立项之初就无法自由选择大部分科幻作品,而只能选择与项目管理要求相适应的极少部分作品;同时,这些作品本身又会呈现出一定的同质化。例如本季中的《安全屋》就与上一季的《援手》点子雷同,而类似上一季中《狩猎愉快》等篇幅稍长作品,则在本季中无缘得见。
(看得出,制作团队仍然试图赋予画面以张力,可惜挑剔的观众早已不仅仅满足于奇观了。)
创意缺失带来的最主要的后果,就是作品呈现出来的深度不够。
例如,在上一季中,最受好评的作品《齐马蓝》和《裂缝之外》,正是用足够自由与风格化的表达来撑起了创意,与创意背后的深度。
而在本季中,虽然作品的确是“创意动画短片”,但绝大多数只是给人一种“新奇”的感觉,而不是“震撼”的感觉。唯一堪称有深度的,则是最后一集《溺水的巨人》。但《溺水的巨人》的叙事结构确是白描型的,虽然思想内核很深刻,但呈现出来的效果并不跌宕,而没有《齐马蓝》或《裂缝之外》带来的那种大量信息扑面而来的冲击力。
就像同样备受好评的英剧《九号秘事》,故事的确出人意料,但故事核心的点子只能点到为止,塑造一场荧幕奇观;看多了之后,难免会觉得,这只是为了新奇而新奇,实则无法留下深度与思考,令人腻味。
就像浓汤宝做出来的汤,鲜则鲜矣,但缺少变化,没什么韵味。
(当然,第二季中的《溺水的巨人》对宏大叙事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没有深度和咀嚼性,那么就没有令观众的反复观看与讨论的空间;而对与现代创意作品而言,若观众无法在传播语境中给出新的诠释,那么这个作品就是残缺、不完整的了——作品。
比如上一季的《古鱼复苏》,一开始这是一部被忽视的单集。
但随后就有人发现,这一单集的美术概念极为严肃的致敬了著名导演库斯图里卡的名作《亚利桑那之梦》。
藉此为引子,两部影片通过“飞在空中的鱼”这一共通意象联系在了一起,产生了大量新的解读,不少都非常耐人寻味。
而本季,则非常单薄:没有隐喻,没有深刻问题的讨论,没有令人震撼的美学概念与美学奇观——
——只有追求“新奇”七集悬疑动作爱情喜剧小品,与一集慢速播放的伟大景观纪录片。
当然,即便是这样,我也不得不说,《爱死机》第二季仍然是近年来最好的创意动画短片集。
一方面,《爱死机》的确保持了高水准的整体制作质量(只不过和自己相比有些退步与平庸),横向对比仍然找不出能够超越它的作品(除了它自己)。
另一方面,《爱死机》这个项目其实并不赚钱;对于财大气粗的奈飞来说,赚的少其实就是亏。而奈飞也确实没有指望《爱死机》赚钱,而是更多的把它作为探索群体创作模式和自己观众口味的工具。
上一季的大成功,难免让深受制片人中心制影响的奈飞动一动心思:我就稍微多管一点点,看看怎么样?
如果这条路能走通,那么奈飞将可以批量出品创意作品,这将是个创举;没走通就当积累经验,也不亏。
只不过创作规律再一次告诉奈飞此路不通。
不过类似的事儿也不是奈飞第一次做了,前边儿还有个《黑镜》呢。
但奈飞既然愿意掏钱尝试,我们也能多看几部水准之上的片子,何乐而不为呢?
◐